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汀州府志
汀州府志
封佥事伍廷宰墓 在铁石矶。
知县邹时泰墓 在白石桥。
郎中裴汝宁墓 在西峰下。
知县伍可爱墓 在暖水村。
赠参政李孟春墓 在铁石矶尾。
同知雷衡墓 在坪背。
知县叶甘瓠墓 在归来桥。
知州伍可庆墓 在桑坑。
赠工部营缮司主事伍寿高墓 在钟地。
中书荚华先墓 在梦溪里雾露坑。
教授余湟墓 在坊郭里峰头。
知县邓邦宰墓 在分水坳。
御史裴养清墓 在上坪背西峰庵前。
工部主事伍仪墓 在暖水塘张公坑。
雷州知府伍堣墓 在大基头。
提学参政李于坚墓 在坊郭里。以上俱清流县。
知县揭乔嵩墓 在城东松树堂。
通判陈仁墓 在平佈山下。以上俱归化县。
知府沈仲继墓 在在城里。
长史林华墓 在在城里。
赠员外童应凤墓 在公德桥。
教谕谢文宝墓 在南顺里。
教谕谢必恭墓 在连安铺。
知府童玺墓 在县治后。
教谕谢魁墓 在黄坊山坑。
通判李榆墓 在对山心坑。
御史黄万里墓 在吕屋。
知县童志德墓 在姚家坪。
教谕吴文旭墓 在席湖营。
教谕许浩志墓 在许坊杨梅平。
知县李焘墓 知县童大猷墓 黄表墓 在溪源。以上俱连城县。
御史周弘墓 在演武亭边。
给事邱弘墓 在安乡。
赠郎中梁时衡墓 在将军地旁。
知县邱敦复墓 在澜头渡。
训导胡时墓 在旧射圃之北。
训导邱子瞻墓 周子礼墓 在白叶塅观音山。
佥事李纶墓 在石壁潭。
佥事罗经墓 在盘龙冈。
御史陈详墓 在县西石田山。
主事李楫墓 在西门外较场。
御史郭资墓 在驷马桥。
知府梁乔墓 在将军地。
同知周辂墓 在乌石坝。
通判周勋墓 在佛岭。
知府邱道隆墓 在玉女乡罗围山。
通判何浚墓 治中邱道明墓 在竹山。
李颖墓 同知邱道克墓 在水西渡。
训导丁致卿墓 在梅溪山。
御史刘佐墓 在苦油竹前。
同知张恩墓 在水埔上坑。
通判刘烶墓 知县陈于阶墓 在来苏里罗坑。以上俱上杭县。
副使刘隆墓 在东坑赤土冈。
员外王琼墓 在风林上。
赠知县钟孝墓 在汾水。
推官钟天爵墓 在溪东。
上饶丞钟鸿墓 在九龙塅上。以上俱武平县。
知府赖先墓 在太平里黄田。
员外孔廷训墓 在甜竹山。
知府赖锦墓 在铁坑。
中书张僖墓 在罗乾山。
参政沈孟化墓 在窑上。
吴璘墓 在箭滩铺。
知州孔庭诏墓 在李田山。
知县吴煌甲墓 在小张坑。
主事卢日就墓 在丰田里。
熊彦恒墓 在武溪隔。
知州吴日脩墓 在古镇。以上俱永定县。
〔国朝〕
赠参政黎有纶墓 在陈屋村。
参政黎士弘墓 在东郊坑。
知州黎士毅墓 在伏虎庵前。以上俱长汀县。
封中宪大夫周景濂墓 在石子。
赠文林郎雷世守墓 在龙上下里莲塘排。
赠奉直大夫雷鸣高墓 在兴善里北坑村。
知府周梦锦墓 在萧家山。以上俱宁化县。
知县廖泉墓 在紫峰山庵。
封知县王名佐墓 在白石桥。以上俱清流县。
赠教谕范希绣墓 在蓝家渡磜头,系上杭县。
石刻(附)
李斯寿字篆 在府城东二里苍玉洞。洞产奇石,郡人多觞咏于此。一石肤理光莹,镌李斯“寿”字,与今篆文颇异。
唐中丞伍公墓志 在府治后。后梁贞明元年,舍人张策撰。
黄杨岩古碑 在归化县东八十里,多产黄杨木,故名。岩有三洞,其一在淳化寺内,有古石碑,字画不可辨,不知何时所立。
显应庙诗刻 在宁化县西三里草仓,有显应庙,神为草仓将军,姓长孙,名山。宋李纲南谪日过此,题诗云:“不愁芒屦长南谪,满愿灵旗助北征。酧彻一杯揩泪眼,烟云何处是三京。”
卷之八 物 产
《周礼》:以土会之法,辨五地之物生。动物则有毛、鳞、羽、介、裸之分,植物则有皂、膏、核、荚、丛之分。凡山林、川泽、丘陵、坟衍之地,莫不各有其性之所宜,以备物而致用焉。汀地瘠多山,无方物之贡,而日用之需,耳目之玩,未尝尽取给于他方,则其地之所生,不可没也。况审形考义,亦博雅之君子所不遗乎。志物产。
谷之属
粳稻 国税再熟之稻,闽南独多。早稻春种夏收,晚稻则早稻既获再插,至十月收者,米皆有赤、白二色。宋马益诗“两熟潮田天下无”,盖谓此也。一大冬稻,春种冬收,有寄种,与早稻同种,与晚稻同收,则岁只一熟矣。一占城稻,《湘山野录》云:宋真宗自占城国移来者,性耐旱,与高田相宜。考《宋会要》:大中祥符五年,遣使福建,取占城禾,分给江淮、两浙。则种入中国,又似更前。
糯稻 《古今注》曰:“稻之粘者为秫。”亦有旱种、晚种及大冬,俱与粳同收,赤谷者可酿酒。
麦 《广雅》曰:“大也,小秣也。”《说文》曰:“麦,金也;金王而生,火王而死。”古称麦为接绝续乏之谷。《通志》曰:有类而壳稍异,俗呼米麦。所谓穬麦,疑即此也。又有一种荞麦,实三棱而黑,秋花冬实。
黍 《说文》曰:“以大暑种,故谓之黍。”其类有粘、不粘,如稻之有粳、糯。不粘者为饭,粘者亦名秫,以为酒。《古今注》:“术之粘者为黍”,盖指此也。《诗》“芃芃黍苗”。《礼记》:“仲夏之月,农乃登黍,捣以为餳,谓之餭。”《楚辞》曰:“粔籹蜜饵有。”
稷 说文曰:“稷,五谷之长也。”古者号稷为首种,今不甚珍,惟祀事用之。《礼》:“稷为明粢”。《左传》:“粢食不凿。”粢者稷也。《尔雅》亦谓粢稷。《本草》一名穄。《穆天子傅》:“赤乌之人,献穄百载”。
粟 《尔雅》曰:“穈,赤苗;芑,白苗。”郭注曰:“穈,赤粱粟;芑,白粱粟也。”《说文》曰:“粟之为言续也。”《尔雅翼》曰:“谷之最细而圆者为粟。”古无粟名,以粱统粟,非二物也。粱最益胃,但性微凉。故黍从暑,粱从凉。
菽 豆之总名,大者黄、黑二色,小者有绿、赤、白、黑、斑数色。又有豌豆、豇豆、蚕豆、虎爪豆、蛾眉豆、羊角豆、刀鞘豆、及黑白扁豆。
麻 有二种,一曰胡麻。《广雅》云:“巨胜。”膏可压油。《本草》名脂麻。一曰大麻。《尔雅》云:“枲皮能绩布,其实为蕡。闽中名苎麻,绩之曰縩,以成夏布。”
帛之属
丝 五月蚕熟,煮茧抽丝。《闽中记》:此地蚕桑差薄,所产多类。
紬 宁化出。
苎布 《周礼》:“掌枲掌布,缌缕紵苎”,即苎麻也。以灰水沤之,其色白,治以为布最精。圆纱者曰夏布,扁纱者曰縩布。
麻布 有黄麻、青麻。《诗》:“麻衣如雪”,子夏丧服。《传》曰:“直经者,麻之有蕡者也。牡麻者,枲麻也。然此类通名麻枲。”
絧布 练苎为之,色白如雪,出宁化。
葛布 《周礼》曰:“掌葛以时,征絺绤之材。”《诗?葛覃》:“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汀产以连、上、武、永所出为佳。
蕉布 《南方草木状》曰:其茎解散如丝,以灰练之,可纺织为絺绤。
货之属
铁 出长汀、上杭、宁化三县。
蓝靛 叶大丛生,茎短有节,折其茎,以土壅之,辄生。蔡襄《江南日录》云:采以器盛水,浸除滓梗,搅之以灰,即成。一种,叶如蓼而圆者,曰蓼蓝;一种,小叶者曰槐蓝。
蜜 蜂所课也。有岩石间作者,有木枝间作者,皆不若人家畜者,蜜浓而味美。郭景纯曰:“散似甘露,凝似割肪。冰鲜玉润,髓滑兰香。穷味之美,极甘之长。”
糖 甘蔗饧,一名石蜜。王敬美《闽部疏》曰:蔗有二种,饴蔗节疏而短小,食蔗节密而长大。凡饴蔗,捣之入釜,径炼为赤糖;赤糖再炼,燥面成霜,为白糖;白糖再炼,则曰冰糖。又有响糖、牛皮糖之属。他以米蘖煎秫成者为饴。
茶 《茶经》曰:茶者南嘉木,木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其名曰茶、曰槚、曰蔎、曰茗、曰荈。
蜡 有黄、白二种。白蜡如冬青树,取蜡虫滓煎炼而成;黄蜡取蜜脾底煮治而成。
纸 竹穰、楮皮、薄藤、厚藤,凡柔韧者皆可造。而竹纸多出连城、归化。
油 有茶、麻、桐、菜、柏、蓖麻六种。
香 有枫、柏、檀诸类。
漆 皮白叶似椿,秋至以刀划树,取其流液。多出清、归、宁数县。
红曲 出清流县。
纸帐 出长汀县。
苎 皮可以织布,一科数十茎,宿根至春自生,岁三四收。
竹丝器 出长汀、归化、宁化数县。
枕 古用木为枕,今以细竹丝编成,漆之,精妙可观。出永定县。
扇 上杭洒金扇,清流油纸扇。惟永定竹掌扇,薄嫩如绢,最为工致。
竹锁 出上杭县。
瓷 款质不雅,惟农之家习用之。
薯榔 茎蔓似薯,根似何首乌,色黑肉红。染皂者,捣其汁用以为地,则色易深。
蔬之属
芥 叶辛辣,其品不一,有青芥、紫芥、白芥、南芥、花芥、石芥,皆菜之美者。王安石《字说》云:芥者界也,发汗散气,界我者也。
萝卜 《尔雅疏》曰:紫花松也,俗呼温菘,一名葖,一名莱菔。性能消食,尤制面毒。
胡萝卜 元时,始自胡地来,气味似萝葡,故名。根有黄、白二种,生、熟皆可啖。
菠菱 又作波棱。刘禹锡曰:“本出西域颇棱国,讹颇为波耳。”《闽中记》:以叶如波纹、有棱,故名。竹波棱茎长而爽,石波薐茎短而甘。
苦荬 《诗》名芑;《本草》云:可敷蛇伤,蚕妇忌食之。
莙荙 茎烧灰,淋汁浣衣,白如玉色。
苋 赤苋茎叶深赤,白苋色青而大。紫苋色紫,性解毒通窍,利大小肠,人受三春湿欝之气,积热在内,适生此菜,解散除治之。忌与鳖同食。又有一种马齿苋,野草蔓生者。
茼蒿 时珍云,形气同于蓬蒿,故名。叶似艾,花如单瓣菊,一花结子近百,多食令人气满。《学圃杂蔬》谓之堇蒿。
白菜 今人呼菘为白菜,有二种:一茎圆厚微青,一茎扁薄而白叶,皆淡青白色。本出北地,今南方亦种之。周颙曰:秋末晚菘。陆佃曰:菘凌冬晚凋。
油菜 叶如白菜,青色,根微紫,子可压油。
蕹菜 蔓生花白,茎中虚。摘其苗以土压之辄活。一名甕菜,《遁斋间览》云,本生东夷古伦国,番舶以瓮盛之,故名。能解野葛毒,其汁滴葛苗立萎。
芥蓝 菜如蓝而厚,青碧色,亦菜之美者,苔心尤佳。
莴苣 《遁斋间览》云,莴苣出莴国,有毒,百虫不敢近。又有一种如莴苣,叶有白毛,曰白苣。
葵菜 土名蕲菜,味甚柔滑,经霜愈柔。
茄 一名落苏,有紫茄、黄茄、白茄、清水茄。春种夏实。
匏 《埤雅》曰,长而瘦上曰瓠,短顶大腹曰匏。瓠夏熟味甘,匏则经霜后可取为器。《诗》:“甘匏累之”,又曰:“匏有苦叶”。
芋 《本草图经》云,蜀川生者多,形圆而大,状如蹲鸱,谓之芋魁。闽中出者,形长而大,小者如卵,生于芋魁之旁,味尤美。
藷藇 本草名薯蓣,汀人呼薯,有红、白二种,其白者又呼山药、雪薯。
番薯 一名甘藷。明万历间,闽人得之外国。瘠土、砂砾之地皆可种。其味甘甜,有红、白二种,生食、熟食、晒干、磨粉皆宜。亦可酿酒。闽地粮糗,半资于此。又有一种略短而圆,内色纯黄者为芋薯。
枸杞菜 《诗》曰:“集于苞杞”。陆玑曰:苦杞。春生,作羹味微苦。
芹 生池泽中,有荻芹、赤芹,并堪作葅。《诗》曰:“薄采其芹”。《尔雅》谓之楚葵,一名水采英,又名水蕲。
蕨 《尔雅》云:蕨,鳖也。初生可茹,根可为粉。
蔊菜 味辛辣。洪舜俞《老圃赋》云:蔊有烈士之风。朱文公饭后,辄以蔊茎供蔬品。
笋 有苦、甜二种。江南竹、苦竹,其笋皆苦;筋竹、筀竹、石竹、猫竹,其笋皆甜。
茭笋 生水泽中,一名茭白。叶可以束。
香蕈 《尔雅》云:蕈似盖。《本草》云:木生为蕈,地生为菌。土人总呼曰菰。其品不一,有松菰、茅菰、朱菰、鸡肉菰,香菰味最甘。
姜 老者为母姜,嫩者为子姜。
葱 有胡葱、香葱二种。《礼记》曰:“葱渫处末。”又有长生葱,七月种。
韭 《说文》云:一种而久,古谓之韭。《纂要》云:一剪一加粪,一岁不过五剪。又名草中乳,性暖。
薤 《本草图经》云:似韭叶阔,多曰无实,谓之菜芝。《尔雅》谓之鸿荟。古礼:“脂用葱,膏用薤”。
蒜 小者为蒜,大者为葫,无瓣者俗呼独脚蒜。
藠 一作荞。
胡荽 张骞使西域始得种,故曰胡荽。俗呼为蒝荽。西方书名兴渠,为五荤之一。多食令人善忘及发腋气。
壶 《埤雅》曰:似匏而圆曰壶。亦曰壶芦。《古今注》曰:匏之无柄者也。《鹖冠子》曰:中流失船,一壶千金。
西瓜 五代胡峤陷虏,于回纥得瓜,种以牛粪,实大如斗,味甘,能解渴。
冬瓜 《广雅》一名地芝,经霜而上白衣,性解毒,消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