海国图志

罗思举 之骁将亦出其中 不此之图 而惟窃窃然曰 无将无兵
古人讵借才于异地哉
言调兵 言筹饷者 动虞兵单费绌 而今言并兵 并饷 则
兵不愈少 饷不愈费乎 不知一省之兵本足守一省之地 一省之
饷本足养一省之兵 即有军兴一切格外之费 而一省之财亦总足
供一省之用 请详破其惑 夫兵之多少 视其实 不视其名 养
兵数万 而无数千之可用 视一千有一千之用者 则不侔矣 视
一千可当数千之用者 更不侔矣 调外省之兵 而置本省之兵于
不练 则本省之饷皆滥饷 外调之费皆冗费 今以额饷养额兵
而不增一饷 以全饷养半兵 亦不裁一饷 兵减而实多 饷增而
实省 其可无惑者一 戚继光鸳鸯阵法 或谓其止可驭三千 不
可驭十万 夫十万皆三千所积也 一镇练三千 十镇即练三万
大阵包小陈 大营包小营 岂数万人之节制有异于三千人之节
制 且连大阵 辟战场 决胜负者 惟开创草昧之时 及西北平
原之地 若承平东南剿寇 沟洫纵横 坡坎交错 则用三千之处
为多 英夷兵艘所在为数几何 若各省有百练敢死之卒数千 再
团练沿海之渔船 ;户 以绝其羽翼 何烦更调外兵 其可无惑
者二 练兵之费取诸并饷 团勇之费将何出 东南沿海殷富甲天
下 计自军兴以来 粤 闽 江 浙 每省商捐 绅捐各数百万
以本地之富民养本地之劲民 卫本地之身家 但使用得其宜 尚
海国图志 上可撙节赢余 为造船械 修垣垒 悬购赏之费 何尝尽烦外兵外
饷 此可无惑者三 沿海之利 莫大鱼盐 前此宁波试行票盐两
月 销至七万引 及停止后 岁销仅二万引 闽盐派签 殷户充
商 有甘出十余万金求免签者 潮州之盐运同 历任赔累 亏空
钜万 皆出官费 胥役费 捆工费 层层蠹蚀 不能减价敌私
倘沿海皆行票盐 尽省浮费 匪独化私为官以助饷 并可化枭为
良以助兵 他若浙江之南田山 福建之封禁山 许民屯垦 沿海
之银矿山 许民开采 境内自然之利 用之不穷 此可无惑者四
至于兵分见寡之由 由无战舰 别详下篇
匪特兵不宜多也 即炮台亦不宜多 今为贼去关门之计者
不过曰增炮台 移营汛 增炮台之说曰 多一重门户 增一重保
障 夫人家御贼 非固守大门 拒不使入 即固守腰门 而开大
门以延敌 今无一门可恃 而但多设重门以待贼之攻陷 岂知一
重失守 重重胆破 何如并十重之费 以修一重 修必固 并十
重之兵炮 以守一重 守必固 以近事证之 厦门旧止二炮台
而守御屹然 迨于口门内外 =屿 青屿 大档 小档 增建各
台 而贼至立破 宝山有东西炮台 有海塘而失守 松江城无炮
台 而贼攻不入 是知炮台不在多而在固 固之法如何 曰建之
得地 修之得法 守之得人 福州城距五虎城二百里 一潮不能
达 而潮退即浅阁 杭州城外 潮退沙滩十余里 海口赭 龛二
山淤涨数十里 故此二省城 贼皆不犯 厦门 宁波 旧建炮台
本得形势 方当弃去舟山 拆去青=各屿炮台 安有更加增建之
理 惟广州及江宁 夷船可直抵城下 粤东新城以外 市廛栉比
既无可筑外郛之地 惟猎得 大黄4二处炮台 实省城内障 与
虎门外障并重 于此二处扼险 果能阻遏夷艘 则堂奥高枕 而
议 守 下此外各港汊 正可留为出奇设伏之地 安用处处设炮 河河填塞
若此处不可恃 则他处更可恃乎 江苏则吴淞口内 惟江湾 东
沟二处 可扼要设炮以守上海 福山口内 惟君山 即鹅鼻嘴
山二处 可设炮以守长江 方当徙宝山之城 拆去东西炮台
内徙要害 安有更加增建之理乎 地势既得 守必万全 万全之
策 在乎奇正相生 一 固土城以御大炮 必三合土坚筑女墙 先
以炮演试 不破为度 二 开浅池以备飞炮 见上篇 三 沉桩石
舟筏以遏冲突 此法不可施于长江 而可施于内河 或临河有大树 则
伐倒沉之 又或以大木为笼 长数丈 内贮极大石 横亘水中 视碎石舟
筏 尤堪御潮刷而阻冲突 四 伏地雷掘暗沟以防陆路 五 别伏
奇兵以备陆战 甚或守台之兵 弃炮佯走以诱敌 使敌但知全力
攻台 而不知台非我所顾惜 又使敌即知分路绕台 而不知台外
劲旅尚多 初观之以炮台为正 伏兵为奇 至于奇正相倚 变化
不测 致敌而不为敌致 诱敌而不为敌诱 则又反以伏兵为正
而以炮台为奇 方尽兵行诡道之秘 以视泥守炮台 有正无奇
一处受创 望风四溃者 其巧拙不可同年语矣 但所用之伏兵
必须平日精选 优养勤练 而严节制之 必使人人心灵胆壮 技
精械利 且将士一心 臂指呼应 临时方足出奇制胜 此则全在
训练得人 有非空言所能取效者
注释
钱氏 王氏 刘氏 指五代时期的吴越王钱> 闽王王审知和南汉王刘隐
此三国的海上交通和海外贸易都比较发达
韩白 即指中国古代的著名军事家韩信和白起
颜制军 即颜伯焘 年任闽浙总督
;户 对水上居民的称呼 带贬义 亦叫 ;民
海国图志 上乌获 战国时期秦国的大力士
猗顿 春秋时期鲁国的大财主
蔡牵 朱< 二人皆为嘉庆年间纵横东南海上的著名海匪 后为清朝水师所
平定
乌喙 附子 皆为有毒的植物 可入药
李长庚 罗思举 李长庚嘉庆中官至浙江提督 镇压海匪蔡牵 罗思举嘉庆
中以乡勇从军 官至湖北提督 镇压白莲教起义
议 守 下议 战
内守既固 乃御外攻 岳飞曰 以官军攻水贼则难 以水
贼攻水贼则易 今以海夷攻海夷之法如何 筹夷事必知夷情 知
夷情必知夷形 请先陈其形势
英夷所惮之仇国三 曰俄罗斯 曰佛兰西 曰弥利坚 惮我
之属国四 曰廓尔喀 曰缅甸 曰暹罗 曰安南 攻之之法 一
曰陆攻 一曰海攻 陆攻在印度 逼壤印度者 曰俄罗斯与廓尔
喀 俄与英之国都中隔数国 陆路不接 而水路则由地中海与洲
中海 朝发夕至 康熙三十年间 英吉利曾由地中海攻俄罗斯
败绩遁归 自后不相往来 而兵争专在印度 印度者 葱岭西南
与我后藏 廓尔喀 缅甸接壤 去英夷本国数万里 英夷以兵舶
据东南中三印度 而俄罗斯兵 则由黄海 里海间取游牧诸部
亦与西中二印度接壤 止隔一雪山 各以重兵拒守 自东印度之
孟阿腊之麻尔洼 南印度之孟迈之曼达喇萨 鸦片盛行 英夷岁
收税银千余万 俄罗斯觊觎之 及英夷调印度兵艘 入犯中国
深恐俄罗斯乘其虚以捣温都斯坦 中印度 又传闻俄夷使者已自
比革特起程入中国 比革特 其东都也 惴惴俱其犄角 盖康熙
中用荷兰以款俄罗斯 又联俄罗斯以逼准噶尔 故英夷之惧俄罗
斯者 不在国都而在印度 此机之可乘者一 廓尔喀者 亦在后
藏之西 与东印度逼处 方乾隆中 我师征廓夷时 英夷 印度
兵船 亦乘势攻其东境 故上年英夷罢市后 廓夷亦即禀驻藏大臣 愿出兵攻击印度 当时若许廓夷扰其东 俄罗斯捣其西 则
印度有瓦解之势 寇艘有内顾之虞 此机之可乘者二 故可乘而
不乘 非外夷之不可用也 需调度外夷之人也
海攻之法 莫如佛兰西与弥利坚 佛兰西国逼近英夷 止隔
一海港 弥利坚与英夷则隔大海 自明季国初之际 佛兰西开垦
弥利坚东北地 置城邑 设市埠 英夷突攻夺之 于是佛夷与英
夷深雠 及后英夷横征暴敛 于是弥利坚十三部起义驱逐之 兼
约佛兰西为援 三国兵舶数百艘 水陆数十万 不解甲者数载
弥利坚断其饷道 英军饥困 割地请和 弥利坚遂尽复故地二十
七部 英夷止守东北隅四部 不敢再犯 即印度地亦荷兰 佛兰
西开之 而英夷夺之 乾隆初 印度土酋约佛兰西 荷兰二国
合拒英夷 连兵数载 始分东印度属英夷 而南印度属西洋诸夷
立市埠 此各国之形也 其互市广东 则英夷最桀骛 而佛 弥
二国最恪顺 自罢市以后 英夷并以兵艘防遏诸国 不许互市
各国皆怨之 言英夷若久不退兵 亦必各回国 调兵艘与之讲理
去年靖逆出师以后 弥利坚夷目即出调停 于是义律来文 有不
讨别情 只求照例通商之请 并烟价香港亦不敢索 此机之可乘
者三 乃款议未定 而我兵突攻夷馆 反误伤弥利坚数夷 于是
弥利坚夷目不复出力 而佛兰西于英夷再次败盟之后 是冬有兵
头兵船 至广东求面见将军密禀军务 自携能汉语之二僧 请屏
去通使 自言愿代赴江浙与英夷议款 必能折服 不致无厌之求
倘英夷不从 亦可藉词与之交兵 乃自正月与大帅晤商 始则不
许代奏 及奏又支离其词 反以叵测疑佛兰西 延至六月 闻浙
江奏请款抚 始许其行 时英夷兵船已深入长江 犯江宁 于是
佛兰西船驶至上海 请我舟导其入江 而上海官吏 又往返申请
议 战稽时 迨佛兰西易舟入江 则款事已定数日 尽饱溪壑 佛兰西
怅然而返 此机之可乘者四 故可乘而不乘 非外夷之不可用也
需调度外夷之人也
今日之事 苟有议征用西洋兵舶者 则必曰借助外夷恐示
弱 及一旦示弱数倍于此 则甘心而不辞 使有议置造船械师夷
长技者 则曰糜费 及一旦糜费十倍于此 则又谓权宜救急而不
足惜 苟有议翻夷书 刺夷事者 则必日多事 嘉庆间 广东有
将汉字夷字对音刊成一书者 甚便于华人之译字 而粤吏禁之 则一旦
有事 则或询英夷国都与俄罗斯国都相去远近 或询英夷何路可
通回部 甚至廓夷效顺 请攻印度而拒之 佛兰西 弥利坚愿助
战舰 愿代请款而疑之 以通市二百年之国 竟莫知其方向 莫
悉其离合 尚可谓留心边事者乎 汉用西域攻匈奴 唐用吐番攻
印度 用回纥攻吐番 圣祖用荷兰夹板船攻台湾 又联络俄罗斯
以逼准噶尔 古之驭外夷者 惟防其协寇以谋我 不防其协我而
攻寇也 止防中华情事之泄于外 不闻禁外国情形之泄于华也
然则欲制外夷者 必先悉夷情始 欲悉夷情者 必先立译馆 翻
夷书始 欲造就边才者 必先用留心边事之督抚始
问曰 既款之后如之何 曰 武备之当振 不系乎夷之款与
不款 既款以后 夷瞰我虚实 藐我废弛 其所以严武备 绝狡
启者 尤当倍急于未款之时 所以惩具文 饰善后者 尤当倍甚
于承平之日 未款之前 则宜以夷攻夷 既款之后 则宜师夷长
技以制夷 夷之长技三 一战舰 二火器 三养兵 练兵之法
请陈国朝前事 康熙初 曾调荷兰夹板船以剿台湾矣 曾命西洋
南怀仁制火炮以剿三藩矣 曾行取西洋人入钦天监以司历官矣
今夷人既以据香港 拥厚赀 骄色于诸夷 又以开各埠 裁各费
海国图志 上德色于诸夷 与其使英夷德之 以广其党羽 曷若自我德之 以
收其指臂 考东 中二印度 据于英夷 其南印度 则大西洋各
国市埠环之 有荷兰埠 有吕宋埠 有葡萄亚埠 有佛兰西埠
有弥利坚埠 有英吉利埠 每一埠地各广数百里 此疆彼界各不
相谋 各埠中皆有造船之厂 有造火器之局 并鬻船鬻炮于他国
亦时以兵船 货船出租于他国 其船厂材料山积 工匠云辏 二
三旬可成一大战舰 张帆起柁 嗟咄立办 其工匠各以材艺相竞
造则争速 驶又争速 终年营造 光烛天 声殷地 是英夷船炮
在中国视为绝技 在西洋各国视为寻常 广东互市二百年 始则
奇技淫巧受之 继则邪教毒烟受之 独于行军利器 则不一师其
长技 是但肯受害 不肯受益也 请于广东虎门外之沙角 大角
二处 置造船厂一 火器局一 行取佛兰西 弥利坚二国各来夷
目一二人 分携西洋工匠至粤 司造船械 并延西洋柁师 司教
行船演炮之法 如钦天监夷官之例 而选闽粤巧匠精兵以习之
工匠习其铸造 精兵习其驾驶攻击 计每艘中号者不过二万金以
内 英夷有军器之趸船 每艘值银二万余元 大兵船三桅者 每艘值银
四万元 见澳门新闻纸 凡侈言每艘需十万金者 皆妄也 现在广东义士
请弥利坚人造二桅兵船 果仅费银万九千两 计百艘不过二百万金
再以十万金造火轮舟十艘 以四十万金造配炮械 所费不过二百
五十万 而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 每艘配兵三百人 计
百艘可配三万人 靖逆将军弈山奏夷三桅大兵船三百人 二桅中号兵
船二百余人 火轮船八九十人 杉板船大者六七十人 小者二三十人 广
东一万 福建一万 浙江六千 江苏四千 其所配之兵 必凭选
练 取诸沿海渔户枭徒者十之八 取诸水师旧营者十之二 尽裁
并水师之虚粮冗粮以为募养精兵之费 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
议 战于海外 可以战洋夷于海中 不增一饷一兵 而但裁并冗滥之兵

此其章程可推广者尚有六焉 我有铸造之局 则人习其技
巧 一二载后 不必仰赖于外夷 如内地钟表亦可以定时刻 逮
二十五年大修之期 即可自行改造 一也 夷艘例二十五年一修
有铸造之局 则知工料之值 工食之值 每艘每炮有定价 然后
可以购买 凡外夷有愿以船炮售官抵税者听 闽商 粤商出贩南
洋 有购船炮归 缴官受值者听 不致以昂价膺物受欺 二也
沙角 大角既有船厂 火器局 许其建洋楼 置炮台 如澳门之
例 英夷不得以香港骄他夷 生觖望 而我得收虎门之外障与澳
门鼎峙 英夷不敢倔强 广东从此高枕 嘉庆中 澳夷曾备兵船
二 英夷备兵船四 愿助剿海盗 今更得佛 弥二夷效顺 彼贪
市舶之利 我收爪牙之助 守在四夷 折冲万里 三也 鸦片趸
船敢于蔓延者 欺我水师之不敢攻剿 今水师整饬 鸦烟自不敢
来 纹银自不透漏 以用财为节财 四也 官设水师米艇 每艘
官价四千 已仅洋艘五分之一 层层扣蚀 到工又不及一半
靖逆将军弈山奏言 水师例修之船 新造二只 覆以藤棉 加以牛皮 外
施鱼网七层 演试千斤之炮 打穿两面 不能适用 今制海舰 不拘
例价 若不善立章程 则将来修造之期 必然有名无实 考洋艘
所以坚固 皆由驶犯风涛 遄行万里 令官艘终岁停泊 会哨徒
有具文 自后即无事之期 而战艘必岁护海运之米 验收天津
闽 广则护运暹米 吕宋米 台湾米 江 浙则各护苏 松 杭
嘉 湖之米 凡承造之人 即皆驾驶之人 凡内地出洋之商 愿
禀请各艘护货者听 凡水师提镇大员入京陛见 必乘海艘 不许
由驿陆进 其副将 参 游以下入京引见 或附海运之舟北上
海国图志 上总禁由陆 其文吏愿乘海艘入京者听 惟不许承办船工 五也
国家试取武生 武举人 武进士 专以弓马技勇 是陆营有科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