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昌国州图志
昌国州图志
石同山在海之东北有石玲珑故名
岱山在海之北传所谓岱舆蓬莱或者名始于此马秦山在海之东南昔有碧云庵马耆禅师修道于此与黄给事龟年等联句刻诸石有曰深锁碧烟笼【马】安隠禅居瑞气中【黄】万顷沧浪终夜月【张居士光】更于何处觅天宫【黄承事岳年】
莲花峯与马秦山碧云庵对峙三石层出如莲花上有佛脚迹拄杖印马迹痕山之四隅各有小浮图地产草一种名长生不死云
顺母山在海之东山侧有石形如牛方外人谓石牛之口
箭岩在马秦后砂上有箭孔故名
黄公山在海之南峯极峭峻絶顶有石碣字漫灭读不句或云晋时隠者黄公善神术制白虎毙于此山故名塔岭山在黄公山之南土人登山尝见老僧趺坐石上因垒石为塔以拜之去岭数十步有石妇人状春月多杜鹃花
鼓吹山在州东三十里山之隂曰战洋曰马偃王祠在其前其巅平如掌可容数百人风雨晦防之时隠隠有鼓吹声
葛仙峯在州之金塘乡一潮可至葛仙翁陈禅师金信郎同憇此山山之巅产桃一株花而不实旧有三僊堂遗址犹存仙翁炼丹井亢旱亦不枯
刑马□在岱山之东北名秦头父老相传谓昔隋骠骑陈将军奉命伐流求国领兵至此刑马祭神今之英感庙灵济侯是也
洋山在蓬莱乡之大海中因祠隋焬帝于此凡草不生白石磷磷殿前有池产緑毛如钱大若有神司之好事者不可得
玉峯在岱山鹞子尖岭下岗峦秀抜林樾苍润时有白雾蒙其巅人以为福地往宋干徳四年徙超果寺于其麓见之楼叅政记
寺钟山在秀山去州隔一潮山之顶有古佛殿基堦砌俨然旁有井甃以砖存而不毁凡遇隂晦隠隠闻钟声因以为名
书字岩在寺钟山之侧一名桂竹屿危岩悬覆若坠若浮俗传罗隠尝畱题故名书字字迹犹髣髴可见佛屿山在秀山上有一峯表表特立望之俨如丈六金身相旁睨如背负一小佛状甚怪
响岩在马秦去州隔一潮岩石玲珑遇隂晦则空洞有声
歇轿岩在马秦上有石平阔五丈许昔黄给事结庵山侧往来停车于此
乌石塘在马秦绵亘百余丈髙可二丈许枕海之滨表里皆青圆石子如龙之鳞甲然下注民田皆成沃壤天色晦防则光怪间错父老相传谓旧无此塘一夕暴风雨挟而至
黑碁子湾在乌石塘之左其形圆巧绀滑欲得之者必祷于神撒黑豆易之
白碁子湾与黑碁子湾相望螺蚌之甲随潮上下淘洗成质莹洁光润欲得之者撒白米易之
香火礁在马秦大海中每歳三月间大鱼杨鬐鼓鬛从大洋来防于礁之下
十二峯在朐山去州三潮山有十二尖若巫山然铜礁在朐山礁之右如铜水绀碧色
碓砧山属岱山北海至险处以山之形名之中有磁石西兰山 大箬山 柽岸山
□石山 滕山 小竿山【以上在南】
大竿山 兰山 昆斗山
【缺】 山 蛟山 登部山
黄砂山 徐公山 双屿山
石珠山 石马山 东勾曲山
石牛山 山【以上在东】
浪港山 深水山 莆山
陀山 竹山 洋山
东兰山 西枯山 东晓山
东枯山 桑子山【旧名桑石】 石蜀山
东朐山 川石山 北壁山
西湏山 须皓山 落华山
青防山【以上并在东北】
大碛山 东乳山 东岱山
西朐山 大洋山 钓屿山【以上在北】
囘峯山 西良山 长涂山
三姑山 滩山 长白山
西岱山 正防山 吴农山
如岸山 横子山 册子山
西桑山【以上并在西北】
大茆山 小茆山【以上在东南】
叙水
天地至大海次焉州中海而立有崇山峻岭居其中者但见青天四忽波涛怒起万怪毕陈而风月光霁一平如掌不观于此岂知有江淮河海之众细而归诸大哉
蜃池在州治前周十数丈方广如一亢阳不枯旧蜃潜其中一名笔砚池
东龙潭在州之东介万夀衍庆两山间据山之顶清澈无底上有龙王祠遇旱则祷之
泄潭瀑布在州东北三十六里据山之腰往宋宣和中歳旱簿尉刘佖投以诗曰未跃天衢卧寂寥碧潭流溢海山腰埋藏头角虽多日鼓动风雷在一朝既若有心成变化岂能无意泽枯焦神踪许为苍生起愿击香车上九霄诗沈而雨至【又薛主簿寘有诗云秋髙水壮雪飞涛岩木招风怒窍号不是玉虹低涧饮白龙拖雨下山腰】
小潭在州西三十里余遇旱则祷之有蜥蜴出焉漩潭在州北五里仅一堂坳水汲之不竭遇旱则祭之青龙潭在普慈寺之后山一镜如祷雨则出青蛇以显其异
九节鳗潭在州东五里畦塍间一古井耳有人于其中得一鳗归而脔之析为九将投诸釡怪风倏起视其鳗无有也他日复汲于井则鳗洋洋而出九节显然乡人神之以为龙遇旱必祷焉
菖蒲潭在州西岑江之别屿其潭深不可涯涘有菖叶生其中歳旱则祷之
郑山龙潭在州东大剪村有山危峭不可跻攀山之巅旧有石罅一村民因采樵浣垢衣其间视之则绀碧状及其归若有所慿依谵言触龙之怒故然后遇旱祷之有金丝蜥蜴者出
髙嶅山在州之岱山东南藏经云东海有山名曰髙嶅乃娑竭龙王所居之地上有亭宇遇旱乡人祷之岱山龙潭依山之麓其潭有三相去数步阔不寻文深不盈尺祷旱投以尺书则有物若蠏捧而入间有状如鳗者跃而出或诚不能感则既沈之书复浮于水惠泉井在州北一里深可二丈许往宋端拱二年所凿也大旱不枯间有白蛇出现井之灵欤
圣母池在道隆观圣母殿之前方广仅寻文旧创岳祠邑有急足洪姓者诣兖州东岳山取杯水归凿斯池以潴之人有祷者携纸钱一束投其中神或顾歆则倏然而坠若有掣之者不然则泛泛于上或者视此以为祸福之验
髙大山龙潭去州东三十里父老相传有白龙乘云而下双睛驻地遂成龙渊卷石勺水旱暵不竭有青蜥蜴常现潭上遇旱则祷焉
白泉湖在州东北旧周广三十里潴水灌田源泉沕涌值旱则桔槔辐辏
黄马溪在州西北十五里南墠水从茶岭发源流注于海民田赖以灌溉
下塘在州束芦花村与补陀山相望隔一海旧有此塘父老相传天气晦防凡三日划然开霁自青山头至横山突起一塘一百余丈其中皆小黑白石子岂非天作地设者耶
灌门去州两潮屹乎中流有一砥柱望之如人拱手而立水汇于此旋涌若沸舟行者必浮以物杀其势而后过焉风雨将作有声如雷震惊百里歳旱有所祷则持铁篆以投之水辄腾起雨随应或者为蛟龙之窟宅云嘉芹去州两潮在黄公之北其水多芹取古人食芹之义因以名
圣池在黄公之南旧传此地聚落未成时有二尼筑庵于古木下修浮屠业不知何许人因后徙居者众二尼遁迹而去遗趾尚存中有池潴水清洌可食至今以圣池名云
岑江港去州西北三十里旧谓之六国港口南北舟舶辐辏于此亦海州之一镇云
桥梁
市桥旧名状元桥往宋绍熙三年令王阮剏建
第二桥
第三桥皆在州市之南往宋明道初陈氏居士文谅自开封徙居于此捐资建此二桥人不病涉目为陈太翁桥
晓峯桥去州西五里往宋淳熙十五年西监盐人鲍谓建
东江桥去州东五里旧亦陈太翁所建圮于风潮厥后太翁诸孙行觉城居士重为建造
东新桥东江桥之第二桥
虞家桥去州北三里
虹桥去州北十里枕大溪形如卧虹
南墠桥去州北二十里
毛家桥去州北三十里岑江市心
葛家桥去州二十里翁浦
甬东桥去州十五里
津渡
舟山渡 竿缆渡 泗洲塘渡
册子渡 金塘渡 沈家门渡
井
舟山井州南沈山之趾去海不半武泉甘美可爱山海相接而咸淡之味夐异岂泉脉有自来哉
四眼井州治之北一井而四穴汲者竞趋焉
东井 周庄井 滕坑井
碶堰
庆丰碶 岑江碶 和尚碶
翁浦碶 芦花碶 甬东碶
金鱼碶
叙物产
土地所生风气所宜不可以不书而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尔雅之注不可诮也
五谷【田之近山者多旱干近海者多斥卤粳与糯咸不宜焉则平土能有几何故歳得上熟仅可供州民
数月之食全借浙右客艘之米济焉】
粳 糯 大麦 小麦
荞麦 黍 麻 粟
黑豆 菉豆 赤豆
布帛【斥卤之地桑麻皆非所宜民户间有髙阜之地始能种植可以株计故丝枲之利絶少】绢 苎布 麻布
禽
频伽【佛书著名补陀有之】鹊 鸽
鸠 山鹊 雀 鹰
鹳 鸥 鹭 莺
燕 鸬鷀 姑恶 婆饼焦
野鸭 畵眉 鸲鹆 白头翁
绣眼 黄头 山鹧 百舌
雪姑 红鹤 蜡觜
海族【海物惟错此固禹贡之所赋州虽在海中错物视台温及闽中最少未可防以海锴贵之是州今书
其实有者】
魟鱼 鲈鱼 鮵鱼 鲳鱼
梅鱼 春鱼【似石首而小者】 鳙鱼
石首鱼【一名鯼又名洋山鱼】 鳇鱼【可为鲊】
带鱼 鮆鱼 □鱼 箬鱼
比目鱼 泥鱼 短鱼
华脐【一名夀鱼一作绶一名老婆鱼一名琵琶鱼以其形似之】
乌鱼 鲻鱼 鲥鱼 邵洋鱼
乌□ 防鱼【一名河豚一名乌郎】书篦鱼
黄鱼 鲎 海鲫 马蛟鱼
黄鲫 鳗 水母 竹夹鱼
章巨 望潮 香螺
赤虾 苔虾 蛤蜊 淡菜
蝤蛑 赤蟹 □ 桀步
彭越 蛏子 白蟹【有子者曰子蟹】
白虾 瓦垄 辣螺 丁螺
拳螺 生防 地青 龟脚
弹涂
河塘鱼
鲤 鲫 鳝 鳅
畜
牛 羊 犬 豕
鸡 鸭
兽
獭 野豕 麂 猴
陵里甲
花
牡丹 芍药 海棠 山茶
丁香 兰 瑞香 锦带
紫笑 望春 八僊 棣棠
紫荆 山丹 酴醿 月计
绯桃 郑花 石竹 千叶桃
蔷薇 荷花 蜀葵 紫薇
薝卜【即栀子花】 鸡冠 丽春
凤仙【又名满堂红】 莺粟 萱【又名忘忧草】
玉屑 木屑 丹桂 芙蓉
菊 荪【即秋兰也】梅花 红梅
水仙 苔梅 玉簪
果实
樱桃 杨梅 梅 李
棃 莲 葡萄
枣 枇杷 杮 椑
银杏 林檎 桃 栗
橘 枨 杏 香栾
石榴
竹
斑竹 苦竹 紫竹 淡竹
筯竹 南竹 筀竹 桃枝竹
四季竹 公孙竹
药
艾 黄精 磁石 白蒺防
半夏 苦参 天南星 香附子
蔬菜
冬 梢 黄 笋
瓠 茼蒿 苋 苦藚
荠 菘 菜菔 芥
葱 薤 韭 芹
茄子 蒜 莙荙 菠薐
紫菜 香菜 蕨 道士裙
鹿角 白菜 油菜 芸台
木
樟 槠 檡 栋
松 杉 栢 桧
梧 枫 梼 栁
朴 橡 防桃 楮
欓椒 乌桕 皂角 黄杨
槿 柘 木兰 防
桑 槐 女贞【一名冬青】
昌国州图志卷四
钦定四库全书
昌国州图志卷五
元 冯福京等 编
叙官
体国经野设官为重官有内外崇卑之殊然皆为民计也一命以上可不慎哉
州官
逹噜噶齐一员【俸钱月三十贯中职田四顷】
知州一员【同上】
同知州事一员【俸钱月十五贯职田二顷】
判官一员【俸钱月十三贯职田一顷半】
巡捕司
判官兼大徳二年五月始创【弓兵三十名】
镇守【五所】
【后始每歳一更有请正军也】
本州 岱山 三姑
北界 浡涂
僧司正
正副各一员
盐司
唐有十盐富都居其一今正监是也
宋熙宁六年析监为三曰正监曰东江曰芦花又有三子塲晓峯则正监甬东则东江桃花则芦花此与州连陆场分也距州南潮有岱山场距岱山十五里有髙亭场归附后置管勾每塲各三员至元三十一年朝廷议汰冗官遂以东江属正监髙亭属岱山浙东盐使司元贞元年废各道盐使改塲为司置司令司丞管勾各一员铸从七品印以重其事
正监盐司【往宋东西监额止六千七百八十三袋每袋三百斤为一引】
歳办盐六千二百六十一引三百六十九斤每一引四百斤
工本钱每引中统钞一十贯
本监旧皆铁盘取土于六月两汛之间八月始起煎亭户虽有上半年之逸若两汛时分隂雨稍作则歳计遂误大徳元年管勾黄天祐始以上命巧出方略改铁盘旧制用篾盘随时取土一如他所春即起煎亭民遂得时用其力预期补办无歳终积欠敲扑之峻实多便之人皆称黄天祐之有才亦典史刘子敬顔园潘厚处置规画之力云
芦花盐司【往宋额止四千袋每袋三百斤为一引】
歳办盐
岱山盐司【往宋额止七千二百袋每袋三百斤为一引】
歳办盐
七千七百六十九引【每引四百斤】
巡检司五处【巡检月俸一十贯田一顷】
螺头【在州之西隅七里弓兵三十名】
岑江【在州之金三都弓兵二十名】
三姑【在金塘乡之烈港弓兵二十名】
岱山【在蓬莱乡之一二都 兵三十名】
北界【在蓬莱乡之第五都弓兵三十名】
税使【司】
都监一员【省差】 副使一员【本路总管府差】
医提领所
提领二员
昌国州图志卷五
钦定四库全书
昌国州图志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