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山西通志
山西通志
翟店渠水在县南十里山水侵田筑堤而渠入漳水枯河在西门外二十歩雨辄溢城下
养生井在县北行村
黎城县
东顺山在县东十里以勅祀龙神名
蘑菇山在县东神山东北半里形肖蘑菇
啓明山在县东十里一名晴山
大乘山在县东南八里
潞祠山在县东南十五里上有潞子婴儿祠
风洞山在县西南十五里漳水之阴递高一里盘踞二里南连马鞍山山隶潞城地而洞口隶城界
五仙山在县西南二十里五峰似人形
联珠山在县西南二十里递高二里盘踞三里西连岚山山自西北延抵漳阳石巅漫突如珠
马鞍山在县西南三十里递高二里盘踞三里南接潞城县以形似名
岚山在县西二十里递高一里盘踞二里西连广志山有龙井泉祷雨辄应 严杞五龙庙记黎城境内西去县五十里鳌山有苍龙又五十余里龙阜山有昭泽龙西北二十里有岚山龙北去百二十里有石囤龙相望五里间有蜡冈龙皆能出云兴雨而最灵异者昭泽也
广志山在县西三十五里递高十里盘踞五里陟岭望见百里西北接武乡西南接襄垣一名王至山【山高而狭峰峦峻峭】
鳌山在县西五十里一名苍龙山
巁峪山在县西七十里有洞深六七里洞中有池深不可测不溢不竭洞中产钟乳石
玉皇山在县西北二十里递高五里盘踞二里东接渉县上有三皇庙
信山在县西北三十里递高二里盘踞三里北连石老山隅峰峻削山麓有泉常盈不涸一名汛山
横山在县西北三十里亘岭悬崖西北屏障
石竚山在县西北六十里高二里盘踞三里石竚立肖人一名望夫山下寨村土人名石婆儿山牛居庄有石老儿山 水经注漳水又东北歴望夫山山之南有石人竚于山上状有懐于云表因以名焉
九龙山在县西北六十里九冈似卧龙有九龙山寨积布山在县西北六十里山形似积布 地形志刈陵有积布山
晒布山在县西北七十里相传高辛时三仙女采不灰木织火浣龙之布以供仙裳崖有巨石类盥盆名装台石
陇阜山在县西北百里山半有昭泽龙洞深数十里入洞十寻有池四胥深数尺又后有方池深不可测侧立戏水石牛二又后三池胥有水又后为水洞莹映晶杳人莫敢入唐昭泽王焦氏栖此 通志龙岩洞在武乡县东百里襄垣志龙洞在县东北百里黎城县界胥指昭泽洞也
白岩山在县北十五里递高一里盘踞三里北连信山山半有朱喙岩岩有穴穴口绛色齐神武帝与尔朱荣率众北望神武指岩曰此是天蟒口启绛色主杀人可塞之居人涂以垩遂名白岩 水经注漳水于是左右黄须水口水出台壁西张谭岩下世传岩赤则土罹兵害故恶其变化无常恒以石粉污之令白是以俗名之为张谭岩其水南流迳台壁西又南入于漳
箕山在县北八十里彭庄许由墓在晒布崖下 平陆辽州正定登封东昌濮州诸地皆有箕山汝州有洗耳河东昌有巢父墓当阳有箕山洗耳河附志以备考
蜡冈龙山在县北一百十里
石囤山在县北百二十里一名龙山
曹庄北山相传魏曹义携妻子遁此立魏武庙云金牙山在县东北二十里高三里东北连玉皇山黎城山惟金牙最高夕阳尤晶莹上有北极庙
鳯凰山在县东北三十里新村相传神农时鳯栖此吾儿峪在县东北三十里古志黎侯城东北十里即三老令狐茂故地其形似壶逾东阳五里即吾儿峪
卧牛峰在县东北三十里长宁村有磐石寨形似卧牛绣屏山在县东北三十里长宁村递高三里盘踞五里东连金牙山列屏错绣元至正二年正月朔李仙姑尝蜕于绣山巅云
桃花山在县东北五十里有桃花寨山半多桃
悬水崖在县东北八十里安居村崖悬百尺高广象室石无隙水渗石肤入潭上百千防下百千声疎似秋雨滴潭不涸居人胥饮此
壶谷汉灵帝时谏议大夫刘陶上疏上曰方今三郡之民皆已奔亡南出武关北徙壶口 章懐志三郡河东冯翊京兆也壶谷壶关之谷在上党也
松门岭五朝志黎城有积布山松门岭
铜山唐志黎城有铜山
东河在县东半里
南河在南闗外寖北凌城
浊漳水渡在县南二十里繇潞城县西北界流入县境东流横经百里又东南流入潞城东北境
落水涧 漳滙而东水倐落危悬数百尺
西河在县西一里雨始成河
龙井在县西十五里岚山下祷雨多应
焦公马跑泉在县西七十里
田溪在城北源出岚山伏虎郊丈许辄伏至溪菇出委注东河以达于漳一名小河水尤清激
玉泉水在县北五十里原泉村山下有三石窍水涌出合流入渉县界滙淸漳 金大定间道士闗安道凿山趾为三孔水由孔出别派合流水中孤石秋涛屹峙
颍水在县北七十里乃小溪也
淸漳水在壶口闗北繇吾儿峪入渉县界 水经东过渉县西屈从县南 水经注按地理志云魏郡之属县也漳水于此有渉之称名因地变也 淸漳入豫渉县境浊漳入豫林县西北境胥东至林县合流经安阳磁州临漳馆陶界入衞河衞河源出苏门山东流合淇洹诸水东入衞辉府濬县界
灵原圣井在县东北二十里
壶闗县
紫团山在县东南百六十里高二十五里盘踞二百二十里连太行山接林县界古紫团真人修真地龙眉子引仙诗以为金丹口诀焉有翠防洞洞前有白云潭巅常有紫气团圞如葢山麓瀑布如喷玉如埀虹溪如环如箭深谷之中有殷雷絶巅之上有烈日昔产紫团参后絶 元致和中王宷辅道三十六景诗有迎旸峰倚秀峰碧萝峰老人峰金屋山鸱尾山天杠磨崖山仙翁崖东华表西华表濯缨溪南极园驻云亭 张铎紫团八景诗序王辅道诗刻半存得景二十有二取其尤彰彰者列为八景桥楼淙【去声】即辅道之仙翁崖也云葢寺即驻云亭也照壁山即屏墙山也倚秀峰乃照壁前山最高而秀者辅道所着今名无称焉参园即南极园昔有传服参飞仙者本草亦品紫团参为上今园已垦而田矣濯缨溪辅道所著名磨崖碑旧名与今同将军峰东西二华表也诗招提依絶壁门拱二将军 周一梧记又有二仙翠防二洞白龙潭白云崇云云葢三寺又谓紫团山峭拔翠耸俯瞰云烟中间瀑布流泉霞城洞府求之海内不可多得诸刹又创自隋唐而云葢先为坠崖所压仅得磨崖一碑至慈林有辅道三十六咏而已亡其十四舟车已通人迹罕至地主乏九方之识而山灵负盐车之泣此语殊悲宜勒山铭 栗应宏游紫团山记穿林木而上十里及慈云寺观元人三十六景诗碣游慈云石磴硈屈攀岩而下为云葢寺山势四壁巉兀西连王屋东俯林虑诸峰南北相拱带跨青莲白泉之胜为太行枢要复繇东峰入屏山遮地即为参园歴西笔峰复西转观瀑布采药饮泉而归数日复陟西峰石局 云葢峰在紫团山以云葢寺名又山畔有慈云寺胥唐时名刹 翠防洞紫团真人而壁地也洞口劣容一人伛偻入转身而下侧足而行高低寛隘倐变山水与人间无异水源如缕如线如盏如碗石髓上腾为钟乳如梹榔葡萄穗垂地如玉柱巨至合抱坐如瞿昙立如阿修罗虎豹游龙闪烁变幻旁穴岐径旋转即迷深闇或烛不能燃莫穷其际相传直透太行外数百里云 鳯台山在紫团山西二十里乐氏二仙冲举于此周一梧志西来诸山至此忽变庄严峭拔翺翔飞舞至于山巅万壑疎风羣峰冐日一望海天杳然无际 樱桃掌在紫团乡宋大观三年李元儒乐氏二真人封号记比于寺之东南幽谷间曰樱桃掌得真人父母之墓其碣乃干宁甲寅嵗所作是时真人之亲丧久矣真人降神于巫命改此兆符验之应其事有五虽纪父母讳氏而不及其他【按冲惠冲淑二仙繇陵川移居紫团乡益阳里云】
三壅山在县东南九十里递高二十五里盘踞二百四十五里山势壅障者三下有水名壅水东南入林县界 地形志刈陵有三垄山
大王山在县东南二十三里递高十五里盘踞八十五里后魏书望气者言大王山有天子气太武帝叠石为三峰欲厌之后唐宗潜龙于此 高欢请就山东食与尔朱兆盟襄垣水东乃舍大王山六旬始出口 地形志屯留有大王山上有闗龙逢祠
羊肠坂在县东南一百六里
抱犊山在县南四十里高十三里盘踞七十五里 五朝志上党县有羊头山抱犊山文献通考金史胥谓在壶闗境内
东山在东二里递高三里盘踞十八里 上党记东山在城东南晋申生所伐今名无睾
马驹山在县东十里高五里盘踞三十五里 唐志上党有马驹山相传后赵时有人获一石形似马驹因名
靖林山在县东七十里
龙山在县东南五里递高三里盘踞二十里
鳯山在县东南五里递高三里盘踞三十一里上有鳯山浮图
龙石山在县东南七里递高八里盘踞三十五里山巅石上有龙形祈雨多应
紫岩山在县东南十三里递高三里盘踞三十五里岩石紫土人名石岩头
乌泉山在县东南三十里递高八里盘踞六十三里山半有泉伏流黑土
安公山在县东南七十里陵川界递高九里盘踞六十四里相传比丘安公隐此未朞卒俄而巅出石棺里人収葬之
麦积山在县东南七十里以形似名
五指山在县东南八十里递高二十里盘踞百二十八里连太行山接林县界
赤崖在县东南九十里
龙泉山在县南二十里递高三里盘踞十八里山胥青石中有砂石五丈
黄山在县南二十八里递高八里盘踞四十二里山色黄明崇祯六年生白脂民取以食名黄山面
石鱼坂在黄山后天新雨上辄有五色鱼现
楼峰在县南三十里黄台絶顶邑南境最高峰乃冯坡之亥山也昔人尝以多宝崇寿名之相传古有高楼址存
佛耳山在县南四十里长治界柏林镇递高十一里盘踞六十二里 张铎摩云寺记粤惟佛岭秀出壶闗视地无垠与天为党萧萧阴壑郁郁乔林絶顶难攀纎尘不到若为登百仞之峤遂将万井之区信潞境之具瞻太行之支秀也
鸾山在佛耳山迤东一里
赵屋岭在县南六十里上有铁鑛又产赤白石脂赤壤山在县南六十里递高八里盘踞三十五里 地形志壶闗有赤壤川其地寒而早霜 金志壶闗有抱犊山紫团山赤壤山
神山在城西南一里递高二里盘踞二十二里
高望山在县西南一里高三里盘踞二十五里即南坛山 唐武德四年置壶闗县于高望堡
栲栳山在县西南四里递高五里盘踞二十五里形似栲栳 郭恬诗虎踞真形胜仙坛亦壮观
大峪岭在县西南三十里上有铁鑛
鳯凰山在县北十五里递高五里盘踞三十五里 魏太平真居九年二月西幸上党诏于壶闗东北大王山累石为三峰又斩其北鳯凰山南足以断之
壶闗山在县西北五里长治界递高三里盘踞二十二里山形似壶 通典有壶山
龙溪山近壶闗山上建龙王庙
檀山在县东北三里递高三里盘踞二十五里唐徐王元礼为潞州刺史尝逐白鹿至此
风穴山在县东北二十里递高十里盘踞七十里西有石窍深不可测听之尝有风气 郭恬诗古寺王岭下一穴自虚中
纯山在崇贤村刘龙壶闗三老茂碑汉孝武时壶闗三老茂上书史失其姓邑之故迹虽见郡志然实未得其地三原张君友直宰邑数载求之未释尝以公事过崇贤村访诸父老则曰村左纯山之阳有巨冢或言耕者得一片石隐隐有字藏之近村古寺取视则唐人令狐璋墓志也其序世系则曰昔先祖茂夹辅周室光翼汉朝封为壶闗三老諡云征君以茂为逺祖茂之姓当为令狐矣
铁鼓山地形志壶闗有羊肠坂静林山微子城铁鼓山五马门令狐征君墓
五马门
燕子池在县治东南隅即甘泉池明景泰初知县蔺兴濬
乌泉所谓乌泉夕照也章经诗曲嶂转幽径盘入长松
赤崖流泉在县东南九十里岩有石洞深一里内出卢甘石洞口有泉以土色赤名
濯缨溪在紫团山源澄澈
桥楼淙在紫团山山陉峭絶下视深壑众流奔滙惠泽池在南门外壶闗地高峻凿井甚难明洪武九年县丞郭柏濬池民始获水利
渠头沟在县南三里当要道之冲今改道于龙塘河清流川在县西南三里一名进流川 唐贞观十七年移县治于淸流川
壶水在县西北二里壶闗山下发源北流经长治县西北注浊漳后涸
济众池在北门外明成化十四年知县王佑开
龙雨池武有备记县境北方则龙溪山也山形偏西故左向建龙桥桥东为龙雨池水门即山麓石级叠浪宛若天造周计五亩余深计三丈许
李郭井在甘泉池侧共四井
沾水汉志壶闗有沾水东至朝歌入淇
平顺县
葱蔚山在县东三里悬崖峭壁松栢葱蔚
靖林山在县东五十里
玉峡山在县东八十里
苍龙洞在县东南新兴二里深半里
彩鳯山在县治南拔峦似鳯头附岫似鳯翼
麦积山在县南八十里以形似名
龙盘山在县西二十里达潞安府道相传龙盘此狮子山在县西五十里东禅东里西南二里东平顺西长治南壶闗北潞城首尾背足胥似狮子
广武山在县西五十里东禅东里相传广武君葬此淸凉山在县西安善一里上有淸凉寺
马鞍山在县西东五谷里以形似名
虎头山在县西东五谷里
大岩洞 小岩洞胥在县西北东五马葭芦里洞有水靑羊山在城北县建山下山形似羊植柏青翠
青子洞在青羊里相传唐太宗第七子避难洞中一名七子洞
龙耳山在县北石灰里山形似龙两峰似耳
赤壁在县北四十里新安里赤壁村南石崖深涧高五丈有竒漳水至此急流落涧声吼若雷气腾若雾浪喷若珠
侯壁山在县北六十里侯壁里山多壁立
龙门山在县北八十里石城里赤壁村两山合峙山有三穴漳河南岸大石耸立土人传龙卧迹
虹梯在县东北六十里
豆峪在县东北九十里
马隘去豆峪三十里
崆峒山在羊羔村金大用龙祥观记王曲村张可用隐崆峒山谷之石室先病乏水倐石坼泉溜淸冷味甘多汲不竭少汲不溢病者饮之获安人得以济
漳河源繇潞城东流入县境经王曲新安石灰躭车石城窦口等里东流入河南林县界合淸漳 平顺漳名漳河源弥可证潞城潞源之为漳源也 水经注漳水又东迳磻阳城北苍石水入焉水出林虑县之苍石溪东北迳鲁般门西阙昻藏石壁霞举左右结石修坊崇基仍存北迳偏桥东即林虑之峤岭抱犊固也石磴西陛陟踵修上五里余崿路中断四五丈中以木为偏桥劣得通行亦言故有偏桥之名矣自上犹须攀萝扪葛方乃自津山顶即庚坠处也苍石溪水又北合白水溪溪水出壶闗县东白水川东迳百亩城北葢同仇池百顷之称矣又东迳林虑县之石门谷又注于苍溪水苍溪水又北迳磻阳城东而北流注于漳水漳水又东迳葛公亭北而东去矣虹梯传鲁般所凿当即鲁般门犹灵石之鲁班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