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山西通志
山西通志
县丞宅【裁】
主簿宅【裁】
典史宅在正堂东南
预备仓在县治西北
余吾驿丞【裁】
行署
察院旧在县治北治十三年知县刘刚移建东北布政分司【废】
按察分司【废】
公馆【二】一在余吾驿一在交川【俱废】
襄垣县署在城西北隅元至元七年县尹韩俊建至正二年知县阎仲荣拓增元季燬明初县丞魏惟明重建后知县王尚礼郑宜杜汝慤公一阳田子坚
国朝知县袁良俱增修
县丞宅在堂左【裁】
主簿宅在堂右【裁】
典史宅旧在仪门东今移住主簿宅
请益亭在县治西南隅
预备仓在仪门外西
巡检司在县西七十里巑山之阳【裁】
褫亭驿在城西六十里褫亭镇
逓运所在驿西
行署
察院在县治东南
布政分司在县治西南
按察分司在县门外西南
潞城县署在城崇智坊明初知县张璧建后知县陈胜张遇王维垣冯惟贤增置
国朝知县宋国瑛黄敏生张士浩俱重修
县丞宅在堂左【裁】
主簿宅在堂右【裁】
典史宅即旧主簿宅
预备仓在县治前
行署
察院在县东街
布政分司在察院西
按察分司在县治西今俱废
黎城县署在城西北隅宋天圣三年移县白马镇始建金元因之明洪武二年知县崔鳯刘浩李进重修知县金山建退省堂张遵约建式清亭有靳惟精记县丞宅在仪门内【裁】
典史宅在仪门内
预备仓在县治北
巡检司在县东北三十里吾儿峪即古壶口关明洪武二年置后移东阳关名仍旧
行署
察院在县治东南
按察分司在察院东【废】
冀南道分司在预备仓巷
公馆在县治前今俱废
壶关县署在城西北隅敬惠坊唐贞观中移治于清流川即今地五代宋金元因之明洪武二年县丞陈钦重建永乐间知县孔阳修
国朝康熈二十年知县章经增建书院及花防
县丞宅【裁】
主簿宅【裁】
典史宅在堂右
预备仓在典史宅后又旧仓四所俱废
新仓在公廨西
行署
察院在县治东知县靳清建
按察分司在县治西【废】
平顺县署在城中明嘉靖八年拨潞城十六里壶关十里黎城五里建县曰平顺此县署之始也明季燬知县刘应麒重建
国朝康熈二十七年知县杜之昂捐筑石台建堂曰思补
典史宅在堂西南
预备仓在县治西北隅
常平仓在仪门西南隅
分贮仓在县治东
巡检司【二】一在玉峡关一在虹梯关
行署
察院在县治东【废】
汾州府
府署在安静坊旧为守备府明万厯二十三年巡抚魏允贞请改府守道麻溶檄同知白夏拓为府署自堂及廨舍悉如制冯竒记
清军防在堂西后移介休县
管粮防在堂东
理刑防在清军防西【废】
经厯司在仪门东
司狱司在仪门西【裁】
长盈仓在师垣坊【废】
阴阳学在东门外【废】
医学在南门内【废】
汾阳县署在东门内三贤坊初为税课局明永乐十一年改为州治正统十二年知州李善重建万厯十二年知州白夏改拓二十三年陞为府增设汾阳县即以州治为县治二十五年知县蔡成已增修
国朝顺治间知县吴世英康熈间知县平士正赵其星重修
县丞宅在堂西【裁】
主簿宅在堂西【裁】
典史宅在堂右
预备仓在天寜寺
新仓在堂右
汾阳驿旧在东郭东厢明永乐间移入城节义坊巡检司旧在黄芦岭去县六十里署毁今在守备旧廨
行署
提督学政
察院在师垣坊御史按临即住按察分司署嘉靖三年始改净心寺为之
布政分司在察院西【废】
按察分司在察院南【废】
分巡冀南道在察院西缺裁知府张竒改建 龙亭公馆在分守道南今改棠防书院
平遥县署在城西街明万厯十九年知县何其智改大门作甎上建谯楼及寅賔馆后知县杨廷谟增建观政赞政二亭二十五年知县周之度建观风楼于大门外
国朝知县汪丽日增修
县丞宅在堂东【裁】
典史宅在堂西
洪善驿旧在洪善镇今在按察司行署【裁】
预备仓在县治内公廨北
常平仓在县治东
行署
察院在县治西南知县王绶改建西河书院
按察分司在县治东
介休县署在城西街元至元中县尹阎梅建明洪武二年县丞雷震修万厯间知县王一魁再修
国朝康熈间知县李试重建堂台绕以石阑又置甎洞于仪门外建楼其上
县丞宅在堂东【裁】
典史宅在堂西
巡检司在关子岭【废】
义棠驿丞在县北关【裁】
预备仓在东街明知县王一魁建王埴续修
常平仓在预备仓内
行署
察院在县东街
西察院在西街北
布政分司在西南
分守道在察院东
清军总捕分署即察院东分守道署
公馆【二】一在张兰镇一在冷泉关
孝义县署在城宣化坊北创自曹魏元初毁至元丁亥县尹王恕重建大徳七年地震圯八年县尹郝思敬又建明知县王佐张日升修正徳间知县闵以仁建新楼
国朝康熈四十八年知县髙佩增修复于后堂建楼知县杜连登题曰涵髙镜远
县丞宅在堂东【裁】
主簿宅在堂西【裁】
典史宅在堂东南
预备仓在堂东南隅
社仓
常平仓在宣化坊
行署
察院在县治东
布政分司在悦礼坊北
冀南道在宣化坊西今俱废
临县署旧在内城凤山之东麓元知州马麟建
国朝顺治六年燬九年知县朱绍凤改建于旧治之南康熈十二年知县常来誉五十九年知县杨飞熊重修
典史宅在旧治东后燬康熈五十六年重建今县治西
常平仓在县治东知县莫友仁建其旧预备仓常平仓俱废
行署
布政分司在内城文庙西
按察分司在真武楼东南今俱废
石楼县署在崇文坊西北明洪武六年知县顾硕建崇祯五年燬十年知县熊时泰重建
国朝顺治十三年知县周士章重修内宅建小亭顔曰青来嵗久圯雍正七年知县袁学谟增修
主簿宅【裁】
典史宅
常平仓在县治东儒学旁
社仓
神仓在先农祠内知县袁学谟立
行署
察院
按察分司在县治东今俱废
永寜州署旧在偏城西南元至正二十年建明隆庆时燬署州事李春芳将治西基一半申请给民纳谷为业截中半为官仓而以其余合兵备道旧基为今治州判宅在赞政亭西【裁】
吏目宅在堂西
预备仓在吏目宅西
玉亭驿在州治东
青龙驿在青龙镇
吴城驿在吴城堡
青龙渡巡检司在青龙镇
赤坚岭巡检司废
行署
察院在州治北【废】
布政分司
府馆在州治东
宁乡县署金泰和间建明宣徳年知县刘岳重建治间知县曹铎修
国朝顺治八年知县王之仪康熈二十四年知县龚应霖重修
典史宅在堂西
预备仓在县治内
行署
察院在县治东【废】
大同府
大同总镇
署在府治东北明永乐七年建
府署在镇城正西明洪武九年同知陈则建中为牧爱堂后为思补堂万厯丁未知府高第建斋曰慎独南为杏花亭仪门外正坊榜曰云中郡左右坊曰师帅曰承宣
清军防在府治大门内东【裁】
理刑防在清军防南【裁】
督粮防在府治西
经厯司在府治西南【裁】
照磨所
知事防俱在府治大门西【裁】
银亿库大使
阴阳学在太平楼北
行署
都察院在府治东顺治三年移驻河阳城
巡按察院在旧代府
粮储戸部在府治东顺治八年议阳和驻
分巡道在府治东
大同县署在镇城东南隅明洪武九年县丞张友仁建知县张纯马思恭魏寳俱增修
县丞宅在堂左【裁】雍正九年复设俟修
主簿宅在堂右【裁】
典史宅在堂西
驿丞宅在瓮城口【裁】
大有东仓在县治东南
密陈管见仓附东仓内
行署
提督学政
巡按察院在大阁正东街
察院在县治东
阳和道在大阁正西街
懐仁县署在城西北隅明洪武十三年知县许彦余建田彻重修
典史宅在堂右
预备仓在堂西北
常平仓在县治西北
行署
察院在县治东知县党照建
分司在县治后知县赵思聪重修
山阴县署在城东南隅明洪武八年知县蒋文焕建隆庆六年知县苗勃然万厯十一年知县王居仁增修典史宅在堂右
预备仓在县治南
常平仓在县治北
行署
北察院在县治东
南察院在县治南
官防在西门外
应州署在城东北隅明洪武八年知州陈立诚治元年知州薛敬之万厯十一年知州刘审问增修
国朝康熈六十一年知州章重修
吏目宅
预备仓在州治东净土寺西
广盈仓在州治西北隅明知州黄彪建傅延耆王凖修
国朝康熈六十一年知州章増修雍正二年知州萧纲再修
安银子驿在城西南三十里今另通驿路
行署
察院在城东街改安东衞知州章建义学于东壁萧纲建节孝坊于西壁
布政分司
按察分司俱在州治东【废】
公馆在州治西【废】
浑源州署在忠义坊街西明洪武七年州判张溥建万厯间知州卢防增筑望云楼赵之韩增筑月台
国朝顺治间知州张崇徳加修前堂顔曰岂弟中堂顔曰寅清退防顔曰思补后有楼顔曰耀徳堂前有薇石古柳碑亭
州判宅在堂右【裁】
吏目宅在仪门外东
预备仓在州治内
广储仓在永安寺前
银亿库在州堂内
磁峡巡检【裁】
上盘驿裁
王庄驿【裁】
王家庄巡检司在城南九十里
行署
部使行台在州治北
布政分司在州治西北
按察分司在州治东
府馆在州治西
灵丘县署在城中西北登云街明初知县王济建知县罗森修成化十三年知县韩英正徳十四年知县杨文奎增修
国朝康熈间知县宋起凤再修
典史宅在县治后防左
预备仓在县治内西
太白驿
行署
察院在县治东
布政分司在县治南
按察分司在县治东
兵备道在大同左衞城【裁】
西路公署在大同左衞城
北路公署在赐堡
广昌县署在城南门内街西明洪武三年主簿石玉建嘉靖元年知县张文祥重修万厯三十六年圯知县王某增修改县宅于堂北
典史宅在堂西北
预备仓在县治北今改常平仓
社仓【八】一在三家村一在中庄村一在城子村一在下北头一在北石佛一在上屯村一在土巷口一在留家庄
香山驿丞【裁】
倒马关驿丞【裁】
行署
察院在县治东街儒学西
布政分司
按察分司俱在县治北今废
走马驿察院在城北六十里康熈二十三年修
阳高县署在城中大阁西旧为衞署
国朝雍正三年设县改为县署
典史宅在堂东雍正三年新设
预备仓在城西
广积仓在城东街东路同知范锡建
行署
察院在东街【废】今为乡约所
总督府在城西南【废】
兵备道在城西街【废】
天鎭县署在城东街旧为卫署
国朝康熈三十年守备田稳建雍正三年设县改为县署
典史宅在堂前东雍正七年建
广济仓在城东北隅明宣徳年建雍正四年知县陈际熈修
广灵县署在城东街明洪武七年县丞髙辉建后县丞王时中修正统成化间知县刘铨王用重修知县张鸣珂李焕斗增修
典史宅在堂西
义仓在县治东南
预备仓在县治西
行署
察院在县治南
布政分司在县治北【废】
按察分司在县治西南【废】
山西通志卷三十七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山西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山西通志卷三十八
公署【二】
朔平府
建威将军
署在鼓楼西大街
府署在南门内路西仓街明洪武二十五年初设定远卫寻省永乐七年复设右卫
国朝仍明制隶大同府雍正三年改右卫置朔平府四年知府徐荣畴奉文建有碑记
粮饷理事防在鼓楼西大街
理事防驻劄归化城外西河
经歴司在府大门内西雍正六年经歴司周成奉文建
仓大使在常丰仓内
库大使在仓街路西北
僧纲司在寳寜寺
道纪司在关圣庙
阴阳学
医学
行署
驿道署
戸部税署俱在杀虎堡西门外
右玉县署在东南街明永乐七年设大同右卫正统间以边外玉林卫内徙附入为右玉林卫
国朝雍正三年陞右卫为朔平府改右玉林卫为县治六年知县陈有年奉文建
典史宅在仓街县仓前雍正六年典史大化奉文建
巡检司宅在杀虎堡西街
朔州即古马邑城元至正末姚枢副守朔州建明洪武三年开设朔州卫八年同知梅和二十年指挥薛夀万厯间知州张守训俱增修旧隶大同雍正三年改隶朔平府今州
国朝雍正三年改隶朔平府今州署系明宗蒲江府改设
吏目宅在西北街系前旧州治
州判宅【裁】
预备仓借州治后永丰大仓
平籴仓借州治右南路旧府
行署
察院在今治北明宗栢川府改
分守道在旧治西【废】
马邑县署在大街西唐开元中建久圯明洪武八年知县吴国贡重建十六年朔州卫指挥使孙昭正统二年武安侯郑亨嘉靖万厯间知县王嘉赵徳佑赵承芳俱重修
国朝康熈四十一年知县秦扩增修雍正三年陞朔平为府以马邑改属
典史宅在县治东康熈某年典史王天祚姜继业续修
预备仓在仪门东寅賔馆后
行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