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开庆四明续志
开庆四明续志
张庆三田二十八亩二角五十二步地一亩一角二十九步又地一片租米三十五硕六斗二合三勺
史厉两宅分租砂地一十七亩一角五十六步一寸五分系史通判干人沈文两名分租共纳租钱三百五十贯文十七界
八字桥接待庵基三角租钱四贯五百文足
李(火龙)地五亩一角二十八步租钱一十二贯文足
张庆三地三亩五十五步租钱四贯八百文足
赵永租地一片计一角五十六步租钱六百贯文十七界
赵端租地一片横阔一丈二尺深六丈年纳租钱三贯一百一十文七十七陌
郑文租地一片计一角一十一步二尺六寸日纳赁钱三贯二百文十七界年纳一千一百三十二贯八百文十七界
朱谅租赁本院前水步东楼屋一闲租赁钱一百贯文十七界
陈青租赁本院前水步上楼一闲租赁钱一百贯文十七界
黄辉租赁本院西挟屋一闲租赁钱一百五十贯文十七界
张松租赁屋二闲租赁钱一百五十贯文十七界
阿顾租赁本院浴院后屋一闲租赁钱一百五十贯文十七界
林巡检屋一闲直叉旧屋二闲并道头安船淤坑厕两眼连地屋柱为界东西量计五丈南北量计一十丈租赁钱九贯文足
周复孙砂地二十六亩一角四十八步租麻皮二百九十八斤九两足秤
任允详砂地一十一亩九步其地被水冲作溪滩实有地三亩租麻皮四十八斤足秤
僧行林田一亩一角三十九步地一亩三角二十一步租麻皮四十三斤足秤
张庆三地一角四十三步租麻皮八斤
定海县
僧姚元聪田一十亩二十八步租米一十一硕
李氏田三亩地一角二十步租米三硕五斗
龚明田五十六亩三角四十七步租米七十二硕五斗一升五合
黄荣田六亩三角五十四步租米六硕五斗
灵岩义役庄田三十五亩三十九步半租米四十九硕五斗六升
楼圭田五亩三角零租米八硕五斗八升
张一飞田四亩一角四十六步租米六硕六斗九升五合
求焕田五亩一角四十六步半租米四硕六斗八升
林暐田五十二亩三角租米六十三硕六斗六升
吴宗田一亩三角租米一硕八升
韩文才田一十二亩三角二十七步租米一十一硕五斗八升三合
阿卢田一亩半租米一硕三斗
王珏田六亩二角租米一十硕七斗五升
僧祖净崇玟田二十七亩一角二十七步半租米三十七硕八斗七升五合
王佑田二十二亩一角五十九步半一尺七寸租米二十九硕五升五合
王与直田一十三亩二角租米一十七硕五斗五升
滕锴田二十五亩三角一十三步租米二十七硕九斗
方安瑀山一片计三十九亩租钱七贯五百文足
黄荣地一亩二角三十三步租钱一贯七百文足又五贯文十七界
定海淘湖田计二十六亩三角一步租米五十三硕二斗五升六合四勺五抄每硕折钱五十贯文十七界计二千六百六十二贯八百二十二文十七界系定海县抱催起解
定海旧海塘田一千九十亩一角每亩元纳米三斗新海塘田二百四十五亩三十步每亩元纳米二斗两项共计一千三百三十五亩一角三十步奉钧判合纳三斗者减免五升只纳二斗五升合纳二斗者减免五升只纳一斗五升续奉钧判每硕折钱四十八贯文仍以为定例米计三百八硕七斗四升共折钱一万四千八百一十九贯五百二十文十七界
奉化县
王钢田一亩三角三十步租米二硕九斗二升五合
卢上舍田八亩三角一十三步半租米七硕一斗五升
张(木敬)之田五亩五十三步半租米六硕五斗
常浦(石契)田三十二亩并竹塘地基租米四十三硕一斗二升五合
僧善皎田七亩三角三十四步租米一十三硕九斗三升七合
蒋文仲田二十二亩二角四十七步租米三十五硕二斗三升
张汝弼涂田三十亩租米三十三硕
张庆三田三十六亩三角四十二步租米四十六硕五斗六升九合五勺
周大伦涂田三十九亩三角四十二步租米三十九硕九斗
阎安国园地上有竹木等并内有油车屋三闲木椽瓦盖租钱五贯文足
袁起岩山五亩租钱一贯四百文足
应思鈜苔地一十八亩三角一十八步租钱一贯文足
锺秀实侵占奉化酒坊基二十六步租钱三百贯文十七界
僧善皎地并新开田共七亩二十一步半租钱二十四贯二百文足
张庆三地二亩一步租钱一贯文钱会
张庆三地三角五十五步租麻皮一十五斤足秤
僧善皎山三角租钱五百文足
慈溪县
方怡田二亩二角四十四步租米三硕七斗七升
顾友十九田五亩二步半租米六硕五斗
张铎田八亩三角七步租米一十硕四斗红白米各半
陈允琎田一十一亩三角三十步租米一十六硕五斗五升
许千三田二十三亩三角五步租米三十一硕五斗九升
璩闰三等租佃陈萃田六亩二角三十四步租米七硕四斗
孙伯恭田九亩三角四十三步租米一十七硕一斗六升
张氏儿田二亩一角三十五步租米四硕四斗二升
罗濂地一亩二角租钱三贯五百文足
阿陈桐竹山二十八亩系二片及地二角上有草屋二闲一舍租钱一百五十贯文十七界
罗辛一等屋二闲并基地半片计一角三十步租钱二贯文足
象山县
谢元五等租佃谢宗五等田四亩三角四十步一尺七寸五分租米五硕三斗三升
朱荣伯田七亩三十二步租米六硕五斗
僧子皋田二亩二角五十一步半租米四硕五斗
沃希崇道士田二十六小坵并地一小坵租谷二十九硕四斗及山地二十九项租钱一十二贯八百五十文足不该亩步系象山县抱催起解内租谷每硕发钱二十五步计七百三十贯文十七界
谢元五等地六亩十二步半二尺二寸五分租钱一贯五百文足
谢元五屋一所计三闲七架并系木椽瓦盖并地基计三角四尺四步租钱三贯文足
谢得六屋一闲一挟木椽瓦盖地基计一角三十四步五尺租钱五百文足
谢元五地四亩三角四十八步一尺五寸租小麦二硕百合斗
谢元五等山三亩三角一十步租钱七百五十文足
昌国县
陈合田六亩八步租米六硕五斗
赵时举田八亩五十二步租米八硕四斗五升
朱千十一娘田四亩一十五步租米四硕五斗五升
应璩孙田五亩二角租米七硕一斗五升
岑江寨基租米二十四硕
陈合地九亩三十五步租小麦五硕百合斗
两狱
大使丞相判是邦也古镜烛天奸宄削迹庭无留讼狱无滞囚故囹圄时空虚然闻左右院不葺者数十年厅户老朽颓仆开庆元年六月亟命修之易其老且朽者植其颓且仆者疏湫闭补罅漏俾缧绁者可免疾疫矣两院总费钱一万八千四百八十九贯一百五十文米四十四硕六斗九升七月七日司理陈利用浚井于狱廊得石碑一乃绍兴二十九年六月僧智亨可久镌梵咒以纳于井泉本寒洌自出此碑井遽不可汲复投之泉甘如初亦怪矣哉因附书之
厢院
本府旧无厢院附之牢城然牢城古之圜土囚有滨死而获宥者则絷于是不得与齐民齿齐民有讼于有司两造未备无亲若故可保识则寄之厢以防窜逸乃与城旦之囚伍杂处秽污闲毙于疫岂国家爱民意哉宝佑四年九月大使丞相吴公始至恻然矜之委僚吏即醋库旧址刱建厢院为屋凡□□楹外植垣墙内列户牖男女异室如民居然且择老成吏卒廪以粟俾几其出入云
兵马司
开庆元年七月大使丞相既修两狱因念牢城损圯尤甚乃拨钱四千五百七十五贯二百文米八硕六斗八升并为葺治囚者便焉
架阁库楼
楼在设厅之东西庑案牍充栋山积岁久弗葺淋炙日甚大使丞相谓两司文书官藉以考旧比委之颓檐败阁以便去籍者之奸可乎开庆元年七月更而新之总二十有六闲其择材巨其用工精书庋上分吏舍下列自今插架整整图籍之储得其所矣凡费钱三万一百一十一贯三百文米七十硕一斗
【[按曰]此卷所载田租钱数传写最易错误而宋时算法今已不同如田亩中有云二角四十八步以细目核较总数知十步为一角然何以不称六角八步或六十八步而必云二角四十八步即此已不能晓又宝庆志及此志凡遇钱数多云十七界考宋史五行志有云贾似道恶十九界解者谓此乃宋时质剂之法一交一缗以三年为一界而换六十五年为一十二界谓之交子云云核之此志所云钱若干十七界者亦不甚了了又或称省称足或称七十七陌皆非今法所有又其所列数目以子核母往往不符必有谬误无从是正以无关宏旨姑仍旧文闲有贡疑别详札记】
又新校二叶
新校 【原有刊误补遗板阙今新补】
【[兴复省并酒库]】 [犒赏库] 八十八贯文 【宋无下八字核下文是也】
[奉化县鲒埼库] 置库基屋宇 【置下宋有买字】
【[经总制司]】 [省札] 以奉内藏库等处 【库下宋又有左藏库三字】 乞照会 【乞上宋有并字】
[象山县酒务] 煮酒钱三百 【宋作二百】
[省务本色煮酒] 照对时价 【宋无对字】
【[兴复酒务坊场]】 大嵩坊年纳息钱三万贯 【自此至东宿共八坊皆蒙上文大嵩等八坊条分数之宋本此八坊较他坊更低一字是也】
补象山县姜屿渡年纳官钱二百贯文钱会系开庆元年三月增抱
东洖坊八十八户抱店庾富总纳每月息钱一千五百贯 【以上二坊在慈溪县郭宅坊之后每坊亦低二字转行亦低三字凡四行四十七字此四行各本俱有原刻以第十九叶中已上八坊云云二行误作双行小字注于版帐钱在内之下又以象山县东溪坊以下五坊皆误顶格转行亦仅低一字及校宋本始知所据各本之误因重刻十九二十两叶改正行款而行数既伸不敷四行不得已将象山姜屿渡以下四行刊入卷后补遗中实因此后尚有二十余叶已刻不忍尽弃惜费作此狡狯也今刊误补遗元板既失亦以成功莫毁之义悉仍旧贯仍补此四行于新校中而不欲自匿其过故缕述之如此】
【[广惠院]】 [规式] 补月给米三斗钱五贯十岁以上 【此十二字宋在一小口五岁以上之下月给米四斗之上按如此始与前记文合又按宋本五岁以上之下共三十三字尽以小字双行夹注于一小口之下核其文义并非注语此必复位规式羼改元板字数较多不得已作小注耳】
[田租总数] 九十七硕一一升 【上一字下误脱斗字】 四百八十硕 【十下宋有一字】
[租麦总数] 【象山】 谢元五等地六亩十二步半 【十上宋有一字】
【[两狱]】 遽不可汲 【遽下宋有苦字】 【其字画异同者兴复省并酒库式法依周礼作式(左汀去丁右上廌下去)兴复酒务曲皆作(麦曲)至如江东赡军库讥察作机察郑文租地年纳作年约林巡检屋直叉作直乂则皆宋误无疑】
四明续志卷第五
宋元四明六志弟三十八
宋 梅应发 等 撰
新建诸寨
夜飞山永平寨
介明越之闲有山曰夜飞东距慈溪西接余姚舟行之冲也大江派分一支繇慈溪至丈亭四十五里江面狭而居民稠丈亭十五里而蜀山又五里而夜飞山又十里而咸池则阒无聚落蒲苇之俦于焉出没辅以逋薮过者病焉先是乡民告于郡欲自大江之北慈溪西亭浚横泾运河迂道夜飞山后出余姚之桐下湖以避江行大府俾制幕赵若(左土右上□下牛)莅其事且咨之里父老相厥宜以度土功至则淤沙断港知必为畚锸费且曲折迂回亦匪利涉既而得淳熙闲慈溪尉赵汝明墨刻载制帅参政范公成大尝于其地置逻舍十所籍丁壮四百舟六十舍以三人直夜逻然更迭烦扰久竟废于是制置大使丞相吴公精思熟筹惟民是便巿地创寨为屋二十余楹遣戍置屯为军五十辈统以偏校饷以生券给以军舰渔户之濒江者有籍渔舟之助巡者有番守卫专而行旅无敓攘之虞规模定而里社无烦苛之扰一洗前人简陋之弊可以为悠久无穷之利矣
一寨基
买徐再七徐再二元买应以敬应宥(沈去水改言)水田二亩一角二十七步
一寨屋
门三闲 厅三闲 堂三闲
中亭一闲 廊房十二闲 厨屋四闲
制府拨钱三千贯令两都义役主事起造毫发不许科扰仍支钱二百五十贯做造床榻什物以开庆元年三月十七日入寨寨以永平为名
一军兵
定海水军每季轮差五十名仍拨为光化字号战船三只以将佐一员辖之
一军兵生券
每名月添支米七斗五升钱一十贯岁计米四百五十石钱六千贯文并系制府创支
一巡船
八都共团结渔户船四百二十八只每夜轮五船巡逻置牌五面就丈亭咸池两处置局夜潮生则自丈亭局请牌发船次早纳牌于咸池局夜潮落则自咸池局请牌次早纳牌于丈亭局仍免官司诸色差科大概一季仅当一夜巡警之劳却可免州县不时之役
向头寨
中兴驻驆钱塘恃险为卫然所以为卫者不于天于其人于是平江有许浦水军嘉兴有澉浦水军庆元有定海水军皆创自先朝者也大使丞相吴公守嘉兴日又创金山水军为澉浦外拓今以旧弼建大阃于鄞绸缪牖户益既乃心谓定海水军防制倭丽则有余屏蔽京师则不足周爰咨询有地曰向头近在定海之里其面势与金山相直南抵钱塘东接温台西通苏秀北达青齐海舟胥此焉出闻于上即其地置屯又谓鸣鹤巡检司距海二十里于警捕非宜并移戍其傍联络声援京师左右前后之卫始益密矣乃委本司属官赵若(左土右上□下牛)水军统制邢子政踏逐地段起造两寨共三百三十六闲经始于宝佑六年之二月竣事于八月续因军民之请以向头三面鲸波有泥涂二三里南与渭河接自渭河三四里始通外河居焉者陆运薪米以给日用劳且费今新寨成生聚益众不宜使之负戴于道路复札统领吴雄浚新河八百九十九丈筑东西海塘自石人头山至瓜誓山九百七十四丈自赡军库至龙尾山四百八十丈偃猪有规原防有町舟楫流通咸便之凡一竹木之直一夫役之费尺地寸土之巿易连营列灶之迁移官给钱各有差工匠杂色钱六万二千五百六十二贯七百八十文米四百一十石五斗九升二合五勺雇夫辇运竹木钱七千贯水军寨兵般家钱一万五百一十贯两寨基地交易钱一千三百一十贯浚河筑塘钱九千八百贯
奏状
臣闻防江海之险与防平陆之险不同防平陆之险专以人力防江海之险专以人谋盖贼虽有千艘万(舟啬)纔一开岸则为风水所使散漫四出决不能成(舟宗)合伴并力于我我但得精卒三千人坚好之舟三十只屯泊于贼所必经之地一舟过则杀一舟自可使之无复遗类此机六韬三略之所不载而前史往牒之所未详也臣窃维自中兴南渡立国钱塘所以创许浦水军于平江创澉浦水军于嘉兴创定海水军于庆元无非为京师左右前后门户之防但许浦枕扬子江而置司去京师为远惟澉浦去京师为近而不知澉浦之外又有所谓金山乃应干舟楫所必经从梢泊之地臣二纪之前假守嘉兴适逆全有窥海之意臣遂具申朝廷创招水军千人于金山又为澉浦之外拓至今人以为宜今定海水军虽得控扼之地然于防制倭丽则有余而于遮护京师则不足若曰山东之贼欲送死鲸波则自胶西放洋遶淮东料角诸沙之外自有径截洪道直达前所谓嘉兴之金山不必更放大洋不测之渊而至定海也故曰定海之屯于防制倭丽则有余而于遮护京师则不足臣今体访定海之里有地曰向头至钱塘江只一潮汛乃应干舟楫所必经从上潬之处与嘉兴之金山亡以异而形势则过之且有地可以建寨有山可以藏舟臣所招刺阙额水军五百人人人皆选士就彼屯驻设有缓急则增兵占守可以万举万全而京师有金汤之固矣昔高庙朝御史中丞沈与求尝奏云议者皆欲于向头置屯使贼至此已是入吾腹心之地盖是时登莱海密尚与本朝相闻而高丽亦羁縻未绝故或者犹有不肯宴安江沱之意而与求之论所以欲向外下工夫今时异事殊臣所以举此一节者欲乞证向头置屯先朝诸臣固尝言之非臣之苟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