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山西通志
山西通志
泉在州治东发源学宫前又潜伏地底至山下石罅流出入清水河相传尉迟恭饮马于此一名饮马泉味甘而永
明珠川在州东百里相传昔有明珠耀川为望气者所获
南涧在州南西流入黄河
甘泉在西街深八尺味甘
蒲峪小水河在州西五里
寛静河即鄂水也由寛静村西流五十里入于黄河当即崿谷水 水经河水又南至崿谷傍 水经注东北穷涧水源所导也西南流注于河【按乡宁鄂水自为一河】
清水河绕州城北东南流会州东门外环流小水河又经州城南数十武迤至三官庙前会州东小水河又迤会锦屏夀山峡小水河西流五十里入于黄河
根水路史卷章取根水氏今土军县有根水是史多作郳水非
县底河发源髙田山下经桑阿窰头囘公诸村北流入大宁县川当即金志蒲水
石孔飞泉二泉繇石孔中涌出湍瀑飞泻
乡宁县
岱山在县东十里上有岳庙
麦家峪在县东出泉
栢山在县东十五里孤峰苍栢上有荀息庙
鄂山在县东三十里峰嶂巑屼突峙平原中鄂侯之封以此名 五朝志昌宁有壶口山崿山是壶口山古乡宁也
髙天山在县东四十里髙出羣山云气时绕
髙岭在髙天山西
豁都谷即官水峪在县东百三十五里夏秋霖雨西山诸水胥滙于此下通襄陵太平界
三官峪在县东南四十五里通太平县界
安分峪在县东南通绛州稷山界有灵石寺
马壁峪在县东南有剑泉由五龙宫通绛州界
尖山在县南二十里孤峰特出上有廉颇祠
马头山在县南八十里形似马首山上有黄龙洞云丘山在县南九十里有龙宫
白云洞在南山石壁镂佛像殊奇古昭远寺佛龛下出白云泉
庄头峪在县南有马跑泉通稷山县界
石门峪在县南由东郊村通绛州界 五朝志文城有石门山
桑平头峪在县南由郭家集通稷山县界
林山在县西南三十里上有白起庙
两乳山在县西南七十里双峰两乳 周齐王宪入两乳谷袭克齐栢社城
滴水崖在县西南八十里有滴水神泉崖髙千仞中有石洞悬崖滴水多取不竭不取不增有唐时佛龛
塔子山在县西南百里盘峰侵云上有云中寺石塔髙踞山尖
青石峡在县西南百里巉削峭厉屈曲似犬牙
厐统峪在县西南通河津县界古碑作厐通峪又名傍通峪峪在姑射山东三十五里黄颊山之中两峰削立石前覆山半石城风雨矢石皆不能及中有清泉不涸不盈峪东髙阜旷衍唐王无功隐于黄颊所谓东臯也 河津至乡宁诸峪胥奥阻惟傍通峪内豁然开朗山回壤邃林茂溪冽古崖壁上有永兴禅寺龛东臯子石刻明崇祯间山倒寺压石刻遂亡崖下为牛溪所谓别有清溪道也土人名牧羊道
双栢朴峪在县西南有滴水崖文中子洞通稷山县界香炉崖在县西百里形似香炉俯临黄河
秦王山在县东北西有五条腰
金刚岭在县东北近秦王岭
黄河在县西百里繇吉州南流下入河津县境河中有龙尾碛
鄂水在县东三十里源出鄂山隂宋家沟流经县城南合罗峪水暖泉龙王池水西流至西北境八十里师家滩入黄河 水经河水南至崿谷傍又南出龙门口崿谷龙门地近当指鄂水鄂侯城岂以鄂谷传譌耶
暖泉在东门外百武冬不氷南入鄂水
蒿地沟在县东
马圏涧在县东
金刚岭泉流入县东
龙王池在县东南半里石罅流出西入鄂水
马跑泉在县东南八十里流入庄头峪
剑泉在县东南相传唐太宗以剑斫山泉随涌出流入马壁峪
温泉在城南半里髙山阳湛然深碧循山麓西流白云泉出南山白云洞渊澄秀澈祷雨时应
柳渠泉在县西南七十里源出柳朴渠经流上马台涧中入河津县界
刘家原泉在县西入县川
屈家沟在县北四十里相传屈产之乘
罗峪河在县东北三十里源出髙天山流经县城东北绕城东南合鄂水
温泉张季霖温泉亭记鄂山腹有温泉自石潭出迤流而西半里至昭远山门栢隂下从石龟口出淙淙有声下滙为池池牣西流折而北下沿山麓圃人分引之资灌溉可爱也
隰州【州在万山之中山髙若干暨盘踞若干里数难覈就县志县册録之】
蒲子山在州东北五十里蒲县界递髙十五里盘踞三十里连妙楼山蒲伊子隐此相传为帝尧之师汉以山名蒲子县
堆金山在城东递髙二里盘踞十里
白衣山在州东三十五里逓髙十里盘踞三十里有白衣居士栖此上建庙
暖水窊山在州东六十里递髙二十里盘踞三十里山半有泉泉侧有寺
紫荆山在州东七十里极髙峻递上三十里巅可望五百里盘踞百里连暖水窊山东有龙泉寨上有润民侯庙 明龙泉院记山在谙眞乡迤东十里势接云霄东览霍山汾水南瞰五鹿髙峰西望华岳恒河北连上殿山顶乃普照龙尾古刹
饮马山在州东九十里递髙四里盘踞三十里相传汉文帝马至此乏水跑地出泉饮之山生草似韮可食
五鹿山在州东南七十里递髙八里盘踞三十里上有五鹿大夫庙 五鹿姬姓风俗通卫邑也晋公子重耳封舅犯于五鹿支孙氏焉代郡成阳县有五鹿氏又曰凡氏于职三乌五鹿
升仙洞在州西北六十里仙洞山土人传时闻仙乐云水帘洞在州西北七十里
千佛洞在州北十里佛陀湾
海架山在州北十五里髙一里盘踞二十里
神峪山在州北五十里递髙十五里盘踞三十五里有千佛洞像以千计佛座下有风洞
暖占山在州北五十五里逓髙十五里盘踞七十里连神峪山
妙楼山在州北七十里逓髙五里盘踞四十里石岩髙广内有石室又石崖髙壁有龙泉冬夏不竭隰州石楼山指此
野峰山在州北七十里王家沟逓髙六里盘踞三十三里
风子山在州北八十里龙神店逓髙十五里盘踞四十里
黄崖山在州北八十里黄崖村递髙二十里盘踞五十里连石楼县界
黑龙沟山在州北九十里逓髙四十里盘踞百五十里五龙鬬宝山在州北百里交口河逓髙二十里盘踞八十里
寺鄄山在州北百里逓髙三十里盘踞八十里在韩村里
货郎山在州北百五里化窊里逓髙二十里盘踞六十里
圣天山在州北一百十里递髙二十七里盘踞五十八里连石楼县界上有兴教寺
抱儿峪山在州北百三十里逓髙三十里盘踞百里石窰山在州北百三十里逓髙三十里盘踞百三十里石壑山在州北百四十里逓髙七十里盘踞二百里连灵石县界
玉皇山在州北百四十里逓髙十五里盘踞六十里王家山在州北百五十里逓髙十里盘踞三十里峦岩山在州北百五十里逓髙二十里盘踞百八十里连东窊山
东窊山在州北百七十里逓髙九里盘踞五十里桃花山在州北百七十里逓髙五十里盘踞百二十里连宁乡县界
石花山在州北百八十里逓髙七十里盘踞百七十里连孝义县界
凤凰山在城北李呈祥千佛庵碑出北门而望有山翼然面绕城堞背拥冈峦大河平涵旁溪萦带山形倚伏脉络纵横燕僧道亮住锡此山更名凤凰取其似也
慈阁山在州东北五十五里逓髙二十里盘踞四十里下埱山在州东北六十里逓髙二十里盘踞五十里石马山在州东北六十里逓髙七里盘踞五十五里连下埱山 金志隰州有石马山石楼山 水经蒲川石楼山当指此 明一统志山形如马
石秀才山在州东北六十里逓髙八里盘踞四十里大树岭在州东北八十里
桦树山在州东北百里逓髙三十里盘踞百五十里孔家庄山在州东北百二十里逓髙九里盘踞四十里南阳山在州东北百二十里逓髙八里盘踞四十里连汾西县界
许家岭在州东北百三十里
龙尾山在州东北百三十里逓髙九里盘踞五十里连汾西县界
翠屏山在州东北百三十里逓髙十里盘踞六十里连汾西县界
误儿山在州东北百三十里逓髙五里盘踞四十里金华山在州东北百四十里逓髙六十里盘踞百四十里
雕石岩山在州东北百四十里逓髙三十里盘踞百里连灵石县界
玉堂山在州东北百五十里逓髙四十里盘踞八十里连汾西县界
中华山在州东北百五十里逓髙十五里盘踞七十里相传刘武周屯兵于此
永远山在州东北百五十里逓髙五十里盘踞二百里连孝义县界
西庄山在州东北百六十里逓髙四十里盘踞九十里连孝义县界
灵岩山在州东北百六十里逓髙七十里盘踞百八十里连灵石县界
马港山在州东北百六十里逓髙十里盘踞八十里连灵石县界
盘龙山在州东北百六十五里逓髙十里盘踞五十里连灵石县界
火台山在州东北百七十里逓髙三十里盘踞百二十里连灵石县界
董家塌山在州东北百七十里逓髙二十里盘踞八十里连孝义县界
百花山在温泉南距州百三十里逓髙七十里盘踞一百十里
郑家岭
洪福山
鸡山唐志仵城有鸡山
青灰山宋大中祥符初隰州兵马监押赵振捕盗于青灰山杀获甚众
白莲洞在土同里
土同里磵石洞内有仙蜕
紫川源出州北诸山南流经仵城镇至大宁马鬬关入黄河岸不生草木水不产鳞介以川侧岩石色胥紫故名
义泉河在州东自路家沟至仵城合蒲县隰州二水入大宁县昕州
龙子湫在州南十里西流入昕川一名瀑布泉水出山谷昔尝有龙见因建祠焉 宋崇宁三年赐丰济庙额大观四年勅封顺民侯
卫家峪河在州西自罗真堡至普周桥入紫川
刁家峪河在州西自龙凤堙至胡城村入紫川
蓬门河在州西北自石楼县界罗儿沟村至县境车家坡五十里入紫川
明月泉在州北八里苍崖下崖上白石如月影石壁苍黑中有白石光莹似月照水故名
龙泉在州北七十里妙楼山石崖前泉水注池冬夏不竭祷雨多应
温泉在州北二百里唐置温泉县于此 通考温泉有汤泉天井关置三寨
温凉河在州东北陶化里源出灵岩寺南冬温夏凉康城河在州东北源出中村里水神头流入汾河易涸回龙河在州东北发源兴儒里水头流入汾河
西曲河在州东北由和古里至灵石县入汾河
古城河在州东北自穆家河至北门外入紫川
降龙沟在州东北土人传二龙鬬神人降之
滴水泉在土同里过陶化里入汾河后涸
宝岩寺石泉 灵岩寺石泉胥在陶化里冬暖夏凉蒲县
蒲子山在县东北五十里跨隰蒲境 蒲伊子一名蒲衣子以衣蒲故名一说姓伊名蒲浑浑噩噩抱道而潜居蒲谷山中尧闻其贤躬往师之又云舜以天下让蒲衣遂隐此山讲道台在蒲县 路史蒲蒲衣之故国河东西二里之蒲津关也【按蒲州蒲津蒲城皆以蒲子山名】
龙头岭在县东三里岭上有龙头眉须胥肖
东神山在县东五里盘迤数十里山多松栢繇山麓而上里许盘旋至巅上有岱岳行宫故名东南三里侯家庄有隐龙泉
荆坡在县东南一里
南屏山在县南一里一名蛾眉山有圣水泉东南一里有南涧泉 新志东南有东神山西南有翠屏山朝对又有峨嵋山且二水合成一巨流绕城而西
放马岭在县南六十五里吉州界
翠屏山在县西南一里山耸峰圆松栢郁茂上有晋文公祠东突起一峰上有栖云阁明一统志山有经阁崖半涌泉相传有疾者祷之饮水汗出辄愈有汗水祠
行驾陂在县西南二里相传晋文公居蒲行驾于此常安原唐志西南有常安原
七佛峡在县西
龙母洞在县北四十里洞启羣山中有泉冽而甘产五色花乳石洞内有风穴风起雅似龙吼祷雨获秋水辄应一名龙兴洞下有饮马池
五鹿山在县北五十里髙八里盘踞十里跨隰蒲二境通考有五鹿山蒲谷川水上有五鹿大夫庙
□峪山在县北七十里通汾西隰州
乔家湾山在县东北七十里通平阳
栢谷上有荆丛生 国语二十二年公子重耳出亡及栢谷卜适齐楚狐偃曰无卜焉夫齐楚道远而望大不可以困往道逺难通望大难走困往多悔困且多悔不可以走望若以偃之虑其狄乎夫狄近晋而不通愚陋而多怨走之易逹不通可以窜恶多怨可以共忧今其休忧于狄以观晋国且以监诸侯之为其无不成乃遂之狄蒲栢谷近狄故之狄水经注以农县之栢谷当之道太迂远矣
孤石山
横木岭金志蒲有孤石山横木岭
第一河即东大河也以诸山溪涧所滙故名源出七佛峡西北流至大宁县入于黄河相传晋公子重耳避难涨平获济曰第一者灵之也
东大河在县东发源分水岭西流七十里绕城之南经隰州界过大宁入黄河
东小河发源五鹿山之北南流七十里绕城东至南屏山下合第一河而西
蒲峪川发源东山西南流二十余里至夹村伏流至洛阳村再见又西南流二十余里至城东会东大河
南川河发源乡宁县之牛王庙北流八十余里至县南三里会东大小二河繇南而西折入黄河 水经河水又南合蒲水 水经注西则两源并发俱导一山出西河隂山县王莽之山宁也隂山东麓南水东北与长松水合水出西三阳山东东北流左入蒲水蒲水又东北与北溪会同为一川东北注河
南涧泉在县东南一里
饮马池在东神山下石坡有马蹄痕
圣水泉在县南一里南屏山下
隐龙泉在县东南八里侯家庄
古宝泉在县北五里龙兴寺前
汗水泉在翠平山半
古宝泉在县北五里下军村
大宁县
孔山在县西北四十里髙五里盘踞十里东北连永和山西连黄河岸上有数峰中峰壁立挿云迤西一峰巨窍通明一名风山东崖石上有圣水泉 水经注河水南经北屈县故城西十里有风山上有穴如轮风气萧瑟习常不止当其冲飘畧无生草葢不定众风之门故也风山西四十里河南孟门山 五朝志龙泉郡楼山有孔山 元和志风山在慈州吉昌县北三十里明一统志山之西唐时有马鬬关 唐志金志有孔山 晋天福七年建孔山神庙
孔山洞山半一孔前后明光似车穿毂圆匝似轮恒转禅峰洞在孔山麓土人传宋太祖避兵于此有蜘蛛布网洞口以蔽之兵至不见而去后勅建禅峰寺
翠微山在城南数百武明一统志在涧河南二里髙千数百仞亘一里昕水绕麓山势似旗似屏松柏蔚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