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记


  题远大师坟僧灵澈古墓石棱棱寒。云晚景凝。空悲虎溪月。不见雁门僧。

  东林寺寄包侍郎同前古殿清阴山木春。池边跂石一观身。谁能来此焚香坐。共作炉峰二十人。

  题西林寺水堂。奉寄武阳公同前日日爱山归已迟。闲闲空度少年时。余身定寄林中老。心与长松片石期。

  简寂观同前古杉古柏岩壁间。猿攀鹤巢枝枯折。五月有冰六月寒。时见仙翁来取雪。

  五老峰大明观赠隐者姚系云观此山北。与君携手稀。林端涉横水。洞口入斜晖。乍觉鸾鹤迩。忽为烟雾飞。故人清和客。默会琴心微。丹术幸可授。青龙当来归。悠悠平生意。此日复相违。

  简寂观孙鲂郎殿与云连。紫宵苍翠边。自然应有药。谁敢道无仙。藓色吞崖径。松声让瀑泉。未能长息去。岂便是前缘。

  宿青牛谷梁炼师仙居杨衡随云步入青牛谷。青牛道士留我宿。可怜夜久月明中。唯有坛边一枝竹。

  宠庐山隐者同前风鸣云外钟。鹤宿千年松。相思杳不见。月出山重重。

  瀑布江为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万里朝沧海。千寻出白云。寒声终自远。灵派孰为分。除却天台后。平流莫可群。

  简寂观同前才入玄都解郁陶。羽人相伴遍游遨。溪横洞口红尘断。岳耸天心紫气高。金井泉秋光潋滟。石坛松古韵萧□。吟余却叹浮生事。画□□□□□□。

  简寂观同前钱烬满庭人醮罢。西峰凉影月沉沉。到来往事碑中说。坛畔徘徊秋正深。

  去东林曹汾峰头不住起孤烟。池上相留有白莲。尘网分明知束缚。要须骑马别云泉(会昌三年七月十五日题汾开成四年崔蠡下进士后为中书舍人刑户部侍郎忠武军节度使)。

  予自右辖出镇钟陵。秘监家兄不忍远别。函见宰坐求替。遂得同赴江西时也。荐福大德显公禅门上首言。归东林。亦获结侣道路陪游。每承清论。今过寺。

  因留题诗一首裴休麟台朝士辞书府。凤阙禅宗出帝京。归到双林亲慧远。行过五柳谒渊明。白衣居士轻班爵。败□高僧□□情。引得病夫无外想二心师事□□□。

  和舍弟寄题东林寺裴谟元非附凤攀龙客。本是山猿野鹿身。虚向班行纡祖绂。争如□□□□尘。欢同玉季为良伴。喜奉金□□□因。今日香炉峰下过。方欣物外有遗民。

  简寂观沈彬山藏胜境当□□。□□楼台洞府开。白发满头谁肯到。苍苔盈步自伦来。风帆闲事抛三日。玉液长生念一杯。此路有心星月在。杏坛仙侣莫相猜。

  再到东林寺同前十五年前还到此。池深苔藓树垂藤。重游数处心伤日。不见旧时头白僧。花有露含长夜月。殿无风动彻明灯。堪惊此去老又老。未有更来能不能。

  瀑布同前泻出岳中源化水。喷成瀑布世还希。虽如仙女偷来织。不见山公采得归。万古色嫌明月薄。千寻勇学白云飞。若言真个堪裁剪。预被豪家买作衣。

  望庐山同前东过匡庐忍醉眠。双眸尽日挂危巅。压低吴楚肴涵水。约破云霞独倚天。一面峭来无鸟径。数峰狂欲趁渔舡。江人莫笑偏凝望。卜隐长思瀑布前。

  题东林寺布衣周碏大中天子海恩深。再使迷徒识佛心。半死白莲初降云。欲成荒地又铺金。僧开石室经犹在。虎印溪泉迹未沈。谁谓五湖书剑客。此生重得见东林。

  再崇玄法象西天。宏闬新高碧嶂前。风送片云招白马。鹤迎贫女施金钱。沙门觅佛曾谙路。苦海悲人易得舡。三教共兴谈帝道。大中年是太平年。

  题东林寺四首禅月大师贯休闲行闲坐思攀缘。多是东林古寺前。小瀑便高三百尺。短松多是一千年。卢楞伽画苔漫画。殷仲堪碑雨滴穿。今欲更崇莲社去。不知谁是古诸贤。

  白旃檀花露滴滴。碧苾□草香蒙蒙。田地更无尘一点。是何人合住其中。

  玉像珠龛香阵横。锦霞多傍石坛生。辟蛇行者今何在。峰项唯闻鸠鸟声。

  亘玄旧辇残云湿。耶舍孤坟落照迟。有个老僧倚松树。恐人偷取白猿儿。

  怀西林诸道者同前岛外更谁亲。诸峰即四邻。白头寒枕石。青袖澜无尘。橡栗堆行迳。猿猴绕定身。傥然重结社。愿作扫坛人。

  题东林寺荆门僧齐己峰前林下东西寺。地角天涯来往僧。泉石静流闲世界。云松寒湿昼香灯。争如大士重修社。合有诸贤更服膺。曾寄邻房挂瓶锡。喧闻岩溜解春冰。

  远公影堂同前白藕池边旧影堂。刘雷风骨尽龙章。共轻天子诸候贵。同爱吾师一法长。陶令醉多招不得。谢公心乱入无方。何人到此思高躅。风默苔痕满粉墙。

  简寂观同前万壑云霞影。千年松桧声。如何教下士。容易信长生。月共虚无白。香和沅□清。闲寻古廊画。记得列仙名。

  落星寺同前此星何事下穹苍。独为僧居化渺茫。楼阁雨回青嶂冷。干窗风渡白苹香。经秋远雁横高漠。□月寒涛响夜堂。尽日^8□栏聊写望。顿疑身忽在潇湘。

  西林水阁同前松楸连塔古。窗槛任闲开。水绕清阴里。人从热处来。噪风蝉带鹤。欹树石兼苔。向晓东林下。迟迟舍此回。

  题东林寺联句古殿巍峨镇碧峰。晋朝灵应显神踪。林间野鸟惊寅梵。岭上孤猿听晚钟(节度使时进检校太尉平章事徐知证)雁冷云生晓槛。虎溪秋月照寒松(赐紫僧虔修)香飞宝殿笼金像。桧倚松窗复玉容(道士李玄)蝶恋半岩花灼灼。鹿眠深谷草茸茸(观察推官赐紫金鱼袋李)游僧驻锡心皆佛。老树擎烟势似龙(观察推官赐绯鱼袋王三)竹荫禅扉青霭合。岚蒸幽迳缘苔封(司理参军掌表奏孟拱辰)流泉绕砌清声远。列巘趍门更憧憧。高吟况爱无尘境。吟访空关不厌重(管旬官赐紫金鱼袋钟敬伦)。

  天祚二年三月十六日。偶与幕客门馆僧道闲联题。

  题东林二首文通大师匡白东林佳景一何长。兰蕙生多地亦香。堪叹世人来不得。便随云树老何妨。倚天苍翠晴当户。落口潺湲夜绕廊。到此秖除重结社。自余闲事莫思量。

  东林继四绝。特象更清幽。社客去不返。钟峰云也秋。松枯群狖散。溪大蠹槎流。待卜归休计。重来卧石楼。

  人似鹤红鹿。路上事如麻。石肥滞雨添。苍□水赋长松落翠。花莫道此间。

  无我分遗民。长在惠持家。

  落星寺同前是岳皆游遍。南来吴楚间。偶登湖里寺。疑到海中山。独树茜萝湿。遥汀白鸟闲。终顷谢浮世。高卧听潺潺。

  庐山记卷第四一校了于字莫改




庐山记卷第五古碑目第七
  庐山自晋宋齐梁陈隋唐。至本朝。几八百年。其间废兴盛衰皆有记述。岁月浸久往往亡失。若殷仲堪作远公碑。天佑间犹见于贯休之诗。今无复遗漫矣。今录太平东林已下五寺观五代以前人所作碑志爵里岁月之日。凡四十一。辞多不载。

  太平观使者灵庙碑荆州黄梅县东山衡门之下草茅臣李泚撰。开元二十年岁次壬申正月乙巳朔二十五日己巳树。

  使者灵验记宣义郎行彭泽县尉潘观篹。开元二十年壬申三月八日辛亥立。治平三年重立。

  张灵官记御史大夫徐铉撰。右内史舍人集贤殿学士徐锴书并篆额。岁次癸酉上元日。

  胡则传太常丞集贤校理通判江州军州事章岷撰并书载。开宝八年胡则守江州事。

  太一观真人庙记升元六年岁在壬寅七月六日。应运匡国佐圣功臣宁国军节度宣州营田观察。

  处置等使特进检校大尉兼中书令持节宣州诸军事宣州刺史上柱国食邑一万户。

  韩王知证记登仕郎守宣州司户参军掌表奏试秘书省校书郎赐绯鱼袋孟拱辰书并额。

  又一本保大十二年岁在乙亥十一月。南岳朱陵道士倪少通撰。道士钟德载书篆。

  东林寺慧远法师碑铭谢灵运撰张野序(无立名年月)

  宋佛驮跋陀罗禅师碑唐开元十七年岁在己巳七月己丑朔十五日癸卯建。

  兀兀禅师中书舍人赵郡李讷文。金紫光禄大夫行同州刺史上柱国范阳县开国男张廷圭书江州刺史河东柳贞望树。

  唐永泰丙午岁颜真卿题碑侧凡一百一十六字。

  东林寺碑并序前陈州刺史江夏李邕撰并书。开元十九年七月十五日建。洪州刺史裴休题云。览北海之词翰想风釆。

  碑阴记会昌三年。江州刺史张又新撰。大中十年四月三十日。裴光远篆额。

  东林寺远法师影堂碑(并序)

  陇西李演述。江州录事参军王遹篆额。鄂州头陀寺僧惟嵩书。贞元中初建。

  大中八年七月十五日再立。

  唐故东林寺律大德熙怡大师碑铭(并序)

  摄都团练推官守虔州司马许尧佐撰。承奉郎前守蔡州真阳县令李行言书并篆额。贞元十二年丙子岁建。大中八年七月二十三日再立。

  东林寺经藏碑铭(并序)

  朝请郎试太常寺协律郎李肇撰。元和七年岁次壬辰九月丙辰朔十五日庚午建。大中十三年七月八日。乡贡进士冯撰再书并篆额。

  唐故东林寺律大德粲公碑铭(并序)

  吉州司户参军员外置同正员许尧佐撰。吴郡陆蔚之书并篆额。元和癸巳岁端午日建。大中八年七月二十二日再立。

  庐山东林寺故临坛大德塔铭(并序)

  元和十年冬十月刘轲撰。门弟子云皋书。大中八年七月十五重立。

  唐庐山兴果寺律大德凑公塔碣铭(并序)

  忠州刺史白居易篹。僧云皋书。长庆二年闰十月一日建。大中八年七月十五日重立。

  唐故东林寺律大师石坟哀志铭(并序)

  上谷侯高篹。僧云皋书。长庆甲辰岁五月十三日树。

  唐栖霞寺故大德玭律师碑(并序)

  福建观察支使朝议郎监察御史里行上柱国刘轲篹。沙门云皋书。摄洪州都督府士曹参军。宣议郎前行舒州怀宁县尉齐余篆额。大和四年七月十一日建。大中八年七月二十三日再立碑阴有曹汾诗。会昌三年七月十三日题。

  东林寺白氏文集记大和九年夏。太子宾客晋阳悬开国男大原白居易乐天记。朝散大夫守江州刺史上柱国赵蕃奉侍郎命建碣。僧云皋书。

  唐庐山东林寺故宝称大律师塔碑朝议郎守秘书丞史馆修撰。上柱国刘轲撰。守江州司户参军员外置同正员陈去疾书。前振武节度参谋试太常寺奉礼郎李□彦篆额。开成四年四月二十七日建。大中八年七月二十三日再立。

  庐山东林寺观音方丈记唐大中六年壬申春二月十五日。江夏僧元楚记。东夷溟岛太玄谷冲寂野叟书。

  唐抚州景云寺故律大德上弘和尚石塔碑铭(并序)

  江州司马白居易篹。摄淮南观察试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李克恭书。淮南节度参谋监察御史里行段全纬篆额。大中八年七月十五日重立。

  复东林寺碑铭湖南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中大夫使持节都督潭州诸军事守潭州刺史金紫光禄大夫左散骑常侍上柱国河东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柳公权书。唐大中十一年岁次丁丑四月戊长朔二十六日癸巳建。

  东林寺经藏碑阴记朝议郎捡挍尚书上部郎中使持节抚州诸军事守抚州刺史兼侍御史柱国赐绯鱼袋蔡京撰。大中十四年五月二十九日建。

  故江西道观察使武阳公韦公写真赞从外侄孙摄镇南军节度副使朝散大夫使持节江州诸军事守江州刺史上柱国苗绅撰。咸通八年四月八日书。

  大唐庐山重建东林寺故禅大德公碑铭(并序)

  朝散大夫使持节江州诸军事守江州刺史柱国赐紫金鱼苗绅撰。朝议郎前行国子大学博士柱国裴光远书并篆额。咸通九年岁次戊子十二月庚申朔十三日壬申建广平公旧因纪。

  宣歙节度掌书记将仕郎试大理评事赐绯鱼袋薛正己撰。银青光禄大夫前守庆州司马兼殿中侍御史刘询书并篆额。江西监军使中散大夫行内省内侍员外置同正员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宋师锡建。光启二年六月二十一日。

  庐山东林寺大师堂记大和三年。奉化军节度江州观察处置等使特进捡挍太尉兼侍中使持节江州诸军事守江州刺史上柱国德化王食邑三千户杨澈节度推官通判军府公事朝议郎捡挍尚书礼部员外即兼侍御史云骑尉赐紫金鱼袋元皓节度巡官将仕郎试大理评事掌奏赐绯鱼袋倪匡明书并篆额。

  德化王于东林寺重置白氏文集记(并序)

  摄观风幕巡吏试兰台郎余文贞书。大和六年岁次甲午八月己巳朔十二日庚长。管内僧正讲经论大德赐紫金沙门匡白记。

  节度巡宫刺州司公事赐紫金鱼袋倪匡明篆额。

  弥勒菩萨上生殿记将仕郎守江州司士参军掌表奏试秘书省正字杨弼撰。保大三年二月二十日翊圣功臣江州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金紫光禄大夫捡挍太保守刺史京兆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杜昌业建。功德主讲论大德慕庄书。

  上方禅师舍利塔记朝散大夫行尚书水部员外郎武骑尉彭撰并题额。银青光禄大夫捡挍国子祭酒兼监察御史上柱国伊从道书。保大十四年丙辰十月庚申建。

  西林寺西林寺道场碑文大隋国太常博士渤海欧阳询撰。大业十三年岁在丁丑十月戊寅朔十五日壬辰树永泰丙午岁。颜真卿题其碑额。凡一百二十字。碑阴有大中十年五人题名。

  唐故庐山西林寺水阁院律大德齐朗和尚碑(并序)

  前广文馆进士郑素卿篹。安定沙门道真书。大和六年岁次壬子三月甲午朔六日己巳树。太中八年冬十一月二十七日再立(刻在碑阴)捡挍司封郎中守江州刺史裴讽。大中十四年四月八日。挈累同游超华从行(亦题碑阴)。

  简寂观庐山简寂观之碑司徒右长史太子仆建昌县开国侯吴兴沈旋作。梁天监十四年十一月立。唐保大十二年岁次甲寅正月十五日重建。安定胡惟楚书并题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