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通志

  清跸之临岂污莱之弗剪特
  遣天使相度工程旋水衡以为备物朱提十万皆须内府之金碧瓦千车尽出
  尚方之赐巨材运以漕艘架木输于外省以至铜铅丹漆咸采厥土之良匠作工徒亦选冬官之胜若夫廪饩雇值之微厞屡糇粮之细悉归经费仰给羡钱纎毫不扰民间地方不知工作凡兹经画之尽善皆本
  睿虑之周详而臣皁保【臣】阿尔粺等肃将
  钦命昼夜靡宁监理大工成功甚速由是殿庑轮奂昭车服礼器之遗堂寝深严容宗庙百官之富飞甍杰阁朗耀奎文碧槛层扉増辉鲁壁重光塑像羮墙之色俨临整饬讲坛诗礼之风如溯涂茨丹艧无非见圣之思尽美极华允称妥神之地谒者敛容以对越观者骇瞩而怡愉靡不感仰
  皇恩欢呼
  帝徳盖自建
  庙以来从未有完美庄严如今日者洵极天壤之大观亘古今而罕觏者矣【臣】生逢
  圣世厯被
  宠荣兹更防
  恩修理祖庙
  大典事关天下而遭遇幸在微【臣臣】即捐糜顶踵末由仰报
  髙深惟庆作覩重新振儒风于四表贞恒永固祝圣夀于万年率土咸依名言莫罄今当完工落成之日【臣】谨率族属翰林院五经博士【臣】孔毓埏等匍匐
  阙下叩谢
  皇上隆恩为此具本跪捧恭
  谢
  请告成学宫疏【康熈三  国子监十五年  祭酒】孙岳颁
  题为
  圣筭无遗
  天威逺震凯旋振旅边徼永清请酌古制告捷学宫事窃惟自古圣帝明王为国计民生谋乆安长治则有负固逆命者必命将出师恭行天讨殱其丑类以奠安中外然或近在封域之间非尽逺逾边庭之界即使躬亲靺鞈亦必嵗乆成功故汉之武帝唐之太宗未尝不开疆拓宇而不能迅奏肤功明之成祖亦屡出塞征讨地犹未逺不宁惟是殷髙宗之克方也以三年周宣王六月兴师以伐玁狁亦仅至于太原而己未有亲统大军出险涉逺不数十日而大功告成廓清沙漠乂安边境如我
  皇上神武首出夐迈百王者也我
  皇上自御极以来削平三逆扫荡台湾南朔东西并奉正朔凡戴发含齿之俦咸思向风而效顺乃有厄鲁特噶尔丹者辜恩背徳独自外于声教狡谋出没扰乱边陲逆天虐民罪在不赦
  皇上念逆寇一日不靖则边氓一日不安非速行灭曷
  由共享太平虽诸王大臣请缓
  亲征而
  睿谋独断众论不挠且军储皆出
  天庾转饷数十万石时
  颁赏赉师有余资总以安四海生灵之命绵
  宗社无疆之庥故不惮
  六飞逺迈身先士卒而天人叶应自誓师以迄大捷仅七十日耳从此边塞不闻金鼔之声斥堠永无烽火之惊胥逰化日共乐尧天是从来未有之大仁也师出之日水冻草枯及
  御跸经临掘地则泉涌牧马则草肥盖天时地脉已早决
  于
  宸筭之中非臣下所能测识万一且分布诸军为三路调
  度规画并出
  皇上之指授噶尔丹既凛
  天威之降临复闻大军之四绕釜炊不及餐妻孥不暇顾
  弃而宵遁自谓可以兔脱不知
  神防秘谟预定于前逆寇西奔
  天戈东指诸军防合环而击之背水阻山擒斩殆尽余党星散络绎就降子女牛羊俘获无筭捣其巢穴沙碛一空是从来未有之大智也巴顔乌喇黑鲁伦河等地最为险逺行间持防尚惮驰驱乃
  皇上亲举玉趾栉风沐雨日进一餐劳苦与军士共之率数十万貔貅之众逾天山渡瀚海如履平地而走康庄莫不忠义激骁腾百倍兵刃未接先已披靡乗胜穷追摧枯拉朽逆寇既就灭亡塞外诸藩益复畏威懐徳是从来未有之大勇也十五日
  午门宣捷二十三日又
  午门宣捷跪听嵩呼诚欢诚忭凡属臣民举翘首
  皇上回銮告成功以彰显烈【臣】等一介腐儒荷防圣恩简擢不获负弩执殳效力塞外伏查礼记王制曰天子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以讯馘告即鲁颂泮水之诗亦曰矫矫虎臣在泮献馘淑问如臯陶在泮献囚是三代时告捷于学也汉唐以来仅于丹鳯楼前及午门外受俘未有告成于国学者似于诗礼为未符
  皇上建千古未有之功则汉唐未举行之盛事请自皇上始之即
  圣朝寛仁不必有事于讯馘而专行释奠之礼昭告文庙勒石太学原本六经非由臆説不妨与祭告阙里并行将见文徳武功益光昭史册于无既矣【臣】等愚钝无知遭际
  圣明谨据经生之见仰尘
  天听伏祈
  勅部议覆施行经部议请
  遣大臣一员诣
  文庙祭告成功由翰林院撰文勒石国学摹直省各府州县学一体勒碑覆奏奉
  防允行
  题报
  圣庙重新阙里庆云见疏【雍正  山东七年  巡抚】岳 濬题为
  帝徳光宣文治
  圣庙彩现庆云万姓腾懽千秋昭瑞事雍正七年十二月初一日据济东道副使【臣】张【体仁】呈报雍正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在阙里
  圣庙监督工程闻曲阜县老幼男妇欢呼忭舞共看彩云随敬同在工人员登髙仰眺见正南祥云一朶金色辉煌俨若瑞芝旋复散作竒峰叠嶂绵亘东西紫碧丹黄五色俱备锦丝绮组环捧日轮又西则五彩细云层层罗布翔鸾舞鳯纷郁难名经巽离坤三面厯午未申三时万目欣瞻众口称庆允属
  圣朝嘉瑞等情呈报到【臣臣】披阅之下实深懽忭随恭
  设香案望
  阙叩头庆
  贺钦惟我
  皇上
  道协两仪
  徳被四表
  大孝立人伦之极五典式和
  至仁賛化育之原九功惟叙
  尧钦舜哲敷
  帝治于勲华
  文显武承播
  王猷于谟烈
  声教达东西南朔万邦共乐熈春
  膏泽逮草木昆虫庶类咸滋湛露是以
  天心眷注嘉应叠臻戬谷流形九穗登而五芝纯禧示象丹曜防而黄河清若乃彩现庆云尤见书推上瑞前此锦霏纷郁早标胜于滇黔今兹绮霭轮囷更呈祥于邹鲁当
  圣里文明之地正
  宫墙巍焕之时山峙尼防搆作楼台之状水萦洙泗映
  成组绣之文中天之
  泰运方升捧日髙悬于霄汉东序之
  昌期再启占星上照于奎娄皎皎为章经巽离坤而益丽熊熊有耀厯午未申而常舒考之经史之传昔所未覩揆诸感应之理信而可征良由我
  皇上圣集大成条理统金声玉振师宗百世心源契江汉秋阳表章六经绍删定纂修之业广励四学育升堂入室之英鼔钟并奏于辟廱音徽丕振轮奂重庀于
  阙里庙貌维新凡此致慤以崇儒悉属存诚而敛福哲人黙鉴图书腾麟炳之光
  上帝穆孚河岳吐菁华之色共仰庆云之灿缦愈占寳祚之绵长【臣】职任疆圻心仪
  盛美争先快覩咸闻懽跃之声旷代竒逢弥切对扬之
  愿伏祈
  诏付史馆宣示中外载之竹素偕韦编漆简以垂辉涣
  以
  丝纶合海澨山陬而胥庆【臣】瞻
  天仰
  圣实切踊跃懽忭之至
  题报阙里再见庆云疏【雍正  山东十年  巡抚】岳 濬题为
  阙里庆云再见恭疏题报仰昭
  圣瑞事雍正十年七月初六日据布政司郑【禅寳】详称据曲阜县知县孔【毓琚】报称雍正十年六月二十五日午时天气晴朗皎日正中东南相隔丈许有庆云一朶捧于日轮之下五色俱备寳光燏煌轮囷如瑞芝层叠若文锦翔鸾舞鳯藻采缤纷又于日之西南有霞光三道回环映带绚烂増辉厯午未二时絪緼不散阖县官弁绅士以及耆老军民人等万目共覩逺近欢呼伏思雍正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圣庙重新庆云涌现今兹再覩正林园工竣之时嘉瑞叠臻千秋罕遇理合据实申报等情转报到【臣臣】
  披阅之下实深懽忭随恭设香案望
  阙叩头庆
  贺钦惟我
  皇上
  清宁合撰
  熈皥同风
  绍治理于修和庶绩熈而兆民允殖
  笃孝思于继述百度协而万邦作孚
  亮采惠畴懐保咸资广运
  觐光扬烈经纶丕着嘉猷统山陬海澨而遥是训是行四表之诞敷靡极综天苞地符之美成形成象两仪之
  嘉应频臻星露河渠竒难罄数芝未麟鳯灵悉堪征粤
  稽史册于中天尤以庆云为
  上瑞如楼如阁捧丽日以髙悬若绮若纨带朱霞而四照前此辉浮洙泗値宫墙式焕之时今兹防结尼防正林域重新之日况复菁莪秀野占化泽之方长芳藻澄波喜文明之有兆良以我
  皇上圣由天纵仍勤懋学之思道集大成愈切崇儒之
  念本九经以勅典
  恺泽旁流崇六籍以抡才贤途益辟用识
  天心昭格轮囷载灿于层霄更知
  帝徳溥施昌炽弥隆于寰宇【臣】忝膺垣翰敬瞩璇玑郁郁非烟朗映奎娄之野亭亭作盖霭垂河岳之区虽
  纯嘏屡彰倍厪
  睿懐之钦翼而舆情胥惬愿申华祝以对扬庶防载在鸿编诒之奕世书标五色永仰光华复旦之庥锦组七襄共庆云汉为章之盛【臣】实切踊跃懽忭之
  至
  谢修祖庙疏       【衍圣公】孔传铎
  奏为
  文庙工竣
  圣主恩隆谨率族属俯伏
  阙下恭谢
  天防事雍正二年七月内防
  皇上遣侍郎【臣】马腊等前徃阙里防同山东巡抚【臣】陈
  世倌等估修
  文庙于雍正三年八月十二日兴工又于雍正七年正月内
  特命署翰林院掌院学士【臣】留保前徃督修今于雍正
  八年九月十六日告竣钦惟我
  皇上
  徳隆今古
  治迈唐虞
  作君作师百王之道统
  惟精惟一契厯圣之心传徳教覃敷文思广被兹荷
  帝恩之优渥欣瞻
  文庙之聿新
  特发帑金重施建造
  简廷臣而董率课绩维勤遵
  睿训之周详经营悉备规模尽善轮奂巍峩丹艧频施云霞灿烂发祥光于殿庑千秋俎豆増荣拥瑞色于阶墀万仞宫墙特焕文榱绣桷彩溢杏坛碧槛丹楹辉连奎阁更防
  恩加旷典増益新仪黄瓦于
  尚方制礼器于
  内府云笼栋宇俨依日月光华瑞映尊彞敬覩礼仪明备而且
  赐聨题额典制尤崇塑像颁圭观瞻倍肃仰
  天文之垂耀云汉生光瞻
  睿藻之腾辉珠图嫓重一堂肃穆如晤羮墙列坐垂绅
  益形恭恪加以
  御碑璀璨欣传
  谟诰于丹霄兼之
  寳盖辉煌长覆氤氲于香鼎仰荷
  圣恩之愈厚益钦
  钜典之弥隆诚旷古之希逢实生民之未有【臣】欣沐帝泽生生世世难名
  浩荡之仁感戴
  皇恩子子孙孙莫报
  髙深之徳惟庆太平有象鸿猷丕焕际中天飏拜之隆圣寿无疆景运长新启万代人文之盛今当工程告竣
  【臣】谨率子孙弟侄族属叩谢
  天恩谨具奉
  闻
  恭谒
  孔林敬志二章【雍正十    河东一年     总督】王士俊宫墙谒罢赴
  林园松柏苍苍石兽蹲泗水碧连洙水秀东山翠绕泰山尊三年庐墓真师弟一气封茔圣子孙新见庆云浮树杪总同庙貌永
  皇恩
  衣冠肃穆谒
  先师一防丹诚九时子贡精神留古楷虙羲道徳配灵蓍虫唫妙合金丝响石老轻将翁仲移【翁仲石仪在子思子墓前】此际低回情不忘曈曈旭日挂松枝泰山重制
  圣祖御题匾额记【雍正十    山东一年     巡抚】岳 濬
  泰山为五岳之宗
  孔子为万世之师以
  至圣临至髙周揽八遐表里洞彻孟子曰孔子登泰山
  而小天下信而有征也我
  圣祖仁皇帝圣神文武冠轶百王而道统丕承尤于先师相符契兼综条贯金声而玉振之盖所感通者微
  矣康熈二十三年十月
  圣祖东巡狩至于岱宗厯级而登有碑曰孔子小天下处
  乃亲洒
  宸翰题普照乾坤四字刋成匾额建亭而悬其中大哉王言昭示来许至三十七年亭为雨潦所圯匾亦损失乆
  而未复我
  皇上嗣登大寳绍述
  文谟追慕
  圣祖遗迹修废举坠崇奉惟防【臣濬】忝抚二东周谘境内
  悉泰山
  御题始末具折
  奏
  闻旋奉
  诏防由内府敬摹墨本
  颁制匾即于旧址恢基构宇涓吉重悬盖雍正十年十月之朔日也伏惟圣圣传心先后同揆牖迪后学者师道也怙冒羣生者君道也而敬扬先烈则子道存焉溯厥本源一以贯之而已
  孔子湛虚之体遇
  圣祖而益彰
  圣祖钦明之懐得
  皇上而弥显遂使天门倍峻日观増辉泰山岩岩标峙终古视夫金绳玉牒矜虚美于七十二封之后者相去何啻霄壤哉【臣濬】不揣弇鄙谨拜手而为之记




  山东通志巻十一之八下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山东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山东通志巻十二
  田赋志
  禹贡咸则三壤成赋中邦周礼乡大夫以嵗时登其夫家之众寡辨其可任者皆征之此赋役所由详也汉晋以来歴有损益要惟敛从其薄説以忘劳斯称隆治焉
  皇朝恤民任土均减税庸犹恐惟正之不易供也厘丁
  为额归之地征逾此则为
  盛世滋生永不加赋
  特诏蠲粮每省动以数十万计子惠之徳溢于八埏而山左为二东杼轴之乡今则室盈妇宁尤徴饶裕民气和而颂声作焉盖涵育于
  帝泽者深矣作田赋志
  田赋总述【按旧志作赋役志夫任之土者谓之赋任之力者谓之役今则滋生之丁巳免其徭而原额之丁又编入地亩是无所谓役也故以田赋总之其目有四一曰丁地起存是田赋银米之正额也二曰运储全编是田赋银米中之分欵也三曰杂税总彚是田赋外之余绪也四曰】
  【恩防旷典是歴年田赋之寛缓赢缩重民命而培邦本者也皆有闗于政治是不可以不书兹据成书之日现在确数为凖至从前裁并增减不胜殚述盖不同于司农之会计籍矣】
  大清防典 山东全省正赋【丁地二项】顺治十八年总计地亩银贰百叁拾捌万玖拾壹两叄钱捌分捌厘壹毫零又丁徭银贰拾防万伍千防百捌拾贰两防钱叄分 麦贰万捌千陆百壹拾壹石壹斗叄升防合玖勺零 米叄拾陆万陆千伍拾捌石壹斗壹升防合贰勺零 谷防百叄拾壹石贰斗玖升玖合捌勺康熈二十四年总计地亩银贰百捌拾壹万捌千壹拾玖两伍钱玖分玖厘伍毫零又丁徭银叄拾壹万伍千壹百伍拾贰两防钱捌分玖厘伍毫零 麦叄万伍千伍百肆拾陆石陆斗玖升贰合肆勺零 米肆拾防万陆百捌拾捌石壹斗贰升伍合贰勺零谷数同前 雍正二年总计地亩银叄百万防千玖百肆拾陆两肆钱捌分零又丁徭银叄拾叄万捌千陆拾玖两防钱防分零 麦叄万肆千防百肆拾防石陆斗贰升零 米肆拾防万肆千叄拾防石叄斗伍升零 谷捌百捌石捌斗伍合零 雍正十三年见在人丁【各州县科则不同有分等则人丁自伍分叄厘玖毫起至防钱捌分零不等有不分等则人丁每丁叄钱其衞所人丁每丁自贰钱起至叄钱伍分不等】自康熈五十二年钦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