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县志道光本

  南塘书院 在县南龟湖象畔,中崇正堂,祀晦翁朱子。西正俗堂,东兴教堂,两廊号舍各五间,庖湢之属皆备。前大门,楼东偏讲堂,楼外有庭,转东重门,又转东达通衢,周以缭垣,垣外余地可亩六分,明嘉靖己丑,邑令钱立斋废五通庙创建。

  名宦祠

  名宦祠旧名先贤祠,在礼殿东。嘉靖三年,守高越以名宦,乡贤合祀于育英门西之六贤守祠。六贤守谓:宋蔡襄、王十朋、真德秀,明胡器、尹宏、欧阳复。隆庆间,改建于明伦堂东尊经阁西,分名宦,乡贤为二。国朝乾隆年间,重修祠位,除外县各官不开列外,其本府本县名宦共八十五位,登载于后。
  唐
  常袞 都团练观察处置使。  薛昱 清源郡刺史。
  赵颐正 晋江县令。    赵棨
  赵昌 以上清源郡刺史。  姜公辅 清源郡别驾。
  宋
  乔维岳 韩国华
  陈靖  方慎言
  沈周  蔡襄 以上知泉州知州事。
  郑侠 泉州儒学教授。  陈可大 泉州司户参军。
  黄彦辉 知晋江县。  游酢 泉州佥书判官。
  朱松 石井镇监,婺源人。  胡大正 泉州佥书判官。
  孙梦观 知泉州府事。  杜孝渊 泉州通判。
  刘子羽  陈康伯
  赵令衿  范如圭
  陈俊卿  赵子潇 旧志潇作渊。
  赵必愿  程大昌
  林枅   颜师鲁
  王十朋  汪大猷 以上俱知泉州府事。
  杜纯  泉州司法参军。  倪思 泉州知州事。
  方阜鸣 泉州佥书判官。  真德秀 知泉州府事。
  李方子 泉州观察推官。  宋钧 知泉州府事。
  郑鼎新 知晋江县。  李韶
  赵汝腾  赵鼎
  游九功  程卓
  孙逢吉 以上知泉州府事。
  元
  乌古孙泽 行省都事。  偰玉立 泉州路总管。
  陈■〈馬玄〉 晋江县尹。  龚名安 晋江县丞。
  王翰 平章从事,潮州总管。
  明
  高绍孟 泉州儒学训导。  林文玉 泉州训导。
  李凤  胡器
  蔡锡  尹宏
  熊尚初 欧阳复
  张津 以上泉州府知府。  董仪 泉州同知。
  洪葆 泉州通判。  武成 泉州卫指挥。
  徐英  蒋濬 俱晋江知县。
  欧阳初 黄结
  潘援 俱泉州教授。  朱文简 晋江教谕。
  霍球 晋江训导。  颜贤 泉州司狱。
  俞咨伯 泉州府知府。  曾振 泉州教授。
  熊汝达 朱炳如 俱泉州知府。
  陆一凤 泉州府同知。  卢仲佃 晋江知县。
  刘纯仁 泉州推官。  林腾鹄 晋江教谕。
  顾可久 泉州府知府。  丁一中 泉州同知。
  陈龙翔 泉州训导。  李待问 晋江知县。
  沈振龙 泉州推官。
  国朝
  丛阴坤  沈朝聘 以上晋江县知县。

  附名宦专祠之祭

  王刺史祠 在府治崇阳门楼,宋绍兴间守刘子羽建,祀唐王潮。《闽书》:公始牧泉,当干戈荡析之际,独能兴义学、创子城、罢役蠲征,保境安民,以惠爱称,追封秦国公,泉人塑像以祀于楼,后毁于火。国朝乾隆十七年,知县黄昌遇重建门楼,仍移祀焉。
  留鄂公庙 在府治东南留湾庙后浦,祀五代时鄂国公留从効,今废。
  五贤祠 在府治北城隍庙左,祀宋郡守韩公国华子魏国公琦,赠仆射王公易子沂国公曾,朱文公熹。祠旁即小山丛竹。
  道南祠 在府学宫左,祀宋先儒杨公时。国朝乾隆年间重修。
  韩忠献父子祠 旧在州治后圃,其祠一堂两室。王十朋有诗,梁克家有记。明洪武初,改州治为卫署,祠废,今合祀于五贤祠,宋王十朋有诗。
  蔡忠惠祠 在郡东洛阳桥南,宋庆历间建。祀郡守蔡襄,造桥二碑竖祠中,系公手笔。嘉熙二年,守刘炜叔重建。明永乐间,守胡器修。成化间,都御史滕昭重修。崇祯十三年,守孙朝让重建。〔王命岳记〕郡以东二十里,为宋太守忠惠蔡公所造万安桥,利赖最普,民免龙蛇之患,业疏其事于石。郡人思之,乃建祠于桥之西。岁时湮祀,不茀废。迨今明崇祯十有三年,郡守姑苏孙公景流风,瞻遗像,捐俸薪倡新忠惠公祠,荐绅先生舍金钱竣厥事。经始于庚辰某月某日,落成于辛巳某月某日,乃援笔而为之记曰:方蔡公为著作郎,发愤范文正诸君子之贬斥,高若纳之奸邪,作“四贤一不肖诗”志其事,名著中夏,生平大节,概可覩矣。知谏院起居注。明唐介之忠,卒为改英州知制诰以罢。吕景初,吴复中、马遵无罪,封还辞头,不草制。此皆凌节冰雪,抗志云霄,诚名行之乔岳,俗流之砥柱也。未几,以枢密直学士知福州,寻知泉州,仁声惠政,更仆未易数,乃今以万安桥特闻。向令蔡公当日淟涊龌龊,与民唯呵,在朝无真气节,在郡安有真事功?纵欲亘万尺之长虹,通千秋之利济,无论神■〈女丘〉其成,人亦罕助其顺,又宁能使后起者守是郡思慕其所以守是郡?闽士大夫思慕其为我闽士大夫,氓庶思慕其为于乡不衰;于焉寄渺思于清涟,遡琦品于珉碣乎哉?夫君子无往而不诚,然其为君子,功在著作。无谏职则以诗规,知谏院起居则争英州,知制诰则封辞头,守泉则兴修桥梁,植荫道。如旧志所载,邮波臣、收怪物,事奇异,理或宜有。迄今遵海而居,横江而渡者,悠然有小河洛之思焉。君子随分,职自表见,报天子耳。安在居朝右则表表,与富、欧并重于时,而在外郡,顾不有所实心建竖,以济我亿万生灵于生寿之津,而甘使真西山、王梅溪擅美于后也耶?余谓郡守最亲民,善能承宣天子德意。汉数召入为卿贰,或加爵至关内侯,以故二千石得人为盛。宋大臣往往以引身求补郡,其出也朝论惜之,入则复为卿相,以故名太守亦多,法稍近古。仁宗为宋令主,既以公嘉惠泉人,竟复召内入端明殿学士,君臣之间,可谓两全。然而公政不计及此,此公之真忠、真惠,所以历千载而尸祝如一日者也。公济人徽德,郡三尺儿童能举,似不多赘。撮其居朝大节,以见休行美业之有自。总之,不离忠惠者近是。孙公,明辛未进士,去公五百余年,任泉州府太守,有惠声,常熟人,例得并书。〔宋王十朋诗〕公昔自禁从,再来临此邦。河梁一何壮,笔力独能扛。政绩留南纪,祠堂枕大江。山川与人物,今古两无双。〔朱子谒祠文〕惟公忠言惠政,著自中朝。筮仕之初,尝屈兹郡。岁时虽久,称思未忘。厥有遗祠,英灵如在,某虽不敏,实仰高风。临事之初,敬修礼谒谨告。〔明何乔远诗〕美茶岂必嫌团饼,嘉树仍闻谱荔枝。好事已传埤雅注,行人还看洛阳碑。鱼龙潮汐遵灵涘,蘭芷春秋荐古祠。感慨名流千载意,不徒为政颂于兹。国朝康熙三十一年,提督张云翼重新,自为记。岁春秋二仲月致祭。又一祠在晋江二十都仙迹乡。国朝康熙六十一年重建。
  张云翼祠 在万安桥南宋蔡忠惠公庙左,翰林陈迁鹤倡义仝邑人建。乾隆间,有裔守泉者再新焉,而置烝尝寄在学中,与蔡公同日祀。知县胡格为竖“忠孝惠爱”匾。岁久庙倾,有为新之,将门上张公祠大字匾毁去,以为官司往来迎送之所。每官至,驿吏将公像掩蔽,铺设以为行台,近年生员张鸣凤捐束金为新其像。
  柯郑祠 在府学,祀宋教授柯述、郑侠,今废。
  王文忠祠 在府治东袞绣铺,宋乾道间建,祀郡守王十朋。明隆庆五年,守朱炳如修。国朝康熙五十二年,守刘侃修。乾隆六年,守王廷诤重修。嘉庆十六年,守郭倡王家修。
  朱文公祠 在府治东蔡巷,今为温陵书院。一在小山丛竹,一在宝觉山海印室之侧,一在八都安海城。国朝雍正八年重修。一在一都碧湖口,一在九都石佛寺,国朝乾隆二十一年重建。一在十五都福全城,乾隆十六年重建。
  颜尚书祠 在镇雅坊,祀宋郡守颜师鲁,今废。
  倪郡守祠 在行春门内,宋真德秀建,以祀郡守倪思,德秀为记,今废。
  叶郎中祠 在清源下洞,祀宋郡守叶廷珪,今废。
  宋少卿祠 在府治东,祀宋郡守宋钧,今废。
  胡寺丞祠 在旧市舶亭侧,即水门巷,祀宋市舶提举胡长卿,今废。
  真文忠祠 旧在府治东行春门内、与招捕使陈鞾合祀。明嘉靖三年,提学副使邵锐、守高越改建今袞绣铺,系广灵庙旧址,专祀文忠。隆庆五年圮,守朱炳如修。〔炳如自为记〕宋大儒文忠公真西山先生,两守泉州郡,其德业隆茂,冠绝今古,俱载仁政二经。炳如至泉,即檄两庠博士弟子,访先生美意良法,为治郡章程及获二经善本于司寇,同安洪公遂刻置郡之仰真堂,文献为足征已。先生泽在泉人,千载如一日,旧有专祠,每岁春秋,有司奉祀,为泉人报德报功于无穷云。顾正堂年久,倾圮几尽,惟存拜亭三楹,乃迁先生神位于亭中,以奉祀典。炳如数谒祠下,恻然靡宁,窃谓先生道德学术,直接伊洛正传,而与张朱二夫子互相发明理学,其嘉惠万世学者,功至大也。自惟早岁向学,窃尝诵法其言久矣,独无兴起图报之念乎?又况叨守是郡,实继先生于千载之后。泉为海内人文最盛之区,日接缙绅大夫学士,雅知炳如一念私淑真切,罔不各记忆先生往所施措,衣被泉中诸善政。或摘举一事,或槩论全美,谈者口津津有味,至今尚有遗思焉。则知泉人怙恩感德,沦浃心髓,而是祠废坠,祀典弗称,泉人固不能一日安也。兹叨治郡,每以泉人之心为心,则当体泉人之不能一日安者而亟图之。第郡中兵荒之后,疮痍未起,待罪三年,惟汰冗剔繁,与民节省,而郡堂诸公费,皆取给于牛凭余税。曾闻先生治泉,首禁私宰,初任遂申法禁,无毫发之假藉,民不敢犯,则向所藉以给公费者,无遗铢矣。官帑不敢以请,又安能为泉人一筹经费,以报先生耶?今年首夏,旱甚,斋沐虔祷,且闾阎艰食,嗷嗷待哺,富民闭糶,大为饥民仇诉。按之得其状,不绳以法,因劝之修理。时禁屠沽有敝,民犯私宰禁,既纠以常刑,因命少助成之,撤旧增修,阅两月而讫工,乃奉神位奠之中堂。神既安,而泉人之心亦安矣。向之恻然靡宁者,庶几其少释乎?初采乡大夫议,奉郡守王梅溪先生合祀,今秋奉主与先生东西列座,举行如礼。寻复思之,二先生各有专祠,则各全其尊,合之则不得正位,而况祝告之文,难于致词,意虽隆重,而礼实简亵。今王梅溪祠亦既重修,苟完矣,仍奉其主入原祠,以遵旧典,庶先生正位中堂,以永泉人之瞻依,而泉人之心与炳如之心,亦为允安矣。别驾陈君、节推李君,竭力赞襄,乡先生宪副何君,躬为规画。二守丁君,适以觐回,又素所协谋者。佥谓不可无纪,遂详颠末,以告后来,而不文非所论也。国朝康熙五十二年,守刘侃修。乾隆六年,守王廷诤重修。嘉庆十六年,董事鸠财重修。
  廉侯祠 在儒学,祀元总管兼忱,今废。
  偰监郡祠 在府治东,一在万安桥南,祀元监郡偰玉立,并废。
  卫民祠 祀明死难太守熊尚初,配以晋江县主簿史孟常,阴阳学正术杨仕洪。正统间建于古陵桥西,寻复建于资寿寺南。正德十年,守葛恒移于城南之塗山街。〔葛恒自为记〕郡城之北有卫民祠,祀先知泉州府事丰城熊公尚初,配晋江主簿事史孟常、阴阳学正术杨仕洪也。熊公以正统戊辰,由人材举授都察院经历,出守泉州。越岁,汀剧寇窃发,侵掠泉界,势讻甚,飞报白未下,衞民弗敢专调,民趋叩为备御计。公曰:吾守吾土,义当捍民,益惶城之存亡且以刻。公又曰:吾当躬御,不可延寇歼吾城。乃提民兵属仕洪,而躬督以出,与贼战于城之南郊古陵坡。竟以兵力不继而败,遂被执。迫以屈膝,义不肯。嗣迫赎以赀,又义不肯。气愈厉,駡愈甚,遂与孟常、仕洪并遇害。已而调兵至,贼走,泉人痛之,功之,立嗣古陵桥西。景泰辛未,朝旨令有司搜剔被贼害者,而专祠之,泉郡遂以义举,因迁像今祠。嗣是岁享无旷,上吊一时之忠,下迪万世之典,亦可以见民彝物则好德之良心,虽无号令,犹翕然向风也。然历年既久,祠日倾圮,其地居荒僻,非所以为崇德报功之地。城南之西,有淫祠深广若千丈,直通衢,势轩敞可为移祀之地者,乃以别驾郭汝载所卖市民原赀赎焉。乃檄晋江知县沈松分委民史景章、郭宁董其役。故北移祠而南建之,式旧像而新塑之。轮奂翚飞,庙貌楚丽,拥以门戟,环以后寝,翼以序庑,所谓阙土燥刚,厥位面阳,厥材孔良,兼有之焉。戒事于庚辰冬十二月,落成于次年春三月。既成之日,奠安三像,士民群观,三忠俨如在焉。既又改于承天寺之南,复改今蔡巷内。嘉靖年间,又附祀百户张养正、义士陈言。陈言当嘉靖间,尝入垒说贼,贼平,乡郡以宁。守窦公赠以冠带,事闻御史台,下郡邑祀之,因配食熊公侧。后十余年,缙绅疑而摈之,陈言子豸臣请于守蔡公,许自为祠。〔何乔远为记〕陈义士祠私乎?公乎?曰:私也。私则曷为祠?曰:私也,而实公。曷为私也而实公?义士当嘉靖之季,盖尝入垒说贼云,贼以平,乡郡以宁,而义士老闾巷间久矣。义士既口不自言,而会有言于太守窦公者。窦公延之宾席,义士则不往,窦公高之,赠之以冠带,而义士之功始闻于人。义士没,里老长详言于郡邑,摄郡卜公以闻于御史台,御史刘公则下郡邑祀之。有司选地不相应,郡有衞民祠,以祀故郡太守熊公之死贼正统间者,则以义士配其侧。距之十余年,缙绅先生疑而摈之。义士子豸臣曰:国家褒旌之典,有以德论者,莫如忠臣、孝子、贞妇、善人。有以功论者,莫如斩将搴旗,边境捉生捕首虏,然要之,下人疏之,上人核之,再核再疏,再报再奏,而朝廷如拟施行矣。吾父虽以布衣得祀乎,然亦里老言之,郡县牍之,御史檄之,而犹不足信,则国家之论德论功者,不以郡县御史乎?何郡县御史之檄之牍能信之他,而独不信之吾父也?则以请于郡守蔡公,请得自为祠,敢以郡县御史台为征,庶几春秋之事,有司修虔式灵,若配食熊公侧如故。蔡公可之。何乔远曰:匹夫之行易修也,而为信难;士大夫之行难修也,而为信易。匹夫之行修之止其身,近而难以闻,往而易以息,诵而传之者寡矣。士大夫修之,身措之,天下人见之,人知之,相与传而诵之,第患其不修耳。陈君孝弟,笃之家,诚信孚于乡,此匹夫所宜有者也。事莫难于说贼而纾难,而不足以得信于人,然则节侠之夫,自古而止耶?柱厉不知而死难,狼瞫见黜而奔师,弦高犒牛,禺人从踦,非绝德也。闾巷之人,叔季之世,蒿目而忧,与人同患,盖有之矣。不则漆室且女也,恤纬且嫠也,故曰有其举之莫敢废也。谁任受信,谁任受疑?甚哉!义士之祠之不可已也。君子之好人善也,瘗也而揭之,铲也而抽之,况世如此其近,而犹在里长老之所覩记者乎?豸臣,一子衿也,授经不足以糊口,而独其为斯祠也,视力之所至,盖亦曰其先祖无美丽称之,是诬也,有善而不知,不明也;知而不传,不仁也。天子之礼乐,岂鲁周公所当得哉?然何成王当时不以予小子封唐叔虞也?故曰有其举之,莫敢废也。故谓是祠也私也,而实公也。予为其记,而系之诗曰:有蠢群丑,譬彼骄虫。势既披猖,祸实蕴隆。有撄负嵎,鲜不陷胸。陈君入穴,如闯室宫,揖让有序,谭笑肃雍。众始不信,拟刃擬弓。不阻不怯,弥见从容。厌乱悔祸,天意人从。师帅郡县,式武且公。武则克诘,公实大同。泥首面缚,庶免即戎。不如我言,干戈省躬。为尔开生,我心则冲。众悦从君,遂欵垣墉。果得不杀,散而归农。君口反舌,莫明君功。君功既伸,又复蔀蒙。九原易世,孰表劳庸。台史文书,久列报崇。有子构堂,复具始终。皎日不信,请质耆庞。不脱不拔,靡较靡躬。按记,陈言后亦别祀,但祠已不详,故记附于此。国朝乾隆年间,知县黄昌遇、于从濂继修古陵原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