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国四说

  溯公司之设,肇始荷兰。以明万历二十一年市印度获厚利,遂于南洋创为总局,曰公班衙。会意大里亚人居澳门,以货归售,英商羡之,二十七年,遂仿置焉。初尚与荷兰合,旋以争衅自为一局。其始不过合赀十五万。次年,稍增以十一万而已。既而获利三倍,又掠荷兰、葡萄牙商舶,遂据印度海滨新开地。时商本尚止三十五万,国人已有散局之请。王令他商于孟买别立新局,两局又相轧,至天朝康熙四十年,复合而一之。贷以帑银千万,岁收其息八十万。再贷以五百万而免其息。厥后遂至三千万为极旺,盖广东并设局时也。初议三十年为限,期满则散。而当时主局者二人,每商例捐二千五百员资其岁用,缘是不肯遽散。会与佛兰西构兵,藉助饷为词,请再展限三十年。而大班等岁支浮冒,货亦居奇踊贵。国之散商病之,屡请,仍为所阻,无如何。然公司贸易亦日衰。(道光十年,入国帑一万五百万员,而局费已至九千万员,浮靡日多而不能节,又欠项千五百万。十二年,货价计值三千万员,而卖价仅得千六百万员。)于是,决计散局,收缴帑本,听散商自为载运,而但征其货之去来者。(按:《贸易通志》云:“合本银千五百万员。”与《图志》异。)云公司者,王与国之富人合,并择二十人通懋迁者司其事,谓之公班衙,岁载运土产及转易东印度各国物来粤。总理者数人,曰大班、曰二、三班,最卑有称四班者。茶师、写字、医生咸备。易茶归,则转鬻于鄂罗斯诸国。大小舶岁以数十计。其在东印度各国采买者,亦设大班。海洋过往处所,凡一有可乘隙,公司得自备粮饷,募驾兵舶占踞,请夷目往治之,名曰监督。凡所得孟阿腊、新地坡、新加步,其兵费皆出于公司,而所征税,则公司得于三十年期内专收之,期满而后归于国。故有馀力窥伺荒岛。而骤衰之由,亦缘于此焉。
  康熙间始来通市,中断不至。迨雍正十二年后,乃来市不绝。每抵外洋虎门口外炮台卸帆,验实报官,官令引水带入泊黄埔。炮械先起之而后入,去仍还之。其商人则寓以广东十三行楼,岁必七、八月至,乘北风回帆。其候账不去者,令居澳,谓之住冬。设公司,大班掌之。语详后。入市以来,屡被天朝怀柔。凡丝斤绸缎,准其展限配带。行商有欠货价者,先于关税盈馀给还,令其早得回国。夷馆偶灾,内商未分其货,(内地总散,凡十三商公司,呢羽至,必立股分之,买茶即以股为则,有一商而三、四股者。)例由其国商纳税者全予豁免。又船规征钞,历朋定则,亦因其国商之请,一、二、三等船,各减去十之二。故来市者咸颂皇仁,其王亦恭顺自矢。国旧受辖于荷兰,既与为敌。乾隆初,佛兰西欲以力服西洋,而英吉利屡与抗衡,将藉天朝为重。
  乾隆五十七年,故王雅治遣使由天津入贡方物,使臣呈请于直隶、天津、浙江贸易,并恳赏给附近珠山海岛及附近广东省城地方一处居住,留人于京师理贸易。并敕戒之。其后,道光十一年,国商遂驶船由福建、浙江、江宁、山东各外洋游奕,刻送通商字说,复驶至朝鲜,不纳,则驶盛京者,皆执此意也。
  六十年,复备贡由驻粤大班呈督部代为奏请。表文自言:一次大将军兵至的密,彼国兵船亦曾相助。盖大兵征廓尔喀时,闻其南界忽有兵患,至是,方知其故也。
  嘉庆九年,复备物入贡。其前两年,西洋居澳门夷目委黎哆,书寄其国人之当差京师者,言英吉利战船泊澳,恐其觊觎澳门。随经管理西洋堂大臣以闻奉谕旨查询。故九年贡表,有“与佛兰西争,恐其谣言疏间”语。
  二十一年,仍由天津入贡,正使耳啊美吐德,副使即以在粤之大班司当东者充之。届期,两使并称病不能瞻觐,即日立遣回国,敕谕其王。此入贡之始末也。(乾隆六十年贡表自称:“管佛兰西、爱伦等处”。至嘉庆九年表,衔则已去佛兰西字。盖先胜之而未得据而有之也。若乾隆五十九年,其总目百灵呈词有“本国王管呀兰地密吨、佛兰西、爱伦三处地方。”语则溯而夸大之词而已。)
  护货兵船,每随货舟至内地,使定外洋,而后引货舟以入。中国自唐讫明,代行市舶抽分之例。国初,惩海寇扑岸,闽、粤周设界墙,严行洋禁,澳夷得专其利,久为诸国垂涎。于时边境又安,大开关市于澳门、漳州、宁波、云台四处,设官榷税。时宁波之舟山尚未置县,英舟每泊此。乾隆三十七年,奏准移关舟山,以就商船,建红毛馆寓其水梢。已而,粤关清厘陋规,改正归公,后又渐增规费。先是,二十年,英商华苗殊泊定海,请收饷定则。逾二年,闽沂总督疏请增饷,奉旨严饬。其商洪任辉赴天津,讦粤关积弊,仍求市守波。钦差按验得实。罪监督如律,洪任辉亦圈禁澳门三载,释还,照会国王收管。公司货舟内市,既日有增益,故护货船亦络绎至,货尽回去。散商无之。
  乾隆七年,英人仇劫吕宋国船,取其赀货,而掳其二百九十人,顺风达澳门。官诘之,其总兵亦恐食尽,听大吏以所俘人还吕宋,受赏去。逾年,吕宋人遣兵数千,来泊澳前十字门,扬言欲修怨于英,将泊而待其来船与战。官数其负恩,吕宋人内愧,居数日遽遁。又明年,英人在粤者,复纠合佛兰西巨舰,伺吕宋船至图报复。适佛兰西商船南来,英船一时骤起碇,将邀截之。官遣澳目劝止,始散。
  嘉庆七年,兵头黎尔也求市粮食,称旧与佛兰西、吕宋有隙,恐货来被其中途拦阻,故以兵卫行,至而乏食。例禁私市,爰请于官,遂如所请给焉。其年,复截兵数艘来泊鸡颈洋面,欲遂居老万山。大史谕之不听,则断其买办食物,惧而后退。
  十三年,大西洋国为佛兰西攻陷,国王投依英吉利,因处之以附近米利坚国之罢喇哂利地,兵以防之。会英吉利兵亦败于佛兰西。其时,市埠之近吕宋国界者,并为所据。寻以兵九艘至粤,称其国与大西洋姻好,虑佛兰西来攻据澳门,则在澳西洋人贸易立为所制,故挈兵来助守。泊舶鸡颈洋,而率其兵三百人居澳内之三巴寺、龙嵩庙,复分守东、西望洋炮台。官止其开舱互市,宣谕威德,而后震慑开行。行后,始知其大班喇佛侦知越南东京内讧,亲至孟阿腊结其掌兵者,驾兵十舶,图袭越南。其副以七舶深入富良江,越南出不意以小船火之,悉烬焉。溃兵遁至粤,喇佛匿不敢见。兵目惧此行无名,欲因夺澳以偿所失,终畏不敢登。(按:越南小舟名轧船,人二十四,尔头可棹,如游龙。每攻大舶底使沉,故西海舶相戒避之。)兵目度路利虽利虽明知无济,然犹迁延不遽去。而澳之理事夷目亦惧罪,诡云:“国王有书,许为安置。”九月,遂驶三舶入虎门,泊黄埔,以三板船沿省河入夷馆,军官击之退。封舱令下,喇佛始出赀自犒其兵,具词输款。王闻黜喇佛而擢四班嗌哗威者代之,嘉其据澳时不从署名也。明年,商船至,大班卑词求请,大吏陈奏,方许入。
  当道光初年公司袭缅甸时,既为缅酋所败,遁至粤取饷,泊零仃洋。其兵试放鸟枪,击毙新安县民数人,遽驶去。王闻,亦以纵兵滋事,褫大班职。岁冬货尽,商未返者,则例迁于澳。寓澳者欲于所寓前立马头,竖其国号旗,西洋夷目不可,乃止。
  七年,公司官之在粤者,设马头于寓舍前而棚围之,行者不利于渡,大吏以闻,遂奉有毁拆之命。大班部楼顿,遽令来船咸出泊外洋,资其食费,不令复入。又约诸国和之,惟合省国商不从,部楼顿潜附去。
  十三年,公司散局,督部令大班旋者言于国王,仍以官来约束其散商。于是,夷目聿唠啤至,自称监督。欲设审判署司官十二人。而移文督部,不自言其来意,还其文。则以巡船扑入内河,拒击炮台兵,旋悔罪出。将还国,未行,辄念死。而后领事义律总之。(详见后。)此兵船节次内扰之始末也。
  其人喜兵革,衽席锋镝,久已成为风俗。宋理宗宝庆二年,(西国千百十年。)佛兰西之路易王新立,英吉利举兵袭之,为所拒,大破英军。路易卒,嗣王复与英人战,又败之。(以下皆与诸国争战事。其得胜而据有其地者,已见前卷。此则就所知书之。)
  国朝康熙二十七年,(西国千六百八十五年。)王苏以天者,(或云查尔士。)出兵侵领墨,(即大尼。)遂侵波林,(即绥林,与国邻者。)逐其王而别立,乘胜攻日耳马尼,(即耶马尼,与佛兰西邻者。)诸国劝息不听。又沿地中海攻俄罗斯,会风劲兵苦,冻不能战,败走。王急由土尔叽(即土尔扈特,与俄罗斯邻。遁还国。既又侵那耳瓦,以火器互击。战既酣,王遽遇炮,遂卒于军。
  当乾隆、嘉庆间,佛兰西自恃强力,欲服诸国,而英吉利屡与抗衡。时英吉利王已老病,将使其长子代理国事。先是,佛兰西故王以兵取弥尔尼壬,(与荷兰同地异国者。)遂侵及荷兰,据其好司阿兰治地。英吉利与俄罗斯合兵谋复之,不胜。时佛兰西内乱已十有馀年矣。军帅那波利稔(《图志》作那玻里云,同是一人而译殊也。)者,善用兵,尝攻服以比多国,又攻印度,颇得部下心。以功为故王所忌,惧祸及,领所部航海至以比多旷野,(即麦西今伊楫国。)将图开垦,土人拒败之。英吉利出兵船十四艘,使尼理逊将以助之,沿地中海遇于以比多之泥禄河滨,轮船拒战,士多受伤,尼理逊亦中于炮,伤颇甚。医者遽舍所治兵亟来视之。尼理逊令以次受治,军心益踊跃。适佛兰西船自失火毁药,战暂止,以小舟渡救之。已复合战,佛兰西败,死伤五千馀人,英军死者五之一。那波利稔旋为其党拥戴,杀故王而自立。邻近诸国声罪讨之。那波利稔出奇兵,绕山道袭其后,咸惊溃。旋以重兵握港口,禁绝商旅出入,以困英人。英人虑其乘势来逼,亦以兵船困诸海口。再三合战,焚其军舰,佛兰西惧,遂结俄罗斯,募兵号五十万,万给饷六万,聚攻英军,卒议和而散。佛兰西再结吕宋舟师至,亦为英人拒败。时吕宋王子悖逆不道,那波利稔召其父子,因遂执之而自立其弟。吕宋不附,招英吉利人戍其疆,英商之聚岩士达揽者,(佛市埠。)为其守港兵所拒不得入市。盖嘉庆初事也。
  既而佛兰西以兵力降吕宋,复乘胜侵耶马尼、(即阿里曼,今分廿四国。)鄂罗斯诸国。十八年,诸国合兵逐那波利稔于小屿,别立故王亲支而去。那波利稔乘兵退,骤以残旅返国,逐诸国所立王。英吉利闻,复与普鲁社(即破路斯国。)连兵击走之,禁诸荒僻。故王子之妻,又招国人助己而自主国事,未几旋亦被获。乱数月,卒如和议。(按:嘉庆元年,英吉利国贡表称:“与佛兰西前已修和。因和之后伊国强横,今复与战争,于海口设立重兵,显有歹意。恐被伊国占夺,无奈亦设兵防守,围住伊不能出口。该国内已乱了十三年,老王为人甚好,竟被伊国人弑害。今伊国有一人做了国长,存心无道。”云云。又,二十一年入贡前,夷官先至粤呈其国相禀件称:“国王年老,事务交长太子掌管。一向与佛兰西战争,无时止息。今因将佛兰西假王般哪哔地捉获,另立旧王亲人,各国俱安静无事。”云云。时督部询据夷官覆称:“该国太子摄政已有四年”,则雅治退位当在嘉庆十七、八年间。而佛兰西内乱,当在乾隆之四十六、七年间矣。贡表所云篡国者,虽未明指其名字,而以夷禀按之,当是般哪哔地矣。然《图志》称为那波利稔。而《统纪传》又以为那波里云。两书情事既小异大同,而译音尤为相近,为人同名异无疑。即夷禀所云捉获另立事亦相符,仍为一人可知矣。)
  久之,欧塞特厘乃取荷、弥二国合而为一,更其名曰弥达兰。道光十年(西国千八百三十年。)两地自生战衅,邻国并起而和之,仍令按分为二。推斯哥麦王子名厘阿波尔者,为弥尔尼王国主,英吉利实与议焉。嘉庆二年,(西国千七百九十八年。)领墨虑英吉利见侵,先以舟师聚泊所都港内,英军亦乘船炮击之,领墨力战,会英船柁坏,遽退。七年,佛兰西密结领墨合攻英地,英人夺其巡船,沿领墨围其都,王子驱其舟二十有三出,议和而罢。十二年,(西国千八百有七年。)佛兰西王曰摩那巴底者,与布路亚(即西洋,今澳门之祖家。)有隙,使其臣禹诺领兵袭之。布路亚猝不及防,弃所都义斯门,走保于摩那洛尔。英国闻之,出兵拒退佛兰西,复所失故都,别立其王子,于所保部落留兵帅,助其训练。自是,荷兰诸国畏其强悍,推为盟主,以时通聘问,数年一至其国,以申盟约,辄宴饮累月而后散。惟米利坚不相下。
  英吉利亦自以为势在诸国上,凡他国有故者,必出兵助之。吕宋内乱,无子,宜立女。故王之妇以女幼代权之。国人不与,弟遂乘间起兵争,民被祸甚惨。英吉利助拒之,终不能胜。道光十三年,土耳叽国为以比多攻败,求救于鄂罗斯。鄂罗斯欲遂乘胜逐土耳叽,英吉利与佛兰西不许。鄂罗斯乃以兵卫土耳叽国城,拒以比多。于是,英吉利、佛兰西两国相约,各以战舰巡地中海为之声援。(土尔叽,即都鲁机,南北二国,皆滨临地中海。)且以兵胁以比多,使连和。未几,英吉利以事至土耳叽,使臣之属官为经历者,方挟前功为土耳叽权臣所辱,遽囚之。英吉利人商是地者,归请雪其耻。会土耳叽王亦畏悔,自黜其臣以谢,事遂已。荷兰与帕理治国互相仇杀,即和而彼此含恨不释。英吉利与佛兰西力禁之,使终守和约,不得再起争衅。两国畏而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