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县志康熙本

  赖 洽 号果泉,天性清介,不染苞苴。察院特保云:“节判池州,百姓有‘青天’之号;近署溧(校注:原文“漂”,校改为“溧”。)水,万民有遮道之留。此臣不当以常格擢用者也。”后升郑州牧,卒于官。宦囊无私,足称“清白吏”。
  沈玉璋 号九山。性冲行恪,敦孝励廉。由选贡授浙江宁海簿。历任六年,始终一节。宁旧无城郭,人鲜知兵。以职司逻捕,勤于训练。后值倭寇掠境,躬率东仓兵御之,邑赖以全。致政归,友爱弟玉振,弗忍分居。人咸称曰:“今之公艺也。”
  赖希道 号龙泉。由举人授令建昌。建昌为江右剧地,政务浩繁,民性桀骜,而逋赋尤甚。下车未越月,逋者复,负者输。修学舍,建桥梁,除加马,释冤狱,清衙蠹,积义仓。卓有贤声,以老辞归。
  黄益纯 号健峰。由举人授温州府教授。应聘南畿分校,得士六人。升授睢宁令,修理学宫,捐租赡士,均定田亩,革例舒民。疏淘河等处九湖十门以全庐井,立巡河墩堡二十一处以保商旅。申详协济以息夫役,计养马种以免摊派。节制七十二所屯卫贩军,剪除一十二起剽掠积寇。招集流移八百余户,开垦抛荒五百余顷。历任五载,乞休终养,归乏斧资,抚按赆以勘合,百姓立祠祀之。【附《睢宁县官师志》:“公博学宏才,清修雅操,兴利除害,民至今不忘。”事详《去思碑》。】
  赖 霖 号仁宇。先之曾孙。由恩贡任湖广安仁县知县。莅任四载,置义田,建社学,设仓储,修陂塘。嘉意学校,捐俸建塔于熊耳山巅,以培文峰。民田侵没于茶陵军者,清丈以复之。因丁母艰而致政。祀名宦。
  赖朝选 号显我,由乡荐任湖广长沙县令。清廉纯谨。长沙王旌曰“乐只君子”。
  赖一鲤 号云吾,由贡任阳山县知县。有惠政。按抚交委惠州十邑查盘,升王府审理正事。【附《阳山县官师志》:“严门役,重善良。杜私谒,申保甲。创读书亭,置学田。政暇多著作,刻《钧民苦语》、《教成闾阎》。去后,士民勒石。”】
  赖昌祚 号蒙著。由恩贡考选知州,改授旌德县知县,覃恩赠亲。以忤当道,转调山西藩司照磨。历署盂县事、保德州事,廉能著绩。升授榆社县知县,清案牍,禁刁顽,绝苞苴,恤凋瘵,犒城夫,严保甲。善政累累。都察院汪、盐运使孙有《政绩录》。
  赖维岳 号峦宗。由举人授兴宁县知县,捐俸二百金,创修学宫。邑苦服毒,日无停讼。实行痛禁,活千余命。时刘勾鼻、陈文作乱。团练乡兵,悉缚斩之。剔奸清税,洗濯绝尘。任满行取,升兵部职方司主事。维岳三世为令,治县一如家谱云。因病致仕,置田四百余,飨祀祖父以及兄嫂之无祀者,与众轮收。在孝廉时,有以小诖犯禁者,邑令倒悬松梢,命几一线,维岳力脱之,犯者以身请役。曰:“予救人适自快耳,其图报何?”家传清白,未尝凌人构怨,族党颂义。崇祀乡贤。
  吴日修 号海门。由举人初授广西陆川令。陆隶于州,往时州哨激乱,地棍辄乘浔狼为变。条陈三害,遏州差,缉盗贼,惩党棍。治陆五载,士民沿路立祠祀焉。升睢州知州。
  卢日就 号斗孺。由举人署江西瑞金县学谕。升广西岑溪县知县。岁额解牛判银四百两。莅任,严禁屠牛,每年捐俸陪解。岑邑僮瑶(校注:原文“獞猺”,校改为“僮瑶”。下同。)错处,易为民害。恩威并济,僮瑶帖服。岑自宋置县,未有以乡荐者,乃为立程课士。己卯、壬午,岑士连登贤书。督抚交荐,升南京北城兵马司指挥,士民立祠祀之。以丁艰回籍,后补刑部主事。
  吴煌甲 号愉之。由进士授广东揭阳县知县,多惠政。乙酉,揭阳大饥,刘公显反,以九军围城月余。督民兵击退之,积劳成疾。会有命钦取,曰:“不能平贼,如职何力?”疾划攻守数事。寻,卒于官,年三十二岁。揭人专祠致祀。【载《潮州府志》。】
  丘与闵 号訚如。由太学任山东泰安州同知。救荒御寇,作士爱民。严保甲,修马政,清粮弊,正屯田。郡号“神君”,部推“廉能”。丁艰回籍,士民扳辕。建去思碑于道旁。后,竟庐墓不仕。
  文 学
  赞曰:“元亭白凤,谢氏青箱。三长擅技,七报成章。”
  胡 时 号子俊。淳良忠厚,善吟咏、楷书。洪武八年,杭尹刘亨以经明行修,荐授上杭县学训导。教人随质,高下受业者甚众。至今人咸仰之。崇祀乡贤。
  丘德馨 号子瞻。博极群书。洪武初,求山林隐士,杭尹刘亨以经明荐武平训导。武平知县衡、县丞陶,皆师事之。奉旨特召,发螺川。有诗词(校注:原文为“辞”,校改为“词”。),归林壑,觞詠自乐,清名雅望。崇祠乡贤。
  赖懿德 号以德。资性仁厚,沉酣经史。永乐间,以经明行修荐,授湖广宜都县知县。拙催科,勤抚字。士高其行,民怀其惠。
  郑 道 号弘夫。素性朴实,学问宏博,逊居房以广学宫,屡旌德行。应嘉靖壬辰贡,授浙江武艺学训导。升广东陵水学教谕,又升江西浔州府学教授。力行古道,各庠士皆庆得师焉。
  黄 科 号伊野。才华隽拔,学问渊充,博究群书,文有苏、欧风。行检方正,动遵古法,学者多师事之。屡试首选,当贡而殁,士类惜焉。
  黄益纯 事见《循吏》。博综经史,沉潜理学。睿悟渊通,务敦实行。出宰繁疆,署篆三邑。学术经济,具有实验。事继母,追踪闵子。自祖遗产以及俸金,悉奉之母,以分诸弟。继母性严。即归宦后,犹偕孺人祗敬承欢。林下二十载,著述自娱。虽尘斧壁立,不辍编摩。凡铭、传、序、记,四方多辏求之。持躬乐道,轨则先民。当道奉为典型,学者仰为山斗焉。所著有《彩窝集》、《绿竹居诗集》。巡抚王诤、门人臬司吴之鹏、给事周子文,俱有传赞。科之子。
  卢一松 号念潭。王府教授,以藩封之学与韦布异,摘《四书》中切于“修”、“齐”、“治”者各十条,名曰“《要学三编》”,演说进讲,王甚嘉纳。晚年,师事龙江林先生,授“艮背心法”。所著《学道要端》、《井田议》、《化俗议》、《醒心诗》、《宗孔集》行世。
  卢 宝 号信吾。幼警敏,负笈温陵,师事谢台卿先生。博极群书,试辄前矛。著有《炊玉编》、《蛩吟录》。居恒以孝友承家,子若孙相继登贤书,人称“余庆县府”。申详督学,批准陪祀。
  赖维岳 号峦宗。五六岁能历数古今人物。命对,辄应如响。弱冠,补弟子(校注:原文为“子弟”,校改为“弟子”。)员。一时,名宿如林丛岩、吴海门,皆称为“畏友”。东粤人士,行束脩请铎。数年,及登贤书,署永春谕。晋江吴宣伯、翁吉,间关执弟子礼,声蜚炳然。如刘鳌者,历试不遂,及亲受业,甲子遂登经魁,选授兴宁令,即微时振铎地也。复聚多士论文,咸谓“昌黎再至”。其门人胡英、刘道昌、王若水,别为传纪之。嗜古学,多著述。有《古今裘》、《金涌集》、《半豹集》行世。
  郑日益 号冲宇。高尚不仕,以道义律身,以诗礼传家。邑令钦式,后学悉师事焉。著有《四书说》,饮大宾十六次。
  张尧中 僖之孙,号如初。学问渊博,才思隽逸。尤精《春秋》,删辑五。传为后学津梁,海内宗之。
  林钟桂 号丛岩。才思俊拔,诗律文词,下笔立就。授令如臬。抚院史可法嘉其有用之学。优游林下,著《余言稿》行世。
  卢日就 事见《循吏》,号斗孺。资鲁,攻苦积学,继而成悟。丙午,副乡榜。癸酉,受知于梁兆阳门分房。杨以任叹为“名宿”。凡为诗、古文、词,率寓箴警,不为无益语。遗稿数十卷,人士奉为典型。
  吴煌甲 号愉之。幼颖悟,博洽群书。其父教以五宗,文诀一过而复。曰:“儿得之矣。”八岁出试,知府沈侍卿目为神童,补弟子员。癸未成进士。云间夏允彝、陈子龙征其文集,镌之金阊,名重海内。房师杨观光命之诠释《参两集》,座师刘理顺赠以诗云:“高悬日月经尊易,沛决江河善在心。”有《读易识》、《小琴心》、《轩艺》行世。
  熊国宾 号寅所,增广生。质性温厚,笃行力学,下笔数千言立就。六经子史,多所传注。生平惟事庭训,崔按院特旌德行。两子皆应明经科。
  卢乾亨 号柱公。少年游泮,以文字受知郡邑。未常稍事,奔竞著《燃黎草》行世。署叙浦谕,藩司曹以为“文堪起凤,气可屠龙。”后,令庄浪,著《秦游草》。致仕归里,乡人钦之。
  熊国兴 号日楼。性至孝,两事继母,和婉爱顺。父老不仕,殷勤色养。父殁,受铎饶平。文行课士,宪司有苏湖之奖。归林下,赋诗为文,训迪后人,至髦不倦。乡饮屡举大宾。
  陈应标 号起瞻,增生。性善悟,父遗书数箧,闭户忘寝食读之。益肆力于古文词。恒好摭古人隐僻之事、赘佶之章,名《鸡趾集》。人疑其文,或诡奥而一,以春容雅丽、简远淡畅为宗。年几耄。目力不衰,宵犹荧荧漏尽。临终,以所遗箧贻子钧奏云。
  沈元辙 号幼苏,孟化次子。少颖悟,舞象食饩,博极群书。学宪耿定力所首拔士。工诗、赋、词、翰。随父任之苕霅,与名家唱和甚众。至父赠送诸巨卿大文,间命代作,则援笔立就。缙绅咸称为“老泉之颖滨”。惜年四十,当贡而卒。
  郑士凤 号于阁。顺治辛卯恩贡。壬辰廷试,内院大学士范文程,请分房考取本房。翰林院李廷枢叹为“高雅绝伦,科目遗珠”,录上上卷,进呈旨授知县。居家闭门著书。有诗集、古文、词行世。
  阙尚伦 号明轩。学综经史,辞章奥博。有诗文行世。子孙继登贤书。人称“文行美报”云。
  林光翰 号云章。资敏而勤,学博而贯,识奇而确,文奥而葩。己卯副榜,太史陈龙致称其“博雅悬铎”。临川门士李来泰得其金针,后为学宪。才高数奇,士类惜之。
  熊铨元 号祥人。聪颖善记,嗜古率真,英年游泮,屡试冠军。崇祯八年,命直省儒臣,照乡试例,取博学宏才之士。中式,本省肄业。南雍学士周,嘉其才,特疏荐用,以亲老辞归。里人士多师事之。著有《退隐集》。知县岳钟淑赠以诗。
  吴来凤 号仪明。赋性简默,文多古奥。学宪熊奇之,巡按陆嘉其文“卓越凡流”,国朝知县岳钟淑称为“高尚先生”。有“禄位已非执戟贱,文章真与太元邻”之句。凡诗、序、传、记,行、草、楷书,晚年尤佳。著有《天随集》行世。
  徐泰来 号惠生。赋资英异,品行卓越。十四补诸生。宋、孔二学宪嘉其才品,拔贡入太学。国子师雅重之。长于诗赋。其年不永,士类惜之。
  张鼎号聚九。天性诚笃,学问渊泓,精于春秋。与伯父尧中,先后有经传,远近宗之。
  陈上升 号乔丈。登贤书后,足不履城市,构小筑于乡。多聚未见书,手自校雠,而掇翰属词则元气灏然,人咸以“浑金璞玉“称之。
  孝 义
  林秀山 以孝廉举,见《荐辟》。
  刘 荣 府学生。学道邵锐奖云:“善事继母,李密之孝也;友爱伯兄,杨津之弟也。”优赏之。继上杭三图作乱,本府同知缪宗尧以荣行端谨,令诲新民子民,以礼义化其俗。时贼首赖荣昌、刘元亨复反。荣计缉捕,地方以宁。督抚虞守愚疏题,奉旨授广东惠州府捕盗通判。卒于京。
  赖希孔 玉之长子,县学生。事父母尽孝,处兄弟怡怡如也。父疾祈以身代。邑令常叹其师表乡里,亲书“孝友”二字旌之。
  熊正宗 号复斋,早失怙,庐墓三年,丧葬尽礼。好义施,敦友于督筑上杭城。杭尹黄希礼亲至其乡,立匾旌之,称“为孝子里”。
  郑懋官 号举南。天性至孝,年逾甲子,孺慕不衰。亲没,营冢于河口桂畲山中。庐墓三年,饮水茹蔬,有驯虎伏蛇之异。天启元年,知县周齐造具庐而访焉。详院题疏,奉旨敕建牌坊,敕曰“敦念所生,通邑称孝。舐母目于既盲,顿尔暌云见日;庐亲墓于幽旷,不妨与虎为邻。三日饥似子推,□霖声比桑户。(校注:其中“囗”系原字残缺莫辨。)谁无父母?有此孝思,例合旌表。”
  吴 赞 号清渠,邑庠生。性至孝,急义好施。知县危言、周齐、钱养民,迭荐孝义。巡按御史徐兆魁旌其额于明伦堂曰“孝能色养,学务躬修。盛德著于儒门,卓志超乎流俗,凡三膺台奖”云。及其孙煌甲成进士,人以为赞阴行之报。
  陈吉辅 号明川。性至孝,素行善,建祖基,修坟墓,置祀田。族人义之。知县龙应亮、同知熊茂松、知府沈应奎,廉访其事,有“孝友见诸实行,信义孚于月旦”等语。详院具疏,两旌其门曰“孝义”。
  廖显玢 嘉靖四十一年,贼来,母耄盲。负母而逃,贼杀之。后贼觉其素行,悔之,遗金帛殡殓。
  熊守廉 号爱山。孝事父母,和处乡里。捐资修祖坟,建塾教子姓。知县吴殿邦申院奖。滋长子。
  廖同伦 号行吾。笃于孝友,谊高任恤。父壮时郁疾,几不起。伦百顺无间,得愈而耄。倡建祠宇,九筑祖茔。五创烝田,以致徭役浮粮无累。
  黄金辰 号海超。性仁孝。凡色养哀思,略极诚挚。年幼丧父,伯父恶之。一惟恭敬顺承,弗与较量。及伯父无依,不藏怨怒,事之一如父母,生养葬祭,悉尽其情。至修坟立烝,惠族育孤,周急好施,不营资产。评旦皆雅重焉。益纯孙,中理子。
  吴阶泰 号在邦,利见父。孝友性成,正直仗义。母病,刲股调羹。县详院旌奖,有“刲割还一本之根,友恭映联辉之萼”等语。丙戌、戊子,公举城守,不避劳怨,不受公饩,力保全城。三院给“敦伦好义,长城倚重”匾额优奖之。寇平,叙功授都司职衔。辰州太守卢裕砺作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