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广西通志
广西通志
                    
                          都阳土司
  顺山桥在司南三百里
  剥浪桥在司南三百一十里康熙四十八年土官黄玉璠建
  那阳桥在司南三百二十里
  古零土司
  刁律隘在司西三十里两峯夹道斜径﨑岖近接下旺土司界
  清水隘在司东南三十里路通上林土县
  罗降隘在司南三十里路通武缘县拨兵防守木桥去司城一百二十里
  石桥一在司治东南半里一在司西七里一在司西一百二十里俱系黔粤通衢
  泗城府
  迎晖闗在府治北三里明天启间设北达贵州永丰州界东北达庆逺府东兰州现拨官兵防守朝阳闗去府治五里路通西隆西林及田州土州官兵防守
  相葛隘在府东二百八十里
  骨邅隘在府东北三百里
  皈乐墟在府南一百四十里雍正五年设右江镇驻之七年改驻百色有左营守备汛防
  瓦村桥在府治北三里顺治十二年土目王忠建官桥在府治前康熙二十一年土官岑继禄建接龙桥在府治北半里康熙二十二年建
  镇龙桥即鎻龙桥在府治南康熙二十五年土官岑继禄建五十八年土官岑齐岱重修
  汾洲桥在府治南三十里
  西隆州
  麦林隘在州西南四百八十里
  小古障隘在州治西二百五十里
  板埧渡在州治北一百二十里
  八渡在州治北二十里俱设独木小船
  西林县
  普防隘在县西北一百一十里康熙六年建路达西隆广南山径盘廻颇称险僻汛兵防守
  上林隘在县东一百九十里
  那腊隘在县南一百七十里两山夹径出入必由谷口亦为扼要拨兵汛守
  瓦村隘在县南一百九十里江道所经近接夹山猺人出没
  那比隘在县南一百六十里汛兵防守
  防厚隘在县南一百九十里
  那佐隘在县西南二百二十里渡渌防出木龙山万峯交峙中有小径设把总一员汛兵四十名防守
  皿鐡隘在县西一百里路最险要外通广南城南桥在县城南一里
  县前渡在南门外
  北渡在县南一百里
  直郁林州
  西闗在州城西一里
  瑞龙桥在州城南半里旧名安逺桥元延祐间建明洪武二十七年知州陈铭重建万厯五年知州陈良珍重修
  国朝康熙四十七年复圮五十三年州人陈圣煜重修
  大江桥在州城北五里豸堂岭下
  西望桥在州城西五里壮垌口康熙二十五年知州贾有福修
  寻春桥在州治西北
  鵶桥在州城西二十里
  通济桥旧名茂林在州城东二十里茂林里元至正间建明治十三年知州李永珍重建都御史邓廷瓒改名太平
  国朝康熙三十九年陈圣煜重修
  三山桥在州城西三十里都监塘州人陶鲁建环土桥在州城西三十里明博白知县林瑄建武安桥在州城南濠
  迎春桥在州城东濠
  西镇桥在州城西濠
  永宁桥在州城北濠
  大兴桥在州城西十里明治十三年知州李永珍重建砌石为基架板为梁上覆以亭
  国朝康熙二十五年知州贾有福重建雍正五年州人陈朝坦苏为正唐琏文重修
  五里桥在州城东五里雍正三年知州张永熊重修
  龙泉桥在州城西北十里又名白鸠桥康熙五十六年陈圣煜重修
  利渉桥 綂济桥俱在州城北闗外三里
  伏龙桥在州城东三十里三桥康熙四十九年州人苏仲槐俱重修
  定川上渡在州城北二十里
  定川下渡在州城西南二十里
  博白县
  文星桥在县城东门外明永乐四年邑人秦希顔建宣德二年包思恭募修万厯三十五年知县谭岳重修
  通津桥在县北闗外明正统三年知县李铭建嘉靖二十三年知县缪宗道重修
  太平桥在县东儒学前后改为化县桥
  平政桥在县城东濠上明成化七年建
  饮马桥在县东南一里明永乐九年重修
  天塘桥在县城南二里
  白马桥 周罗桥俱在县城南七十里
  九岐桥在县城东南五十里
  清湖桥在县城南三十里
  东丹桥 南汀桥俱在县城西四十里
  隂桥在县南一百二十里
  潭蓬桥 下髙桥俱在东厢雍正二年监生李廷芬建
  七里桥在大玉里
  水榕桥在水鸣堡雍正二年贡生秦育桂生员賔汝谦募修
  率旦桥在柯木堡雍正二年监生李廷芬募建春台渡在城北七里
  南流渡在城南二里
  绿珠渡在城西七里
  陀角渡在城南五十里
  苍石渡在城南八十里
  北富渡在城东一百里
  北流县
  天门闗在县西十里髙崖防谷路经其中旧名鬼门闗地舆记胜云本桂门闗讹称为鬼元防访使永隆改名魁星闗明洪武间改桂门闗宣德中改今名唐沈佺期诸名人俱有诗
  白梅隘 新墟隘俱在县南一百八十里界广东化州
  黄炉隘在县南一百六十里界直郁林州并陆川县
  陆靖汛在县南一百六十里防守县属卞一卞三地方
  善迳汛在县南一百八十里为广东信宜县一路要隘
  登龙桥在县东初名化龙宋时学前桥也旧有防云金在后水在前学桥连出状元古以竹木为梁宋开庆元年县令徐传始甃以石搆亭明知县陈宗文萧遴王廷学刘修己邑人御史李宏俱重修通仙桥在县东北上有亭二座
  广济桥在县东康熙三十年邑人杨用栋建西门桥在县西小河上康熙三十八年邑人曹振宸建
  五桂桥 七贤桥俱在县南门外
  火烧桥在县西二里厢民冯澄建
  落桑桥在县东二十里绿蓝水上
  平安桥在县西二十里明万厯间邑人覃子相建
  国朝康熙五十年大水冲圯邑人梁奠周修复新河桥在县西十五里
  永丰桥 永安桥俱在县东二十五里
  太平桥在县东二十里四桥俱康熙四十九年邑人曹振宸建
  白洲江桥在县西四十里雍正二年邑人罗思防建
  通济桥在县西南百里康熙五十四年邑人顔思端建
  中和桥在县东南二十五里邑人曹大典建湾肚渡在南门外
  东墟渡在沙街口
  新村渡在县南五里
  石皮渡在县北二十五里
  银塘坡渡在县东三里
  秤锤湾渡在县西十里
  隆盛墟渡在县南八十里
  陆川县
  进贤桥在县南门儒学西明永乐间知县吴景建
  国朝康熙二年知县苏万邦捐造木桥
  梓童桥在县东
  卧龙桥在县西
  来青桥在县北明知县郭珍建举人厐骧修南桥在县城南半里明永乐间主簿吴克林建罗槽桥在县城北一里洞尾桥县城北三里兴隆桥在县城南五里马冈桥县城南十里米塲桥在县城北二十里良洞桥县城北三十里康熙四年知县方鼎俱重修
  木蔃桥在县城东北五里
  三练桥在县城南二十里
  廻龙桥 路察桥俱在县城北五十里
  黄榄桥在县城北七十里
  榕木桥在县城北十八里向系木桥康熙四十八年里民严济兴募修砌以石
  白马桥在县城东二十里
  通津桥在县城北二十里俱监生邱蒿建
  新济桥在县城北二十五里利渉桥县城北三十里康熙二十七年举人厐頴建
  六平桥在县北四十里向系木桥雍正八年知县谢锡侯贡生厐骏捐砌石桥
  六贡桥在县北七十五里贡生李昌祚倡建马坡桥在县北四十五里雍正八年里民黄永耀等募建
  西布桥在县城北六十里公贺桥县城北七十里俱举人厐骧修
  粮米桥在县城北七十里贡生曽振玢捐建乌江渡在县南三十里
  北当渡在县南九十里
  兴业县
  登云桥旧名街心桥在县南门外宋建炎间建造木桥歳久倾圯复甃以石
  迎恩桥在县东门外
  龙津桥又名新江桥在县南门外通津江上明天顺间知县向珍建
  富阳桥在县东北一里元至正间建明天顺五年重修
  鏁水桥在县城东南十里明太仆卿何以尚倡建后圯贡生谭樾何防苏重修
  藤防桥在县城南二十里明宣德五年建
  西水桥在县城北五里明成化间建
  东马桥在县北二十里
  龙母桥在县城北三十五里
  马山桥 岑江桥俱在县城南八里
  髙桥在县城北二十五里
  双桥在县城北十二里
  香山桥在县城南四里明万厯五年建
  双巩桥在县城西南六里
  龙穿桥在县城西南十里
  文头桥在县城西南二里雍正三年建
  五里桥在县城北五里
  明镜桥在县城西北十里雍正七年建
  广西通志卷十九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广西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广西通志卷二十
  驿站
  周礼遗人之掌歴代轺传之制所以逹上下之文而通往来之介政之修举于斯重矣粤西驿站四接自梧而逹肇庆自栁而逹黔中自西隆百色而逹滇南自兴全以北而逹京畿章奏之入计程而赴文移逓送绎至而刻不逾夫徳之流行速于传命今四海敉宁昔之邉陬罙阻皆康庄矣然则山驰水杭有日载
  圣天子之徳意以行而不知者同轨之迹纪极盛焉若夫体下以情俯征涂而思况瘁亦犹善御者之弗尽其力则固有司牧事之所存也志驿站
  桂林府
  临桂县【附郭】
  东江驿北至灵川县大龙驿五十里西南至永福县三里驿一百里南至阳朔县古祚驿一百二十里额设站夫九十名嵗需工食银一千二百九十六两雍正七年増设省城苏桥二站共马八匹夫四名驰逓滇粤要公文嵗需工食草料银一百七十余两雍正十年裁减站夫六十名留三十名并裁去驿丞以驿务归县兼理
  东去小路由省城九十里至古子岭白马源与平乐府恭城县交界西去小路由省城七十八里至都狼岭与永宁交界又五十七里至永宁州城南去大路由省城十里至赤土舗十五里至茶店舗十五里至白竹舗十五里至陡门舗十五里至丰林舗十里至羊角堡与阳朔交界又六十里至阳朔县城北去大路由省城十里至乌金舗与灵川交界又四十里至灵川县城西南大路由省城十里至平安舗十里至沙缸舗十里至山枣舗十里至大湾舗十里至乌石舗十里至防昌舗十里至风竹舗十里至新安堡朋山峡与永福交界又二十里至永福县城西北小路由省城七十里至石门堡与义宁交界又十二里至义宁县城
  东南水路由南闗七十里至南亭驿与阳朔交界又五十里至阳朔县城东北水路由北闗二十里至白石潭与灵川交界又四十里至灵川县城灵川县
  大龙驿南至临桂县东江驿五十里东北至兴安县白云驿八十里向有驿丞一员于顺治十六年奉文裁汰额设站夫九十名嵗需工食银一千二百九十六两雍正十年裁减七十名留二十名南去大路由县城十里至善政舗十里至甘棠舗十里至禾稿舗十里至乌金舗与临桂县交界又十里至省城东北大路由县城十里至甘奢舗五里至鲢鱼卡腰塘十里至小融江塘与兴安交界又五十五里至兴安县城
  南去水路由县城十里至富坵塘十里至双潭塘十里至白石潭塘十里至临桂县交界北去水路由县城五里至千秋峡腰塘五里至峡背塘十里至大埠塘与兴安交界又七十里至兴安县城兴安县
  白云驿西至灵川县大龙驿八十里东至全州城南驿一百二十八里额设站夫九十名嵗需工食银一千二百九十六两雍正十年裁减七十名留二十名
  西去大路由县城十八里至严闗舗十里至塘堡营舗十里至白竹舗十五里至大融江舗七里至小融江塘与灵川交界又二十五里至灵川县城北去小路由县城三十里至簕竹舗一百零五里至湖广城步县界东北大路由县城十四里至唐家司舗十里至光华舗七里至石梓舗与全州交界又九十里至全州城
  东去水路由分水塘十五里至贺家塘十五里至东桥舗十里与全州交界西南水路由县城七十里至大融江又由大融江三十里至灵川县城阳朔县
  古祚驿北至临桂县东江驿一百二十里东至平乐府平乐县昭潭驿一百里额设站船一十一只水手二十二名雍正二年裁驿丞归县兼理东去大路由县城七里至髙车塘八里至岩寺塘七里至公馆塘八里至季鱼塘与平乐府平乐县交界南去小路由县城七里至髙车塘八里至燕村塘十里至龙城塘十里至界牌塘与平乐府荔浦县交界北去大路由县城十里至白沙塘十里至都歴塘十里至赤板塘十里至永安塘十里至塘郡塘十里至羊角堡与临桂县交界又八十里至省城东北小路由县城二十五里至广顺塘五里至黄鳝塘与平乐府恭城县交界
  东去水路由县城二十里至公馆塘十里至季鱼塘与平乐府平乐县交界北去水路由县城二十里至铅寳塘十里至兴平塘十里至大桑塘十里至羊蹄塘十里至临桂县交界
  永宁州
  西去小路由州城四十里至清水塘四十里与栁州府融县交界北去小路由州城十里至安息堡十里至牛河十里至小荡十里至兴隆堡十里至大长江七里至都狼岭与临桂县交界又七十八里至省城东北小路由州城六十五里至都狼堡又五十五里至永福县城西南小路由州城二十里至穿岩三十里至桐木镇二十里至富禄镇又三十里至常安镇
  永福县
  三里驿东至临桂县东江驿一百里西至栁州府雒容县一百八十里额设站夫三十名雍正七年増设站船三只水手六名雍正九年裁去站船另设县城理定二站马八匹夫四名驰送滇粤要公文雍正十年裁减站夫十二名留十八名西去大路由县城十五里至鱼梁塘十里至海湾塘十里至大石塘十里至拦马塘十五里至深定塘十五里至理定塘十里至草鞋塘十里至西游塘十五里至乌沙塘十里至樟木塘十里至旧街塘十里至三角塘十里至独厄塘与栁州府雒容县交界又三十里至雒容县城东北大路由县城底塘十里至潘村塘十里至新安舗朋山峡与临桂县交界又八十里至省城
  西去水路由县城十五里至鱼梁塘十里至海湾塘二十里至拦马塘二十里至理定塘二十里至西游塘三十里至古罗塘二十里至新村塘十里至牛摆塘与栁州府雒容县交界
  义宁县
  东去小路由县城二十里至拽劳隘与灵川交界又六十里至灵川县城西去小路由县城三十里至桑江口又一百八十里至石门隘与栁州府懐逺县交界南去小路由县城十二里至鹅桥堡与临桂县交界北去小路由县城进桑江口二百三十里至横水隘与湖广城步县交界东南小路由县城十二里至石门堡与临桂县交界又七十里至省城西北小路由县城进桑江口二百五十里至界牌隘与湖广绥宁县交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