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县采访册


  重建新埔文昌祠碑

  ——同上。高五尺七寸,宽一尺四寸八分。正书十二行,行六十三字。

  圣天子兴文教而风行海表,率土普天罔弗祗顺德意,思自濯磨,以仰答文治。岁春秋二仲,耀奠先师兼隆文昌之祀,其所以风示天下,甚彰彰也。夫帝君文章司命,三年大比,丹桂之籍,实秉权衡。文士厕身艺林,读圣贤书,可弗思所自来欤!

  兹新埔街前有蕉岭孝廉弼兹家先生会同人而踊跃建造文祠,虽庙宇堂皇,历多年而栋宇颓废,晨夕可虞。廪生蓝彰、刘锦标等倡首捐之,立念重建;邀予出身协副理蔡景熙等相为调停,欲从此兴工。惜捐题有限,土木之费不敷颇多,予遂出所有以助之;庶竹苞松茂,始告厥成。由此推之,将见折桂者紫阁先登、采芹者青云早步;人文蔚起,科甲蝉联:此后不诚大有厚望乎!是为序。

  又将捐缘芳名,并列于左:

  潘澄汉捐银二百四十元。张瑞和捐银一百二十元。詹崇珍捐银一百二十元。刘廷章捐银一百二十元。蓝行行捐银六十元。朱廷有捐银六十元。范逢熙、徐德芳、詹宗鉴、范国桢、老文昌尝、黎有平:以上各捐银四十元。钱琼秀、范锦尤、曾选荣、叶锦香、刘和秀、罗利昌:以上各捐银三十元。叶灶生、罗金禄、长胜号、范汝相、温林赐、文兴尝、高有增、范嘉猷、范国珍、范嘉谟、张长生、黄国光:以上各捐银二十元。詹渠源、蓝彤、吕福盛:以上各捐银十六元。曾如济川、苏锦荣、刘维岩、曾逢春、徐绍濂、陈泰兴、张望荣、胡永兴、何振干、陈维桢、彭源春、林景祥、许廷辉、张龙油、潘荣祥、何进发、刘天德、张木昌、陈顺廷、陈良文、张德煊、张兴仁、苏焕章:以上各捐银十二元。刘国桢、林茂堂、毓秀尝以十各捐银十元。

  光绪七年(岁次辛巳)六月□□□日;陈朝纲敬立。

  重建新埔街广和宫碑

  ——在县东二十二里新埔街广和宫。高三尺九寸九分,宽一尺七寸五分;座高九寸三分,宽二尺一寸一分。正书十八行,行四十一字。

  尝思「礼」隆享帝之典、「诗」歌作庙之文;是知礼神莫先立庙,而创前尤贵继后也。兹我新埔有广和宫,由来旧矣。稽其所崇祀者国王,凡水旱凶患皆祷之,威灵实有难以缕述者。至于创始何人、肇基何日,姑弗深考。第见其垣宇荒凉、阶庭局蹐,且细察其建造规模又与庙宇体裁不合,此恐非所以尊神灵以昭诚敬也。予等因于己未年八月间,请各众信等劝其事。幸一时同志者不少,遂以力捐题置地基,踊跃而从事焉。集腋成裘,已觉爰众而爰有;涉渭为乱,何须取厉而取鍜。惟见经营之月,约阁阁、椓橐橐,鼛鼓弗胜矣;筑登登削凭,百堵皆兴矣。越十月,而庙宇庆成矣。斯岂非神灵默佑之速乎!由是观者佥曰:大木良材,壮厥巨观,制作实备前人所未备;内莹外宣,昭兹宝相神灵,亦崇曩者所未崇。噫!观止矣,蔑以加矣。予曰:微众人之力,曷克臻此!所愿从此时和年丰而肥腯有告,民康物阜而灾祲无闻。同居福地,共戴神庥,其亦可乎夫!是以乐为记云。

  先年,建造庙宇经理人:范殿拔、邱国球、郭凤长。

  贡生苏景文题银二百元。贡生陈朝纲题银二百元。信生范唐贵尝题银贰百元。贡生张云龙、张云霞题银一百五十元。监生刘潮源题银一百元。信生荣和号题银一百元。贡生蓝茂青题银七十元。信官林占梅题银五十元。监生吴庆荣题银五十元。信生金和号题银五十元。监生詹崇珍题银四十元。张武和题银四十元。严永兴题银四十元。胡永兴题银四十元。

  总理:贡生潘荣光、职员曾铭颜、监生林庆和、贡生苏景文、监生刘潮源。

  副理:贡生陈朝纲、贡生张云龙、贡生蓝茂青、职员刘龙光、职员林仕房。

  同治二年(岁次癸亥)□月,新埔众绅士等敬立。

  新埔广和宫祀租碑(二)

  ——在县东二十二里新埔街广和宫。高三尺五寸五分,宽一尺二寸五分;座高八寸五分,宽一尺七寸。正书八行,行三十一字。

  立永施香祀田租字人贡生潘荣光,尝思神灵不爽,绅庶久已胥被;而庙貌维新,馨香尤宜永荐。光承恩有素,叩德末由。兹因于辛酉年冬契买林家水田一处在枋寮庄,东至坑沟直透为界、西至坑沟直透为界、南至两溪合水为界、北至大山冈眉水流下为界;现贌小租榖一十二石正,情愿将小租概行乐施于广和宫,作为永远香祀。外人毋许分争,子孙不能变更。非敢以是酬神功之万一也,亦曰大田多稼,稍益粢盛之丰;祀事孔明,无缺豆登之奉。己逾时而不替,复历久而常新,于以垂不朽之意云尔夫。是乐而勒诸石焉。

  同治元年仲秋月谷旦,新埔街贡生潘荣光敬立。

  新埔广和宫祀租碑(二)

  ——在县东二十二里新埔街广和宫。高三尺七寸,宽一尺六寸。正书十三行,行无定字。

  今将所施开列:

  业主卫寿宗男生员卫奎昌施本宫每年应纳地租银二元,又宫门口戏抬周围地基一所。信生范唐贵之男监生范汝全施出田心子水田大小租榖一十四石。州同陈朝纲施出(以下阙)………。州同张云龙、张云霞兄弟施出小租榖五石。信士苏振利、苏大振、刘松茂、金德顺、林有庆、蔡兴隆、黎禄成、严永兴、林玉书、曾铭颜:合施田心仔水田年贌小租榖十一石。信士范河清施出生息银十员。信士林路三施出生息银十员。信生钱志德施出生息银十员。信士张阿茂施出生息银十员。赐福尝喜题银七十员。

  同治二、三、四、五年吉旦立。

  示禁赌博碑

  ——在县东二十二里新埔街广和宫。高三尺七寸,宽一尺五寸;座高一尺,宽一尺八寸五分。正书十三行,行三十六字。

  钦加府衔、题补福州平潭分府、署淡水总捕分府郑,为严禁赌博,以安民业而靖地方事。

  本年五月二十四日,据竹北二保新埔街总理彭澄清、张林超、董事张元清、保正范辉光、贡生陈朝纲、张云龙、潘荣光、蓝茂青、监生黎献邦、蓝彬、乡保郭焕明、苏文生暨众绅士、铺户等禀称:『窃新埔村庄联络,乃往来辐辏之区;民烟稠密,有星罗棋布之势。五方杂处,善恶各列。奸诡之徒,每含沙以射影;游手之辈,常鼓浪而兴波。或引诱良家子弟串谋赌局,谋勒写借约欠单,视他家之兴衰为诡诈之速迟;稍拂其欲,则祸不旋踵。或明目张胆,列械相向;或依草附木,护禁勒索;或指挥老弱,到家图赖;或逞刁恃势,架陷捏控:绅士吞声,乡民饮恨。种种弊端,难以枚举。恳请出示严禁,并准勒石垂久,甘棠永颂』,等情。据此,除批示外,合行出示严禁。为此,示仰新埔街庄殷绅、铺户诸色人等知悉:尔等须知设局诱赌,例禁綦严。一经违犯,重遣军、轻亦枷杖,赌钱一并入官充公。自示之后,务须约束子弟各安生业,不准奸徒地棍拐诱良家子弟串谋局赌,勒写借约欠单。倘敢故违,一经察出,或被告发,定即差拘按律究办。本分府言出法随,决不宽贷。各宜懔遵,毋违!特示。

  同治三年六月□□日给。
 

卷六

  目录

  坊匾

  坊匾

  竹堑堡坊

  竹堑堡匾(一)

  竹堑堡匾(二)

  竹堑堡匾(三)

  竹堑堡匾(四)

  竹堑堡匾(五)

  竹堑堡匾(六)

  竹堑堡匾(七)

  竹南堡匾

  竹北堡匾

卷七

  目录

  风俗

  番话

  风俗

  土著风俗

  客庄风俗

  熟番风俗

  生番风俗

  番话

  东南路合番子番话

  南北路后山番话
卷八

  目录

  科贡

  文进士

  文举人

  孝廉方正

  恩贡

  拔贡

  优贡

  岁贡

  武进士

  武举人

  职官

  同知

  巡检

  知县

  科贡

  职官

  科贡

  文进士

  郑用锡(道光三年癸未科林召棠榜),竹堑水田庄人。廪生。原籍同安县。三甲候选知县,官至礼部铸印局员外郎、花翎四品衔(有传)。

  黄骧云(道光九年己丑科李振钧榜),中港头份庄人。粤籍廪生。官至工部营缮司郎中(有传)。

  郑士超

  陈浚芝(光绪二十年甲午恩科陶世凤榜),县城西门内人,原籍安溪县。五品衔(见未应殿试)。

  文举人

  何肇成

  郑用锡(嘉庆二十三年戊寅恩科叶大章榜),见「进士」。

  郭成金(嘉庆二十四年己夘科魏本唐榜),廪生。竹堑城内人,原籍南安县。大挑教职。

  黄骧云(同上),榜名龙光。见「进士」。

  林长青(道光元年辛已恩科林文斗榜),竹堑城内〔人〕。府学廪生。原籍漳浦县。

  李联芬(道光二十三年癸卯科曾照榜),竹堑城内人。原籍晋江县。

  许超英(道光二十六年丙午科黄维岳榜),竹堑城内人。附生。原籍同安县。候选教谕。

  黄延祜(同上),骧云子。粤籍监生。官侯官县学教谕。

  郑如松(同上),用锡子。府学优贡。蓝翎、候选员外郎。

  陈云史(道光二十九年己酉科卢纫芳榜),中港头份庄人。粤籍。府学。

  黄延祚(咸丰五年乙卯科刘懿璜榜)骧云子。粤籍。台湾县监生。官晋江县学教谕。

  黄花节(同上),竹堑北门外仑子庄人。附生。钦赐举人。

  陈谦光(咸丰九年己未恩科补行戊午正科),中港头份庄人。粤。籍府学。

  罗万史(同治元年壬戌恩科补行辛酉正科王彬榜),咸菜瓮庄人。粤籍,府学附生。

  吴士敬(同治九年庚午科赵启植榜),竹堑城内人。增生。原籍同安县。五品衔、候选内闾中书。旌表「孝友」。

  以上淡水厅举人十四名,依「厅志」就新竹县辖内分载。

  郑维藩(同治十二年癸酉科方非福榜),竹堑湳子庄人。府学附生。原籍南安县。

  李藩岳(光绪元年乙亥恩科何成德榜),原籍闽县。

  以上淡水厅举人二名,就新竹县辖内新辑。

  陈浚芝(光绪八年壬午科郑孝胥榜),竹堑城内人。廪生。原籍安溪县。五品衔。

  李师曾(光绪十九年癸已恩科林旭榜),竹堑城内人。廪生。祖述侄、希曾弟。原籍晋江县

  以上新竹县举人二名,新辑。

  孝廉方正

  郑用鉴(同治元年特诏举),见「拔贡」。

  恩贡

  林玺(乾隆五十五年),彰化县学。竹堑城内人。原籍南安县。候选教谕(有传)。

  以上彰化县学恩贡一名,依「厅志」就新竹县辖内分载。

  林超英(道光元年),竹堑城内人。原籍同安县(「厅志」作嘉庆二十四年,籍噶玛兰。今据「林氏族谱」订正)。

  郑用铦(道光二十四年),用锡弟。府学。原籍同安县。

  陈缉熙(道光二十五年),中港街人,移居竹堑城内;原籍惠安县。五品蓝翎、候选教谕。

  彭培桂(咸丰六年补考三年分),竹堑槺榔庄人。原籍同安县。

  张有光(咸丰六年),竹堑隙子庄人。原籍永春州。

  郑程材(同治五年),竹堑水田庄人,原籍同安县。六品衔、署福州府学训导。

  以上淡水厅学恩贡六名,依「厅志」就新竹县辖内分载(内林超英一名,据「林氏族谱」)订正。

  郑如云(同治十三年),用铦子。原籍同安县。蓝翎同知衔、候选训导。

  黄如许(光绪五年),竹堑城人。原籍惠安县。署彰化县学训导。

  以上淡水厅学恩贡二名,就新竹县辖内新辑。

  刘锦标(光绪十五年),竹北枋寮庄人。粤籍。

  翁林煌(光绪十五年),竹堑城内人。原籍晋江县。

  郑兆璜(光绪十七年补考十六年分),竹堑城内人。原籍同安县。

  以上新竹县学恩贡三名,访查新辑。

  拔贡

  郑用鉴(道光五年乙酉科),竹堑水田庄人。廪生。用锡弟。原籍同安县。候选教授五品衔。

  彭廷选(道光二十九年己酉科),竹堑槺榔庄人。恩贡。培桂子。原籍同安县。候选教授五品衔。

  优贡

  郑如松(道光十七年丁酉科),见「举人」。

  岁贡

  卢焕章

  张熏

  陈宗汉

  李有成(道光十年)

  魏绍华(道光十八年),竹堑城内人。原籍安溪县。

  叶呈芳(道光二十六年),竹堑城内人。原籍同安县。官至闽县学教谕。

  郭襄绣(同治元年),竹堑城内人。原籍南安县。候选训导。

  陈梦藜(同治四年),粤籍。府学。

  锺百容(同治七年),竹北石冈子庄人。粤籍。

  以上淡水厅岁贡五名,依「厅志」就新竹县辖内分载。

  林霄(光绪八年),竹堑苦楝脚庄人,原籍同安县。署台湾县学教谕。

  李祖训(光绪十二年补考十年分),竹堑城内人。联芬侄。署台湾府学训导。

  吴逢清(光绪十二年),竹堑城内人。原籍晋江县。署台湾县学训导。

  李祖述(光绪十六年补考十五年分),竹堑城内人。联芬侄、祖训弟。

  李希曾(光绪十七年补考十六年分),竹堑城内人。祖训、祖述侄。

  黄廷交(光绪十九年补考十六年分),竹北□人窝庄人。粤籍。府学。

  郑如磻(光绪二十年),竹堑水田庄人。原籍同安县。

  以上新竹县学岁贡七名,新辑。

  武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