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广东通志
广东通志
罗定州儒学【在城外旧在开阳乡元大徳八年知县陈泽徙于州治南三里明初知县晋善重修正统六年县丞魏瑶増修景泰三年周刚徙城内成化十九年林昆建防门正徳二年知县翟观徙于县署之右嘉靖十六年郑复易民居为师生舎四十一年秦绍益复移建城外旧址万歴五年改罗定州学 国朝顺治四年署兵宪李士琏重建十五年知州胡献珍更换正栋増设门屏修造两庑防门开濬泮池建櫺星门十八年学正梁晨栋训导黄河源捐倡鼎建殿庑祠宇康熙十二年知州李丹捐建明伦堂五十五年知州王国栋倡建雍正元年改启圣祠为崇圣祠】
连州儒学【在列秀亭右旧在城内东南隅宋崇宁中迁聨璧坊政和中迁东园乾道八年知州陈复迁东南隅端平二年知州留元长迁列秀亭右明洪武三年迁巾峯山下寻废十四年建于四角塘二十一年同知刘本和复迁列秀亭旧址景泰五年知州蔡瑛修治五年知州廖辅修正徳三年知州张书鲤修嘉靖五年知府何士鳌建敬一亭防门十五年判官余勉学修学宫万歴中知州张聨奎叶肇梓相继増饬万歴十三年知州时一新修儒学门在啓圣祠南其东为射圃堂而为学正廨又西为两训导廨 国朝学仍旧址顺治十二年知州窦必胜王彦賔复修康熙十年櫺星门及泮池桥亭圮毁知州李蕡以次修复十三年同知刘炳修敬一亭建养气斋二十四年知州安达里修葺改树前门三十九年署州事王永烈易防门木栅以甎石四十一年知州王济民开泮池六十年知州马槐修防门易以石雍正元年改啓圣祠为崇圣祠摄事知州孙焘重建学宫教谕陈王猷督修】
各州县
南海县儒学【在郡西南隅始附于郡学西庑宋嘉定三年知县宋钧建于县东六十步经畧使陈岘増买学田四十余顷淳祐四年经畧使方大琮捐资改建庙学宋季燬于火元至元三十年复徙建城西髙桂坊明洪武三年诏兴学校乃増饰之二十二年训导张立以庙学湫隘请于御史王骥辟东北民房以广之始创馔堂二十六年教谕唐善同复请于巡按御史朱希文展华子巷西南民居改门南向永乐七年教授卢昌重新之正统八年提学佥事彭琉建大成殿复拓学后地创尊经阁及东西号舎景泰三年副使韩雍以盐仓街隙地易学东民房増建之天顺元年巡按御史徐瑄始凿泮池跨以石梁护以石栏成化十年知府吴中易櫺星门柱以石八年巡抚都御史韩雍重修正徳元年知县杨纯重修嘉靖六年提学副使欧阳铎建聚奎楼于左屏墙于前嘉靖三十年提学副使张希举易民居改迁学门之南万歴中知县蒋汝瑚黄琰相继修之万歴三十四年知县刘廷元请于提学副使朱夑元厘复侵地捐金重建名宦乡贤二祠于清献祠后建敬一亭于尊经阁前学左原有青云路久为居民侵没崇祯七年知县黄熙印教谕陈邦奎请于提学曽化龙修复旧址 国朝顺治初学宫左右多为旗兵所居康熙二十二年参议蒋伊倡议捐赀稍拓其地巡抚李士正学道于觉世佥事韩作栋知县郭尔戺教谕陈天柱训导郭凌霄各捐俸有差重修学宫但内地湫隘前门迫窄其故址未能尽复雍正元年改啓圣祠为崇圣祠七年知县刘庶捐修并建复聚魁楼八年刘庶捐资改建崇圣祠】
番禺县儒学【在郡东门内初附郡庠西庑宋淳祐元年知县诸葛珏建于县东南五里前俯大江后提学李鉴摄帅事捐赡军田四百亩以助养士经畧使方大琮临流筑浴沂亭为士子游息之所后燬元至元三十年暂附南海学明洪武三年知县吴中建于郡东城外十三年展东城学遂在城内即今学所二十五年知县髙鸾教谕张敬増修之辟射圃于学右建先贤祠于防门左永乐二十一年主簿奚琳重建明伦堂正统十二年按察使黄翰重建尊经阁及号舎成化四年知府吴中易櫺星门以石八年都御史韩雍重修庙学及光风霁月亭治六年左布政使冯俊増修十五年知县赵继宗撤而新之万歴二十四年知县蒋之秀重修 国朝顺治十六年知县蒋如松修葺康熙二十三年知县李文浩重修大成殿雍正元年改啓圣祠为崇圣祠】
顺德县儒学【在县治东南宣化街明景泰三年知县周亶建皆以茅茨六年知县崔瑀始瓦之天顺四年知县李先建两斋馔堂以及仓库庖湢成化元年知县钱溥始建奎文阁立卧碑甃泮池名馔堂曰观颐其后知县呉世腾建号舎八十两庑亦重建焉治间知县吴廷举建防门及斋范祭器正徳间御史袁仕命曾宪易櫺星门以石庄科修明伦堂于是廷举来为布政使撤奎文阁之朽腐而新之邱道隆修观颐堂丽泽亭増号舎至一百三十嘉靖二年提学副使欧阳铎毁淫祠以修西庑五年知县林应聪徙建射圃四十三年知县李有则重修庙学隆庆六年知县胡友信辟泮池万歴十一年知县叶初春大修学庙射圃原在奎文阁东今迁梯云山麓 国朝康熙十一年知县王尹与教谕余鼎藩重修堂庑三十二年知县徐勍捐修并置祭器四十五年知县何玉度倡修尊经阁经置木石筑包台值去官六十年署县理猺同知楼俨倡修学宫工乃竣并建丽泽堂雍正元年改啓圣祠为崇圣祠四年知县陈鸿熙捐修大成殿七年知县柴玮捐修学宫】东莞县儒学【在东城外旧在县东南二里许宋淳熙间知县王中行迁于今所开禧二年知县刘棠移建大成殿于学右嘉熙三年知县许巨川建经史阁淳祐元年知县赵善郮修大成殿元至元二十八年邑士黎友龙重建经史阁大徳五年廉访使赵兴祖檄县彭振重修明洪武三年诏兴学校五年知县詹朂彻庙庑堂舎而重建之洪熙元年知县李正重加修葺正统四年通判王玘重建讲堂六年知县王尚防修殿庑辟射圃修观徳亭及书楼号舎浚泮池建致逺亭天顺七年知县吴中重修成化二年知县范彦理重修庙学正徳十三年数谕邹珠重建明伦堂仰髙亭十三年训导方辂建东西斋十五年教谕刘兰建仪门及仓库嘉靖四年知县李性辟射圃亭于明伦堂东北二十八年知县孙学古重修庙建敬一箴亭四十年训导周荩臣建尊经阁四十一年知县乔诰复修啓圣祠东西庑泮桥学门万歴二十八年知县翁汝遇以民居冲射形家所忌筑垣于庙学之南以障之崇祯八年知县汪运光重修建复教谕廨土地祠 国朝顺治十二年邑人蔡元眞重修 先圣先贤木主康熙十九年知县裘孔武捐修两庑明伦堂二十八年知县郭文炳捐修防门櫺星门重建启圣祠雍正元年改为崇圣祠七年知县周天成捐资重修正殿明伦堂防门櫺星门名宦乡贤诸祠】
从化县儒学【在县左明治七年知县刘初创先师庙十三年知县林晏建两庑十六年教谕罗懋建明伦堂正徳九年知县刘铎建櫺星门嘉靖元年提学副使魏校建堂斋尊经阁二年知县傅举修庙创号含省牲所二十四年知县郑景昂教谕傅阳明改建庙庑三十年知县吕天恩建防门三十六年知县曹濬始成之四十三年知县陈豫章重修四十五年知县周大柱建启圣祠于讲徳堂左为名宦祠右为乡贤祠万歴十二年教谕殷辂増建旁斋四十八年教谕冯应龙重修崇祯二年知县雷恒重修 国朝康熙二十二年知县刘朝祚重修五十七年署县萧大成建二坊于櫺星门外雍正元年改启圣祠为崇圣祠】龙门县儒学【在县治西南明治九年始建嘉靖十二年知县吴宗元建敬一箴亭啓圣祠嵗久倾圯 国朝康熙五年知县杨熚捐修雍正元年改啓圣祠为崇圣祠】
新宁县儒学【在县治东明治十一年建嘉靖二十一年知县王臣始修敬一亭建啓圣祠及辟射圃于东 国朝顺治十八年知县郑滋教谕余鼎藩倡修学宫康熙二十四年知县张殿珠教谕冯五姿训导林垐倡捐重修雍正元年改启圣祠为崇圣祠】
增城县儒学【在县治北鹤子峯下宋开禧中建于城西北登髙峯下初建四斋后合为二嘉定二年复析之以博文果行存忠履信名焉后燬于兵元至顺三年县尹左祥徙建城西冲霄门外面鳯凰台元季复燬明洪武三年知县吉添礼建于旧址后燬于贼永乐中知县董友成黎显相继修复宣徳三年知县蒋谦重修正统三年佥事彭琉知县谌询重修成化二年左参政张瓒建堂殿斋庑塑圣贤像甃池以石桥跨之规制渐备嘉靖初知县朱道澜重修七年知县文章建立启圣祠増号舎于学左万歴三年知县王良心重修嵗久倾塌四十七年知县谢士章即故址重建天啓四年知县钱忠爱建魁楼于学左崇祯十年知县陆清流迁建明伦堂于庙左后为教谕廨西为训导廨 国朝顺治十二年屏墙倾圮训导王徳新捐俸建复康熙二年知县徐鳯来重修学宫二十七年训导王啓宏捐置两庑牌位四十八年知县沈澄复修学宫建照墙砌泮桥雍正元年改啓圣祠为崇圣祠七年知县周天成捐建圣域贤闗牌坊】
香山县儒学【在城东隅宋绍兴二十六年始建于县东莲峰麓淳祐四年主簿宋之望徙建县西南滨于濠元泰定三年县尹左祥改徙莲峯旧址元季毁于兵燹明洪武三年诏兴学校县丞冲敬重建正统元年佥事彭琉修之正徳十六年教谕顔阶别建讲堂嘉靖元年御史涂敬建公廨于讲堂之北环列学舎七年提学副使萧鸣鳯檄知县林士元拓讲堂析丰盈仓虚地迁建焉二十六年知县邓迁修葺万歴三十三年知县王好善申请提学朱夑元迁复莲峯旧址未竣知县罗继宗捐俸成之 国朝康熙五十一年署知县陈廷纶以埠租修葺雍正元年改啓圣祠为崇圣祠】
新防县儒学【在县治东北宣化坊宋庆歴中始建元因之后毁于兵惟存櫺星门石柱六明洪武三年知县吴拳署学儒士吴汝梅建于故址十八年开拓城垣主簿傅霖徙前百余步眂旧址稍南宣徳八年知县林廷芳修正统二年提学彭琉増修天顺二年知县陶鲁复新之治十七年提学副使潘府剏道源亭知县沈章罗侨徐干相继修之嘉靖元年佥事陈刚祝品加饬八年飓风折櫺星门及牌坊佥事莫相树之十一年知县张文鳯建敬一箴亭创啓圣祠十二年佥事朱道澜修号舎讲堂十九年佥事李文鳯创尊经阁泮池步云浴沂三桥及泮宫坊万歴十二年知县袁奎建文昌阁于学宫左二十五年知县周道行重修圣殿明伦堂及两庑两斋左为名宦祠右为乡贤祠二十七年署县推官陈基虞修櫺星门及左右桥三十六年知县王命璿教谕赖彩移左右桥于东角上曰化龙桥崇祯十五年巡按栁寅东捐俸重修 国朝顺治九年知县刘象震重建啓圣祠十六年教谕姚士裘重修康熙二十年教谕吴孟璘重修训导萧炜光捐建学署雍正元年改启圣祠为崇圣祠】
三水县儒学【在县治东鳯凰坑明嘉靖六年知县程儒建八年知县汪克思修三十三年知县周文燫重修万歴二十六年知县髙瀛重修天啓四年知县陈素养改泮池于櫺星门内又于门外髙筑照墙崇祯二年知县沈起蛟修防门又于泮池左开一门曰龙门嵗久倾圮 国朝顺治十六年知府黎民贵捐修防门康熙九年知县苏嵋训导陈大觌重修殿庑及櫺星门圣域贤闗二坊防门名宦乡贤明伦堂啓圣祠二十四年知县王永名捐修雍正元年改啓圣祠为崇圣祠】
清远县儒学【在北门外宋淳祐四年知县杨观建于邑治东南元季燬明洪武三年诏兴学校知县李铎教谕岑恕于故址创建三十一年知县华子厚新之宣徳六年燬于西寇次年知县陈性初重建殿堂斋庑及门正统六年提学佥事彭琉辟学基増号舎十二年训导欧阳本徙射圃于城西南景泰三年县丞骆雍改建明伦堂成化十六年知县黄谅修之嘉靖三年缺 恩具奏改迁提学副使欧阳铎迁建于北门城外瑞峰寺故址四年知县洪子诚重修十八年兵备佥事李文鳯建号舎二十三年佥事何元述迁宋旧地其讲堂则在城内北隅通衢之东隆庆五年知县邓文学移圣殿向巽峰万歴二十四年守道郑人逵建啓圣祠明季兵燹明伦堂祠舎相次倾圯 国朝康熙四年知县刘尧枝教谕黄许爃卜旧卫故址迁建五年工竣九年知县冯臯疆修整垣墙二十二年知县刘士骥捐修殿宇二十三年训导李滉协修五十九年邑人捐建迁复瑞峯旧址雍正元年改啓圣祠为崇圣祠】
新安县儒学【在东门外明万歴元年知县吴大训始建其教谕训导署搆于城内二十三年知县喻烛教谕施孔俭改建于城南知县李汝祥相继成之规制比旧加备崇祯十五年知县周希曜以形胜弗善建复于东门之外 国朝康熙十年飓风大作庙宇倾塌知县李可成申请修复训导凌相旌相继修葺二十二年教谕黄衮裳重新土地祠偏厢书楼雍正元年改啓圣祠为崇圣祠】
花县儒学【在县治东 国朝康熙二十五年知县王永名创建圣殿两庑防门泮池櫺星门照墙及啓圣祠名宦乡贤两祠文昌祠教官住宅规模详备雍正元年改啓圣祠为崇圣祠】
右广州府
曲江县儒学【在城西宋绍兴初建于城东南隅大鉴寺之左元延祐中燬至和元年重建明洪武初知县谢任毅修天顺七年参议王英重修治十三年知府蒋钦迁于府治之东文庙两庑防门泮池俱备同知李纯建櫺星门重修明伦堂通判黄豫建啓圣祠知府符锡建两斋号舎敬一亭在明伦堂后祭器库学仓在文庙东隆庆三年知府李渭迁笔峯之麓万歴八年知府周嘉谟迁于通济仓故址崇祯八年知县潘复敏重建敬一亭及射圃 国朝顺治十六年知县凌作圣重修康熙十年知府马元捐修防门教谕莫松龄捐建学署于聚奎堂废址二十二年知县秦熙祚重修雍正元年改啓圣祠为崇圣祠六年知县蔡书绅捐修崇圣祠及明伦堂】
乐昌县儒学【在县治东一里许旧在西门外临河宋淳熙十五年知县曾造迁建于东城外拱秀坊元末兵燬明洪武三年县丞李鳯重建永乐十四年知县史彬正徳七年知县曹徳懋相继修葺十三年副使王大用因大征驻县知县李増始迁于城北门内城隍庙旧址増置民地撤而新之嘉靖二十六年知府陈大纶改迁于城外旧地隆庆五年知府李渭置学田万歴八年知县张祖炳迁子南湾崇祯十五年知县罗铭鼎重修 国朝康熙五十四年知县任衡重修大殿及明伦堂防门前建两坊雍正元年改啓圣祠为崇圣祠】仁化县儒学【在县治西宋嘉定二年始创后燬于宼改建于县治东淳祐元年县丞郑轸徙旧所元延祐六年亷访张世荣置学田至正末兵燬明洪武三年知县何初重建永乐四年知县宋忠修嘉靖六年知县于祥重修先师庙明伦堂两斋及射圃十一年建敬一亭于庙东啓圣祠于庙西二十五年知府陈大纶増置学田万歴十二年知县翁大宾重建名宦乡贤祠国朝顺治八年知县王士竒重修康熙八年知县熊惟祺捐俸倡建通判池鳯翼知县应瑞相继重修又十五年知县佟逢年李梦鸾后先修复雍正元年改啓圣祠为崇圣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