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山西通志
山西通志
娄山在县西三十里娄村西南北接赵城罗云山南连临汾天石山最为孤秀上有娄山神祠 元庚辰歳元帅左监军攻洪洞西山斩首六百余级即娄山分水岭间也
分水岭在县西五十里乃蒲县临汾之界也
世尊峪在西山有泉
玉峰山在城北玉峰门外自九箕山来东望霍岳西面汾川南对洪崖
古洞在县北五里北洞里
洪洞岭旧唐地理志洪洞汉扬县至隋不改义宁元年改为洪洞取县北岭名
黄麓山在东村东北王永命黄台山诗序予读书东村不数里有黄麓山黄麓泉时游栖焉
松平山元庚辰元帅左监军攻松平山破之贼堕崖死以万计
汾河在城西拱汾门外二里繇灵石迤南山峡屈曲至赵城石子村南流入县界五十有五里又南入临汾界水经汾水又南过扬县界 水经注汾水西流入于临水汾水迳扬城西不于东矣魏土地记曰平阳郡治扬县郡西有汾水南流者是也 明季县志旧河面不甚广今七倍于古一望无涯渐徙而东去城伊迩
清泉在县东十里发源董寺村西尚家泉
华池泉在县东十里李保村南一名甘露泉一名五龙池泉水湛碧视之深黑土人传内藏苍龙西流入清泉渠
涧河在县南安流门外发源岳阳县有二一出县北安吉岭一出县西北金堆里千佛沟西南至故岳阳村合流西入县郭盆村境经苏堡蜀村董寺李堡诸村至城西南角四曲三湾转而北至城西合汾水县界凡三十里 水经注汾水出谷远县西山西南迳扬县霍山南又西迳故城北晋大夫僚汾去安之邑也应劭曰故扬侯国王莽更名有年亭也其水西流入于汾水
双泉在县南二十里寳师村北
深泉在县南三十里侯泉村东
寳泉在县南三十里侯泉村南
东坡小泉在县南三十里孙保村东
羊獬河在县南引岳阳山水西至羊獬桥入河
普泉在县西二十里万安镇西百步水混出
普济泉在县西二十里万安镇西北百步水混出无底泉在县东北十八里坊塠村隂晦则浊晴霁则清【土人传为海眼】
英泉在县西二十五里英山西南麓一名神泉水出石窦深不盈尺汲饮不竭
霍泉在县东北三十里发源霍山南麓广胜寺下泉源似臂又似刀泉涌成池池流成河唐贞元间导两渠一名北霍一名南霍宋庆厯时立分水碑 金大定二十九年池湮重濬 金志有霍水汾水 通考有霍山霍水
黄麓泉在黄麓山
浮山县
龙角山在县南三十五里东西二峰高峙云表一统志以形似名 翼城志西北峰属浮山东南峰属翼城唐志武德二年析襄陵置浮山县东南有羊角山
四年以老子祠更名神山 唐武德三年县人吉善行言于羊角山下见白衣父老曰为吾语唐天子吾为老君而祖也诏以地立庙 县志旧名羊角山唐武徳间更名龙角下有珍珠洞深不可测东峰巅有华池上建嘉侯左伯桃庙西峰巅建孚祐将军羊角哀庙 崔元明龙角山庆唐观金箓斋颂于铄兹山防神之防西对姑射北邻天柱实通仙之秘府也正殿肃穆广庭森沉峰峦左右松栝交阴总虚无以静深也石坛重阶瓴甓环甃诀参伍洞章防持三元表辰八月降诞每至是日展法于斯修金箓斋啓玉帛印道家之寳王者之仪靡盛于此矣 唐李用德晋州羊角山庆唐观记一卷
珍珠洞在龙角山深不可测屡着灵迹孙景文天圣宫碑初庆唐观之东南其峰峭拔藤萝盘屈素有洞宫名珍珠多歴年所唐大厯中尝勅以玉简金龙捘于此洞至晋天福间有奉使新罗者及至其国见向之二寳俱泛出水中既还长安因表以进之又其洞之内每风恬雾霁徃徃闻笙箫管磬之声若钧天九成彷佛在耳
尧山在县东八里即中条之西麓上有帝尧祠老君祠金范櫜帝尧庙记神山县东有尧山栢树森然回
环十数里其巅有尧祠在焉
天坛山在尧山南三里上有石坛三级坛东有龙井横岭在县东四十里南通翼城东乌岭北逹岳阳草峪岭而其东支遥接沁河界
司空山在县东南二十里原名风穴因上建司空庙故易名山腹空虚过者行步有声相传巅旧有穴樵者纳衣于穴中少顷即出唐时有虎害异僧伏之今山东北偏地犹名虎儿殿云
呜山在县东南二十五里南连银洞北接司空天欲雨山飒然有声
银洞山在县东南四十里西北连龙角下有金河水南逹翼城相传山上有鑛暨硃砂石碌土人因以名山而侈之为银洞云
北谷在龙角山宋建隆二年七月晋州神山县北谷中有铁随水流出方二丈三尺其重七千斤
月山在县西南二十里南接卧龙西距漫天岭上有金轮庙殆以垂拱故名月山也
壶口山在县西南四十五里西接卧龙东连龙角绵亘数十里潏水出其下 壶口山当即巢山水经注潏水即巢山之水水源东南出巢山东谷是也一名蜀山
赵家岭在县西十里下有西溪
西左岭在县西十五里南距月山西逹郡城横亘十余里一名黄花岭以其地产芫花故也
浮山在县西四十里一名卧虎山属临汾金志襄陵有浮山汾水潏水盖浮山本繇襄陵析也相传洪水时山随水消长故名
黑山在县北四十里一名牛首又名乌岭为中条之别支黑水源出于此
秦王岭在县北四十五里相传唐太宗为秦王时自太原而南破宋老生于霍邑分兵诡道潜行至此
北天坛山在县东北二十里一名北尧山与南尧胥有尧庙亦中条之别支也
佛岭山在县东北三十里即中条之右臂
祭风圪塔在县东北四十里为邑中诸山最孤高境风穴山唐万岁通天二年樵者陈文樵子李八儿遇异僧于东麓后唐清泰乙未猎人又见玉兎入孔穴以镢掘见圣者金身云
栢林坡在任张村月山东麓岭半有张果墓相传有万年灯
永惠泉在县东四里天坛山西麓凿石引泉蓄石坎中取之不竭
南河在县南一里源出中条自东南环城西北流至马台境防丞相河即诸葛河西入汾莲花池在河侧南坂坡下后废
潏水河在县南二十里源出壶口山自西南来防龙角司空二山水至交头河折而西流经汗水殿合济渎涧北趋龙神沟至下寨桥偕金河水【源出浮山即西溪】并入汾 明一统志涝水源出浮山县流经府城北西入汾河黑水在浮山县北四十里源出黒山亦名涝水西北流入于汾
潏水源出龙角山北流至临汾县东合髙梁水入涝水注于汾唐引潏水及高梁水入百金泊此所谓龙角水也
华池在龙角山东峰之巅岁旱祷雨輙应相传唐武徳初建庆唐观苦乏水池水自流至观前泊工竣而流遽止云 孙景文天圣宫碑先是斯观营缮之初困于无水公输为之失色众人于焉疚心无何山椒之间瀑泉喷涌枉道屈曲流于观中号曰华池
神防泉在龙角山天圣六年涌出古志道院之东神防之后辟地及泉厥味孔甘其源不竭
龙池二一在县西浮谷里建龙神庙一在天卫里建济渎祠祷雨胥应
杨村河在县北二十五里发源中条由唐葛柏壁村西流经杨村合黑水黑水源出乌岭合小涧当即涝水明志亦云流入高梁逹于汾
涝水河在县北四十里源出乌岭下一名黑水其傍有小涧沟合流防杨村河经临汾县北岳壁界又名髙河与马台河西入汾明洪武十一年引入临汾城为永利池【按唐志临汾东北十里有高梁堰武徳中引高梁水溉田入百金泊贞观十三年为水所坏永徽二年刺史李寛自东二十五里夏柴堰引潏水溉田令陶善鼎复治百金泊亦引潏水溉田干封二年堰壊乃西引晋水则是潏水为利于临汾独不能为利于浮山县志称邑境无水利独南河灌园之利居多者以其水卑地高难于引溉也】水经注黑水出黑山西迳扬城南又西与巢山水防 山海经曰牛首之山劳水出焉西流注于潏水疑是水也潏水即巢山之水也水源东南出巢山东谷北迳浮山东又西北流与涝水合乱流西北迳高梁城北西流入于汾水【按县志涝水河一名黒水合流诸水今尚可考但潏水自入汾不防黒水当繇水道迁移故耳】
悬泉在县东北二十里北天坛山之西岩悬崖絙垂铿然有声滙流成涧名清流西北流合于黒水
诸葛河在县北六里源出中条山合南王涧水西流为丞相河至马台界防南河入汾【丞相河谓霍光别墅也】
栢河水源出东山
龙井在天坛山南涧中有三一在东南一在南一在西南深不可测祷雨輙应在西南者即今之龙泊是也赵城县
霍山在县东北三十里入山五里有中镇庙庙东南有兴唐寺东十里有休粮寺又南有广胜上下二寺霍山胜概广胜寺为最广胜胜概柏居多泉石映柏弥清柏万株枝胥南向 上有五色花双头蛇万年灯白骨松
休粮山在县东五十里打鼓泉自巅飘坠上有方石高数丈名说法台土人传休粮菩萨迹旁有五小台龙王聼焉台下有拴虎石
观塠峰在县东北四十里上圆
秦王坡在县南三十里
罗云山在县西四十里北接汾西南连洪洞西抵蒲县出佛峡在县西四十里即罗云山之石峡也山崖下坠大小石胥似佛首
娄山在罗云山南洪洞者什八九
明珠山在罗云山东北近石明里山西南沟中有龙泉五女原在县北十五里
九仙洞在五女原西悬崖高千尺汾水怒涛洞中如奏仙乐
青条谷在霍山
范霍峪在霍山马跑泉源此峪中大石有马蹄迹及人半面迹土人传二神听水面帖于石云
汾河在城西繇灵石县霍州入县境三十里又南入洪洞境 水经注汾水又迳赵城西南穆王以封造父赵氏自此始也汾水又南霍水入焉 金志有姑射山汾水霍水
卧牛池在县东南三十里伏牛台下相传伏羲服牛乘马始于此旁有伏跪坑乃牛跪地也
霍泉在县东南四十里源出霍山南麓 水经注霍水出霍太山发源成潭涨七十步而不测其深西南迳赵城南西流注于汾水 分水碑内外南北二渠北渠分三节西北入汾南渠分五道一南霍一九成南霍之上下流也一小霍一大霍涧槽也一清水 副霍渠经城西南入汾 利泽渠至城南大涧河宋张商英霍岳诗水涵千顷富源发四渠长
南小涧在县南五里出霍山谷中故屯南西入汾有龙王庙庙祷輙应名小涧龙王庙
南大涧在县南二十里上纪落镇南出霍山青条谷中袤四十里西入汾上有石梁
第一河源出县西出佛峡流经蒲县城西至大宁县界入黄河山溪奔滙诸水所宗故名
轰轰涧在县西十里石明里北源出汾西县东流至县石明村又折北流入汾
北大涧在县北一里出霍山观音沟袤三十里西入汾舞羊涧在县北十里石明里南山上小泉雨集輙成河东入汾
北小涧在县北二十里益昌铺出霍山谷中袤十里经跑地桥西入汾
罗云小泉甘冽用之不竭
打鼓泉在霍山巅休粮寺左
赤壁水发源霍山西南流至岳阳县西漏崖入地南三十里复出合涧水
观音沟在霍山北大涧源此
马跑泉在广胜寺北范霍峪巅
八角井在候村里朝不盈二尺至夕常盈相传娲皇饮马于此
古井在娲皇陵
太平县
姑射山在县西十五里自北而南亘抱县境东对汾水若左右翼汾西青山赵城罗云临汾九孔平山襄陵三嶝胥姑射殊名也
巴山在县东二十五里汾水西南一里高十丈有竒南北袤三十里东西五里芦苇悬生崖半
白波峪在县东南三十五里永固村汉中平六年黄巾余贼郭泰于河西白波峪筑垒御他宼后黄巾灭垒废 后汉董卓传灵帝末黄巾余党郭泰等复起西河白波谷转宼太原遂破河东百姓流转三辅号为白波贼众十余万
汾阴山在县南二十里东西亘三十里高一里
九原山在县西南二十五里绛州界高一里东北麓太平西南麓绛州
马头山在县西南五十里云輙雷雨或岁一至或岁数至或数岁一至
龙门在县西门外大道北崖势如削中建文中子祠大柴峪在县西八里有水
尉□峪在县西十五里有水
清凉洞在县西二十里自县十里至姑射山麓行石迳五六里峻者立矢曲者折竹将至洞途弥穿盘而入寖在姑射山半洞东面石厂前张后俯深数十武厂内南入洞上下胥石倐凸倏凹秉炬行一里不克穷一名清濓洞宋王道源蜕此
煤峪在县西二十里贾冈堡前有水
安儿坡在北膏腴村西北十里土人传为杵臼藏赵孤地
照望峰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姑射山巅孤峰峭立一名龙脑峰更深见日北有神仙洞碁迹存南有胜水泉巅望见汾水外百里
豁都峪在县西北三十里乡宁界有水
东陉山下有天井水
马壁谷在南董村旁
汾水在县东二十五里自襄陵南入县境流迳三十余里而南西岸入绛州界东岸入曲沃界 水经又南过临汾县东又屈从县南西流 水经注汾水又经绛县故城北竹书纪年梁武王二十五年绛中地西絶于汾 五行志石言于晋时晋侯方筑虒祁之宫宫去绛都四十里师古注虒祁在绛西临汾水金志有汾水 汾水经史村南至柴寺村东胥石底舟不敢行
国朝雍正八年开引河于西袤百二十丈
下尉泉在县东二十五里下尉村西北流有苇
白波泉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永固村
龙谷水在县南二十五里源出柴村流经绛州东北十八里龙香村入汾左传龙见绛郊即此
焦村泉在县西南十五里焦村西北相传献公都晋引水入城后塞
古兴泉在城西
清水泉在县西门外少北流绕城南关而东
大柴峪水在县西八里南膏腴里水微
煤峪水在县南二十里贾冈堡西水微
尉□峪水在县西北十五里尉村北诸峪之水胥出姑射山土人名雷鸣水尉□水源二一出西北二十五里西侯村一出西北十五里尉村金皇统四年浚渠余流入汾
豁都峪水在县西北三十里侯村北金皇统四年开上汧下汧分高原汧老滩汧古城汧中原汧常村汧余水入汾 宋熙宁五年废慈州以乡宁县分太平稷山今乡宁山水多入太平
胜水泉在照望峰下澄澈似鉴
九汧在县北十五里自站里庄至古城镇十里九汧源泉在县北发源景毛村又潜流地中至西郭村东复出
灵景泉在县东北二十五里景毛村南溉四村田至西郭村西潜流地中村东复见入于汾
灵源泉在县东北三十五里陈郭村西南明嘉靖时涧水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