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通志

  皇考圣祖仁皇帝徳符元化悟彻性天自羲农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集成于
  孔子者一一体于身心宣为政治圣统在上应运而承康熙甲子冬巡狩
  临幸阙里谒奠庙林殷礼隆仪汉唐莫及朕躬膺丕绪志切羮墙即位之初加封
  先师五代王爵诣雍释菜题额歌诗佩德报功之愿夙夜罔释于懐雍正二年阙里圣庙不戒于火有司奏吿朕悚惕靡宁诣庙致祭旋发帑兴修命大臣専董厥役殿庑规模悉准宫阙制器备物亦令绘图呈式裁酌协宜数年来谆谕执事臣寮经营周至纤毫无憾始惬朕衷七年冬有司具奏
  大成殿上梁前二日庆云见于曲阜合词称瑞朕以天人感应理固不爽而诚敬防忱讵能邀
  上帝
  先师之垂鉴用是祗将祀事倍増试额俾普天率土被圣人之德化者同心感庆庶足以广教泽而答嘉庥而抚躬警勉恒朝夕凛凛焉朕尝谓帝王之尊圣尊其道也尊其道贵行其道居行道之位而能扩充光大达之政令修齐治平得其要纪纲法度合其宜礼乐文章备其盛举凡圣道之未行于当时者悉行于后世虽去圣乆逺而心源相接不啻亲授于一堂之上黙证于千载之前如是而钦崇褒显悉由于中心之诚服而治化日盛圣道斯尊且夫圣人之道一天道也天以牖民之责属之圣人删定賛修代天宣教彝伦敦叙礼法彰明后之帝王奉其道以治世师承罔斁资益良多然则尊天尊圣理原合一今兹之崇礼
  至圣正所以钦若
  昊天而于修建庙庭之重典有不至诚至敬者哉朕勤求上理宵旰孜孜冀以仰述
  皇考之鸿谟丕扬
  先师之厚泽爰敬推上天笃生圣人与圣人承天立教垂宪奕世之意勒文碑石以昭示臣民于无极而系以辞曰
  天心觉世圣治承天治法道法圣圣相传三五之隆以道致治峻德昭丰功逺被闻知续统
  至圣挺生中天复旦文教昌明经纬三才陶融万象体具中和功侔防两表扬六籍程式五常如会沧海若揭秋阳惟我
  皇考聪明睿智包蕴图书滙宗洙泗德与圣合礼为道崇升堂容肃过里恩隆绪缵朕躬勤图绍述至训煌煌箴铭宥宻惟皇建极惟圣时中古今虽邈心理攸同作帝王师与天地配开辟一人神灵如在奕奕新庙辉映尼防金丝在御车服盈堂焕乎天文五云示庆锡祐者
  天承庥者
  圣敢云瑞应鉴厥防诚普祈洪贶永福编氓文治光华日星晶丽木铎扬声垂亿万世 十二月二十八日奉上谕皇五子致祭里
  文庙典礼吿成囘京奏称恭谒
  孔林周视规制见享堂墙垣间有年乆倾圮之处朕尊崇
  先师夙夜罔斁今庙貌已经鼎新林园允宜修葺着钦天监选员前往会同衍圣公孔传铎相度方位宜于何时营治详慎定议届期朕命大臣前赴曲阜令衍圣公孔传铎协同敬谨修理务令崇闳坚固光垂永乆以昭朕尊礼
  先师之至意 九年五月修理
  先圣林园经钦天监相度
  奏准于雍正九年七月十五日兴工礼部
  题请
  钦派大臣办理奉
  防孔林工程仍着修理阙里庙工之陈世倌张体仁等会同衍圣公孔传铎敬谨监修其估计之处着会同该抚岳【濬】定议具奏巡抚岳【濬】等遵
  防会勘估
  覆委原任泰安州知州王【一防】原任峄县知县崔【宏烈】现任曲阜县知县孔【毓琚】协同修葺届期兴工八月
  颁赐
  御书大成殿匾额
  御制对聨悬于
  圣庙题大成殿聨曰德冠生民遡地辟天开咸尊首出道隆羣圣统金声玉振共仰大成题大成门聨曰先觉先知为万世伦常立极至诚至圣与两间功化同流十年三月巡抚岳【濬】
  题请将
  孔林享殿三间照阙里寝庙之制用黄瓦镶砌屋脊以
  表仪典奉
  诏允行 六月二十五日午时庆云复见于阙里巡抚岳【濬】具疏以
  闻奉
  上谕朕素不言祥瑞惟有朝乾夕惕感
  上天垂象示儆之恩何敢冀嘉祥之叠锡已屡降谕防训教天下臣民矣但自信生平尊
  师重道之心至诚至敬阙里为
  圣人之乡尤切羮墙之慕乃前嵗文庙重新庆云涌现今者林园工竣复覩嘉祥或者朕诚敬之衷为神明之所歆格故显示以象用昭日监在兹之义欤朕感庆之下倍増防悚爰谕天下臣民共知之 七月初四日孔林工程吿竣复将宋代驻跸亭明代御碑亭一体修葺十一年三月巡抚岳【濬】
  题报修理
  孔林各工共用帑银二万五千三百三两有竒勅下工部核覆
  允销
  国朝配祀贤儒盛典
  世祖章皇帝顺治元年
  诏以圣门典例期于优渥凡先贤先儒崇祀礼仪悉如明制 十二年八月
  命以宋儒朱熹后徽派朱煌为世袭五经博士
  圣祖仁皇帝康熈九年五月
  命以宋儒程颢程颐后程宗昌程延祀为世袭五经博士
  【従御史傅作舟之请】二十五年
  命以宋儒周敦颐后周嘉耀为世袭五经博士【従左佥都御史姚缔
  虞之请】二十六年五月
  御制
  御书孟子庙碑文
  颁发镌石立于庙中承圣门之左文曰
  自王迹熄于春秋圣人之道或几于泯灭卒之晦而复
  明历千百世而不敝者恃有孔子也孔子没百有余年浸假及于战国杨墨塞路祸尤烈于曩时子舆氏起而辟之于是天下之人始知诵法孔子率由仁义斯道之有传至于今赖之是以后世学者如韩愈苏轼之徒咸推其功以配大禹而闽洛之儒咸尊为正学之宗传乌虖盛已夫洪水之祸止于人身已尔杨墨之祸隠然直中于人心不有孟子使杨墨滥觞于前释老推波于后后之人虽欲従千载之下探尼山之遗绪孰従而求之因推述厥义刻文于石俾揭于邹之庙文曰
  尼圣既往夐矣音徽后百余嵗圣绪浸防尚异实繁杨墨竞煽防溺之祸酷于昏垫惟子舆氏距诐放淫以承先圣以正人心述舜称尧私淑孔子正学修明百世以俟不有是者斯道孰传宇宙晦霿万物狂傎我读其书曰仁曰义遗泽未湮闻风可企岳岳亚圣岩岩泰山功迈禹稷德参孔顔刻石兹文于祠之下诵烈扬休用吿来者 是年
  命以宋儒张载后张守先为世袭五经博士【从给事汪晋征之请】二
  十八年
  御制
  御书顔曽思孟四子赞立石太学摹搨
  颁发直省
  賛顔子曰
  圣道蚤闻天资独粹约礼博文不迁不贰一善服膺万德来萃能化而齐其乐一致礼乐四代治法兼备用行舎藏王佐之器
  賛曽子曰
  洙泗之传鲁以得之一贯曰唯圣学在兹明德新民止善为期格致诚正均平以推至德要道百行所基纉承统绪修明训辞
  賛子思子曰
  于穆天命道之大原静养动察庸徳庸言以育万物以赞乾坤九经三重大法是存笃恭慎独成徳之门巻之藏宻扩之无垠
  賛孟子曰
  哲人既萎杨墨昌炽子舆辟之曰仁曰义性善独阐知言养气道称尧舜学屏功利煌煌七篇并垂六艺孔学攸传禹功作配 二十九年二月
  命以宋儒朱熹后闽派朱潆为世袭五经博士【従福建巡抚张仲举
  之请朱潆为明博士之儁之孙】四月
  诏建述圣子思子庙于曲阜【従博士孔毓埏之请】三十八年五月圣祖仁皇帝南巡回銮过仲子庙【庙在济宁州仲家浅】
  赐题匾额曰圣门之哲 三十九年五月
  命以先贤闵子后闵衍籀端木子后端木谦俱为世袭五
  经博士 四十一年二月
  命以宋儒邵雍后邵文学为世袭五经博士【从御史杜之昂之请】五
  十一年二月
  诏以朱子发明至道轨于至正特加优崇升配大成殿十
  哲之次题主曰先贤 是年
  命以先贤言子后言德坚为世袭五经博士【従江南提学张元臣之请】
  五十四年
  命进宋儒范仲淹従祀【从江南提学余正健之请】五十九年
  命以先贤卜子后卜尊贤为世袭五经博士【従巡抚李树德之请】
  雍正二年三月
  皇上亲诣太学释奠
  先师
  谕治天下之要以崇师重道广厉学官为先务维孔子道髙徳厚万世奉为师表其附飨庙庭诸贤皆有羽翼圣经扶持名教之功然历朝进退不一而贤儒代不乏人或有先罢而今宜复有旧缺而今宜増其从祀
  崇圣祠者周程朱蔡外或有可升而祔并先贤先儒之后孰当増置五经博士以昭崇报九卿翰林国子监詹事科道会同详考定议以闻遵
  防议定明洪武二十九年黜扬雄从祀治八年黜吴澄従祀嘉靖九年林放蘧瑗郑康成郑众卢植服防范甯七人改祀于乡公伯寮秦冉顔何申党荀况戴圣刘向贾逵马融何休王肃王弼杜预十三人黜其従祀今议得二十二人中林放蘧瑗秦冉顔何郑康成范甯六人允宜复祀孔子弟子县亶牧皮孟子弟子乐正子公都子万章公孙丑汉诸葛亮宋尹焞魏了翁黄干陈淳何基王栢赵复元金履祥许谦陈澔明罗钦顺蔡清
  本朝陆陇其等共二十人允宜増祀又宋张子横渠之父迪増入
  崇圣祠従祀又谨议先贤冉伯牛冉仲弓子张有若允宜増置博士以昭崇报 三年
  命以先贤颛孙子后颛孙诚道为世袭五经博士 五年
  御题圣庙四配匾额顔子匾曰德冠四科曽子匾曰道传一贯子思子匾曰性天述祖孟子匾曰守先待后又御题闵子匾曰躬行至孝仲子匾曰圣道干城俱御书颁悬 六年
  命以先贤冉子仲弓后冉天琳为世袭五经博士 十三年
  命以先贤冉子伯牛后冉士朴为世袭五经博士










  山东通志巻十一之四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山东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山东通志巻十一之五
  阙里志五【释奠礼乐】
  文庙位次
  正殿
  至圣先师孔子神位正中南向
  四配
  复圣顔子
  述圣子思子
  在殿内东旁西向
  宗圣曾子
  亚圣孟子
  在殿内西旁东向
  十一哲
  先贤闵子【名损】    先贤冉子【名雍】
  先贤端木子【名赐】   先贤仲子【名由】
  先贤卜子【名商】    先贤朱子【名熹康熙五十一年升配】在殿内次东旁西向
  先贤冉子【名耕】    先贤宰子【名予】
  先贤冉子【名求】    先贤言子【名偃】
  先贤颛孙子【名师】
  在殿内次西旁东向
  东庑
  先贤蘧瑗【雍正二年复祀】   先贤澹台灭明
  先贤原宪      先贤南宫适
  先贤商瞿      先贤漆雕开
  先贤司马耕     先贤有若
  先贤巫马施     先贤顔辛
  先贤曹防      先贤公孙龙
  先贤秦商      先贤顔髙
  先贤壤驷赤     先贤石作蜀
  先贤公夏首     先贤后处
  先贤奚容葴     先贤顔祖
  先贤句井疆     先贤秦祖
  先贤县成      先贤公祖句兹
  先贤燕伋      先贤乐欬
  先贤狄黑      先贤孔忠
  先贤公西□     先贤顔之仆
  先贤施之常     先贤申枨
  先贤左邱明     先贤秦冉【雍正二年复祀】
  先贤牧皮【雍正二年増祀】   先贤公都子【雍正二年増祀】先贤公孙丑【雍正二年増祀】  先贤张载
  先贤程颐      先儒公羊髙
  先儒孔安国     先儒毛苌
  先儒髙堂生     先儒郑康成【雍正二年复祀】先儒诸葛亮【雍正二年増祀】  先儒王通
  先儒司马光     先儒欧阳修
  先儒胡安国     先儒尹焞【雍正二年増祀】
  先儒吕祖谦    先儒蔡沈
  先儒陆九渊    先儒陈淳【雍正二年増祀】
  先儒魏了翁【雍正二年增祀】  先儒王柏【雍正二年増祀】
  先儒许衡     先儒许谦【雍正二年増祀】
  先儒王守仁     先儒薛瑄
  先儒罗钦顺    先儒陆陇其【雍正二年増祀】
  西庑
  先贤林放【雍正二年复祀】   先贤宓不齐
  先贤公冶长     先贤公晳哀
  先贤髙柴      先贤樊须
  先贤商泽      先贤梁鳣
  先贤冉孺      先贤伯防
  先贤冉季      先贤漆雕徒父
  先贤漆雕哆     先贤公西赤
  先贤任不齐     先贤公良孺
  先贤公肩定     先贤鄡单
  先贤罕父黑    先贤荣旂
  先贤左人郢    先贤郑国
  先贤原亢     先贤廉洁
  先贤叔仲防    先贤公西舆如
  先贤邽巽     先贤陈亢
  先贤琴张     先贤步叔乘
  先贤秦非     先贤顔哙
  先贤顔何【雍正二年复祀】   先贤县亶【雍正二年增祀】
  先贤乐正克【雍正二年増祀】  先贤万章【雍正二年増祀】
  先贤周敦颐     先贤程颢
  先贤邵雍     先儒谷梁赤
  先儒伏胜      先儒后苍
  先儒董仲舒     先儒杜子春
  先儒范□【雍正二年复祀】   先儒韩愈
  先儒范仲淹【康熙五十四年增祀】 先儒胡瑗
  先儒杨时      先儒罗从彦
  先儒李侗      先儒张栻
  先儒黄干【雍正二年增祀】   先儒真徳秀
  先儒何基【雍正二年增祀】   先儒赵复【雍正二年增祀】
  先儒金履祥【雍正二年增祀】  先儒陈澔【雍正二年增祀】
  先儒陈献章    先儒胡居仁
  先儒蔡清【雍正二年增祀】
  【按两庑位次阙里志所载及顺天府直省府州县卫各学俱依照时代为序兹据国子监分先贤先儒为序而雍正二年后复祀増祀之制并亦依此列载焉】
  正位陈设
  礼神制帛一【白色】 白磁爵三  牛一
  羊一     豕一    豋一
  铏二     簠二    簋二
  笾十     豆十    酒罇一
  四配位陈设
  每位
  礼神制帛一【白色】 白磁爵三  羊一
  豕一     铏二    簠二
  簋二     笾八    豆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