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县志

  张玑字文衡,丁村里人,随父桓在任,年八岁父卒于官玑泣毁骨立,几陨生。与其母邢氏,扶旅榇归葬于县西紫金之阳, 敬诸父及诸兄若成人。然既长,出就外傅外傅:古代称管教学业的师傅为外傅,对管教教养的师傅称内傅。,颖敏博洽,涉猎经史,善吟咏。念母氏艰窘万状,言及 辄垂涕泣。承颜顺志,朝夕孝养罔间。母疾,躬调汤药,偕其妻杨氏,斋沐祷于神,愿以身代,疾获愈,至八旬乃卒,人以为孝行所感。弘治十四年(1501 年),知县殷辂嘉其孝,每周急焉。后发身胄监(胄监:国子监,也指国子监的生员。),任临朐丞,率母遗教,政兴务举,廉能有声。厥子曰倰、曰儆暨光宇、光 汉诸孙,皆业儒,亦以见公积德之验云。
  祁瑾柏树里人,姓[性]淳朴,不逐时好,事父母孝甚,供甘旨左右,就养承颜顺志。母李氏疾,遂默祷于天,请以身代,后疾愈,数年乃卒。瑾哀毁逾礼,庐墓侧三年,孝行为乡邦所重。有司欲以闻,瑾固却之。嘉靖十八年,知县周公时相,闻其孝,树匾以表扬其门。
  张来玉任陕西秦州幕,以亲老不能迎养,遗禄以举之,人羡其孝。
  封赠
  郭太赠荣禄大夫,太子太师,户部尚书。
  郭温赠资政大夫,刑部尚书,加赠荣禄大夫,太子太师。
  郭仲礼郭太、郭温、郭仲礼:郭资曾祖、祖父、父亲,皆因资贵而受封。赠资政大夫,刑部尚书,加赠荣禄大夫,太子太师。
  智温封文林郎,陕西平凉府推官。
  韩俊赠征仕郎,北京通州卫经历。
  郭文封文材郎,应天府推官,继移封承德郎,户部主事。
  孙经封福建道监察御史。
  旌义
  元
  任天佑儒教里人,行履忠信,子孙七十余人,毋敢私蓄,四世同居。大定三年(1326年),表其门,见郡志。
  国朝
  郭琏柏林里人,轻财重义。正统四年(1439年),上粟千石以周岁侵〔祲〕(岁侵〔祲〕:荒年。)。有司以其事闻,敕旌其门。
  王贯字以通,下庄里人,轻财重义,好施,于岁侵(祲)捐粟以周乡邻之贫乏者。桥梁祠宇多有建置。其子锐钺,克维父志,益周急罔怠。嘉靖二十四年,州守任丘刘公崇匾其门曰:捐财济贫乡间敬重。知县熊公瑶亦赠以诗。锐钺今俱年九十余,人以为积德所感。
  白琛崇义里人,弟怀玉发疾,琛友爱备至。其子曰文进,克维父志,至今
  辑睦尤立义社,积粟以赈乡邻之不足者。宣德间,书其名于旌善亭,曰:义民。
  任聪在坊里人,轻财重义,捐北关外地十余亩,以为义冢,至今贫民得以葬者,咸颂其德。
  张瑬西关里人,磊落不羁,恒以周急为念,捐西关外地十亩,以为义冢,泽及枯骨。嘉靖二十二年,知县熊瑶匾其门曰:尚义之家。
  刘廷臣生员,遵父刘清遗言,见叔刘聪、刘佩各生四子,分居止取赀产十分之二。
  三老
  赵玺申松张善少精敏,长殖学有名,入仕政教卓然。乞休咸纯谨狷介,足不蹑公门,结庐于洺河之阳,名静乐堂,顺养天和,以琴书自娱,训戒子孙。客 至相与觞咏竟日,鹤发康宁,颜如渥赭。士夫无远近大小,咸相敬重,以有德君子称之,号洺滨三老。彰德守刘公聪闻其贤,而造访焉,各赠以诗。
  胥材
  韩得春,典史。房俊,经历。韩温,县丞。梁好古,主簿。王和,断事。王升,县丞。王辉,判官。赵恺,知事。李弼,兵马。范昭,知事。温敬,主 簿。徐麟,县丞。王佐,主簿。郭麟,县丞。安民,经历。王经,驿丞。王佩,大使。邢谦,典史。贾史,驿丞。贾文表,大使。籍惠,知事。韩绅,驿丞。籍惟 慎,驿丞。刘端,主簿。
  侨寓
  汉
  台佟字孝威,邺人也。隐居武安山中,凿穴为居。汉建初,中州辟不就。剌史行部乃使从事致谒,佟往谢。剌史乃执贽贽:初次见面时所送的礼物,表示 敬意。见佟曰:"孝威居身如是甚苦,如何?"佟曰:"佟幸得保终性命,存神养和。如明使君,奉宣诏昼夕惕惕:小心谨慎。庶事,反不苦耶?"遂去,隐逸于深 山,人终莫能见焉。见后汉书逸民传。
  元
  刘秉忠字仲晦,邢台人,自幼好学,深于易及邵氏(邵氏:邵康节。)经世书,天文、地理、律历以至众技,悉无不通,隐居武安紫金山。元世祖为王 时,入见应对称旨,遂留侍左右。上书数千言,皆开国要旨。世祖即位,多施行之。继拜光禄大夫,位太保,乃诏学士窦默女妻之。以天下为已任,知无不言,言无 不听,进人才各称器。使城城:此处为动词,建筑之义。开平城、燕都皆秉忠相其地相其地:看风水而点位置。。翰林以诗赠曰:"挂瓠武安,绝世离群。翻然而 起,拿风跃云。"自号藏春散人,有诗文十卷,无子,以弟秉恕子兰璋为后。偶一日,端坐而卒。赠太傅赵国公,谥文贞,山今有隐室存。
  国朝
  刘渊龄刘九龄零陵人,本县知县刘安之子,因安卒,葬武安,遂家焉。
  灾祥志
  志曰:春秋书灾不书祥,此并书之者何?春秋经也,志史也实录也,故志灾祥。
  旱正德四年(1509年)己巳,大旱。
  寇贼正德六年辛未,流贼入境。
  雨雹正德九年,甲戍大雨雨:此处为动词,下、降之义。雹。嘉靖二年、五年,丙午雨雹。
  黑眚正德七年壬申黑眚眚(shěng):原为眼生黑翳,此处指日蚀。
  星陨嘉靖八年,己丑星陨,嘉靖十三年甲午星陨如雨。
  蝗嘉靖八年己丑大蝗,十五年丙申大蝗。
  地震嘉靖十四年乙未地震,二十三年甲辰地震。
  凤凰金太和二年(1202年)壬戍八月,见于县南鼓山石台。
  芝草元至元八年(1271年)辛未产金芝九茎于乾拱上。
  麒麟皇庆元年(1312年)壬子六月二十六,麒麟产于洛阳村张坚家。二年二月十七日,又产于是村高呆儿家。
  玉兔嘉靖十年,玉兔产于南郊。



武安县志卷之四
  艺文志
  志曰:文者道之华也,治之章也,艺焉故后也。邑代有闻人,凡纪事怀思,诸制作之类,则皆有裨于治理,而非艺焉已也。昔文献不足,孔子悼之,惧弗征也。于戏,文可弗志哉?足则能征之,兹地乃增重矣。故志艺文。
  碑记
  三瑞记萧时敏(元学正)
  麟、凤、芝草乃太平之嘉瑞。芝、麟之生,适当我皇元圣德神功隆昌之运,相继百岁咸现是境。孔子曰:"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其郊;覆巢破卵,则凤 凰不翔其邑"。由是观之,则是邑之美亦可知矣。独凤觑颖川,颖之人至今以为美谈,况三瑞并现于斯乎?宰县者,政平词息,民安岁丰,公署之暇,共举遗礼,并 此三瑞,欲刻琬琰琬琰:美玉,碑碣的美称。以传永久。邑之士大夫耆旧共赞成之,请予第其岁月。凤虽前朝前朝:指辽代。凤现于辽太平二年,故称前朝。之事, 实,斯邑之光,不可遗也。按,麒麟皇庆元年(1312年)六月二十六日生于洛阳村张坚家,举身皆麟,通尾亦然,牛蹄,顶骨高起,鳞甲鲜明,头圆无角,未知 为何物。遂经州路以献之,使者还曰:朝庭乃曰麟也。众咸称贺。皇庆二年二月十七日,又生是村高呆儿家,其状略同。始生之时,其母惧,而不敢近,三步之外直 视之而鸣,其麟亦鸣,其音不类于犊,亦献之于朝。差去官永年辛主簿传,奉都台钧旨,生麟人户,所属官司,量加优恤。是故州县遵依,免其和顾〔雇〕和买和雇 和买:和雇,朝廷发给工饷的雇佣工匠。和买,朝廷以购买为名的一种变相赋税制度。等役。按中书省详定官杨威震亨《瑞芝记》曰:"至元八年(1271年), 有金芝九茎生于文庙乾拱乾拱:乾方之拱。拱为发券形成的弧形木结构建筑,常为门窗顶部。上,叩之有金玉声,三秀六英,遂以献之。"按金翰林院编修官左容撰 本州《凤瑞记》曰:"太平二年(1022年)壬戍孟秋,凤现于武安县南十有五里屯枢村鼓山石圣台。越翼日,远近来观者不可胜数。至台下一里许,见其禽之大 者高可逾人,次者亦高四五尺,众回还卫护,皆成行列。人欲稍前,则类雕鹗之属者皆怒腾,勇猛之威势而人莫敢进。众禽盈地,亦或飞翔,信宿而去,不知所之。 所司图上其状,朝廷命按察使亲诣验之,奉御覆实,礼部差支应司监画官详图其状。太和二年(1202年)孟冬,诏诰四方。今州廨有碑存焉。"《淮南子》曰: 五帝三王之世,凤巢列树,麟止郊野。《尔雅》释麕身、牛尾、马蹄、一角,春秋所获麟也。大麃,一角、牛尾即汉武郊雍所获麟也。不角者麒。汉宣帝元康间,诏 阅金芝九茎,产于亟德殿。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交趾所进二麒麟,牛身、象耳、狗足、鱼鳞,所食草木皆中国无。历考传记,麟、凤、芝草亦或有之, 惟后汉章帝时麒麟五十一现,凤凰三十九现,为最盛。其余难以悉记,大抵多出于太宁之世,治平之国。凡有大瑞,天下称贺,青史具书,坐视沦没不传,礼恐阙 焉。今我皇元,以六合为家,梯航入贡梯航入贡:无论山国和水乡皆都入贡。登高用梯,渡水用船,这里指山国水乡。,文教大兴,跨金、宋,越汉、唐,辉映三五 三五:三皇五帝。屡致嘉瑞,于戏盛乎。虽然仍居安应危,益光至治,则庶不负斯瑞之应矣。此飞走草木之瑞也,冀因其民之富庶、学校兴、颂声作、人材倍出。为 时,名卿以佐圣朝,太平之治如麟如凤如芝者,乃为人中之瑞,得无亦有光乎。今麟之状与古颇异,故记其实,以待博物明理之士者,以相参考。复请为铭曰:呜呼 三瑞,萃此一方。鼓山石台,彩凤来翔。百鸟随止,威仪孔彰。儒宫芝草,乾拱生香。文风渐振,吾道祢〔弥〕昌。双麟继生,光彩洛阳。驰驿再献,欢生庙堂。呜 呼三瑞,太平之祥,武安之光。
  文庙瑞芝记杨威(元人)
  《瑞应图》芝草有五种:石生、水生、木生、土生、丛草而生者。各以方色言之,金色者为上瑞,朱盖紫茎者次之,朱草又次之,其余相次不等,或有独 茎而生者,有丛生九茎者。凡所生者,皆傍有性之物,未闻于干木无津液处而生者。武安县于古最为旧,自春秋、战国至汉、唐、宋皆为名县。人淳地秀,山产为诸 县最。所出名士大夫,唐宋暨金历历不绝。儒风为盛,及高第为名臣、名守者,比比皆是也。故文庙于他县为备。自天兵南下,误为山寇所焚,惟余基存焉。至元三 年,宰公王闰之,始剪荆棘,立县学。今承事太原王公长卿,继前治,慨庙貌不存,乃出巳〔己〕俸而又倡圆顶圆顶:僧人戴的帽子,这里指僧人。、黄冠黄冠:指 道士。儒人、医卜、属官、县吏,暨好事之家,出自愿财以立正殿。匠者绳墨而兴工。功既兴于斧成,乾拱上出金色瑞芝一本,丛生九茎,晔晔然而秀,煌煌然而 明,三秀六英,扣之有金玉之声,观者云集。耆老相告曰:此吾宰公修文庙之瑞应也。
  犹记前朝时,重修文庙,石础上生一茎。吾宰公修文庙,瑞应又甚于前日,殆文教复兴之应也。今之人所喜修饬者,或祀典不载,妄求福利而修之,于文 庙为不急。独吾宰操心异常,而创立吾圣人之殿,俾后学有所归向,知礼义孝慈,入事父兄,出事公卿,皆有次第。芝之为瑞也,宜焉。故记之。
  砖城隘口记涉邑(涉邑:即涉县,王科为涉县人。)王科(工科给事中)
  嘉靖二十有三年,岁舍甲辰春三月,武安县新作砖城并隘口成。我圣天子御极统天,蛮夷华夏罔不率俾。蠢兹北虏,庚子连岁,直由大同入寇辽、沁至潞 安。此天机之可戒者也。壬寅春三月,前巡抚河南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余姚魏浅斋公,有本行分守河北道。汾州孔文谷公天胤,委官于十八盘诸隘口,创立边城、楼橹 (楼橹:古代军中建造的用于瞭望、攻守的无顶高台。)。方三之一,秋七月虏复寇前地,声势甚急。蜀灌县双牖熊子瑶,由乡贡士教行南郑,擢知武安县事,恐失 关隘,祸延山东山东:此处指太行山之东。,遂毅然赴任,招奔亡,峙刍豆刍豆:指军用的草料。,缮甲兵,简义勇,补城池,作厩牧,为坚守计。比虏去,曰:" 此城卑颓,何可专恃天幸?"请于诸司,合用砖灰包砌。癸卯春三月,巡抚河南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富平李石叠公宗枢,巡抚河南都察御史茌平杨菊坞公勉学暨分守河 北道右参政、今升陕西按察使永平李确斋公充浊,亲诣武安,遍历前诸隘口,大为规划,准令熊子动支官银,设法烧造砖灰,将县城西面先行包砌。阅月而完。时夏 四月也。复督熊子,分委典史灞州杨昂辈,修筑前诸隘,共砖石边城二百五十一丈、敌楼四座、砖石铁券门、司亭三十九间、军器营房窝铺一百八间、城墙水券门二 座、吊桥石台各一座,俱立墩台,合黑龙洞诸处烟墩,共二十五座。四山小路,通行斩峻。匾匾:往门涸上方刻字。匾,此处为动词。十八盘曰"飞磴盘云",摩天 岭曰"峻极关高",观堂曰"神斧中开"。远望之而栗然。盖由熊子作作:振作,激发。士类而奖节妇,正法律而革奸猾,废淫祠而济孤孀,宽省里甲、分作城井, 与夫增仓以储粟,立桥以通旅,多便路而谨烽候,善政善教,难以枚举。都宪李公奇之,委官奖励。间有告阻城工者,暂令停止。其惜财重力,是固爱民之心所发 也。秋九月,熊子再申前请。按察李公知其贤,往来该县,见砖灰多备。审于民,佥曰:"愿。夫以丁出,砖灰以粮办,责成大家,分工包砌。"询于士,佥曰:" 机不可失,矧矧(shěn):况且。兵难遥度,有备庶可以无患。"呈于都宪李公,允其请。其防危虑变,尤为爱民之心所锺也。熊子自甲辰暮春起工,昭勤惰, 示章程。夫匠子来,砖灰云集,不一月,而砖城三面告成。通计城垣三里,高三丈、阔二丈五尺。城内马路二尺〔丈〕,城外隙地一丈五尺,壕阔二丈、深一丈,重 修紫金楼一座,敌楼二座,新建角楼四座,外砖石券门二座,关桥一横。间以四关居民稠密,创外城楼三座,砖石铁券门、便门五座,周以小城垣,各高一丈二尺。 精练戌卒,高悬拿〔弩〕铳,兵粮足备。壮哉,县哉!虏虽善骑射,不能越此而东上,司(司:上司,武安之上司。)有专城(专城:原指专管某城的太守、州牧, 此处指武安县令。)之重,九重九重:朝廷。纾纾:缓解。西顾之忧,士民大有赖焉。兼之十八盘诸隘口连于林、涉,边城屹立,得人守之,虏能从天而下也哉!事 峻,武安致仕官张效、耆民王锐等,谋于儒学训导李鸾、陈王玄具币,命生员王汝砺、韩永淳偕监生王琚持状踵涉,请龙山王子(龙山王子:王科自称。涉县有龙 山。)为文以记之。科因叹曰:"天下之忧,非谋之艰,而不能断之。"患虏三入寇,癸卯已远去,若可无虑也。都宪李公、按察李公方奉上命,据吾儿峪诸隘口, 作边城,聚兵积粮,隐若敌国。熊子复完此城,御虏之计出自万全,得大易之思患而预防矣。尝慨前宋,天机兆于澶渊(澶渊:澶渊之盟。宋真宗听寇准言于澶州拒 辽兵,双方议和,宋每年与辽银绢30万,史称澶渊之盟。澶州,今大名、清丰县一带。),独恃寇准,仅尔小安。正宜据天下之全势,用贤纳谏,厚农练兵,大立 纪纲,以复汉唐故疆,何钦若辈(钦若辈:王钦若之流。王为参知政事,为人奸邪,与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圭被时人合称"五鬼"。),以孤注擅宠,一无能 为。及蔡京未勔。用事,倡丰亨豫丰亨豫大:富绕安乐的太平景像,后多指好大喜功,粉饰太平的虚假繁荣。丰,豫皆为《易》中的卦像。大之说,卒启靖康之变。 无断故也。兹举也,二李公不负圣天子之托,熊子不负二公之托,武安士民不负熊子之托,谋善而能断,可谓慎机也已。忧勤之念,天地鬼神实临之。行将大启吾皇 前,台鼎之席以待二李公,虚台谏之署以处熊子。扩今日之事而言之,不惟可以完城御虏,而中国久安长治之道,即此一念,或者可以尽得之也。呜呼!刍尧刍 (chú)尧:自谦语,草野之人,浅陋的见解。之言,敢告役天?盍书一通,以昭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