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延佑四明志
延佑四明志
太平兴国寺
在西南隅木兰桥西唐开元二十八年建号太平兴庆宋太平兴国八年改今额本寺旧有子院三曰浴院曰经藏院曰教院寺有泗洲像长尺余先是于福明桥水中时见光景入水得之因加严饰崇奉于寺嘉定十三年火后教院重建十方皇朝至大二年火
干符承天寺
旧志作能仁罗汉在西北隅富荣坊北唐为干符寺寻废咸通八年复建名药师院后又为承天宋政和七年赐额寺有子院二曰法华教院曰罗汉律院后能仁法华废惟罗汉院在皇朝至元二十一年有司例复旧基僧道全垂建先是法智尊者修教观于北
天寿白云寺
在西北隅皇朝至元二十一年僧无二建庵扁曰白云精舍大德二年官司改今名为天台教宗
律十方院七
五台开元寺
在东南隅唐开元二十八年建以纪年名会昌五年毁佛祠寺亦废大中初刺史李敬方请于朝诏复开元寺乃即国宁寺旧址建焉寺西南高原有棠阴亭郡守殷僧辨废亭以其材增建千佛殿寺之三门亮阇梨建亮号月山能文善谈论道行高洁邦人敬之日阅藏经绩施利为之殿有维摩问疾相东庑有梵王帝释四天门王行道变相天神天男天女歌乐形相皆协律以尽极其艺之精妙吴越画中宝也其乐盖霓裳羽衣曲调云尝有广利大师工几言光者住此寺善草书工画辞辨过人昭宗闻其名召至阙讲论寺有二碑其一李苹文其一陶祥校书文韩择木书又有不肯去观音先是大中十三年日本国僧惠谔诣五台山敬礼至中台精舍睹观音像貌端雅乃就恳求迎归其国众从之谔即肩舁至于此将登舟像重不可举率偕行贾客竭力舁之乃克胜及过冒国梅岑山涛怒风飞物人惧甚谔夜梦一僧谓之曰汝但安吾此山必令便风相遂谔泣告众以梦咸惊异乃诛茅结庐置其像而还因呼为不肯去观音其后开元寺僧道载梦观音欲归此寺乃创建殿宇迎奉之邦人祈求辄应亦号瑞应观音唐长史韦绚尝纪其事宋太平兴国中重饰旧殿曰五台观音院以来自五台山故也骆登吴矜皆有记以叙之寺有子院六日经院曰白莲院曰法华院曰戒坛院曰三学院曰摩词庵惟开元为甲乙住持余为十方也嘉定十三年火惟五台戒坛重建为十方皇朝至元二十六年复火今起盖渐完
湖心广福寺
在西南隅西湖之心旧号水陆冥道院俗谓湖心寺宋治平中建熙宁元年改寿圣院绍兴三十二年改今额系十方传律讲法处为放生池道场干道初太守赵伯圭建广生堂朱翌撰记今入集古考
经藏寺
在东南隅旧系太平兴国寺子院本甲乙今为十方嘉定十三年火徙建于旧寺之东皇朝至元十九年至大二年连毁
罗汉应真院
在西北隅即能仁罗汉院唐为干符寺咸通八年复建名药师院又为承天政和七年赐额寺有子院二曰法华教院曰罗汉律院后能仁法华废惟罗汉院存徙东南隅寿昌废基上皇朝至元十九年火二十一年有司复其地
景福寺
在东南隅旧号水陆莲花院宋建隆二年建大中祥符三年改今额皇朝至元十九年火
东寿昌院
在东南隅唐清泰二年僧子麟禅师往高丽曰本并百济诸国传持天台教法高丽国王遣使李仁旭辈送还明州钱氏因赎徐蕴卿园地建院以安其众晋天福七年吴越王命以为保安院宋治平元年为永安大观三年赐今额嘉定十三年绍定元年两经火
景德寺
在东南隅唐清泰元年建号鄞江院宋大中祥符元年赐额寺有教院在西偏嘉定十三年火废为民居皇朝元贞元年有司移文例复僧判吕辇真重建
甲乙徒弟教院八
境清兴法寺
在东南隅唐咸通二年建始僧鸿绍因南门外水陆院基为柳亭院复号境清宋大中祥符元年赐今额嘉定十三年火重建皇朝至元二十六年延毁遂复其旧今徙于兹以南门外旧基建化坛属本寺
保安寺
在西北隅宋绍兴闲有僧师韵卓庵修道或讦其私置庵毁地夺于有力者淳熙中史忠定王请东湖上水废寺额畀韵弟侄师璨清俊募缘重建皇朝至元十四年复废至元二十一年有司例复重建
西寿昌寺
在东南隅东寿昌寺之下院也宋嘉定十三年火废为民居皇朝至元二十五年有司例复旧重建大德元年展拓聿新
天封院
在西南隅唐通天登封年闲建僧伽增高十有八丈以镇郡城汉干佑五年建天封塔院宋大中祥符三年改今额建炎闲毁绍兴十四年郡守莫将重建嘉定十三年火废为民居皇朝至元二十三年有司例复建犹未完
大中祥符寺
在东南隅天封塔北周广顺元年建号崇福寺宋端拱中僧从信以精琴闻既至京师召见赐食赉金帛赐呈三惠大师大中祥符元年赐额嘉定十三年火废为民居皇朝至元二十四年有司复旧重建二十六年复毁
崇教寺
在西南隅衮绣坊唐干符元年建宋大中祥符元年赐今额建炎毁于兵皇朝至元二十五年至大二年复毁
广福院
在西南隅木兰桥西汉干佑二年建号罗汉院宋太平兴国九年赐今额嘉定十三年火重建皇朝至大二年火
圣功寺
在西南隅本崇教院也周显德元年建宋真宗诏内侍裴愈访名山圣迹奏改今额皇朝至元二十六年火重建
尼寺〔一〕
戒香十方寺
在西南隅唐大中元年建旧号白檀寺宋大中祥符元年赐额嘉定十三年火重建皇朝至元二十六年至大二年两经毁未复旧规
普照寺
在西南隅唐咸通三年建号福明院宋大中祥符元年赐今额嘉定十三年火重建皇朝至元二十六年复火重建
兴教寺
在东南隅邱家桥梁贞明二年建号新居禅院宋大中祥符元年赐额嘉定十三年火重建端平闲请今额皇朝至元十九年火重建
普宁寺
在西北隅旧为庵舍嘉定十三年赐额即毁皇朝至元十九年复火
庵舍〔一〕
镇明岭观音庵
在西南隅府治前一里三十步本一坵阜天禧中守李夷庚以土增之为佛亭嘉定十三年火次年市民重建观音殿兴定元年守胡矩书圜通道场以表颜颐仲因咸大士梦舍田拓旧皇朝至元十六年至大二年火今已复
普门经堂
在西北隅虹桥巷皇朝至元二十六年系没官房屋建
尼寺〔二〕
戒香十方寺
在西南隅唐大中元年建旧号白檀寺宋大中祥符元年赐额嘉定十三年火重建皇朝至元二十六年至大二年两经毁未复旧规
普照寺
在西南隅唐咸通三年建号福明院宋大中祥符元年赐今额嘉定十三年火重建皇朝至元二十六年复火重建
兴教寺
在东南隅邱家桥南梁贞明二年建号新居禅院宋大中祥符元年赐今额嘉定十三年重建皇朝至元二十六年火
奉圣寺
在西北隅衍庆坊唐天佑二年建号净居禅院宋大中祥符元年赐额嘉定十三年火重建端平闲请今额皇朝至元十九年火重建
普宁寺
在西北隅旧为庵舍嘉定十三年赐额即毁皇朝至元十九年复火
庵舍〔二〕
镇明岭观音庵
在西南隅府治前一里三十步本一邱阜天禧中守李夷庚以土增之为佛亭嘉定十三年火次年市民重建观音殿绍定元年守胡矩书圜通道场以表颜颐仲因感大士梦舍田拓旧皇朝至元二十六年至大二年火今已复
普门经堂
在西北隅虹桥巷皇朝至元二十六年系没官房屋建
竹林精舍
在西北隅朝士坊皇朝至大二年士民胡源建
新校
【[释道]】 [僧正觉] 掠骑至塔岭还 【还上卢有乃字】
僧妙堪 顶舌俱不坏 【顶下卢有骨字】
【[寺院]】 [宝陀寺] 欲返国 【国上卢 刘有故字 碑】 于以扬前人之休光 【于上卢有盖字】 [三摩地] 亭曰极清净 【亭上卢有有字】
[万寿寺] 是日火环寺 【日下卢有东北隅三字】
[能仁观音寺] 复立寺门 【卢无立字】
四明志卷第十七
宋元四明六志弟六十九
元 袁桷 等 撰
释道考中
鄞县寺院
禅院
阿育王山广利寺
在县东三十里晋义熙元年建梁武帝赐阿育王寺额宋大中祥符元年赐名广利大觉禅师怀琏居之名振天下皇佑二年怀琏居东京净因院仁宗召对赐食御制释典颁并提纲语句授之治平三年英宗诏归山熙宁三年建宸奎阁寺有释迦如来真身舍利塔内有一角金钟舍利在焉高宗赐号曰佛顶光明之塔尝取至禁庭寺东北山上有所谓迦叶佛左足迹上有东塔院传者谓刘萨诃所礼舍利塔涌出之处西塔院去寺五十步塔乃唐明皇时建也寺东二里有无相庵大慧禅师作
道宣感通传
晋太康二年并州离石人刘萨诃生业弋猎因病死而复苏云在冥中见一梵僧语之曰汝罪深重应堕入恶道今洛下齐城丹阳会稽并有古塔及浮江石像悉阿育王所造可勤求礼忏当免斯患萨诃更生乃祝发为僧更名惠达东诣鄮县入乌石岙结茅以寓遍访海涘名山忽一夜闻土下钟声即标识其处越三日见梵僧七人行道空中地形如涌为方坛状神光照映因斸土求之得一石函中有舍利宝塔六僧腾空而去一僧化为乌石因以名岙焉
会稽记 【[按曰]此条标目大误语详校勘记】
晋相王导初渡江有道人神采不凡自言余从海上告导曰昔与阿育王同游鄮县安真身舍利塔阿育王与真人捧塔飞行虚空入海诸弟子攀引不及一时俱堕化为乌石如人形名僧传云昔时神人捧塔飞行海上弟子有未得道者堕地化为乌石犹作人形上有袈裟文至今村名塔屿岙名乌石今乌石在寺前数里属鄞县塔屿村相去又十五里属定海谓东塔院为舍利涌出之处
天童山景德寺
县东六十里晋永康中僧义兴诛茅结屋山闲有一童子日给薪水后既有众遂辞去曰吾太白也上帝以师笃道行遣侍左右语讫不见故曰太白禅师寺后经兵火唐开元二十年僧法璇复故迹建精舍于山麓之东正字万齐融造多宝塔于西南隅后徙寺于太白峰下干元初相国第五琦奏请天童玲珑岩为寺名后僧清闲建食堂咸通十年为天寿宋景德四年赐今额绍兴初宏智禅师撤而新之淳熙十六年僧怀敞建千佛阁日本僧荣西从敞游归其国致百围之木以来寺侧有虎跑泉古松夹道二十里梵宇甲东南
虎跑泉玲珑岩等诗并见集古考
大慈寺
县东六十里宋嘉定十三年史丞相弥远创立为功德寺
大梅山护圣院
县东南七十里唐贞元中法常禅师始诛茅结庵开成元年建寺名曰上禅定会昌废大中复建名观音禅院柳公权书额宋大中祥符元年赐今额其山盖汉梅子真旧隐也
法常禅师偈
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樵客遇之犹不顾郢人那得苦追寻
又诗曰
一池荷叶衣无尽几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更移茅舍入深居
大梅山保福院
县东南七十里唐贞元十二年建号北兰院大中元年改报国仙居宋大中祥符三年赐今额与护圣同一山汪大猷有记
杖锡山延胜院
县西南一百二十里唐龙纪元年天童山纪禅师飞锡至此建宋宝元二年赐今额寺前有石岩高丈余上刻四明山心四字乃汉隶也
金峨山真相院
县东南八十里旧号罗汉院唐大历元年建宋治平元年赐额
金文山惠照寺
县东南七十里旧号金文忏院唐干宁二年建宋治平元年赐额
五峰山崇福寺
县东五十里旧号五峰院晋天福六年建宋大中祥符三年赐额
东山慧福寺
县东南四十里旧号福昌院宋淳佑七年郑丞相请于朝增田重建为功德寺改赐今额
跘跨山崇果寺
县东五十五里晋开运二年建宋大中祥符三年赐今额
普净寺
县西南七十里旧号顶峰庵宋建隆二年建大中祥符三年赐今额
四明寺
县南二十里旧号鄞水院唐天复元年建宋大中祥符元年赐今额
白云延祥寺
县东南八十里宋干德五年建大中祥符三年赐额
法忍寺
县西南六十里旧号定光院唐咸通元年建宋治平二年赐额
西延庆寺
县南四十里旧号永福院唐中和六年建
翠岩山移忠资福寺
县西南七十里旧号翠岩境明院唐干宁元年建宋大中祥符元年赐名宝积禅院嘉泰四年前张参政请院为功德寺赐给今额
报忠福善寺
县西南七十里旧号峒山院唐光启二年建宋大中祥符元年赐名彰圣本甲乙徒弟院干道四年改充十方禅院嘉定二年加赐前额踞峒山东南支众峰环合状若芙蓉是年楼参政钥请为功德院赐今额
佛陇山积庆显亲寺
县东六十里唐咸通十三年建宋治平元年赐名保安庆元六年充恭淑皇后宅齐王府功德院
教忠报国寺
大慈山丞相史弥远功德寺
妙智寺
大慈山丞相史弥远功德寺
霞屿寺
在县东南六十里东钱湖之心小屿兀然于其中大资史岩之凿山为观音洞髣宝陀之山因建以奉且割田以赡
教院
资教寺
县西四十里旧号广德院周显德元年建宋治平元年赐额
悟真寺
县东南五十里汉干佑二年建宋治平元年赐今额
栖真寺
县南六十里隐学山唐建中二年建号隐学寺宋大中祥符元年赐额
惠光寺
县西南四十里唐咸通八年建名小江院宋大中祥符三年赐今额院尝有妖僧塑神像纳老乌于其腹以术咒之使为祸福于人而邀利民之有灾患者不祷其神则不宁干道中守张津知之追妖僧至庭下具得奸状遣吏剖其腹果得死乌杖其僧而逐之民以安息
治平寺
县南三十里后唐清泰二年建名保丰宋治平元年赐额
广寿寺
县东五里周广顺元年建号崇庆院宋庆历七年赐额
广严寺
县东四里旧号华严院晋开运元年建宋治平二年赐额
布金寺
县西南三十里宋宝元二年建治平二年赐额
海惠寺
县南三十里旧号广利以院之祖师广利大师得名宋治平二年赐额
兴教寺
县南五十里旧号小溪兴福院唐咸通八年建宋治平元年赐额
普和寺
县西南五十五里汉干佑二年建名灵影宋庆历七年赐今额
圆通寺
县南三十五里唐天佑十年建名东林宋治平二年赐今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