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国四说

  耶稣罕譬百端,谓若翰不过一灯光耳,尚为众所信,况我行教之功出彼上哉?缘是,土人目睹其迹,而不测其所能,信而复疑之,而声名则已传播于远迩矣。每过城邑,从行者众,不便讲说,则登山而坐,集从者讲至终日,复为人所逐,避而获免。
  一日,挈弟子渡海,将抵革加撒,中流飓骤作,舟几覆。耶稣方寐,弟子惧呼之,耶稣叱风,风旋息。及岸,有鬼附二人据荒冢,坚不使前。旁有群豕,耶稣咒鬼入诸豕隧,豕骤奔突,相逐入海溺死,牧者走告,城中人共出止耶稣,令离其境,遂归乡里。一宦家女已死,延耶稣至,执其手即活。又途遇送葬者,其妇哭极哀,耶稣怜之,止丧车启视,亦活。
  其时,法利西教徒尚众,每守其师说与耶稣争。适瞻礼日(即安息日。)巡行田壤,弟子之后从者,饥,采禾穗食之。法利西徒以为犯律,欲挟以告于官。会其日有患瘫痪者来就医,旋痊,法利西徒辈愈不平。耶稣晓之,谓瞻礼日当作善戒恶,医人,善事也,律何害乎?事暂寝而疑谤终未息。书士语耶稣曰:“彼见医治灵异犹且不信,何不使见天上证验,得折服其心乎?”耶稣曰:“彼恶类也,我不欲以他灵异示之。”
  时已有十二弟子,惟彼得罗、安得路、耶哥伯、约翰、腓利百五五人同时及门。其次第至者,曰巴多罗买,(一云巴耳多罗茂。)曰多马,(一云多马十。)曰马太,(一云马窦。)旧为关吏,舍役入教,曰耶哥伯,(前耶哥伯为西庇太之子,此为亚勒非之子,名同而族异也。)曰利未,(一云利此五士,姓大氐阿士。)曰西门,(彼得罗亦称西门,此为迦南人。)曰犹大士。(迦掠人。)此十二人者,日与耶稣俱。耶稣乃使分行本国以色列人家,戒令勿入异邦,勿行撒马亚地。且谕之曰:“此去人或不信,则执尔于官,吾临时使神附尔言,其毋畏。凡接尔者,犹之接我,且犹之接所遣我之天也。”
  从此,十二弟子各游他乡。耶稣自与其他徒行教。方集众讲论,其母偕其党属迹至。或告之曰:“尔母兄弟候于门外。”耶稣曰:“吾母为谁?兄弟为谁?凡奉天者皆吾母、吾兄弟、姊妹也。”既而归教本部,偶作变水为酒诸戏,而不甚著其灵迹,人皆疑之。耶稣曰:“圣人类尊贵,惟居本家族则不然,此常情也。”于是,又去而之他,所至民随行者五千人。
  尝日暮不得食,其徒腓利百五出钱二百治具,不足供,耶稣乃以五饼二鱼祝而分之,人尽果腹,敛其余尚可实十二筐。夜令弟子先登舟,遭风,耶稣步水面及船,风随止。既渡湖,至其尼撒烈地,有以当饭不先濯手为犯律诘之者,耶稣不可与争,弃而往士罗及西顿。
  又渡湖至加利利,从之者四千人,亦以鱼饼饱之。至觇立城,与弟子私登高山,变其容如阳光,衣如雪皓,祝古圣摩西及以利亚咸来见,须臾而隐。既复,语弟子曰:“我不久当赴耶路撒冷城,必为祭主、书士所害。然第三日必复活矣。”彼得罗执手劝勿往。耶稣曰:“此我将流血以救人也。凡从我者必克己忍难,倘求保全生命,我不之救。为我捐命者,我救之。众中有为我而舍其父母、兄弟、妻子、田宅者,吾登天后必十倍偿之。若生前富有,而死后沉沦地狱,将何益哉?”抵迦百拿翁,关吏索税钱,耶稣令彼得罗诣海滨,钓取鱼先上钩者口中所卸钱予之。
  如大人素知约色弗为人佣木工,贫困甚,而耶稣生又未尝就学识字,且法利西、撒吐西两教之徒,并恃旧为众信,合力攻击。而耶稣又往往于驳论间语侵其众,于是,如大人益愤怒,见则以石击之,既屡谨避之矣。然当瞻礼日,男妇必咸集,每求治病,益为所藉口。
  耶稣恨其天堂之说不行于本地,而十二宗徒恐不足敷宣布也,遂广选七十人为徒,再广之为百二十人,将使普遍天下,授其教于异国。其信之笃而不在弟子之列者,复五百人,所谓五百弟兄者是也。尝集徒为之设喻,以明本地人将不得入天国之故。曰:“某甲为具延宾,宾托故不至,甲乃令其仆入市遇残疾者揖之客筵,复延郊野人充宾数,盖憾先召之宾不能尝我一脔也。”
  既入耶路撒冷城,遇撒吐西徒,相与难之曰:“尔言死后可复活,今以摩西傅兄死弟可娶嫂之法推之,设弟兄七人,以次各娶其故兄之妻矣,然则复活兄在,谁得此妻者?”耶稣以复活无嫁娶为解,其徒亦终无所据以破之也。耶稣所交拉撒路者死,其妹马耳大遣人来告。急往吊之,死四日,已葬矣。耶稣令除墓石出之,则已活。阖城传不已。
  如大人报教师以耶稣所行事,教师曰:“彼所为至于能起死人若此,他日必为人所坚信,将夺吾职。吾教废,吾国亡矣。”与其祭司、书士、长老辈谋,佥曰:“死众人,孰与死一人哉?”两教之党亦群起附和,将诱杀拉撒路以杜众口。而祭司杀耶稣之意愈决,以居节期恐民心未服,不敢发。
  耶稣知而潜匿,不得其所。密购其可与谋者,得犹大士,即十二弟子之一也。赂以三十金,相约伺隙为应。时耶稣由伯大尼再入耶路撒冷城,使门人设瞻礼宴。将食,耶稣呼水,遍为弟子濯足,曰:“尔辈皆洁矣,独一人不洁,奈何?盖尔中有人将卖我者。”众问:“卖师者谁?”耶稣曰:“吾纳饼于汤,与之者是已。”随以汤付犹大士,犹大士竟食之。席毕犹大士先出,耶稣擘饼食其徒曰:“此吾体也。”又酌葡萄酒饮之曰:“此吾血也,自今登天而后复饮食矣。”与十一人出城,相将登橄榄山,渡基得仑溪,至日色马尼之园,(一名略西马尼。)所常游处也。语众曰:“我复生必先往加利利。”彼多罗曰:“师果死,吾愿捐生。耶稣曰:“噫,今夜鸡未鸣,尔将三言不识我矣。”于是对天三次祈免。弟子咸熟睡,耶稣觉之曰:“时至矣。”言未已,如大士率众迹至,呼之曰“师”,众遂就缚之。彼多罗挥剑拒,祭司之仆堕其耳。耶稣叱令退,取耳为合之。解于教司,(一云解之四司。)徒众逃逸,惟彼多罗随行。夜入,寒甚,就火,二婢子先后自内出,并戏曰:“此岂耶稣党耶?”役闻亦诘之。三以不识对。正鸡鸣时也。
  祭司之首曰:“该亚法询以传教之意,与门徒之数。”耶稣对曰:“问听我者,即知我所传何语矣。”又招告者证之,不得其情,惟证以彼尝有欲毁殿堂,三日复作之语。盖耶稣前实为此言,欲自炫其术也。至是不辨,祭司曰:“尔真上帝之子乎?”曰:“是也。”观者群唾而击之,蒙其目问:“谁实击尔?”一时兵役环相戏笑。次早,狱未决,则解诸罗马所命官之守耶路撒冷曰彼拉多者(一云般雀所辣多。)定之。如大人随往,惧入署污浊,他日不能与礼食,则于门。彼拉多出谕,以所控无大罪,宜立释之。众不服。彼拉多入问耶稣曰:“尔为如大之王否?”答曰:“吾为此而生也。”彼拉多亦不能决,以送如大国王。(《行论要略》云:“即希罗得。”不知其死已久矣。)王习闻耶稣事奇,亟欲试之,而耶稣不为作一灵异,还以付彼拉多。彼拉多终欲释之。
  故事。每遇瞻礼日,必纵一囚。遂取他囚与耶稣并立,问众曰:“谁当纵者?”祭主及法利西徒叠呼请放他囚,而以十字架钉耶稣。彼拉多妻感梦,亦力劝。虑犯民怒,缚于石柱,鞭之五千,血流遍地。兵役褫其衣而被以敝王服,织棘为冠,箍其首,谓其僭王,故戏辱之。众见复大哗曰:“释僭王者,叛臣也。”彼拉多迫于人言,乃拘耶稣于铺砖处,希伯来土音所称高台者也。至午,众聚噪如初。终令自负十字架至峨大,钉手足架上,以希伯来、希腊、罗马三国书分题曰:“如大之王,拿撒勒人耶稣。”祭司请改题“自称如大王。”彼拉多不肯易书。当负架时,耶稣已力乏,行甚艰,所褫服又分于守卒,受钉益觉痛苦。同钉二贼,夹其左右,其一谑之曰:“曷不自救以救我?”其一正色责之,因目耶稣,谓他日登天国勿忘我。耶稣答曰:“今日即偕往矣。”其母马利亚及其从母为革沐法妻、又抹大拉女,二人并名马利亚者,久从耶稣,来与弟子若翰同立架侧。耶稣目若翰谓母曰:“此即尔子。”又目母谓若翰曰:“此即尔母。”将以母托之也。渴甚不得饮,或以绵浸醋置于草上予之。耶稣吮讫,厉声呼曰:“以来以来啦吗撒驳大呢?”译言“上帝,上帝,何为弃我也?”言已气绝。一卒以戟刺其右胸,血如注。年三十有三。时自午至申,大地昏暗,(一云时月东行,掩蔽日光。一云太阳如夜,地震石破。此据马可所传《福音》,)殿堂帐帷,无故自裂。有富人(一云达官。)私信耶稣者,亦名约色弗,(一云其徒尼略得、若瑟二人葬之。)求其尸裹以布,与尔马利亚葬之。死之日,为预备节,即安息之先一日也。
  犹大士目赌死状,忽大悔,掷所贿还于祭司,出而自缢。祭司议曰:“是固卖血者,归诸库非所宜。”乃买地为义冢。后人称之曰“血田”。
  安息后一日,而马利亚及撒罗米具香油将涂尸。至则墓石已开,一白衣者语曰:“耶稣已三日复活,往加利利矣。”诸妇归述于诸徒,彼得罗亲往验之,惟殓衣独存。适弟子革流法偕他徒往马鸟乡,途遇一人,问:“胡为忧形于色?”革流法以耶稣死不见尸,诸妇遇天神,知其复活,一切语具告之。其人曰:“基督以受苦登天矣。”随援《圣录》解焉。既暮,去乡渐近,二人留与宿,入室饭,其人擘饼与之。二人恍惚间,擘饼者殆耶稣也,顷刻不见。归亦述于诸徒,诸徒亦举耶稣夜至彼得罗室,以所伤示徒众,及为设鱼蜜食之事还告之。相与太息。时弟子多马士他出,未尝目击,以为妄,耶稣忽出见,使摩其钉迹。皆死后八日事也。
  四十日,再与诸徒见,重申天国之理,与他时大加审判,人人复活之事。嘱令传教,始于如大撒马利亚,次及异族,遍于诸国。择彼得罗掌教,称曰“铎德”,使主教事。寻率诸徒出郭外,至阿利物笃山,(一云阿里山。)与先死候于灵薄所之古圣灵魂,耶稣于死后所入而领之来者,同时升天,坐于罢德勒之右矣。(西国以左右分贵贱。盖以为位在诸天神上也。)时门徒瞻望之不肯去,有白衣天神二降,对众言:“日后耶稣从天国依然下来,审判生死。”言讫而隐。后十日,百二十门人颂经祈祷,天神复降,众人首皆见光耀如火焉。耶稣所预嘱将来复下人间审判语,诸国咸习闻之。
  未几,遂有恶徒冒耶稣假此事煽惑,人多为所愚者。其人无神异,不过恃有魔鬼附其身。由是倡民为乱,因起诸国争战,驯至凶年饥馑、地震后复遭瘟疫。有二圣人:一曰厄诺格者,生于洪水前、开辟后之六百二十年,一曰厄里亚,生开辟之三千三十年。两人异世同居,人未之知也。及是病邪魔坏耶稣之教,出而扶之,证恶徒妄托之非。如是三年,旋遭魔难,加以酷刑,弃其尸于市。遍地大震,房屋颓圮,压死者七千人。众闻空中有神言:“召两人升天者。”于是两人残躯复活,乘云翔去。恶徒复假魔力,伪称归天,与人定约时日,期至果能升空。耶稣遣宗神败其术,魔遽陨落地中,如张巨口,吞魔及恶徒,收入永苦狱矣。
  (此下教中事。)所遗经:一曰《圣号经》,(凡耶稣诸经,多者止数行、其末必有“亚孟”二字。故诸书有谓耶稣名哑门者。惟一说作真实深信解。一说云致嘱之意。)凡三十五字,教人以十字为号者。一曰《天主经》,凡三十七字。一曰《圣母经》,圣母者即马利亚,谓未有天地之先,天主已简定其母,其福德非众女所及。耶稣死后,其母年至六十三而死。入教者欲求天主赦罪增福,必求之于其母,故有是经也。一曰《信经》凡百六十二字,以所行事,析分节段,令人思而信之。皆所以持诵者,谓信之则升天堂,谤之则堕地狱也。凡此,皆耶稣所自造,传于其徒,使后持教人与众守之者也。
  又有七迹:一、洗涤,二、坚振,三、圣体,四、痛解,五、终傅、六、品级,七、婚配。皆称圣事之迹,谓天主欲赋宠佑于人,因托有形象者以通之。洗涤云者,盖人生必有原罪、本罪:原罪者,初生人类之祖名亚坍者,违背天命,其罪永传于子孙;本罪,即本身自犯《十诫》之罪。耶稣死,遗令后来掌教者,于世人入教日,以清水诵经为之洗涤,即除夙业,尽赦原、本二罪。引进者称曰代父,谓有罪者先如已死,今入教乃复生,如父之生我也。又各取先入教有显迹称古圣者之名易其名,次食之以盐,谓天主加其神味。男子则以油傅其胸与背与顶,谓开其心,加其力,如油之浮而不沉也。盖以白示洁净,照以烛示光明也。
  坚振者,饮圣水后,灵魂犹弱,或遇艰难便移心志,故以油擦额上,以求坚固心神也。
  圣体者,耶稣死前一夕,手执面饼酌酒,谓此即我体、我血,凡食之者,彼与我同入教。不领圣体,他日即不能复活。
  痛解者,进教后,偶有过失,法不能再领圣水,故令其省察痛悔,能自告解而赎,则赦之。
  终傅者,赋圣宠于病人,使临终而轻其形神之困苦,又以油傅其五官,以望救也。
  品级者,有主教,有铎德。入教者先习教礼,后从主教考取为铎德,其权可代天主审罪过而分处之,又得主行大祭礼,所谓弥撒也。
  婚配者,谓初生人类,一男一女,自为配偶,故其教不许娶妾,而终身亦不得休离其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