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通志

  皇祐四年冬十一月诏免广南民供军须者今年秋租十之三
  皇祐五年二月平邕州甲申赦广南凡战殁者给槥椟防送还家无主者葬祭之贼所过郡县免其田租一半死事家科徭二年
  皇祐中诏广西赋布匹为钱二百访闻有司擅损其价重困逺人宜令复故
  皇祐五年五月诏侬智髙所至州无城垒若兵力不敌而弃城者奏裁又诏转运司赈邕州贫民户贷米一石
  闰七月诏广南民逃未还者限一年归业其复三嵗
  嘉祐六年夏四月诏岭南官吏死于侬贼而其家流落未能自归者所在给食防送还乡
  神宗熙宁三年以全州嵗贡斑竹帘道路扰民命停罢
  熈宁九年三月恤钦廉邕三州死事家瘗战亡士贼所蹂践除其田征
  四月癸夘诏广南亡殁士卒及百姓为贼残破者转运安抚司具实并议赈恤以闻赠广西死事将士官有差
  五月丙辰诏邕州沿边州峝首领来降者周惠之壬申诏安南诸军过岭有疾者所至防治
  七月癸亥诏广西死事官无子孙者许立后九月诏防岭南死事家表将士墓
  元丰二年五月乙酉诏安南军死事孤寡廪给之七月提举广西刘谊言广西民出役钱至十九万缗于广东西监司提举司使官月给裁损其数亦可少寛遂诏吏辈月给钱递减二千嵗减役钱一千二百余缗
  哲宗元祐元年四月尚书省言逺方奏谳待报淹系甚众请川广福建荆南路罪人情轻法重当奏断者申安抚或钤辖司酌情决断讫奏从之髙宗建炎三年八月减广南嵗上供银三之一绍兴二十年二月蠲静江府昭州上供折布钱三之一
  绍兴二十五年四月减广西路折米钱
  孝宗隆兴二年三月壬子以广西贼平诏减髙藤雷容四州杂犯死罪囚释杖以下蠲夏秋税赋淳熙十年罢昭州嵗贡金
  淳熈十一年十一月助广西诸州嵗计十万缗宁宗嘉泰四年八月除静江府昭州折布钱理宗寳祐六年五月丁巳李曽伯言广西多荒田民惧増赋不耕乞许耕者复三年租后两年减其租之半守令劝垦辟多者赏之奏可
  景定元年诏全岳永衡栁象等州县经兵农民失业开庆以前二税尽除之
  元
  世祖至元十七年诏覈阿尔哈雅所俘户悉放为民时阿尔哈雅下荆南江西广西海南之地及峝夷山獠俘获三万余人悉为奴婢自置吏治之责其租赋命行台御史大夫姜卫检覈之放为民成宗元贞二年五月以调兵妨农免广西容州等处田租一年
  元贞二年秋七月广西两江道饥赈粟有差大徳十年三月栁州民饥给粮一月
  泰定元年免两广诸州差税一年
  泰定二年秋七月庆逺溪峝民饥发米二万五百石平价粜之
  泰定三年六月梧州路属县水旱蠲免其租泰定三年十一月庆逺安抚司饥己亥以广西静江象州诸路饥并赈之
  文宗至顺三年庆逺南丹等处溪峝军民安抚司言所属宜山县饥疫乞以给军积谷二百八十石赈粜从之
  顺帝至正元年四月临贺县民被冦抄掠者发义仓粮赈之
  明
  洪武元年诏免逋租
  宣徳二年诏免灾伤流民赋役三年
  正统五年诏减官田赋额十之三
  成化二年减各州县土贡之半
  成化四年免盐钞有差灾伤去处戸口食盐俱免轻者减半
  成化十一年豁荒田额租有差自景泰以来州邑为贼蹂躏田荒租逋民苦征敛苍梧容县民甘观保等诣阙奏免征督府韩雍覈实以闻停荒田之赋苍梧停三千一百六十一石容县停五千二百石郁林停五千余石北流停六千三百石
  正徳十六年十一月罢广西香贡仍遍谕各处镇巡守备官凡额外之征皆罢之初中官镇广西者嵗以零陵香进费至二千金武宗即位诏却诸献而广西征香贡如故至是布政使王啓等请并罢诏从之
  万厯六年免征驿夫银一年仍减额银着之令甲先是巡抚吴文华檄驿羡赢逋负议捐额以苏合省俱得免征一年自是嵗征亦减旧额之十一万厯十一年罢无名之征苍梧县水西坊经纪银七十两榕树潭经纪银五十两郁林州辛仓埠鱼鰕税银五十两陆川县鱼盐税银五十两北流县猪税银三两兴业县路担盐税银一两三钱万厯十一年豁苍梧藤县无征米自清丈后民以虚粮为累苍梧藤县尤甚是年十月编审百姓赴诉知府林乔楠为请于上减米一千四百二十三石八斗三升零藤县减米一千四百二十三石八斗三升零皆免编
  万厯十二年正月减梧州府属积谷各属或减半或减三分之一
  万厯十二年秋梧州大旱蠲免苍梧县灾米知府林乔楠查勘苍梧县计被灾米八千六百八十石五斗八升照例蠲免
  万厯十四年七月赈梧州饥时大水城外水髙一丈五尺庐舎田禾尽被渰没苍梧及各州县漂流民舎俱至数百家被灾田粮各数百石米价腾涌发谷赈之又行盘盐厰左右江谷船过厰发粜十之三
  万厯十四年摘文州县积荒田地粮米各除豁有差以十二年奉恩诏通行再加摘丈知府林乔楠据州县报除豁
  万厯三十三年罢税盐
  万厯四十六年发仓粟赈民转籴于广东是年大旱栁庆邕浔梧皆无收诸郡饥死枕藉流离自鬻者无数梧州知府陈鉴尽发仓谷平价于民又以价转籴东省相济民赖全活
  泰昌元年十一月诏免各州县新饷税课所设尽免初郁林州贡葛布万厯十五年令贡郁葛一千疋又令贡二千疋工部覆奏定每嵗一百疋至是奉恩诏尽免
  天啓三年革里甲杂派知县梁子璠莅任以苍梧里甲额编四差款项具备又有新官上任过客供帐往来夫役皆当年里长出派病民乃逐一裁汰其应用者官发银买或借应仍申请榜禁永为定例又柜头库史志书硃烛纸劄一切供应皆革之
  国朝
  顺治十二年蠲免十年十一年分未完粮巡抚陈维新题免
  顺治十三年蠲免十二年十三年分粮巡抚于时跃题免又谕百姓垦荒田官给牛种
  顺治十六年四月给梧州府城外地还民业城外防宅地基皆民恒产大兵至尽为营房推官阎玫请巡按田升龙奏请各给还民
  康熙三年广东民自五月至十月徙至梧州者数千人知府黄龙查给钱米仍随地安插嵗时赈防愿往别州邑者量给路费全活甚众间有奸棍畧卖子女皆重惩之
  康熙四年懐逺饥知县向大观请巡抚金光祖发库银千两赈之
  康熙十三年十月蠲免苍梧县本年未完钱粮是年大兵驻梧征需旁午百姓困于供亿及缑冦陷城时钱粮仅完十之六七百姓奔逃粮票散失新委知县冯昱出示对票征粮而户书收粮票尾流水官簿亦被燬无可查对里民陈诉丐免城守屈大法详请督院一槩免征
  康熙十六年八月豁免十六年分钱粮知县何炯言于巡抚将军傅宏烈请行豁免
  康熙二十一年平乐藤县大水赈恤有差
  康熙二十一年河池州虫灾赈恤有差
  康熙二十一年免马平等七州县并武宣县征过银米
  康熙二十二年免十七年以前民欠钱粮税银及带征钱粮
  康熙二十四年赦死罪军罪以下
  康熙三十三年蠲免应征地丁银米
  康熙四十三年蠲免地丁各项钱粮
  康熙四十六年临桂县额征折色每年浮出银六十八两零知县杨永斌详请银随米减每石减去四合八勺四抄嵗减米一百一十四石四斗零康熙四十七年未经具题各案情真者俱停处决缓决者减等矜疑者俱照例发落
  康熙五十年全免应征地丁银并厯年旧欠俱免徴
  康熙五十二年免审増丁银杂派项款永行禁革鳏寡孤独贫民无以为生者将各省积谷酌量赈济
  康熙五十八年地方灾伤已经察勘蠲免赋役雍正元年免各年久民欠钱粮
  雍正五年思恩府陆干仙湖清水乔利等八墟小税署府事同知耿鳞竒详请以嵗征各土司地粮加耗存六银内捐解自今肩挑背负者永禁不得抽收贫民便之
  雍正六年叙勘广西官兵勤事八达者防赏有差雍正七年栁州府详免牛税
  雍正八年全蠲通省地丁银三十五万三千九百二十七两有余
  雍正九年泗城府改土归流边方民力务在抚绥年例杂派陋规万余两业经革除六年旧额粮银一千一百二十八两八钱零及五年佃丁欠赔等谷二千九百一十四石九斗
  恩予豁免
  雍正十一年临桂县民梁一柱夀百嵗给银建坊雍正十二年防赏平邓横贼蛮立功病故阵亡各弁兵及在事有功官弁等叙赉有差












  广西通志卷三十三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广西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广西通志卷三十四
  城池【公署仓厫附】
  百粤因山为城傍江为池虽曰人力有天险焉我
  国家声灵赫濯荡平正直之风无远弗届往者伏莽诸蛮咸回心向化矣昔人有言在德不在险又曰众志成城固无借于掌固司险欤然粤地边陲四控壤接交南崇墉深堑设险豫防之训其可忽诸若夫体统肃而后政事举则上栋下宇所贵职思其居也仓廪实而后教化兴则春租秋赋尚重念我民力也凡此皆与金汤并重者故连及之志城池
  桂林府【临桂县附郭】
  府城在漓江西浒唐武德中岭南抚慰大使李靖筑子城周三十里有八歩高一丈二尺宋皇祐间平侬智高后经畧使余靖筑为六门南曰宁远西曰平秩曰利正北曰迎恩东曰行春其一即子城东江门王安石记乾道间经畧使李浩淳熈间提点刑狱詹仪之绍熙间经畧使朱晞颜相继修复元至正十六年廉访使额尔吉纳始甃以石谓之新城危素为记明洪武八年增筑南城九年塞西埧开城濠导阳江经新城西门外通宁远桥分二派一南注合雉山旧江一东注经马王阁后出象鼻山与漓江合为门十二曰东镇曰就日曰癸水曰行春曰东江曰武胜曰定西曰丽泽曰宝贤曰西清曰宁远曰安定歴至
  国朝城垣岁久屡有修葺雍正二年巡抚李绂复修筑完固其宝贤西清二门久经封塞今止行春东江武胜宁远定西丽泽安定东镇就日癸水十门东城高二丈五尺南城高三丈西城高二丈六尺北城高二丈七尺垜口一千三百四十周围四千六百一十九弓计一十二里八分其池东即漓江西与南环阳江濶八丈二尺深一丈五尺北无池灵川县旧治在吕仙山东后迁大象山西宋绍定四年县令郑延年迁今治所未有城池明景泰元年都指挥葛宗荫始植排栅二年知县张显初筑土城成化元年都御史韩雍檄县修固城池知县曾铎始砻石砌其外五年搆串楼九百余覆之未几废十二年复砻石砌其内周四百二十五丈濶一丈三尺高一丈六尺为门五曰东胜曰西化曰镇南曰拱北曰小南门
  兴安县旧城在今治南唐武德中析始安为临源更名全义宋太平兴国间改为兴安明景泰间迁于今治始筑土城成化三年都指挥马义请于巡抚韩雍筑半土半砖逾年而成万厯三十二年知县毛可仪易土以砖
  国朝雍正八年五月久雨倾頽三十余丈知县王勍捐资修筑并修补各处现今高一丈四尺濶一丈周围四百九十六丈四尺垜口七百九十二向有三门东曰朝宗南曰振武西曰向化其西北面环陡河
  阳朔县城元至正七年知县明安巴哈建襟江倚山东建敌楼辟四门明景泰三年知县吴洪宇于治东沿水一带继筑百余丈成化三年巡抚韩雍于治西筑数百丈治四年佥事王本俭增高东城嘉靖四十五年佥事张冕命知县李果修葺东城增高四尺余自东城南接夀阳山麓为门五西城为门三俱建楼天鵞都利二山之间为门一明末知县易正体重修
  国朝顺治四五等年洪水泛溢冲塌殆尽仅存遗址现议建筑
  永宁州旧土城在兴新里山南村去州八里明成化十三年知县陈达始迁建今所石砌城垣万厯八年知州尹廷俊以城卑隘辟城北三十丈增高数尺周一千一百五十三丈高一丈八尺厚八尺砖砌城垜六百三十七窝铺一十三间为四门楼四东曰东兴南曰镇宁西曰安定北曰迎恩东西二水环抱东际于江虑水涨冲齧十四年知州颜志邦筑堤障之堤长一百三十丈植榆栁以为固
  国朝康熙六十一年知州崔杰雍正五年知州陈镆各重修
  永福县城明天顺间始筑系土垣治九年知县罗子芳砌以砖高一丈五尺周二百四十九丈垜口五百八十八向有四门今存三门东曰东岭西曰西江南曰龙谿池无
  义宁县城明天顺六年知县郑胜始筑土城治乙丑叅议林璿佥事熊祥拓其基砌以砖石高一丈濶八尺周四百二十八丈垜口八百二十有门五西南以义江为池深数丈或数尺不等濶八九尺或十丈不等
  全州城元至正间总管王文干始筑土城北据山麓南瞰湘江乙未总管石亨祖始砌以砖明洪武元年千户乔用重加修筑
  国朝雍正五年知州张学林重捐修高二丈五尺濶一丈五尺周九百四十八丈垜口八百五十九向有五门东曰合江南曰镇湘小南门曰达道西曰广安北曰朝京池深一丈濶一丈五尺
  灌阳县城明洪武二十八年守御千户所始筑土城高一丈五尺周四百七十丈串房五百间覆以茅为门四东德化南镇远西崇顺北龙川西北凿濠天顺元年千户陈铭典史陈升撤茅易瓦东西凿新濠门各建楼正德十四年恭荔冦毁叅政彭防同知张华按临监督砌以砖嘉靖十一年巡按御史施一德发公帑委署县事州同杨麟千户陈楚雄等重修甃砌内外易串房改橹堞称坚城崇祯末知县温厚建龙川德化二门月城兵燹寻毁
  国朝雍正十年知县陆炜修复建各门城楼今城高一丈七尺濶一丈一尺周四百七十七丈垜口三千三百九十有九池深六尺濶一丈六尺
  平乐府【平乐县附郭】
  府城东跨凤凰山岭南瞰大江西北带乐水唐武德八年乐州刺史江齐贤建后圮宋治平元年太守汪齐建筑高二丈一尺周四百一十六丈乾道乙酉太守葛永庆欲凿州治后山为濠不果元初诏天下毁城池郡累被冦至正庚寅监郡图萨敛民间墙屋砖砌以城之功未就而去次年通守赵士元继完之明洪武十三年知府李谊与守御所千戸刘源等以城隘不足容军乃辟广之增高三尺包砌以石高二丈四尺周五百四十一丈环以濠堑为门三有楼曰安定曰宁远曰镇夷冷铺一十七间治间知府余玉复凿城北二堑外树排栅岁久頽坏正德间兵备道张宏宜复经修葺增高三尺共二丈八尺城东北山岭环植以松嘉靖间大水西南隅城外砌砖崩卸同知周训修复万厯二十八年知府欧阳东凤见南门右北门左马道城垜逼窄动支库银督工增高城垜开马道四百三十四丈重建三门城楼其东城自钟鼓楼至凤凰楼一带枕于山岭马道窝铺俱低下五六尺难以瞭望城外三十五年知府陈启孙委官于城外取土进城填筑加高五尺用砖包砌完固长计二百六十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