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广西通志
广西通志
盛世滋生増益人丁共一万四千五百四十五丁钦奉恩诏永不加赋
附考宋绍兴二十二年广南西路戸四十八万八千六百五十五口一百三十万一千五百七十二【化髙雷钦亷琼州并南寕万安吉阳军俱属】
元元贞元年岭南广西道户二十一万八百五十二口一百三十五万二千六百七十八
明洪武初广西戸二十一万一千二百六十三口一百四十八万二千六百七十一
万厯六年戸二十一万八千一百五十八口一百一十八万六千一百七十九
桂林府
国朝原编人丁共六万二千二百四十二丁一分三厘零内除荒共九千七百一十一丁二分一厘实征共五万二千三百六十七丁八分三厘康熙二十年至五十年审増人丁共三千四百四十七丁九分二厘零雍正四年至九年编征新垦捐纳及首报陞科共一百六十二丁九分八厘零三项共五万五千九百七十八丁七分三厘零该征丁银七千七百六十九两五钱七分八厘零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编审
盛世滋生増益人丁共五千二百零八丁俱钦奉恩诏永不加赋
临桂县原额全熟人丁一万七千七百一十丁自康熙二十年至五十年审増人丁共一千零五十六丁五分二项共一万八千七百六十六丁五分该征丁银一千八百七十六两六钱五分全熟康熈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编审滋生増益人丁共七百四十八丁
灵川县原额人丁共一万六千零六十三丁内除荒丁二千二百五十丁零三分零实征人丁一万三千八百零六丁六分零康熙二十年审増人丁二百丁零八分雍正四年起至九年止新垦及首报陞科人丁六丁零三项共一万四千零一十三丁四分该征丁银二千三百八十二两二钱八分二厘零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编审滋生増益人丁共一千二百一十五丁
兴安县原额人丁八千二百七十四丁八分三厘零内除荒二千八百三十四丁九分一厘零实征人丁五千三百四十五丁二分三厘零康熙二十年审増人丁一千零四丁雍正四年至九年编征新垦及首报并捐纳陞科人丁共九十四丁六分八厘零三项共六千四百四十三丁九分一厘零该征丁银九百六十六两五钱八分七厘零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编审滋生増益人丁共一千四百零一丁
阳朔县原额全熟人丁三千八百一十三丁康熙二十年至五十年审増人丁共二百二十六丁二项共四千零三十九丁该征丁银六百零五两八钱五分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编审滋生増益人丁共六百一十八丁
永寜州额编人丁无
永福县原额人丁四千五百九十七丁五分内除荒二千三百一十六丁三分零实征二千二百一十八丁九分零康熙二十年审増人丁一百八十三丁八分雍正四年至九年编征首报共六十二丁三分三项共二千四百六十五丁零该征丁银一百四十二两八钱九分九厘零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编审滋生増益人丁共一百九十八丁
义宁县原额全熟人丁三千四百七十四丁康熙二十年至五十年审増人丁共一百七十四丁六分二项共三千六百四十八丁六分该征丁银四百零一两三钱四分六厘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编审滋生増益人丁共二百零七丁
全州原额人丁五千九百六十一丁八分零内除荒二千三百零九丁七分实征三千六百五十二丁一分零康熙二十年审増一百零一丁二项共三千七百五十三丁一分零该征丁银一千一百零九两零四分二厘零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编审滋生増益人丁共五百八十五丁
灌阳县原额全熟人丁二千三百四十八丁康熙二十年至五十年审増人丁共五百零一丁二分二厘零二项共二千八百四十九丁二分二厘零该征丁银二百八十四两九钱二分二厘零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编审滋生増益人丁共二百三十六丁
附考晋始安郡户六千
南宋始建内史户三千八百三十口二万二千四百九十【茘浦平乐建陵俱属今兴安属临庆内史】
隋桂州总管戸五万四千五百一十七【平乐茘浦建陵象义熙龙城马平富川龙平豪静阳夀桂林俱属】
唐桂州户一万七千五百八十一口七万一千一十八【茘浦丰水修仁今属平乐地】
宋静江府户四万六千三百四十三全州崇宁户三万四千六百六十三【静江府茘浦修仁永宁俱属全州初属荆南路绍兴元年聴广西路帅司节制】
元静江路戸三万五千一百五十口一十万六千四百三十二全州至元户四万一千六百四十五口二十四万五百一十九【属岭北湘南道】
明桂林府景泰三年戸五万九千七百八十九口四十二万九千六百六十五
万厯二十二年戸六万四千零一十二口二十四万一千二百五十二
平乐府
国朝原编全熟人丁共一万零三百二十五丁零康熈二十年至五十年审増人丁共一千六百零八丁七分零二项共一万一千九百三十三丁八分该征丁银三千七百九十五两五钱六分零康熈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编审
盛世滋生増益人丁共六百六十七丁俱钦奉
恩诏永不加赋
平乐县原额全熟人丁一千三百四十丁康熙二十年至五十年审増人丁共一百三十五丁二分二项共一千四百七十五丁二分该征丁银五百三十一两零七分二厘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编审滋生増益人丁共八十一丁恭城县原额全熟人丁六百三十三丁康熙二十年至五十年审増人丁共八十五丁二项共七百一十八丁该征丁银一百八十三两二钱八分九厘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编审滋生増益人丁共五十七丁
富川县原额全熟人丁一千一百七十二丁五分康熙二十年至五十年审増人丁共一百一十二丁零二项共一千二百八十四丁五分零该征丁银五百七十八两零四分七厘零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编审滋生増益人丁共七十丁
贺县原额全熟人丁三千六百一十七丁康熙二十年至五十年审増人丁共四百零五丁八分二项共四千零二十二丁八分该征丁银一千一百二十四两九钱五分二厘零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编审滋生増益人丁共一百七十一丁
茘浦县原额全熟人丁九百三十七丁五分康熈二十年至五十年审増人丁共一百二十二丁八分零二项共一千零六十丁零三分零该征丁银二百五十一两零一厘零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编审滋生増益人丁共六十七丁修仁县原额全熟人丁四百八十六丁康熙二十年至五十年审増人丁共二百一十九丁九分零二项共七百零五丁九分零该征丁银二百一十七两三钱三分五厘零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编审滋生増益人丁共四十六丁内民丁二十三丁獞丁二十三丁
昭平县原额全熟人丁一千零六十二丁零康熙二十年至五十年审増人丁共二百九十三丁三分零二项共一千三百五十五丁四分零该征丁银五百五十五两七钱二分二厘零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编审滋生増益人丁共九十七丁
永安州原额全熟人丁一千零七十七丁康熙二十年至五十年审増人丁共二百三十四丁六分二项共一千三百一十一丁六分该征丁银三百五十四两一钱三分二厘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编审滋生増益人丁共七十八丁附考晋临贺郡户二千五百
南宋临庆内史户三千七百一十五口三万一千五百八十七
唐昭州戸四千九百一十八口一万二千六百九十防州戸一千五十九口五千九百三十三富州戸一千四百六十口八千五百八十六贺州戸四千五百五十二口二万五百七十【防州今昭平永安富州今昭平】宋昭州戸一万五千八百八十贺州戸四万二百五
元平乐府戸七千六十七口三万三千八百二十贺州戸八千六百七十六口三万九千二百三十五
明治五年戸五千三百四十口三万一千二百万厯二十二年户七千三百五十二口二万八千七百四十
梧州府
国朝原编人丁二万四千八百九十二丁一分二厘零内除荒六十九丁零二厘零实征共二万三千三百三十三丁八分三厘零康熙二十年至五十年审増人丁共一千四百三十二丁八分九厘雍正四年至九年编征首报新垦陞科人丁共一千四百八十九丁二分三厘零三项共二万六千二百五十五丁九分八厘零该征丁银五千八百七十九两三钱零五厘零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编审
盛世滋生増益人丁共一千六百八十二丁俱钦奉恩诏永不加赋
苍梧县原额全熟人丁七千二百七十四丁五分康熙二十年至五十年审増人丁共五百六十四丁一分二项共七千八百三十八丁六分该征丁银一千一百七十五两七钱九分三厘零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编审滋生増益人丁共四百二十三丁
藤县原额人丁七千一百六十丁零二分内除荒五十七丁零九厘零实征六千七百九十一丁一分一厘康熈二十年审増人丁一百零九丁一分雍正四年至九年编征新垦首报捐纳陞科人丁共三百一十一丁九分九厘零三项共七千二百一十二丁二分零该征丁银一千五百六十四两七钱一分七厘零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编审滋生増益人丁共三百三十三丁容县原额人丁四千六百九十七丁五分内除荒一十一丁九分三厘零实征三千五百零八丁三分二厘零康熙二十年审増人丁一百七十丁零三分雍正四年至九年编征新垦并首报起科人丁共一千一百七十七丁二分四厘零三项共四千八百五十五丁八分六厘零该征丁银一千零二十八两七钱六分四厘零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编审滋生増益人丁共四百八十六丁
岑溪县原额全熟人丁二千零九十四丁康熙二十年至五十年审増人丁共一百七十八丁七分九厘二项共二千二百七十二丁七分九厘零该征丁银六百六十四两六钱三分一厘零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编审滋生増益人丁共三百六十六丁
懐集县原额全熟人丁三千六百六十五丁九分康熙二十年至五十年审増人丁共四百一十丁零六分二项共四千零七十六丁五分该征丁银一千四百四十五两四钱零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编审滋生増益人丁共七十四丁
附考西汉苍梧郡戸二万四千三百七十九口十四万六千一百六十
东汉苍梧郡户十一万一千三百九十五口四十六万六千九百七十五【髙要封阳端谿皆今广东地富川茘浦冯乗谢沐今属平乐】
晋戸七千七百
南宋戸六千五百九十三口万一千七百五十三隋戸四千五百七十八
唐梧州戸千二百九容州戸四千九百七十口万七千八十五藤州戸三千九百八十义州户千一百一十口七千三百三
宋元丰梧州戸五千七百二十藤州戸六千四百二十二容州戸一万三千七百七十六
元梧州路至元戸五千二百口一万九百一十容州戸二千九百九十九口七千八百五十四藤州戸四千二百九十五口一万一千二百一十八明洪武二十四年戸四万三千四百零七口二十四万八千五百三十八
万厯二十二年戸三万八千六百五十九口一十五万八千九百八十九【今郁林一州四属在内】
浔州府
国朝原额人丁二万一千二百九十九丁二分零内除荒五千七百一十七丁零四厘零实征一万五千一百九十七丁五分四厘零康熙二十年审増人丁四百六十六丁五分零雍正四年至九年编征首报新垦陞科人丁共三百八十四丁六分二厘零雍正七年将武宣县改隷浔州府该县原额全熟人丁八百九十一丁五分内除帮军拨学人丁二十九丁五分例不编差实征人丁八百六十二丁康熙二十年至五十年审増人丁共四十四丁九分零共九百零六丁九分以上通共人丁一万六千九百五十五丁五分六厘零该征丁银共五千四百二十一两一钱五分零遇闰年桂平平南贵县加征银二百六十九两一钱八分五厘零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编审
盛世滋生増益人丁共一千三百零六丁俱钦奉恩诏永不加赋
桂平县原额人丁六千六百零五分内除荒一千一百一十二丁零八厘实征五千四百七十六丁八分八厘零康熙二十年审増人丁一十二丁雍正四年至九年编征新垦首报陞科人丁共一十一丁五分四厘零三项共五千五百丁零四分二厘零该征丁银一千七百二十八两四钱五分三厘零遇闰年加征丁银九十四两七钱八分九厘零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编审滋生増益人丁共四百一十丁
平南县原额人丁四千九百三十八丁二分零内除荒二千三百二十一丁零六厘零实征二千五百九十九丁九分七厘零康熙二十年审増人丁九十七丁三分雍正八年首报人丁一十七丁一分七厘零三项共二千七百一十四丁四分四厘零该征丁银八百三十六两零四分九厘零遇闰年加征丁银五十六两四钱四分七厘零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编审滋生増益人丁三百一十八丁
贵县原额人丁九千七百六十丁零五分内除荒二千二百八十三丁九分零实征七千一百二十丁零六分九厘零康熙二十年审増人丁三百五十七丁二分雍正四年至九年编征新垦首报陞科人丁共三百五十五丁九分一厘零三项共七千八百三十三丁八分零该征丁银二千三百二十二两二钱五分四厘零遇闰年加征丁银一百一十七两九钱四分九厘零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编审滋生増益人丁四百六十一丁
武宣县原额全熟人丁八百九十一丁五分内除帮军拨兵拨学人丁二十九丁五分例不编差实征八百六十二丁康熙二十年至五十年审増人丁四十四丁九分二项共九百零六丁九分该征丁银五百三十四两三钱九分四厘零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编审滋生増益人丁共一百一十七丁
附考唐浔州戸二千五百口六千八百三十六龚州戸九千口二万一千思唐州建中戸百四十一贵州戸三千二十六口九千三百【龚州思唐今皆平南地】宋浔州元丰戸六千一百四十一龚州戸八千三十九贵州戸七千四百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