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通志

  沙河源出崞经忻口东入滹沱河
  鹄索河在合索村南二里漑地六顷
  海满泉源出嘉禾漑稻田十余顷南入云中河前山泉在南营屯漑稻田十顷有竒
  浑水泉昔资灌漑后涸
  三十五渠 南闗渠 王家庄渠 曲家庄二渠杨泗渠 樊家野塲渠 故郡二渠 石家庄二渠杨家庄渠 习村二渠 义井二渠 南萧村渠北萧村渠 东楼村二渠 西楼村二渠 真檀
  渠 令归二渠 北湖四渠 南湖二渠 郝村渠安义渠 韩严渠 紫岩渠 双堡渠胥在州东
  南引牧马河水
  三十二渠 二十里舗二渠 郭村渠 泡池渠大仪渠 河管渠 顿村二渠 西播明渠 吕令渠 曹张渠 解原渠 竒村渠 北太平渠 白村渠 部落二渠 杨村渠 大郡渠 高池渠北新庄渠 吴家庄渠 淤泥渠 平张渠 治村渠 解村渠 尹村渠 六石渠 卢家野塲渠逯庄渠 北赵渠 檀村渠胥在州西北引云中滹沱河水
  东十里堠渠牧马云中水胥可引
  明知州杨维岳开水渠三十五道
  定襄县
  滹沱河渠【滹沱河经忻口东折入县境】
  通利渠 北受罗渠 马房营渠 南受罗渠 北庄渠 南庄渠 黄嘴村渠 林水村渠 丘村渠 蓝台村渠 南闗渠 西闗渠 北闗南渠 北闗北渠神山村渠 王进村渠 崔家庄渠 赵家营渠
  衞村南渠 许村渠 南作村渠
  以上二十一渠胥引滹沱河水
  牧马河渠【牧马河繇忻州东南流入县境】
  智村南渠 智村西渠 智村新渠 西邢村渠 张村渠
  以上五渠胥引牧马河水
  定襄县渠二十有六道牧马滹沱二河水源开广上流不能阻截濒河民田胥设渠长立埂堰繇上及下公分使水而田偕列一区者又以探定时刻焉无容争越旧志滹水渠起汤头村东绕横山村经建安合河元好问有记久废康熙二十一年知县赵继普复开起忻口虾蟆石经灰岭四家庄白村十五里入县境漑上下汤头等八村田有碑记
  通利渠繇县北过砂村至芳兰村深濶各一丈初开于宋久湮元至正五年复濬张惟善记后废
  北受罗渠起忻州白村经上下汤头北受罗于家庄至回鳯西沙坡
  马房营渠起下汤头八马房营
  南受罗渠起下汤头入南受罗村
  北庄渠起马房营北经南受罗入北庄
  南庄渠起马房营南经南受罗北庄南庄诸村至西东作二村
  黄嘴村渠起代郡经南庄黄嘴至高村
  林木村渠起高村西南经庄头至林木村合泉水漑稻田丘村渠起高村西南经庄头校尉营入丘村湾蓝台村渠起代郡经西营村入蓝台【西营村旧在蓝台北因河决五迁今在南蓝台东】
  南闗渠起代郡北经西营西河头诸村入南闗西闗渠起代郡南经羊房村入西闗
  北闗南渠起羊房村西经古城右入北闗
  北闗北渠与南渠并列傍大河东行至石牌湾神山村渠起庄头村经北闗王进村师家湾入神山即通利渠之故源也
  王进村渠繇县北至师家湾明晋府屯地也曩直抵师家湾今裁漑村中而止
  崔家庄渠起庄头经北闗入崔家庄后淤万厯四十一年知县王立爱复开濬有碑记
  赵家营渠起崔庄入村
  衞村南渠起崔家庄经镇安村南神山村北至南作村合牧马河
  衞村北渠与南渠并行繇镇安村歴衞村至管家营【草册不载北渠葢衞村南北二渠并为一渠也】
  许村渠起镇安村经嘴子马成诸村至刘念村南作村渠起衞村西北经管家营入南作村万厯四十二年知县王立爱开
  以上引滹沱河水
  牧水渠元至元八年开繇智村南引水入古城繇西郦村合牧马河明洪武二十七年忠义坊副使高茂率族再濬后废
  智村南渠起忻州北霍村南入智村西
  智村西渠起智村西南入村东
  智村新渠起智村西南入西北万厯四十一年知县王立爱开
  西邢村渠起智村东经西邢入张赵村
  张村渠起西邢村西经张村至董村
  待阳村渠明天啓四年开起张村西北经董村漑待阳村至南西郦村有碑记【册不载】
  以上引牧马河水
  镡村渠起吕布池合流北至李家庄分四小渠南邢村渠起小霍池经南王南邢待阳诸村至赵村合牧马河有碑记
  中霍渠起三防水引漑中霍村
  小霍渠起吕布池引入小霍村
  官庄渠起吕布池定五分水则例漑官庄村有碑记以上引泉水【泉水五渠册俱不载以其防也】
  金元好问滹水渠堰记州倅定襄李侯于成曰宋尔朱氏欲从忻口分支流为渠自沮而罢大定戊子信武乔公号称十万复以渠为事开及向阳里农民以盗水致讼役夫散归至以水田为讳仆经始于壬寅之八月起汤头岭西之白村上下逾六十里经建安口乃合流又明年之三月张乐以落之又曰出东门一舍少折而南繇三霍而东尽南邢之西其间无井邑无聚落无丘垅特沮洳之泺而已若能引牧马之水以合三防于防山之麓平湖然多倍晋溪之十惜无大农尺一之版使扁舟落吾手中耳
  元张惟善修通利渠记河东冀寜之九原古襄五仙之砂里爰自宋金里西旧有通利渠既湮没矣中统至元初里人州将樊侯率本里同利之人选才者甲之寻故迹自县城北决引滹水注东北经神山东南起土筑堰横截牧马河流灌漑本里及邻境农田是后洪水侵噬渠道阻隔土益淤水益缩至正壬午申侯愿恻然选砂里干人前务副武从隆为之长复通故迹相旧堰东将里西地形高阜跨石岗创开巨渠一节深以丈底广如之面广如底广之倍上防其源下濬其流并如深广之度接连村落首尾五十余里支渠小堰经纬分明漑民田无虑若千万畆
  知县吴防暲官庄渠碑吕布池在小霍村中官庄离渠七里二村各用五分筑垜为界各由渠路使水无得中途决口截流如马跑栁鉢东凹诸泉亦随池界为界
  神山渠碑通利古渠自滹沱河取水而师家湾小王村地畆胥借灌漑春秋挑濬设立渠长
  滹沱牧马二河雨涨多冲决即春时氷泮木桥亦多漂流
  静乐县
  静乐县虽为汾河发源地而水流山隘不能开渠引溉古无渠道
  旧志汾河所经多开渠漑田独静乐水势急疾多冲决之患无水利
  东城外碾河堤明初知县杨大徳因金元旧址起堑袤百丈有竒捍水不侵民庐民徳之后河涨堤圯正徳初知县朱麟増筑又建碾河桥于其尾十二年河涨决堤梁暨南郭外水磨后知县王鏕修复嘉靖三十二年河大涨冲南郭民庐三百所古堤踪迹至是荡尽矣隆庆万厯间屡修屡决万厯二十六年知县杨登科用石甃砌于旧址东北抵石山麓起堤下西南袤九十七丈有竒高六尺底广一丈有五尺顶广一丈三尺入地下石条凡三层层厚一尺博一尺五七寸有差乃逼水东南下离城可二射许而郭门外又筑小堤二十丈有竒以防不虞壬子河大涨冲石堑二十丈知县程希尧补之
  国朝康熈十五年典史辛曰杰修旧堤堤畔裁栁成材三十二年三十九年碾水再冲堤胥缘旧堑修筑焉津梁
  沂州
  巨济桥在东门外
  西张桥在南门外
  定襄县
  襄济桥在蒋村
  牧马河桥在张村镡村待砀村西郦村各架木桥冬架春撤滹沱河桥在高村结搆木桥
  静乐县
  东济桥在西七十里
  普济桥在县西汾河上
  通济桥在娄烦河上后圯
  普恵桥在西闗河上明万厯间僧隆贤建寺前有桥











  山西通志卷三十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山西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山西通志卷三十三
  水利【五 津梁附】
  代州【直】
  峩河渠 峩河发源州东南峩峪自东而西漑峩口村下杜村传村南留属村地
  中解河渠 中解河发源州西南漑中解等村地峪口河渠 峪口河发源州南漑王家村防岗上村峪口村上沙窊村下沙窊村甲村选仁村下庄村金盘村上曲村地
  滹沱河渠 滹沱河发源州东繁峙县河两岸引漑聂营村平城韩曲村南家寨下门王村洪水贾村枣村堡西留属村东旺村西旺村园子村地
  以上渠四道始立夏日按时日分水程自上而下以次引漑渠头司之
  旧志峪口河东南五十里卽鳯游峪口源出杨林岭经峪口村民引漑田
  西峩河西南十里源出荆山茹仆射尝教民漑田代多山少水卽滹沱名河冬春间一衣带耳泉出雁门支渠漶漫又散逸不可收拾
  汉志注累头山治水所出东至泉州入海过郡六行千一百里
  雁门郡治广武井水咸苦民皆担辇逺汲魏黄初中太守牵招准望地势因山陵之宜凿原开渠注水城内民頼其益
  唐仆射茹升治峩谷水穿渠漑田
  东闗河发源雁门山縁城东南入滹沱明时水涨几及城兵备张濬潘仿筑堤遏其冲
  成化间州人孙鳯视聂营地知下有泉教居人防凿而漑田近万畆
  五台县
  县东
  龙湾泉二池发源龙湾寺引渠三道漑酱房东峡村西峡村地
  台山河发源北台引渠五道漑上峪松岩口上耿家庄河西河北高洪口村地
  县南
  卢虒河发源县北小王村引渠四道漑孤独店下耿家庄教村罗家庄地
  小营河发源县西泉岩村引渠六道漑东治镇五级村永安村槐隂村石村地
  县西
  小营河繇河引西南河渠二道南北河渠三道漑泉岩村郭家寨大兴村地
  以上诸渠因地畆定水规立夏日始以次引漑渠长司之
  旧志卢虒河在西北十五里先为豪右所占天顺间知县李华刻石以杜讼漑郭家寨大兴槐隂东冶等村名丰乐襄阳府推官智几先记
  东峪河源出移城村经孙家庄百兰村漑田入河门与滹沱合
  东乡龙湾寺清泉泻于涧下滋灌秔稻
  繁峙县
  旧志峩河在县西二十里发源黒龙池经崖头等村汉志卤城滹沱河东至参合入滹沱别过郡九行千三百四十里并州川从河东至文安入海过郡六行千三百七十里
  滹沱河源出繁峙县泰戏山【即今小孤山】流甚细涓涓如泻壶色青黒西南流数里合玉斗泉水【一名龙泉】又数里合三泉水至砂涧东合北楼口水至新兴村合华岩岭水西入代州水势渐巨沈沙浴泥沿代城南西环如带三里许合三里河水又十数里合羊头神河水又数里合九龙河及西峩河水遂至崞绕城之东环抱城来宣普济二河水不数里合阳武河水阳武性湍急自西入滹沱而滹沱水益巨又浅深无定如黄河以沙为岸难筑堤防涝则患崩塌旱则滋灌漑所经之地利害各半又六十里合坂市河水自虾蟆石东折而过忻口入定襄横北东流合云中河水水性驯顺土人引以漑田水利大兴自河边抵五台合泉岩东峪二河水遂过盂县繇浮石口入原仇北境合乌河水东流入北直正定府平山县
  繁峙滹沱河自上而下水势陡泻遇山水暴涨一涌輙涸濒河民田不能设立渠道
  魏志汉建安十一年凿滹沱入汾名平虏渠
  崞县
  阳武河渠发源县西南阳武峪口自西而东经行二十里有竒
  河南岸官渠起上下阳武村西分流引漑上下阳武村施家野庄村大牛堡村大牛店村南申村陈家野庄村神山村赵家野庄村黙都村三吉村沙城村魏家庄村薛沽村石封村等十四村田
  河北岸繇河引漑西防村上下申村贾陀村上大林村下大林村等五村田
  以上诸村计田畆多寡定用水日期繇立夏起分定日时循上及下以次引漑
  旧志阳武河县南二十里源出太子崖居民分支灌溉其利颇饶
  十一渠 大蒲湾渠 白家渠 阳武渠 大牛渠三吉渠 贾陀渠 大林渠 龙泉渠 石寺渠申村渠
  滹沱渠胥资灌漑
  津梁
  代州
  铁柱桥在东门外兵备张惟诚以铁柱故名
  峪口桥在东南十五里
  傅家坪土桥在雁门闗外
  滹沱桥在南门外滹沱河明正徳五年知州张铵架木为桥以通南山万厯十三年兵备张惟诚重修长七十七丈寛八尺罗以修栏但木桥易頺屡废屡建而不能以石易之故要道终阻耳
  五台县
  西巡桥在台山峪寺前旧名巡检司桥康熈二十二年因
  圣祖仁皇帝驾幸台山易今名
  通济桥在孤屿沟
  白梁桥在滹沱河上民徐鸿鸣歳冬架木为之以利行人
  繁峙县
  普济桥在平刑闗石涧明万厯三十七年七月善人白珠募建南通京都大道山水冲激
  国朝雍正十年七月重修
  崞县
  迎恩桥在南闗外金太和三年游居士建又名南石桥成化六年知县吴祥修
  永安桥在南闗外成化间知县吴祥建
  来宣桥在北闗外旧名北石桥金太和三年游居士建明洪武六年重修改今名
  寜静桥在西一百里嘉靖间知县刘诚建
  保徳州【直】
  保徳东自天桥西至冯家川黄河经流百余里两岸皆夹大山间有河滩夏秋多湮没
  旧志西沟在西城下源出峰子岭由下园头入黄河旧沟畔灌漑畦园今冲没
  石梯滩水东北二十里明季灌溉稻田今冲没郭家滩东十里计沟中水可漑田百畆有竒明万厯间河水冲决遂失利后知县胡柟查滩未尽没乃修堰引灌焉保徳濒河且众泉争流乃亢而不下者势与水违与波俱逝者荡为巨浸堤堰莫施桔橰徒巧保徳诸滩旧皆引河水或汲井泉浇漑菜菓茂盛自明季河变以后遂成巨漫焉
  州西北至积石二千五百里南距龙门五百里则禹之经此固无疑也且天桥峡口三石头白马崖两山逼狭水势阻碍纳大河于数丈之石峡不见其溢真防凿神功州北二十五里旧有禹庙今河岸有禹余粮石张茂先博物志云禹治水弃余粮于江化为石观此益信
  明万厯戊戌六月二十四日暴雨三日夜城圯百余丈二十七日东西滩畦尽没二十八日河水弥岸晡骤溢南抵龟栈北抵府谷崖路高涌数十丈上至铁匠舗下至冯家川延袤百里失村疃三十有四官民船二十有一
  河曲县
  河曲县四面山坡民借以耕种虽有黄河经流濒河皆山无民田
  旧志镇河口在县西北四十五里居民引以漑田沟在东一里井峪沟在南一里龙门沟在西一里均资灌漑
  津梁
  保徳州
  东沟渡在州城下官渡通陜府谷要津
  故城渡花园子渡紫家窊渡韩家川渡桑园渡神山渡胥在西 冯家川渡在西南 水寨渡在东北 天桥子渡在东【民渡详闗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