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津志辑佚

  韩云卿,号渔庄,又号损斋,由都省掾仕至平章政事。乃祖题其诗曰:一钓西风渭水滨,一辞东汉富江春,大贤出处吾何敢,不作仕途侥幸人。又:湖海谁能量浅深,名虽廊庙迹山林,鹤书惊破渔庄梦,白石清泉识此心。
  高正卿,国朝至元七年,由中书省掾仕至宣尉使。子文本。
  刘仲简,字居敬,大兴人。师于王澹游,曾寄诗云:别后轻肥入仕途,云无过雁水无鱼,英雄不在一夫剑,富贵虽勤万卷书。私事岂妨公事毕,交情莫学世情疏,寒窗已下陈蕃榻,文斾何时至敝庐。
  史秉直,武清人。当国朝草创之时,集议出仕。今为真定人,仕宦者甚多。天倪、天安、天泽、杜格者,皆子孙也。
  关一斋,字汉卿,燕人。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是时文翰晦盲,不能独振,淹于辞章者久矣。
  刘正臣,名贞,仕至翰林学士。有子名肃,承荫累官至中顺大夫,广平路总管府同知,卒于任。无子,有侄景初,见居燕。
  粘合中书,有名合达者,仕至荣禄大夫。金亡归我朝。我朝以前金故宦之子孙,而累朝宠任之,以迄于今。有坟在卿园东。
  耶律中书令,讳楚材,字晋卿,辽东丹王九世孙,前金丞相文献公耶律履之子。公有祠在南城阁东北。
  耶律柳溪、耶律希逸,仕至总管。系七夫人家,仕至御史中丞。号柳溪。
  单徒公履,至元二年拜尚书。
  申屠大用,吏部尚书,士常夹谷之系。
  羊舌吉甫,先世泰安人,贞佑之乱,避兵至燕。居崇智门。
  姚雪斋,字公茂,名枢。仕至翰林大学士。
  姜静渊,时人以处士称。孙仕国朝,官监纳。重孙大川,居燕。
  卢安,耶律中书荐为翰林编修。
  邸西严,有孙,见居潭水院东。
  程雪楼,西颖川人,讳文海,字巨夫。入国朝作质,仕至平章。
  韩御史,先世禹城人,因乱及此,城南风台为之别墅。诸老有诗。
  刘详议,有孙贞,居城南。
  廉访使闲斋崔瑄。
  赵子明,有孙,见居敬客坊。
  中书参政可与张斯立。
  韩曜卿,仕至尚书。子思忠,为益州尹。
  韩秋堂,仲晦之子。孙子叔,见居京中。
  宋仲杰,诸色府总管。
  吏部尚书如圃梁曾。
  牛雪轩,无子,有女,适高总管。
  礼部尚书梦符张孔孙。
  刘清甫,有孙,居燕之敬客坊。
  行省左丞中斋杨镇。
  刘廷玉,有孙三人,居燕中,与上同作总管。
  刘嗣宗,名胤,平江路总管。
  平章政事子有张九思。
  贾孝祖,字子敬,燕织染总管。
  吏部尚书刘好礼。
  张寿月,名琪,字廷玉。寿月自号。以八月望日降,故号寿月。有子文礼,承公荫至内黄尉兵部职官令史。卒无子。居阳春门内。
  郑安卿,燕人。仕御史。少先祖廿岁,为忘年交,爱其才德也。先祖诗曰:十年书剑苦穷途,一日高阳说酒徒。桃户晓风歌白雪,糟床春雨滴红珠。兴来休负花前约,醉后从交月下扶。欲挽天池浇宿渴,青旗门外唤人沽。【(此乃梁九思集,故云先祖者,皆九思称其上世也。)】
  张仲和,燕之孝义者。昆仲八人,五世不异居。事亲至孝。家有柏溪亭,范阳卢疏斋作亭记,时彦等咸有赞咏。先祖如园有诗:桃李东城酒一杯,转头红雨扫莓苔。麻衣醉卧溪亭月,不管东风来不来。
  梁暗都,本汉人梁斗南之孙。奉国朝旨,学西域法,因名是。授平章。有孙,见仕,居北城。南城有故宅,在阁西南针条巷内。
  池水安先生,隐者也。世居燕之池水里,今为清夷关,即此地。有子伯康,读书不替父风,盖诗礼名家也。
  刘仲明,有别墅在新都文明之南。商左山匾曰:野春。一时大老咸有题跋。仲明排序十二,今此城有刘十二角头是也。
  焦景山,字义甫。其先林【原本缺。】 徙于燕六百五十年。读书作诗,有古人句法,甚类陶意味,父明于纵横,云仙有台,乃先生之父所传。无子。
  李忠宣公,名德辉,字仲实,通州潞县人。幼仕世祖潜邸。中统元年,授燕京宣抚使,历山西宣慰使,太原路总管。至元五年,召为右三部尚书。八年拜北京行省参政。十一年迁安西王相。明年,以王相抚蜀,又明年,拜西川枢密副使。十七年,拜安西行省左丞。命下而薨,年六十二。赠光禄大夫、中书右丞。子颇,嘉议大夫、安西路总管。有子,居通州。
  刘仲和,名致,乃五代刘仁恭之云礽也。有侄继先,由中书掾授嘉兴路推官,升单州知州。兄允道,见居燕中。
  李霁峰,燕人,首作大都赋。
  王兰轩,名旭,字景初,东平人。作黄金台赋。
  宋诚甫,讳本,世为燕人,住为美坊。至元二十年,父为杭州录事判官,不受,句读于杭何石崖。大德三年随父江陵,传性命义理之学于慎独先生王奎文昌父,后以补江陵传学,为宪使郝采麟文征所知,将擢为掾,会父卒,不果。延佑三年,西台中丞张文忠公希孟荐之省,不果。是时英宗即位,大都乡试。至正元年,廷对为第一,赐进士及第,授承务郎,翰林修撰,知诰,兼国史院编修官。泰定元年,拜监察御史。二年,转中书左司都事官,奉政大夫。天历元年,升吏部侍郎,官中宪。明年,改礼部侍郎,官中议。不旬日,又拜艺文大监,兼检校书籍事。三年,改元至顺,进奎章阁学士院供奉学士,官亚中。二年,奏为河东山西廉访副使,中大夫,改礼部尚书。元统改元,拜陕西行台治书侍御史,以疾未赴。复以为奎章阁学士院承旨,仍兼经筵。二年夏,改集贤直学士、太中大夫经筵官,兼国子祭酒。是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卒,年五十四岁。坟在宛平县。
  高显卿,名兴,蓟州人。至元十二年,从忠武王伐宋,以功最,授怀远大将军。后扬历中外,为显官。大德八年,授枢密副使,十年,河南平章,官荣禄。皇庆二年薨,赠梁国武定公太师上柱国。子德基,贵显。【(已上故家多系有就外传之时,屡尝窃听父师所言,燕籍居之户百四十家。向时亦尝过其家,虽不能全言,三十年后,或仕宦于外,或贫乏不能存,物故者甚多。姑识此。)】
  陈宁道居士,字时可。
  魏秀玉,字邦彦。
  李御史,自称浩然逸老。
  吴定庵,夕章,字德明。
  冯景山,不仕,教授乡里。
  赵景温。
  抑庵宋渤。
  梁平叔子,名秉秀。孙为名宦。
  集贤学士正平周砥。
  翰林学士子静阎复。
  东轩徐世隆。
  幸轩李盘。
  野斋李盘。
  秋涧王恽。
  紫微王之纲。
  豫章程文海雪楼。
  翰林承旨鹿庵王盘。
  野庄董文用。
  应奉汲郡李穉实。
  昭文馆学士雪庵溥光。
  御史中丞西溪王博文。
  太子宾客弘道宋道。
  中书参政容斋徐琰。
  淛西察使胡紫山祗遹。
  中书左丞性斋马绍。
  制碑铭蓟国贞愍公。【(不花欧阳玄文。)】 巙巙书。代国忠遂公。【(斡赤王构文。)】 秦国忠穆公。【(斡脱赤元明善文,子昂书。)】 蓟国安穆公。【(曷刺元明善文,郭贯篆书额,刘赓书丹。)】 酸斋文靖公。【(欧阳玄文。)】
  董□,恩州人,名□,字□□。为羊市牙侩。颇游侠好义,士人多折节与之交。仁宗建储,士论未平,董排云上仁宗书,大忤上意,收付刑官,已而不加罪。至正间,危公为御史,疏白其心。上命作传,颁付史馆。
  吴清,字伯澄,朔州人。由国子助教,有万言策行于世。【(有碑,见艺文。)】
  伯颜,字道,蒙古氏,开州人。心传正学,素有名望。本朝召为翰林待制,修辽、金、宋三史。还,又召为江西佥事。还,再三召,不起。至正十九年,遇兵不屈而死。从学者甚众。有语录。
  梁贡父,即天赐夫人之后,天京人。以儒业仕至银青荣禄大夫,平章政事。名曾,号如圃,又静胜翁。能诗文。【(见艺文类。)】
  王秋涧,名恽。翰林学士承旨,作义侠行。【(见艺文类。)】
  赵闲闲,述御史箴。
  阎静轩,名复,仕至翰林学士。
  刘唯斋,名赓。
  张易平章,字仲一。
  宋渤,元贞二年集贤学士,字齐彦。
  魏青崖中丞,名初,字太初。
  焦景山,字义甫。
  陈刚中,安南副使,名孚。
  陈畸亭参议。
  阚彦举。
  马定斋。
  刘无党。
  杨陶然。【东平人】
  刘京父,浑源人,名祁。
  李源道,字仲渊。
  张子素,号梦山。
  梁抑庵。
  刘时斋。
  杜止轩,字善夫。
  陈勿斋。
  徐景山。
  张玉岩。
  张抑庵,字遂初。
  张二。
  史匚炎舛元。
  冀天锡。
  吴德明。
  李克敬。
  梁叔能同知。
  梁柏庵提举。
  何聪山平章。
  韩成乐祭酒。
  梁彦中宣慰。
  金景磾学士。
  王章甫郎中。
  王博文中丞,字子勉。
  姜文卿中丞。
  雷若斋,名膺。
  陈天佑,名佑、字庆甫,赵州晋宁人,起家穆王府尚书。是时国家诸事草创,官无定名,职无定分故也。后仕至中奉大夫,浙东道宣慰使。【见艺文。】 号节斋。缑山亲兄弟,与苦斋内戚。
  陈天祥,号缑山。劾桑哥,用卢世荣。【见艺文。】
  杨宋道,号素庵。
  陈庆甫提刑。
  李野斋、名谦。翰林学士承旨。制撰安童丞相神道碑。御赐墨一笏,刻镂云龙,仍填以金。其墨谢质上,重一斤。上有铭,为墨之冠。
  曹通甫【(谥文贞公。)】
  白寓斋,金名士。
  李嘉卢龙。
  刘可斋,名逊。
  王鹿庵。【(有文集。李野斋作墓志。)】
  刘鹏举总管。
  孟德卿,名祺。
  张希孟中丞,名养浩。
  李道复平章,号秋谷,名孟。有御赐画像赞。子伯贞,右丞。
  李天辅御史。
  胡祗遹,字绍闻,号紫山。
  王构,至元十五年翰林学士,字肯堂,号瓠山。
  孟攀鳞,至元七年翰林待制。
  李庭直,中统甲子春,作兴贞观记。
  叶李,宋景定甲子补太学持正斋生员。入国朝,仕至平章。欧阳元功文集内叙其本末。【(见艺文类。)】
  王德涧,大德三年翰林直学士。
  王之继,至元三十年学士。
  郭贯,字西野,作篆书为本朝冠。集贤学士。
  高西汉,名鸣。
  吕元卿。
  陈颐山,集贤大学士。
  李鉴。
  李敬斋,字仁卿,名冶。
  李鹤,字用章。
  窦向叔。
  姚云。
  张畴斋。
  李两山。
  张野夫治书。
  李自牧,名巨源。
  郑春谷,仕为翰林应奉。仁宗立英庙为储,尝抗疏,以先皇帝舍嫡传弟,今宜以先皇之心为心,意在立明考,不报,去官。【(江西人。)】
  赵文敏公,名孟俯,字子昂,号松雪道人。【(见艺文类。)】
  龙鳞州,字仁夫,庐陵人。
  姚牧庵,名燧,翰林学士承旨。
  吴草庐,名澄,字幼清,翰林学士,谥文正公。居抚州崇仁县崇仁乡。
  虞伯生,雍国公裔,名集,号邵庵。汲井斋子,川人。仕至中奉大夫,翰林侍讲学士。
  居抚州崇仁县。谥文靖公。
  孛朮鲁子翚,名翀。仕至翰林学士。居南阳。
  王继学,名士熙,东平人,参政。
  赵子敬,名世延,平章,凉国公。
  刘致,字时中,湘人。
  吕仲实左丞。
  黄缙卿,婺州人。翰林学士,名溍。
  欧阳玄,字符功,号圭斋。荣禄大夫,翰林丞旨。又号平心老人。
  揭曼硕,名溪斯,豫章丰城人。翰林学士,谥文安公。
  袁伯常,名桷。
  姚南桤,名櫈孙。
  杨仲弘,名载。
  范德机。
  张起岩,字梦臣。
  黄清老,字子肃。
  龚子敬。
  白廷玉,名珽,字湛园。
  滕玉霄,名斌。
  宋梅洞。
  苏伯修,名天爵。
  李伯贞。
  元明善,字复初。【(有清河文集。)】
  成遵,字彛叔,左丞。
  赵本。
  马舜卿,名肩龙,以字行,宛平人。先世辽大族,有知兴中府者,故又号兴中马氏。祖大中,国初登科,节度全、锦两州。父成谊,字宜之。张楫榜登科,京兆路统军司判官。舜卿少在太学,亦有赋声。宣宗初,人有告宗室从坦杀人。从坦子履道,一时贤将帅,处嫌疑之地,人以为必死而不敢言其冤。舜卿以太学生上书,大略谓:从坦有将相才,方今人物无有出其右者。臣一介书生,无用于世,愿代从坦死,留为天子将兵。书奏。诏问:汝与从坦交分厚耶?舜卿曰:臣知有从坦,而从坦未识臣。从坦冤,人不敢言,臣以死保之。宣宗感悟,赦从坦。授舜卿东平录事委行台试验,宰相侯莘与之语,不契,留数月罢归。将渡河,与排官纷竞,箧中搜得军马粮料名数及利害事,因疑其奸人之侦伺者,系归德狱根勘。适从坦至,命出之。
  正大四年冬,薄游凤翔。德顺州将申爱以书召舜卿,舜卿欲往。凤翔总管以敌兵势盛张,吾城可恃,德顺不可守,劝勿往。舜卿曰:申爱生平未尝识我,一见为知己,我知德顺不可守,我往必死。然以知己故,不得不死也。乃举行橐付族父明德为死别,冒险而去。既至,不数日受围。城中义兵七、八千而已,州将假舜卿凤翔总管府判官,守御一一委之。凡受攻百日,食尽乃陷,军中募生致之,不知所终,时年五十三。诏赠太师,配食褒忠庙。舜卿少时,过襄垣题酒家一诗,词气豪放,时辈少有及者。又如云:玉鞭再过长安道,人面依前似花好。殷勤劝我梨花春,要看尊前玉山倒。舜卿诗句类此者多。【(顺天府志引析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