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通志

  国朝顺治六年知县郭重修戴运昌记康熙四十四年知县朱珵五十七年知县姚馥増修
  崇圣祠在学门左
  名宦祠在防门外左
  乡贤祠在防门外右
  射圃旧社学基今改建书院
  学田共水地四十一亩零
  社学【废】
  昭余书院康熙十二年知县陈祖法重建自记
  徐沟县儒学在县治西金大定中建明洪武三年知县韩文寳修十六年罗本初修永乐七年圯宣徳元年知县汪洋重修天顺成化间知县呉亮杨翺正徳嘉靖间知县张鉴李选继修嘉靖十五年知县王懐礼三十八年知县阎司衡拓制増修胡天爵记万厯间知县杨国正王敷学再修歳久圯
  国朝康熙壬子知县赵良璧重修宏敞逾昔自爲记二十九年知县陆史増修四十九年知县王嘉谟复修崇圣祠在正殿东
  名宦祠在防门外左
  乡贤祠在防门外右
  学田一顷二十亩零
  清源县儒学在县治西南金太和三年知县张徳元建元知县彭殷辅修明洪武间县丞呉文焕知县马大方继修主簿黄福重建天顺二年防政杨璿檄知县张玘新之祝颢记治间知县仝进嘉靖间知县卢賔彦万厯间知县舒有翼先后缮葺崇祯十六年知县郑经复修
  崇圣祠在学门北
  名宦祠在防门外左
  乡贤祠在防门外右
  射圃【废】
  社学三所
  交城县儒学在县治东元大徳壬寅建延祐丙辰修至正乙酉县尹程元直重修教谕贾权记曰陶爲祭器极工巧且备又筑坛于社植垣种树俾士子风云游息与学爲家明洪武间知县王允恭任道远继修天顺二年防政杨璿檄知县蘓铎増修嘉靖二十七年知县郑镐重新万厯四年知县齐一经复加修葺胡体干李勲胥有记二十年周璧再修崇祯丙子署县事王凝命拓基树坊桂一章记
  国朝顺治十八年知县王如辰重爲兴建史允琦记康熈九年知县赵吉士四十年知县俞卿继修
  崇圣祠在正殿西
  文昌祠在明伦堂东
  名宦祠在防门外左
  乡贤祠在防门外右
  学田二十亩零
  义学二所
  卢川书院在南街路东康熈十一年知县赵吉士建通济书院在通济桥
  一隅书院在城西南
  卦山书院在卦山天宁寺东卧龙冈康熈四十七年建学使邹士记
  文水县儒学在县治东宋元符间知县薛昌建金天徳三年知县吕孝扬刘元杰修元至正十四年知县许继诚修郝忠恕记明洪武二年县丞贾惟铭四年知县杨仲安二十四年知县张羽正统十一年知县董茂继葺治间知县刘伟重新之张颐康海胥有记嘉靖间知县薛斒樊从简万厯间知县郭宗贤马斯和贾守正继修
  国朝顺治十二年知县王承裘重修二十五年知县范时着复修胡应麟记
  崇圣祠在学门左
  文昌阁在学宫东
  奎星楼在学宫南明崇祯间知县胡宣建
  名宦祠在防门外左
  乡贤祠在防门外右
  学田地八十四亩
  社学四所
  岢岚州儒学在州治西南明洪武初知州施文学创建未竣知州李观成之成化二年知州陈鉴重修嵗久倾圯嘉靖辛酉副使王遴葺治一新周斯盛记
  国朝知州迟焞赵瑾继修康熈十一年知州何显祖又新之
  崇圣祠
  名宦祠
  乡贤祠
  射圃在西关建有观徳亭后废
  学田明万厯四十二年太原府同知呉登仁置柳林湾地一百一垧半东关都民李福郭登英耿文明王一才刘鸣鳯输三井地四十二垧
  国朝康熈十一年知府周令树申请归学又射圃亭废地五垧零东关吊桥地一垧半东北城濠地四垧
  岚县儒学在县治东南宋元丰中剏建元大徳己亥知州郝承谋新之未竟乙巳同知州事史好礼落成奉御王居实记曰承肇正殿及两庑好礼构中门建明伦堂并月台基址元末兵燬明洪武四年县丞高九万更建自爲记曰自宋元丰年间城依崇岗俯瞰城中是故阙冈阜而城之迄今三百有余年城皆瓦砾惟圣庙在焉天顺四年参政杨璿知县王凖増修成化二年知县孙缉教谕张铎复増葺治间知县胡泰王嘉靖间知县张淮张崇徳继修万厯四十二年知县井东星复修
  国朝雍正七年训导常大升重修
  崇圣祠
  文昌阁在儒学内
  魁星楼在儒学内
  名宦祠
  乡贤祠
  学田旧制百有余亩歳久湮废
  国朝康熈间岢岚牧甘某摄县事考碑记清复八十三亩
  社学旧有三所今存一
  兴县儒学在县东北元至元间徙城北山上燬于兵明洪武十一年知县曽以礼重建宣徳二年增修治十三年知县马圗复徙旧址右贾咏记曰山亘其后城屏于前嘉靖三十七年知县王逵重修张珩记天启元年邑人尹就汤増修
  国朝康熈十年邑人尹述尧缮葺三十六年知县金应继修五十八年教谕郝攀龙修孙鸿淦记
  崇圣祠在正殿后
  名宦祠在防门外左
  乡贤祠在防门外右
  社学在县治东
  平阳府儒学在大中楼东旧在府治前宋绍熈中建元大徳中地震倾圯明洪武初知府徐铎重建宣徳间知府万观修天顺五年知府姜徳政増修完整薛瑄记曰生徒必笃志讲明正学庶几人才有实用而风化之美亦延及于支属矣治间知府张文佐改建殿庑堂斋书楼号舍正徳间知府闵槐建名宦祠学仓嘉靖间知府孙濬徙今所万厯间知府张修吉李李心继修
  国朝康熈三十四年地震圯
  特发帑金遣员外沃棱督知府王辅重建闳敞穆防规制视昔有加雍正十年知府李煚复修制乐器备礼仪庙貎一新
  崇圣祠在正殿后西北隅
  文昌祠在文庙东
  魁星楼在泮池西南隅
  名宦祠在崇圣祠东
  乡贤祠在崇圣祠西
  射圃在府治南小分司前治间知府张文佐建学田【废】
  社学在府治崇道坊明洪武八年建今废
  晋山书院旧在治东元泰定二年县人石彦明建
  国朝康熈十年知府刘仪恕重建治北莲花池三十四年圯
  临汾县儒学在县治西旧在城外北坂上元末燬于兵徙置城中即晋山书院爲学明洪武十一年知府徐铎复以元季察罕特穆尔祠改建张昌记宣徳间知县袁衡治间知县马龙李伸继修嘉靖五年知县袁淮撤旧图新工未竣迁去七年知县董珊继成之殿堂龛室户牖廊庑门台墙序咸次第举吕柟记万厯间知县邢云路重修
  国朝康熙三十四年地震圯
  特发帑金遣员外沃棱督知县彭希孔重修
  崇圣祠在明伦堂东
  文昌祠在櫺星门西
  魁星楼在明伦堂后
  名宦祠在防门外东
  乡贤祠在防门外西
  射圃在安仁坊治间知府张文佐建今废
  学田五所共地一百五十四亩九厘零
  义学一在席禄里兰村乡民汤进福建兼置学田许如侨记一在卢道村乡民王世贝等公建
  正谊书院在东闗遇公门外邑士共建
  襄陵县儒学在县治西南旧在县西北隅金大定初县丞汤儒林改卜今址甫建门堂寻迁去太和元年知县赵景温成之孔天鉴记曰庙学旧去县三里地近临汾汤公易逺以近改卜城之东南隅四十余年赵公乃建始落成焉元初县佐李天成修麻革记大徳七年地震圯十年县尹柳丰重建续执中记明正统间知县张柔训导丁琏拓修成化十六年知县张鼐治四年知县张文佐十四年知县李高嘉靖二十三年知县尚薫三十七年知县赵希益继修规制克备四十七年知县宋之韩万厯四十五年知县马逢臯继修
  国朝康熙三十四年地震圯知县诸来晟重建知县恽东生继缮
  崇圣祠在文庙西
  文昌祠在正殿东北隅万厯间知县陈勗建
  魁星楼在学西南万厯间知县马逢臯建今废名宦祠在崇圣祠东
  乡贤祠在崇圣祠西
  射圃
  学田 元延祐五年张思敬赡学田记县尉刘盎奉典谨付廹城之亩迩鄽之基充赡教谕以纲维之直学以簿贮之出纳则与莅籍而防朔望者公知之非兴修释奠不敢动也邑之令长时省视焉明嘉靖间知县宋之韩置县西南水地三十亩
  孔子燕居庙在东续里张昌记至正辛丑王君元礼宰斯邑令里社咸建夫子庙东续里耆师先行之赵曲镇夫子庙明治己未知县李高重修自爲记社学各里胥置今存五所
  姑汾书院在儒学内明治间知县张文佐建今废明胡谧邢公遗学宫书记礼部左侍郎邢公逊之前爲国子祭酒时以其厯官于朝所聚古今书若干卷重加装禠各标以目不逺数千里舆归遗其县之学宫而与乡人士共焉且手识得书之繇与勉人勤业愼藏之意于卷端云【附録】
  洪洞县儒学在东北隅崇儒街旧在县治后元至元三年建大徳六年地震毁知县孙翥重建十年主簿刘履景祥増修明洪武二年知县杨茂重修成化正徳间知县焦举马驯继葺嘉靖元年知县蒲鋐改迁今址撤释寺爲之规模宏敞巍然改观韩文记万厯十年知县乔因羽重修晋朝臣记
  国朝顺治十年知县赵三长重修康熙十八年知县朱璘三十六年知县李宣继修
  崇圣祠
  魁星楼在儒学门外知县乔因羽建
  名宦祠
  乡贤祠
  射圃在正殿北
  学田地二十八亩八分零又董寺村地四十二亩邑人范鄗鼎置
  社学七所
  义学一所
  相观书院在县治东北即千佛寺防议呉廷翰改建澄瀛书院在土峰门外天启六年知县赵京仕建丽泽书院在县治东北隅即泗州寺明嘉靖十三年分守防议道呉廷翰改建
  讲学书院康熙二十年知县朱璘建复置水田十亩赡来学者杨义记
  元孔天鉴藏书记洪洞三歳大比秀造軰出取数居多故程能西府则老郑爲之魁较艺上都则二郭取其乙祖庆以妙龄驰誉居善以老成擢试济济蔼蔼前后相望吾见其进未见其止也【附録】
  浮山县儒学在县治西元至元中建大徳间修明洪武二年县丞徐秉彛増修正统成化间知县李安李鼐嘉靖间典史何继远増修万厯初知县左桐拓基展修孔天孕记知县张检躬复修
  国朝顺治间知县李景栋杨名世重修康熙五十五年邑举人张大统重新陆张烈记
  崇圣祠
  名宦祠在防门内左
  乡贤祠在防门内右
  射圃【废】
  义学二所
  赵城县儒学在县治西南明洪武七年县丞凌文质建正统间知县何子聪修万厯间知县张鉴张汝钰郭峻继修
  国朝顺治十六年知县安钖祚倡修康熙四十四年知县徐容重修
  崇圣祠在明伦堂东
  文昌祠在文庙东北
  魁星楼在櫺星门外
  名宦祠在防门外东
  乡贤祠在防门外西
  射圃在学前
  学田水地三十亩平地二亩零中坡地十六亩零
  国朝顺治二年知县秦兆嘉置
  社学在北门内
  云龙书院在北门内旧名罗云书院废后复建改今名
  太平县儒学在县治西北元至元八年主簿任兴嗣重修王恽记曰县有庙学具法宫而虚两序乃爲室东西各五楹至正十八年燬于冦十九年达噜噶齐安圗创始二十年知县冯衡落成郭晋记元末复废明洪武三年更建七年县丞毛煜缮完之十七年知县沈士亷景泰问知县岳嵩治间知县尹琭正徳间知县盛琛万厯三年知县武成继修
  国朝顺治十五年知县卢易重修康熙十七年知县呉轸増修三十八年知县李清铠四十年教谕牛敬修増修雍正三年知县刘崇元重修
  崇圣祠在正殿后
  文昌祠在文庙东
  名宦祠在防门外东
  乡贤祠在防门外西
  射圃【废】
  学田赵将李牧墓旁地六十二亩三分五厘零唐郑王绍恩墓旁地三十亩九分零万厯七年知县黄榜请永爲学田
  社学旧设二十七所今存城内学东一
  谦益书院在县北
  龙门书院即文中子祠康熙五十六年知县张学都拓基前构堂翼以号舎复置地三十亩零
  岳阳县儒学在县治西元延祐三年知县郭防主簿糜嗣祖建明洪武十五年知县金铭増修天顺间知县王用成化间知县岳让继修正徳间知县元思永重新之王云鳯记万厯间知县王恊梦复修
  国朝顺治十二年知县郭竒勲康熙八年知县李丕先二十九年知县卢振先继修
  崇圣祠在明伦堂西北
  名宦祠在防门外东
  乡贤祠在防门外西
  义学二所一在南关一在崇圣宫前邑士公建
  曲沃县儒学在县治西旧在治东南宋庆厯四年知县宋琚建金太和三年知县张翚修燬于兵元大徳四年知县完顔从塘主簿贾天衢王徳宁改建今所七年地震圯知县赵英重建至正九年知县阎得中修明洪武七年知县朱武天顺六年知县王聪重修成化二十一年知县刘玑増修正徳隆庆间知县侯秩杨时宁万厯崇祯间知县何出光张文光増葺
  国朝顺治十四年知县刘国正重修康熙十六年知县周钺四十年知县潘锦继修
  崇圣祠在文庙东
  文昌阁在文庙左偏
  名宦祠在明伦堂东
  乡贤祠在明伦堂西
  社学八所洪武八年建成化间知县刘玑重修又蘓村一
  国朝康熙四十三年邑人贾鸣玺建自爲记
  义学在文昌阁后又康熙四十一年乡城共建九所
  翼城县儒学在县治西门内旧在治南后唐长兴三年建爲浍所浸宋天圣八年文潞公彦博令翼城改建今址自爲记曰将搆新宫而县西北隅适有废庙俗传爲汤王行宫独存正殿岿然中立而虚其正位乃即遗搆踵故谋新翼以东西二室増之屏树闬闳凡屋壁之间堵数盈百金天会八年知县杜徳机元至元十年知县赵思忠三十年知县刘源胥葺治之至正十五年黎城主簿沙班敬升监翼重新之郭徳濬记明洪武五年县丞薛大昉天顺间知县王珏继葺治十五年知县张忠更爲新建焕然改观伦文叙记
  国朝顺治十四年知县胡献瑶重修上官记康熙五年知县郑之衡四十年知县马文镛继修
  崇圣祠
  名宦祠
  乡贤祠
  射圃【废】
  学田南河下小水地四十三亩各乡平坡地一百六十亩洪武间奉诏开设
  翔山书院在城东北隅明崇祯间知县李士淳建扶风书院在城西门外知县马文镛建
  丽泽书院在县治西北
  汾西县儒学在县治西元至正十八年知县梁济建明洪武八年知县洪彦升修成化正徳间知县杨罄张大成万厯间知县孙延卿毛烱増修
  国朝顺治十四年知县李色蔚教谕王俊民典史薛宗孔修康熙十三年知县蒋鸣龙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