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江南通志
江南通志
【题至新设府名似可仿照下江徐州改府之例即改为颍州府添设新县恭候】
【钦定佳名如防恩允改设之颍州府应仍由凤阳道管辖盘查所有各员应换应给印信关防钤记请敕部议换给其有应另拟字様者酌拟另行咨部】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四>
江南通志卷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江南通志卷五
舆地志
沿革表【江苏松常四府】
江宁府
禹贡州之域春秋时吴地战国属越后属楚秦属鄣郡汉初属荆国后属吴又属江都国元封初属丹阳郡后汉因之孙吴自京口徙都建业号曰吴都晋平吴移置丹阳郡兼置州治焉元帝渡江因吴之旧建都于此改丹杨太守为尹宋齐梁陈因之隋平陈置蒋州大业初复曰丹阳郡唐武德三年置扬州七年改为蒋州八年复为州置大都督府九年州移治江都以金陵诸邑分属宣润二州至德二载置江宁郡乾元元年改为升州又置浙西节度使治焉上元初州省大顺元年复置光启四年复置江宁郡唐季杨氏于升州建大都督府五代梁朱温徙镇海军治升州改为金陵府石晋天福三年南唐李氏改为江宁府谓之西都而以江都为东都宋复为升州天禧二年升为江宁府建康军节度建炎三年改为建康府置行都元为建康路至元二十三年自杭州移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治此天厯二年改曰集庆路明初定都府治曰应天府后改南京府如故领县八
国朝为江南省城置江宁府江南布政使司康熈六年江南江苏布政使司雍正八年以府之溧阳县移属镇江府领县七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五>
苏州府
禹贡州之域周泰伯仲雍始居之地武王封仲雍曾孙周章于此为吴国战国属越后属楚秦为会稽郡治汉初荆国都此后属吴江都国武帝时复为会稽郡后汉永建中始分浙江以西置吴郡三国属孙吴晋宋齐因之梁分置信义郡陈置吴州隋开皇中废郡改吴州曰苏州因境内姑苏山为名也大业初复曰吴州寻为吴郡唐武德四年复为苏州置都督府属江南东道天宝初又为吴郡乾元初复为苏州寻分置长洲军大厯中军废后唐同光二年吴越表建中吴军宋仍曰苏州吴郡太平兴国三年改中吴军为平江军属浙西路政和中升为平江府元至元中改平江路江南浙西道明改苏州府直南京领州一县七
国朝因之江南布政使司康熈六年江南江苏布政使司仍为治所雍正二年升府属之太仓州直以嘉定崇明二县属之复析长洲吴江常熟昆山四县为八共领县九
苏州府长洲县元和县吴县吴江县震泽县常熟县昭文县昆山县新阳县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五>
松江府
禹贡州之域春秋时吴地战国属越后属楚秦汉为防稽郡娄县地后汉至隋属吴郡唐属苏州天宝十载始置华亭县属吴郡乾元初复属苏州五代吴越钱氏改属秀州宋因之庆元初属嘉兴府元至元十四年升华亭县为华亭府十五年改松江府仍置华亭县为属至元二十七年分置上海县江南浙西道领县二明直南京嘉靖二十一年析华亭上海二县地置青浦县领县三
国朝因之江南布政使司顺治十三年又分华亭县地置娄县领县四康熈六年江南江苏布政使司雍正二年增置金山县分华亭上海青浦三县各为二共领县八
松江府华亭县奉贤县娄县金山县上海县南汇县青浦县福泉县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五>
常州府
禹贡州之域春秋时为吴公子札采邑后属越战国属楚秦属防稽郡汉初属荆吴江都国寻属防稽郡后汉属吴郡三国吴分无锡以西置毘陵屯田典农校尉晋太康二年省校尉置毘陵郡永嘉五年改晋陵郡徙治丹徒永兴元年析置义兴郡东晋太兴初又徙治京口义熈九年还治晋陵宋南齐因之梁又析江阴郡陈因之隋开皇中废郡置常州大业初改毘陵郡唐武德四年复为常州天宝初又改晋陵郡乾元初又曰常州五代时属吴南唐宋仍曰常州晋陵郡属浙西路元为常州路江南浙西道明为常州府直南京领县四成化七年以江阴之马防沙置靖江县领县五
国朝因之江南布政使司康熈六年江南江苏布政使司雍正二年武进无锡宜兴三县各分为二领县八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五>
江南通志卷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江南通志卷六
舆地志
沿革表【二 镇淮扬徐四府太海通三州】
镇江府
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为吴之朱方后属越战国属楚秦改朱方为丹徒属防稽郡汉初属荆国后属江都国元封初属防稽郡后汉属吴郡建安十三年孙氏自吴徙治于此谓之京城寻迁建业设京口镇晋属毘陵郡元帝初割海虞之北境立东海郡永和中寄治京口宋元嘉八年立南徐州治南东海郡以丹徒属焉始为实土梁改曰兰陵郡陈又改东海郡隋开皇九年郡废十五年置润州以州东润浦为名也大业初州废属江都郡唐武德三年复置润州天寳元年始以京口为丹阳郡乾元复曰润州五代入于吴南唐宋政和三年升为镇江府属浙西路元为镇江路江南浙西道明初改江淮府寻改镇江府直南京领县三
国朝因之江南布政使司康熈六年江南江苏布政使司雍正八年改江宁府之溧阳县来属领县四【附】明林魁金陵辩【杜牧之诗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只自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洲葢唐人指京口曰金陵按张氏行役记甘露寺在金陵山上李约初至金陵于李锜坐屡赞招寺标致杜审权自润州刺史除尚书左仆射制曰顷罢机务镇于金陵骆宾王送间五还润州诗序云言返维桑修途指金陵之地元微之寄浙西大夫李德裕诗云金陵大守曽相伴如此者不可枚举葢当时江宁句容俱润州故也】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六>
南北南东海郡丹徒县【宋书志南东海】曲阿县【宋书志晋陵太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六>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六>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六>】
淮安府
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属吴战国属越后属楚秦属九江郡汉属临淮郡后汉属广陵郡三国属魏晋亦属广陵郡东晋义熈中置山阳郡兼立南兖州宋南齐因之梁又立北兖州置淮隂郡北魏亦为山阳郡东魏改淮隂郡为淮州北齐又置射阳郡陈改为盐城郡隋开皇初郡废十二年置楚州大业初州废改属江都郡唐武德四年置东楚州八年改曰楚州属淮南道天寳初为淮隂郡乾元初复曰楚州五代后唐长兴三年升顺化军节度南唐亦置顺化军宋为楚州山阳郡属淮南东路建炎间入于金寻复绍定元年置淮安军端平元年改为淮安州元为淮安路江北淮东道明为淮安府直南京领州二县九
国朝因之江南布政使司康熈六年江南江苏布政使司雍正二年升海州邳州直以赣榆沭阳二县属海州宿迁睢宁二县属邳州九年分山阳县及盐城县之草偃口等处置阜宁县领县六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六>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六>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六>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六>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六>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六>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六>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六>
扬州府
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属吴战国属越后属楚秦属九江郡汉初为淮南国后为江都广陵国属徐州后汉为广陵郡三国时属魏后属吴晋移广陵郡治淮隂以所领诸县属焉东晋分置海陵山阳二郡南北朝宋置南兖州北齐改为东广州陈复为南兖州后周改为吴州隋开皇初为扬州置总管府大业初府废置江都郡唐武德三年复为南兖州六年又改邗州寻复为扬州属淮南道天寳元年改扬州为广陵郡乾元初复曰扬州置淮南节度五代杨吴改江都府南唐以为东都宋为扬州广陵郡属淮南东路建炎初升帅府元至元中建大都督府置江淮等处行中书省寻改为扬州路江北淮东道明初置淮海府改维扬府寻复为扬州府直南京领州三县七
国朝因之江南布政使司康熈六年江南江苏布政使司十一年省海门县雍正二年升府属之通州直以泰兴县及泰州所领之如臯县改属九年分江都县置甘泉县今领州二县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六>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六>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六>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