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通志

  九洲江 在城西北二十里【旧志东北误】诸水皆滙于此入西海冬浅沙渚露出有九
  龙湾 在城西三十里相传昔有二龙起于此即各旧志所云龙化水今则淤没矣
  龙湖 在城东北三十二里今名旧州湖即旧罗州地祷雨多应【事详古迹】
  清湖 在城东北三十五里通南廉江周围三里两家滩 在城南五十里源出雷州府遂溪县东流会东桥南桥水入东海
  东海 在城东南六十里
  急水港 在城西七十里纳九洲诸水入西海
  温泉 在城东北八十里石洞山之北冬夏如沸佛子港 在城西一百里【旧志城南十五里误】
  西海 在城西南一百二十里
  零禄港 在城西一百二十里又名零烈水
  官寨港 在城西一百三十里【旧志一百二十里误】与合浦县交界又名英罗港
  东桥水 源出化州谢获山又南桥水源出化州谢畔山俱南流由石门入东海
  合江 源出广西陆川县南流合九洲江入西海渡子江 今名沙铲河源出广西博白县南流合贺江九洲江入西海







  广东通志卷十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广东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广东通志卷十三
  山川志【四】
  亷州府
  合浦县
  山还珠岭 在城东北二里高十余丈旧有还珠亭汉孟尝守郡去珠复还故后人慕其亷建亭以表之今圯【旧志未载今查出】
  蔡龙峝 在城北二里高一十余丈唐武德中置蔡龙县于此【事详古迹】
  龙门岭 在城东八里【旧志八十里误】高四十丈东十里曰东山岭高十丈昔爲海角第一峯二十里曰抱子岭曰仙人岭曰青山大岭曰牛角岭又名望牛岭
  冠盖山 在城东南八里高三十余丈形如纱帽迤东南又名薛屋岭
  九头岭 在城南十里高十余丈丘阜有九故名南二十里曰独峯岭曰阜花岭
  高登岭 在城北二十九里废石康县南高二十余丈马鞍岭 在城东北三十里废石康县东高十余丈【废石康县在府城东北三十里城废石康塔犹存】
  鹦鹉岭 在城北三十里废石康县西高二十余丈又名思峝山
  黄姜岭 在城东六十里高五十余丈汉董贤父防徙合浦塟于岭下今人呼董防岭
  白石山 在城东北六十里高三十余丈山石皆白东十里爲三山苏东坡有云清水南白石北此地崔峩人不识即此
  冠头岭 在城南八十里穹窿如冠西南临海又南大海中有斜阳岭
  黄稻山 在城北九十里山下皆稻田故名又北十里曰箪竹山高二十余丈【旧志载箪竹山在城北一百三十里误】
  大亷山 在城东北一百里【各旧志一百五十里误】高百余丈爲亷之鎭山东汉费贻爲郡守有亷名去日百姓追送至此遂名上有大亷洞唐置大亷县于此郡因此名其隂爲六湖山又名母鸡山
  北峩山 在城西北一百里高百余丈
  夫人山 在城东一百二十里
  姜山 在城东北一百二十里【旧志一百四十里误】唐姜神翊家于此故名
  糠头山 在城西北一百二十里【各旧志一百四十里误】一名狼头山一名军头山赵佗常驻军于此
  畵山 在城东一百五十里峯峦秀丽如畵又东十里爲百良山林木葱鬰
  五黄山 在城北一百五十里高五百余丈绵亘数十里相传昔有樵者迷路遇黄衣五人指示始得归俗呼爲五皇岭上有五皇庙白鹤观
  水亷江 即合浦江又名南流江源出广西容县大容山南至夲府界至石康曰晏江至石湾渡曰石湾江至州江口曰州江【查旧志载自州江分而爲五曰州江曰陈屋江今俱呼爲王屋屯江曰白沙塘江曰大桥江曰新村江环流郡西南入于海今查自州江实分四水其州江新村俱从南流江分绕城之西即亷江也王屋屯江即第二渡白沙塘江又名猛水江即第三渡大桥江即上洋渡也以上诸水俱由三防港入于海】
  龙门水 在城东三里源出龙门岭流分二支曰源头曰龙门环城南会南津水入亷江
  南津水 在城东南三里源出薛屋岭西流合龙门水其上流名金银水
  钟湾 在城南七里【旧志城北误】宋政和间灵觉寺钟一夕飞去旣明悬空而下钟犹湿人言湾中夜有钟声必与龙战寺僧察之凿去顶上龙角乃止
  清水江 在城东十五里源出青山大岭相传昔有金鸡浴于水傍故又名金鸡水西北流绕城入于亷江【旧志载郡城南十五里发源博峩山误】
  思乡水 源出废石康县思峝山至武利江复囘入晏江以其去而复还故名
  武刀港 又名大河江在城南三十里
  三防港 在城西南三十里又西南二十里曰鲎港白龙港 在城东南四十里
  乌木江 在城东北四十里源出大亷山西流合南流江
  洪潮江 在城西北四十里发源灵山县界东流入新村江南流入海
  珠塲港 在城东南五十里
  新寮闸江 在城东六十里源自六湖峝上爲压马江流至闸口塘下爲新寮闸江南由大亷港即川江港入海【旧志载二江误】
  川江港 在城东南六十里即大亷港外有鸦洲林木繁隂常有鸦集
  珠母海 在城东南八十里【旧志十里误】巨海也旧志载海中有平江杨梅青婴三池大蚌吐珠故名又旁有乌泥池断望池按珠池之事汉唐无考自刘鋹置媚川都宋开寳以后遂相沿袭置场置司民受其害入水取珠者人多死焉
  大观港 在城西南八十里
  武利江 在城北一百一十里发源灵山宋泰乡流至城北八十里曰明月溪七十里曰巢溪南会南流江【旧志载在灵山县以其流经灵山地方故也】
  白沙江 在城东一百二十里发源广西博白县界上爲香草江流至白沙塘下名白沙江由榕根港入海【旧志载二江误】
  张蒙溪 在城东北一百二十里发源本县东堂乡地方流至城东北八十里曰张沐溪南入于南流江榕根港 在城东南一百六十里又二十里爲英罗港即官寨港与石城交界源自广西博白县
  古防水 在城东北一百八十里源自本县归德乡六渎村由博白县界流入南流江又名緑云溪
  涠洲 在城南大海中约二百里周围七十里昔爲冦穴明万歴间移雷州民耕其地
  按各旧志载亷州境有铜船湖鴈湖诸水又载有腾达水里水刘公涌水今俱无考
  钦州
  山双角岭 在城东五里高三十余丈两峯如角东十里曰望州岭高五十余丈三十里曰大墓山高三十丈相传唐悌原塟于此
  文笔山 又名尖山在城南五里高四十余丈爲儒学案山稍西爲三山高二十余丈宋守陶弼建三山亭于下
  望火岭 在城北十里高五十余丈其上望见城郭烟火北十里曰望海岭高百余丈三十里曰风门岭高四十余丈东爲那怀山【旧志载风门岭在东南一百六十里误】
  十二岭 在城东南十里高百余丈又东十里曰横山高五十余丈又南十里曰鸡笼山高四十余丈
  兮头岭 在城西十五里高十余丈有瀑布自石顶防落深湾灌田百亩
  百浪山 在城东北三十里高二十丈山形如浪起伏天击山 在城西北四十里高五十余丈山巓有石相传爲雷所击
  钓鞋山 在城北五十里高十余丈【旧志三十里误】
  牙山 在龙门外海之东海中特起三山形如排牙西有马鞍山
  乌雷岭 又名乌雷门在城东南八十里【旧志一百六十里误】高百余丈突起海滨相传黎人每嵗望岭致祭
  铜鱼山 在城西北八十里高四十丈一名古窦山刀鞘岭 在城西南八十里高五十余丈上生石笋形如刀鞘
  鴈芦山 在城东北八十里高三十余丈
  安京山 在城西北九十里【各旧志六十五里误】高百余丈隋置安京县于此因诸峯错落形如惠州罗浮故又名罗浮山
  墨抹山 在城西一百里高百余丈四时云气蒙翠如墨故名
  招远山 在城西南一百里旧名滩零山明御史宋鉴招叛民黄金广勒碑于此因改今名【旧志西南一百六十里误】黄坂岭 在城西北一百五十里平堰土黄
  王光山 在城西北一百七十里高百余丈绵亘连十万山接广西上思州界【旧志未载今查出】
  十万山 在城西北二百里【各旧志百里误】一峯峦重叠高峻揷天延长莫计故名十万山与广西上思州接界分茅岭 在城西三百里交趾界山顶茅草南北异向汉马援立铜柱于此【事详古迹 各旧志俱误载在城西南三百六十里实非钦州境地也】
  按钦州西境有七峝曰贴浪峝曰时罗峝曰如昔峝又名了葛峝曰思勒峝曰斯凛峝曰罗浮峝曰古森峝又名河洲峝宋元以来峝各设主明初收印而峝主黄金广遂叛附安南嘉靖时黎人纳欵设如
  昔司土人今呼三都四峝者以贴浪时罗如昔爲三都以思勒斯凛罗浮古森爲四峝也
  水五湖 即四面城濠标名也宋守陶弼建五湖亭于此
  钦江 在城东二里即灵山县之南岸江流至州东北十里曰灵屋江至州东二里曰钦江南流入海又分一小江绕城南合渔洪江由南港出龙门入海江中有沙名鸿飞洲上有鸿飞亭后有水月阁今存
  石栏水 在城西五里无源系小江防随潮上下水底有石栏横生即石叠漕
  渔洪江 在城西二十里其源自罗浮山上爲罗浮水下爲渔洪江西南流由南港出龙门入海
  平银江 在城东三十里其源自灵山县博峩山南流山大观港入海
  凤凰江 在城西南三十里其源自墨抹山合渔洪江由南港入海上有凤凰洲
  丹竹江 在城东北三十里源自灵山县杨梅洲地方南流合平银江
  南港 在城南六十里
  涌沦江 在城西南六十里发源涌沦村合渔洪凤凰二江注于海
  团艮江 在城西北六十里其源自广西肥羊岭流会渔洪江入海以其流经大寺地方又名大寺江
  龙门海 在城南六十五里羣山错列海中七十二水道随山而转彼此相通故名七十二迳东七十里名淡水湾
  牙山港 在城东南七十里
  大观港 在城东南九十里
  水车江 在城北一百里源自灵山县狼济山南流至小董地方名小董江合渔洪江
  防城江 在防城东半里许其源自十万山南流由渔洲坪港口入海又名那郎江【旧志防城湾在城南五十里又那郎江在西北六十里俱误】
  渔洲坪港 在防城南三十里
  贴浪江 在城西二百四十里源自十万山南流抵南江平村入海
  灵山县
  山石六峯 在城西一里其峯有六高耸云端又名西灵山县以此名又西一里有独立峯高二十丈挺然独立
  三海岩 与石六峯相连一曰龟岩一曰月岩一曰钱岩
  穿镜岩 与三海岩相接翠屛耸立中通一窍恍若穿镜旁有独虎岩吕君洞相传有仙迹
  松栢岭 在城北一里【旧志十里误】爲邑主山高二十丈上产松栢
  花石山 在城西二里高十余丈石生有纹故名双鹤岭 在城西南二里高二十余丈建城时有双鹤翔集故名其岭左如象右如狮爲邑水口之鎭又名双合
  罗伞山 在城西三里高五十丈山半有罗伞岩马鞍峯 在城东四里高十余丈形如马鞍又名天马山
  峯子岭 在城西北五里高五十余丈旧建南賔县于其下
  五湟岭 在城南十里高十余丈
  鹿嘶岭 在城南十里高十余丈【旧志未载今查出】
  射鹤岭 在城东南十里髙二十余丈相传昔有人射鹤于此随爲神故名东旁爲射猿岭又东爲射狸岭射随岭射齐岭
  铜皷岭 在城东南十里高三十余丈相传隂雨有铜皷声
  黄姜岭 在城西北十五里高三十余丈昔有黄姜二姓结姻于此故名又名黄楼山俗呼爲广屋岭
  泗洲山 在城东二十里高五十余丈旁爲凤凰山相传昔有凤凰落此故名
  石龙峯 在城西二十里【旧志八里误】高三十余丈峯形如龙故名内有石龙洞相传爲龙牀石下有潭祈雨最应梁冠山 在城南二十里高三十余丈儒学案山也下有马迹石俗传仙人乘马过此又名大石岭
  龙牙山 在城北二十里高五十余丈山中有潭曾有龙起又名龙池山
  罗阳山 在城东三十里高千丈绵亘数十里上有一十九峯相传上有仙迹又东十里爲百零山高五十余丈
  辘轳山 在城西南三十里高二百余丈四时云雾不絶各旧志云山多芦竹又名緑芦山
  洪崖山 即洪牙山在城东北三十里高一百余丈北与广西横州接界其水南流者爲南岸江北流者爲浮龙江故又名分水岭旁有大龙山高百余丈
  城隍岭 在城西四十里高百余丈望之如城郭故名大东山 在城东北四十里高五百余丈通横州地界西爲独阵岭
  天堂山 在城东五十里高三十余丈
  林治山 在城西南五十里高百余丈
  博岭山 在城西南五十里高五十余丈又名泽岭山流洞山 在城西七十里高五十余丈又十里爲仙岩高二十丈
  管根山 在城西九十里高百余丈
  六湟岭 在城南一百里高十余丈又五十里爲那墓山高百丈山极深峻又名博峩山【旧志载那墓山在城西南二百四十里误】狼济山 在城西南一百二十里高百余丈上有石室有石门石桥外有两石人夹侍名狼济石唐悌原读书于此【旧志属钦州误】
  仙女石 在城西南一百三十里长二丈余相传有仙女游此又名仙女桥
  古豆山 在城西二百里高六十余丈巓有一小池四时泉流不竭
  那浪山 在城西二百三十里高百余丈旁有茶山产茶
  水紫水 在县南城外有井出紫水 明万厯间塡塞建儒学于其上
  南岸小江 在城南外即乌江也源发洪崖山流会南岸大江
  南岸大江 在城南一里发源于罗阳天堂二山绕县南西流复转南流会于钦江
  马槽江 在城西北十五里源自广屋岭流下又名那浪江其西一小支曰风带江合流入于南岸江
  大潮江 在城西南二十里其源自梁冠山西流合南岸大江
  浮龙江 在城东北三十里发源洪崖山北流入横州界
  龙门江 在城西南五十里【旧志九十里误】发源博岭山西北流合南岸大江
  旧州江 在城西七十里【旧志六十里误】发源流峝山东流合南岸江注于钦江
  大洸江 即钦州平银江之源流入大观港入海【旧志大观讹大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