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广西通志
广西通志
夀山在县东五里有吴宝卢仙迹硃书夀山二字至今不磨
羊角山在城南中有石室敞濶可容百人
揽口山在县西北十五里连延数十峯高千丈深林宻箐间出不逞为邑要区
天堂岭在县东北六十里有泉不涸
秦岭在揽口山西高与之齐
老人岩在县西南三里传有老人拄杖于此登者俯视万象如在云际其下一岩尤竒怪蓄水澄渊深莫测每风雨见有蛟龙出入云
韶潭岩在县西北二里极宏敞夏凉冬温可坐千人避冦者呼为小桃源
灵岩旧名老君洞上有白石巍然如列仙灵夀溪贯入岩下清响作环佩声宋太宗颁御书百二十轴藏于洞改名真仙岩张孝祥磨崖大书天下第一真仙之岩
玉华岩在城西北四里下一石如虎上一石如龙俗谓之龙吟虎啸稍近有洞亦曰玉华光怪陆离翠碧绣错其右即鲤鱼岩邃壑幽秀碧泉寒冽为带江之源
德岩即弹子岩产石甚圆形如弹子有石刻三字刘公岩在城南四里旧名西峯宋绍定间郡守刘继祖命寺僧智性辟之因名
背江洞在县西北二十里万山包络曲涧萦回中有江为邑要害
采蓝洞在县东北四山环列洞中平地如砥石上有硃书采蓝洞三字
融江即怀逺容江一作潭江南流迳县城东入栁城县界防龙江至府城为栁江
浪溪江在县东北一发源永宁州髙望山一发源义宁县大罗山西流至县之抚罗二水防合又西至长安石旗口入于融江
李获江在县东北一名南江西北流至主簿入浪溪江春夏水盛可通舟楫
宝江在县东北源出怀逺县南流入县界折而西流入融江江深广抵浪溪江之半
武阳江在县南由罗城县东流入县界至新围入融江
清流江在县南西北流入于融江
高桥江在县南四十里发源鵞颈镇深山东流入于融江
带江发源于鲤鱼岩清溪溶演经城北环西绕南东入融江为县城天然濠堑
背江在县西北其源有三右为思杲江左为通道江中为都狼江防于大约镇南流至揽口折而东蜿蜒数十里峭壁深箐两岸偪仄东入于融江距县城一十五里以江在县城后故曰背小舟至思杲江之门田都狼江之扶问浅不可进经背江峝狑獞所居险恶殊甚
回回江在长安镇西北二十里源出大田铜锣山东入融江
蔡邕江在县南一里源出西峝都沟山滙于老人岩下东流入融江
灵夀溪在真仙岩内其水穿岩而流相传老子经此以丹投水中饮者多夀
古鼎潭在城西南居半山中常闻潭内有钟笛声岁旱求雨輙应
安灵潭在真仙洞后古安民居白日雷震陷成潭有灵物栖止岁旱祷焉
落杯洲在小东门外世传有异人落杯于此遂成洲
丹洲为县南水口
三星洲在县南三里有三小渚如三星布列蓝洲在县南水涨不没昔有蓝姓民居其上都博塘在县西南十五里寛百亩
长塘在上团秋冬不竭
怀远县
武牢山在桐木村后离县九十里其峯尖秀如削高出羣山上远近皆见为一邑之望俗传上有仙亭仙桃等物人着意寻之弗见又呼为珍珠山天马山在县治东双峯平列前后两驾缥缈相逐如天马然
凤凰山在县东南两山对峙如凤
珠玉山在县南为邑案山
挂榜山在县治西如平头一字又曰一字文星苍防山在县北二里
大耀山在县北十余里
大贵山在县西北猺人槃瓠种所居
羣凳山在大容江勇尾地
猫儿山在县东曲迳迤林木阴翳西边水出板江东边水出桐木合流
九曲山在下石门西山离城十余里相传有仙人对奕石上有诗髙万仞怪石巉岩中流一碧练千尺
龙顶山在独峝至贵州黎平府五十里属洪州平价村交界
大伞山自林溪过稿铺长三十余里山顶分界东北水出湖广绥宁西南水出县界
石门山两山峭壁对峙如门凡四一在塘窟之上一在四江牙一在大容江一在沙坭
平山在县北五里宋建平州即此地
唐朝山近接笏山在县东北一百七十五里与湖广通道县分界
狮子山在军听潭西其山形似狮子项下繋五铜铃昔传有狮子现形于此
古坭山在县北一百五十里峯峦环抱岚气凝聚旧志浔江源出焉
扶劳山在县治北
枫木岭在下猺龙
古平岭由桐木过白杲延袤二十余里中有十二盘其髙万仞
大重岭在塘窟之北与老堡交界
天鵞岭在河里铜锣交界
牛郎岭在江边大里交界
太白岩在下石门右相传太白谪夜郎时登眺放咏筑室于上
香炉岩在石门顶上相传有仙人修炼于此遗迹尚存
琴瑟界离县治四十余里在武洛八姜进至独峝青岭界在永吉上峝沙坭村对河至绥宁县三十里与西龙交界前明于此立堡
通天寨在大营峝黄土塘北接湖广绥宁东接桂林义宁西南属县界绵亘数十里其髙万仞俗呼为都天岭
虎石在石门上东边一石似虎形
出米石在军听潭西相传昔有道士居此石孔中自出米可食三五人
容江广舆记作融江考贵州黎平府永从县载有容江水出曹滴司合清水江旧志载容江出清水江由古州而达于老堡则实系容江无疑
斗江一自义宁县滩头过龙胜村流入一自湖广城步县下都乃村合沙泥水流入由古坭陈村以达浔江左右二水相鬬故又名鬬江
西波江在县北四十余里自白雉山防合大江板江在县北源出扶劳山入大江
古州江出黎平西苗地经石门山而南绕县西又南入容江
田寨江在县北三十五里由田寨丹竹诸村入大江
蕉花江在县北出蕉花村自江口东入大江军听潭在县北三里深十数丈一碧万顷四时澄澈
石门潭石壁对峙如门
古坭潭在浔江中有二圣庙
老堡滩即旧县下自老堡右为浔江左为容江马鬛滩在浔江中险上下用缆方可行舟诸葛营滩在容江中直至古州接清水江
蛮石滩古为万石镇今废
大容江口在老堡对面两山对峙有三王庙神最灵
象州
凤凰山在州东北北下里离州二十里山势凌空如凤飞状
白面山在州南十里横截大江中多白石俗称挂榜山
象台山在州西山下有石刻象真岩三字深处有白石如象
石鹿山在州正东昌化里离州八十里上有鹿池雷隠山在州东六十里下有仙女池风土记云天欲雨则此山先有云雾
卧龙山在州东南六十里东乡里猺山
天柱山在州东北七十里安山里猺山
圣塘山在州东北一百二十里安中里猺山热水出其下相传昔有猺人攀藤而上见一池清冷可爱内有鱼鼈桃李环绕且多猿猴
五马山在州西二里奔腾跳掷如骏马脱缰笔架山在城南二十里又南五里为道士峯石牛山城东四十里常有云雾天晴遥见如牛形文笔山在城西南二十里尖峯拔出如笔
石门岭在州东十里
鹭鹚岩在州南十里有石如鼓吕景防名曰石乐岩
三仙岩在州北十五里
金鸡岩在州治南西乡里离城二十里内有民居象江即栁江流经城西溯流而上至江口分流右至雒容运江界六十里左下永福江达苏桥热水江在城东北二十五里源出黄田猺流入象江
热水江在州东北一百余里出圣塘山下
凌田江在城东北二十五里源出濮泉流入象江牛角江城东北十五里源出天盖山流入象江龙角池在北门内州署后旧立苑置亭称名胜今燬
仙女池在州城外天盖山
濮泉在城东四十里松桧森罗水石交映
来宾县
龙镇山在县治北一里高扶云际为一邑之镇俗名三台山
金峯山在县南四十里上有瓦寺为唐时遗迹释氏所称第一代祖宋绍兴八年畱偈此山碑尚存字迹糢糊难识
石牙山在县南四十里平地有石峻峭如牙接贵县龙山
居松山在县南三十五里秀出羣山号曰文笔山顶有石盆仙鲤之胜
双髻山在城东四十里山形相对如髻晚霞朝霭掩映更佳
【阙】神山在县城西三十里僧武志修炼于此每出即驾青布为桥去地六七尺市人见而异之宋元祐初飞升而去载一统志
龙峝山在县西十里雨余星晓乱云围抱景最深远
思玉山在县北四十里相传有人得玉于此后再求之不获因名
雷山在城北三十里
八云山在城西十里
贾利山在城东三十里
双泉岩县西北一百里有泉冬温夏凉相传昔人肄业其中常患无水忽一日双泉涌出故名石佛岩城西十里余龙峝侧石佛髙丈许不假人工
白云峝在县北三十里山水清佳为邑人游宴之地
白牛峝在县西南六十里中有白石状如牛大江源出滇南自迁江流经县城西七十里至都泥江口合栁江歴武宣内有蓬莱黄牛古塔诸潭称险恶舟子动色相戒犹往往覆溺水入夏即红顷刻涨数丈巨木枯枝与流俱下至秋深水乃定名红坭江
定清江源出清水堡流经县北合红水江
雷江源出新庆村流入大江昔有毛雷捕鱼于此因名
牂牁水流经县西合红水江
白马溪源出白牛峝流经县南入大江
蓬莱岛在县治下水十里古州治所在山光水色映碧浮青颇具胜槩
庆远府
宜山县【附郭】
宜山在府城北龙江上唐名宜州以此山旧有飞来庙
北山在城北一里唐陆仙翁修炼于此常有紫云鹤乘空而下如神仙之防故又名防仙中有白龙峝潜通南山龙隠又有崔莫二仙姑炼丹所旁翼青鸟硃砂两山岩前石若观音其上石井曾出并蒂莲花即称为玉井云
卢山在城北二里对府治后
天门山在城北一里二峯如笋崒嵂参天亦名天门拜相山上有冯京祖茔又呼状元山
龟山在城北三里其形似龟故名
九龙山在城西南六里山多峝窍内有石田峝口一潭深不可测因祷雨响应立庙祀之又有丹霞岩宋刺史张自明卒棺舁于此石开自合上有丹题仙迹
南山在城南五里其岩轩敞如屋后洞曰龙隠有石龙鳞甲宛然前建广化寺左为白云岩系卢僧德洪脱化处又有宋真宗御书阁旁建三贤祠祀黄太史庭坚余襄公靖冯三元京东畔石镌余襄公畱题真迹
日山在城东北二十里隔江与月山对峙以其特立而圆故名
月山在城西二十五里其形肖月风土记云东有日山西有月年年征战无休歇幸得西水向东流世代永无忧
鹤山在城东南二十里上有石色白如鹤
鳌山在城东南二里
大号山在城南二里髙可远眺上有宋赵清献公放鹤亭故址
文笔山在城西德胜镇挺秀如笔突耸云端屏风山在城西八十里岩贯胸腹上有道观梓潼阁悬梯方达
香炉山在德胜镇西鼎足屏风文笔二山
羊角山在河池所西五里其麓有宋杨文广故垒大曹山在城东四十里
小曹山在城东二十里
九子山在城东二十里九峯排矗锁龙江水口一名九头山
青鸟山城北一里防仙山东相传古有青鸟飞至产异草
朱砂山在城北一里北山之侧
桃源山在城南三十里系吴仙葬处
铁城山在城北二里
马蹄山在城南三里形若马蹄
夀山在河池所治东北有三宝寺朱僧脱化处韦家山在城西四十五里
独存山在城西七十里
谢表岭在城西五十里传杨文广得胜回朝于此拜表故名
棋盘岭在城西八十里
冷暖岩在城北一里洞达山腹前冷后暖
青灵峝在城东二十里
古城峝在城北青鸟山后一名紫霞峝峝七曲有文昌像
观峝在城西二十里其峝灵异有西原太子祠龙江石笋嶙峋滩门险激发源贵州都匀府自独山州流入经府西北诸蛮峝防思荔诸水东南流至县北折而东入栁城江滙融象下浔梧水势宛转如龙故名
小江在城东北六里源出天河合龙江下流洛防小江在城南六十里流入龙江
流马江出永泰里山洞东北流合龙江
默流江源出龙门水由地行至雒目里黄猺里主寨黑洞四分独山中通马泗东流彭岭灌养三处之田
饮军池在城西宋军校陈进叛围城久涸一旦复涌居民赖之曹利用饮军于此
放生池在旧城东门外即古楼塘宋时凡遇圣节买生物放之以祝无疆故名
龙泉在城南二里其水重于他水黄山谷称之果然故又名重泉
莲花塘在府学前
龙塘在府城南二里旁有龙母庙
宜江井在城内城隍庙西与龙江水相为消长河池州
智山在州城南四里髙耸入云西连吴山笔架三峯并峙唐时建智州于此
火焰山在州城南五里其上一石宛如纱帽又名纱帽山
凤仪山在城北四里势极险峻州治半枕山麓屏风山在旧州城北嵳峩环绕如屏之峙上建观音阁山半有泉盛夏溢流今泉仍而阁废
四一山在州北五里近州旧治倚屏风山
马鞍山一在州城西北三里一在州西南一百二十里那龙河出焉
东山在州东四里挺然独立又名乐教山
智州山在城西四十里盘纡绵亘唐建智州因以名山
太平山在城东五十五里金城江边石上镌有天下太平四大字
鬼人山在州东三十里内有深岩尝吹响器路旁有石棋盘仙人脚迹相传曾有仙人于此奕棋杨村山在州东南十里有岩曰龙岩洞口甚小止堪一人出入内寛濶深逺可容万人有石成龙形鳞甲光亮如金色又旁有石佛名曰佛岩
吴山在州西离城六里
移岭山在州北七里崖岫为峭拔
剑甲山在州城南一百十里下岳村小路西通鸭峝
洪鹿山在州城南九十五里
岜带山在州城东九十五里古云里东通安定司振人山在镇南里洪鹿山之南洪龙江出其下定南山在板村去城南百二十余里相近为干山都铭山在州城东二十里旧名都猛隘
雷山在弄郎村与岜上山相近接东兰界上有关堡
鱼跃山旧州城东北一里稍南有新月山祥云山三山并列苍翠郁然
北防山在州城南一百二十二里
白马山在州东二十里
岜上山在州城南一百二十五里九门村北天马山在城南近接剑甲山
鼓儿岩在州城东五里岩甚深邃内尝闻鼔声金城江在州城东五十五里自荔波县流入宋置金城州即此江南岸石名喇街东里许有石如盘南来溪流其上日夜鸣啸
灵浅江在州东南源出镇南里合洪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