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通志

  米桶石又名印盒石在古眉峡去城三十里其石内空如桶水涌沙满其年大丰虚则年饥试之屡验
  仙人石在眉江里石上指爪分明
  饮仙石在大高村后石梯岭石有源泉相传神仙跪饮其水石上印迹左膝跪右足立宛然可识石鼓在龙定里不见形迹时时有声如雷
  古灶在州西三里鳯山上夜间时有火光闪烁如灯
  仙人鎗印在大路旁古心岭相传有三仙人各拖一鎗经过鎗迹深入二尺余并不生草
  梧州府
  苍梧县【附郭】
  猛陵县在县治西北汉置隋废萧铣僭号复置唐改孟陵宋开宝四年省
  戎城县在县治西南二十里晋置曰遂城隋改戎城宋咸平四年省以其地置戎墟镇即今戎墟村丹城县一作农城在县治西南刘宋初废其地有铜山铜湖铜坵
  寜新县在县治东南刘宋置隋废旧志作新寜歌罗城在县治西南六十里隋开皇中贼李世贤筑以屯师处今废
  澄海营在城西北元置以居土军今废
  朝台在北冈上刘宋时筑
  栖鳯台在岭表书院后明翰林程文徳建
  南薰楼即府南门楼明富礼有赋今改天一楼北望楼在府城东北
  独秀楼在府前子城上即徳政门楼
  阳明楼即府城东门楼
  白鹤楼即府城西门楼
  大云楼即府城北门楼以上各楼俱
  国朝康熙二十五年知府陈天植修建
  六贤堂在府城东宋绍圣中知藤州李亨伯建祀汉陈钦钦子元元子坚卿士燮燮弟壹子廞今废七贤堂在府城东门外宋绍圣中知藤州李亨伯建祀汉郡守陈稚升喻猛陈临呉滕牧唐刺史郑畋宋知州梁适陈执中今废
  习隠堂在城东
  省心堂在城东北
  回澜堂在城东外环长堤前临清沼明知府陈鉴建
  浣清堂在东门外氷井寺前明成化时建后改梧山第一
  广益堂在城北大云门外三台山麓又有百花亭案明苏濬君子亭百字碑记苍梧故有百花亭
  乆圯弗治郡大夫新之复鸠工为亭名曰君子广鉴亭在三台山上明嘉靖四十一年都御史张臬建
  阅江亭在平定桥南明万厯三年总督殷正茂建控粤亭在桂江西白鹤冈明都御史韩雍建有诗漾月亭在城东明成化时建负东山跨鳄池水光山色照映左右
  漫泉亭在氷井寺后唐元结建明正徳十六年重建叶盛有记
  朗吟亭在城东元至正间建内有吕仙像故取朗吟飞过洞庭湖之句
  一鉴亭在城东
  嘉鱼亭在城西南之江滨丙穴出嘉鱼故名明韩雍有诗并序
  鳯凰亭在氷井山上
  高明亭在城北庆林寺即韩襄毅四角亭址邑人冯承芳建程文徳记
  拱一亭在城东
  挹清亭在漫泉亭后山峤之阳明正统间建望仙亭在长行乡郡人李乔木建
  藤鼓张穆异闻録韩雍征大藤峡贼截藤为鼓者三总制及总兵留一其一在梧州镇府府废鼓弃庑下风不坏搏之犹辛气逼人
  氷井铭在府城东一里唐大厯十三年容州经畧使元结过郡目曰氷井为刻铭于石
  汉士燮墓在府城西北四里详本传
  唐桂州防御判官呉武陵墓在府城桂坊桥有石刻云咸通二年七月五日呉武陵之墓
  明桂王兴墓在府城大江西南山麓高望村明祁阳王墓在大江南岸五量地
  明工部尚书呉廷举墓在府城东十里界首山麓谕祭葬
  藤县
  古藤州在县治河东胜槩坊风土记云今之龙母庙即其址
  鷰州在县治东五里得隽坊风土记在广法寺前镡津县在县治东北晋置夫寜县唐曰镡津明初县废今为富寿坊
  安沂县在县治南晋置唐至徳二年改为义昌宋开宝三年省入镡津
  长恭县在县治西七十里唐贞观二年置属鷰州寻省
  寜风县在县治西一百里唐贞观五年置宋开宝三年废
  感义县在县治西一百二十里隋开皇十九年置曰淳民唐武徳七年曰感义宋开宝三年省入镡津
  弥江镇今为流杯桥
  藤州儒学今为学岭巅
  环翠楼在县南即藤江驿楼明洪武五年建绣江郁江二水滙流于左初名绣郁后改今名
  江月楼在县治东
  浮金亭旧在县东山宋建绍圣间苏轼南迁尝舣舟登焉元泰定间徙于东山下绣江之上费克忠有记明万厯六年知县陈雅言重修
  竹雨亭在县东隅明崇祯间知县梁昌建
  马鞍亭即军阃敌楼在县西
  光华亭在南城与浮金亭对峙上有石刻宋秦观像及诗
  石壁在县南二里高十余丈俯瞰江流若赤壁钓台之状明富礼有诗
  西岳书在县治内二堂之西唐李衞公布衣时上西岳书盖厌隋乱其志奋欲有为而咨之神明之辞也其书亦佳甚
  唐刺史李尧臣墓在县南葛披岭
  宋学士李奉政墓在县东白石江西岸
  宋祭酒李用谦墓在县东古粒铺
  元尚书布延特穆尔墓在县西登竞村
  明孝子余全墓在城南鸭滩
  明御史万祥墓在南山之隂
  明副使喻汉墓在南山之隂
  明大理寺正黄聚墓在县西二十里例排村宋秦氏双女墓在东山之隂世传秦少防侨寓藤州双女没葬此
  明节妇龙氏墓在县西莲洞村
  容县
  普寜县在县治西三里隋置属永平郡唐宋为容州附郭明初废故址犹存府志即容管故城在县治东半里
  欣道县在县治东八十里隋开皇十五年置曰安人十八年改寜人唐贞观二十三年改欣道宋开宝五年废
  新安县在县治西北唐武徳四年置贞观十一年废
  宕昌县在县治西晋置唐武徳四年改荡为宕属容州建中三年改属禺州唐末废
  渭龙县在县治西南唐初析普寜县置宋开宝五年废
  经畧台在永安门外唐经畧使元结建
  读书台在城东十里江之南崖上昔有渔人系舟崖下闻书声朗彻及早登视无人因名
  钓鱼台在县西三里唐刺史韦丹尝钓鱼于此远意楼在旧州城南宋时建今废
  逍遥楼在县东北
  望野阁在旧州城上今废
  思堂在旧州治中宋守王庆曾建有记又建清心堂今俱废
  友清堂在督府西
  思贤堂在县城南宋知州谭惟寅建祀唐守元结王翃戴叔伦韦丹及前守王次翁今为南山书院面面亭在县西北大莲塘上唐元结建
  濯缨亭在县西三里江上石平如砥有罅如紫玉尊受水数斗元次山名之为防尊水色澄澈似沧浪故以名
  绣江亭在县西南江流横陈诸峰环翠为登览之胜明刘嵩有诗
  宝子亭在县城北
  登高亭在县城西
  万松亭在县西北唐时建刘禹锡有诗
  杨贵妃故里在云凌里其井尚存详山川志景星寺碑唐黔州长史判都督事卢蔵用撰并书开元四年立
  龙坟在城南明永乐间知县彭清祷雨有应立庙祀之
  岑溪县
  旧县在县治西五里遗址尚存后即其地为竒营今亦废
  南仪州在县治西四十里唐武徳五年置南仪州宋改南义熙寜五年废
  永业郡在县治东三十里梁置寻改为县唐初改为安义至徳中复曰永业宋省入岑溪今为永业乡
  连城县在县治东南五十里罗末村唐初析泷州之正义县置宋废
  新城在县治西四十里垣址尚存乡人呼为新城寨
  防将城又为大峒营在县治南七十里明万厯七年建设今废址尚存
  北科镇又为望高营在城东六十里明万歴九年设领一十四营后废
  旧学址在城东二里
  岑雄台在县北
  振岑楼在县北城上
  逍遥亭在县西邓公山相传明正统间羽人邓子真聚仙处
  孝子碑在城东十里汉孝子丁密故居旁宦逰者每过谒其祠村人苦迎送沉碑于水故金吏部有可惜古碑沉水底之句
  葛石相传葛稚川割一片石置此
  黄巢驻兵石在根子营下上有数大字
  龙城站在废南仪州形似站
  汉丁郎墓在蝴蝶山下 案即孝子丁密俗旧讹为兰汉书丁兰河内人明一统志误
  王坟在永业乡系古猺墓
  怀集县
  怀化县一作怀远在县治东二十里晋末置宋废今名古城营
  永固县唐置开元初省在县治东南务本里有永固峒城垣旧基犹存
  古威州在县治西南独周里唐武徳中置寻废今龙冈驿即其遗址
  洊水县在县治西北六十五里汉封阳县地唐分置武徳五年以洊安县置齐州至徳二年改曰洊水宋开宝五年废
  防仙台在县四门岩东
  钓鱼台在县南峰
  望仙台在县冲天岩
  达观楼在县城外溪南
  爽塈亭在城北明崇祯十四年知县李盘建燕岩亭在燕岩洞口明李盘建
  济川亭在城西北明万厯十一年建
  平蛮碑亭在县西门外明苍梧道管大勲建有记善政亭在县西门外明万厯间为知府陆万垓知县陈一定建
  古龙囦在谠山大凹潭深不可测相传有龙潜其中遇风潭声振作跳珠喷沫似有物从中出者嵗旱祷辄应
  秋千石在三蔵石南五里形如秋千峭直难上其凹处有池上有异果














  广西通志卷四十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广西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广西通志卷四十五
  古迹
  浔州府
  桂平县【附郭】
  皇化县在府治东本汉郁林郡阿林地隋置宋省入桂平
  陵江县在县治崇姜里唐武徳十年置十二年省大宾县在县治东南隋置属藤州唐改属浔州罗绣县在县治南八十里今为罗秀里城隍庙犹存
  常临县在常临乡遗址尚存
  武靖州在府城西二十五里地名碧滩明成化三年总督韩雍置寻废为镇
  玉泉台在府城外
  观风楼在府城南门上宋廖徳明有诗
  思古楼在府城东门上
  卷雨楼在府城西门上
  平远楼在府城北门上
  振远楼在城中明正徳间叅将房润建
  四穿楼在城中街高三层四面洞辟乆废今创复净练阁在城北平远楼西
  澄济阁在府城东
  寒亭在城西五里下有泉出自石罅清冷异常冬夏不竭宋姚嗣宗有诗
  永新亭明成化间都御史韩雍建叅将房润重修今其地莫考
  涌金亭在府城江岸
  望雁亭在西山寺旁
  国朝康熙二十三年知府金世济建
  涵碧亭在城东三江口
  春风亭在府学内又有射圃亭今皆废
  东塔在城东三里白沙隔岸与宾山对峙明豫章刘万安为桂令建塔其上仅成二层寻卒邑人立遗爱碑于其下崇祯间御史李仲熊郡守葛元正增高九层而塔成布山八景之一
  马平场在城西北七十里炉户采取砂宝烹炼黒铅
  古铜鼓汉马援有铜鼓二沉于水一为白石山所获置于观风楼一为铜鼓滩所获置于文庙后俱失
  南海白石记石刻南汉干和三年乙酉奉勅鑴石有玉皇仪像侍衞九躯并修金箓斋庆赞记呉可一撰
  平南县
  郭县古城一在县治罗陵里郭县村一在县治大乌里古城村
  隋建县在县治东北建乌里隋开皇九年置宋开宝五年省
  龚州在县治龚江唐贞观中置宋绍兴间废武平县在县治武平里
  思明州在县治西北唐永隆初置思唐州领武郎思和二县宋开宝四年改思明以思和入武郎嘉祐间省
  武林县在县治东南刘宋文帝置宋开宝五年省今为武林乡
  大同县在县治东北五十里唐贞观七年置宋开宝五年省今为大同乡
  阳川县在县治西北六十里阳川里唐贞观七年置西平县属龚州天宝元年改阳川宋开宝五年省
  秦川县在县治东北唐贞观初置属鷰州七年属龚州十三年省
  归政县在县治西唐贞观七年置十三年省今为归政里
  武郎县在县治北前临驼礼江唐永隆初置宋嘉祐二年省
  平原县在县治西北唐置长庆三年更名思和宋开宝四年省
  凌波阁载一綂志今莫考
  率正堂在县治
  濯缨亭在县西宋折彦质诗澄练正萦槛高屏近拥门张南轩诗芙蓉岂不好濯濯清涟漪
  龙街里在县南南汉时梁嵩中状元因改其乡曰鹏化里曰龙街
  鱼洲瑞鴈在县大江中之沙洲形如游鱼鴈鸿飞集邑人以此为科第征故名瑞鴈明张廷纶诗瑞应年年俱不爽等闲莫道是虚谈
  南汉翰林院学士梁嵩墓在麒麟山余详本传明李廸功郎墓旧志俱云在县境今莫考
  贵县
  郁林郡隋志郁林郡治郁林县大业初改郁州寻复为郡唐曰贵州元大徳九年省县入贵州城在县治江南三里相传呉陆绩为太守时所筑遗址尚存
  南尹州在县治南本南定州郁林郡唐武徳四年置贞观八年省
  怀泽县在县治一百五十里刘宋置隋废入郁林县唐武徳四年复置属贵州宋开宝五年省今为怀泽驿
  义山县在县治西北八十里唐天宝元年置属贵州五年省入郁林
  马岭县在县治西六十里唐武徳四年置天宝元年废
  潮水县在县治西唐武徳四年置属贵州宋开宝五年省
  郁平县在县治东南晋太康元年置唐属贵州后改属郁林州宋初省
  布山县在县治东汉元鼎六年置属郁林郡隋大业初废
  龙山县在县治北隋志郁林有故龙山县大业初废
  奉议衞在县西北明正统十一年自奉议州移置今废
  向武千户所在北门外明正统间自向武州徙置属奉议衞万厯二十三年又徙于谢村镇今废勅书楼在县北一里明时建
  怀泽楼在旧州城北今废
  爱莲阁在县署内
  双清阁在县学南宋刘汶有诗
  薰风亭在县东郭宋梁诏读书楼苏轼南迁诏使三子往谒轼留语为署今名
  南涧亭在县西二里嘉鱼井井上卷石刻宋苏轼南涧二字陶弼有诗
  莲巢亭在县治莲池北有苏轼书帖石刻
  紫江亭在县北里许石洲上
  龙田在南山之阳宋人诗有龙田尚有耕痕在及耕余龙跃云津去之句
  石羊在县西山南岩相传神仙骑羊入山仙去羊遂化石
  金牛石在县北十里龙山口周穆王时九月九日天上金牛星飞坠即亢旱人物多瘴疫求祷于石乃愈邑人立庙祀之今庙圯而石存明李知微有诗
  石钟在县南山石形如钟击则风雨立至
  甘罗坟在县北山下今地缺一隅藤县志载在甘村 案罗秦时下蔡人而粤之墓凡再见或姓氏之同抑亦传流之讹也
  明副总兵沈希仪墓在县北一里北山庙前事详本传
  烈妇朱茉莉墓在县北二里事详烈女传
  武宣县
  武仙故城唐武徳四年析桂林县置明初改曰武宣在县治东下水二十里洪武三年筑土城三十年增拓之宣徳六年移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