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宁远州志
宁远州志
宁远州志卷四
●宁远州志卷五
武备志
虞廷舞干周诗咏韎天子当阳攘外安内期门佽飞羽林十队侯甸要荒款关绝塞无定河边朱英冑贝气壮金汤威扬旗斾安不忘危爰志武备
军实
边防
○军实
驻防州城
佐领一员
骁骑校一员 【 俱康熙十四年设】
笔帖式一员 【 康熙二十二年设】
披甲兵丁五十名
驻防中后所
佐领一员
骁骑校一员 【 俱康熙十四年设】
笔帖式一员 【 康熙二十二年设】
披甲兵丁五十名
○边防
新台门
守御一员 【 康熙十八年设】
笔帖式一员 【 顺治十一年设】
披甲兵丁十名
黑山口门
笔帖式一员
马法二员
披甲兵丁十名
高台堡门
守御一员
笔帖式一员
披甲兵丁十名
平川营
笔帖式一员
马法二员 【 俱顺治十一年设】
墩台
千总三员
台军一百五十名
内外人出入必登籍以记他无厉禁台军但供补篱浚壑及司晨昏启闭而已皆奉天将军统之
宁远州志卷五
●宁远州志卷六
官师志
天工时亮靖共百司为民牧者龚黄是期催科抚字父爱母慈师儒率职教养攸宜分符巡徼保障是知绩着旗常载在口碑无惭制锦爰志官师
职官
名宦
○职官
达鲁花赤
辽
怀闾公其先世西域阿鲁浑人为瑞州达鲁花赤民感其惠有颂德碑
儒学
明
宁远卫教授李韶 【 陕西南郑人监生】
训导王锺 【 山东乐安人监生】
前屯卫教授李永年 【 直隶容城人监生】
训导郭崇德 【 山东武定州人监生】
国朝
知州
杨道隆正蓝旗人康熙三年任四年去任
杨名声正蓝旗人康熙六年任八年去任
姜承基镶红旗人康熙八年任十一年去任
彭始骞河南邓州人贡生康熙十一年任十四年去任
吕正宫镶黄旗人康熙十四年任十七年去任
冯昌奕山西蒲州人进士康熙十七年任二十年以病卒官
王琨辽东人难荫康熙二十一年任
吏目
陈邦基浙江山阴人吏员康熙三年任十五年以病卒官
周建邦陕西榆林卫人监生康熙十六年任十九年去任
翟翰直隶定州人吏员康熙十九年任
巡检
潘秉直直隶山海卫人吏员康熙三年任八年去任
赵加爵山西闻喜人孝行康熙八年任十六年去任
万铨江南怀宁人吏员康熙十六年任二十年革职
姚枝辉浙江诸暨人监生主簿改授康熙二十年任
○名宦
明
刘斌苏州崇明人以都指挥佥事备御宁远筑城建卫政理民安卓有能声
王铭锦州卫人父阵亡袭指挥使升都指挥使成化癸卯守备宁远前屯劝众讲武抚练军民重修二城庙学甲辰兴水县有警铭率精骑掩甲直趋百余里遏其归路敌不敢当遁去尽获所掠人畜数年无犯境者
刘英苏州崇明人性孝友简静寡言不事矫节由宁远指挥使累功陛都指挥使管辽东都司事历任既久廉能益着庶政维新恩惠浃洽老稚得所后以年老休致辽人攀辕留之
宁远州志卷六
●宁远州志卷七
人物志
周士国桢汉祖人杰辉日英兴朝文武崛屹正气干霄精流贯月嵇绍存衣苏武啮雪忠臣节妇没志饮血千古不磨英声烈烈载在史策爰志人物
荐辟
科贡
武阶
武科
忠节
孝行
宦迹
流寓
列女
○荐辟
明
毕恭前屯卫人都御史王翱疏荐于朝 【 详宦迹】
○科贡
明
陈寿 【 成化壬辰见宦迹】 以下无考
国朝
沈一揆 【 康熙丙辰翰林院庶吉士】
举人
明
陈寿 【 成化乙酉见进士】
国朝
王士铮 【 康熙乙酉】
沈一揆 【 康熙壬子见进士系府学】
沈一抡 【 康熙辛酉】
岁贡
明
成化年
程恕 【 桐乡知县】
金忠 【 长垣县丞】
唐源 【 中牟县丞】
祝惠
王旻
韩雄 【 霸州知州】
丁鉴
姜迪
黄浩 【 翼城县丞】
胡赞
王臣
段文彤
张玘
立纪
李杰
邓纯 【 唐县知县】
何俊
陈通
刘资 【 武清县丞】
孙珵
弘治年
蒋洪 【 略阳知县】
李芳 【 商南知县】
田环 【 大宁卫经历】
葛蕃
王佐 【 舞阳训导】
蔡新
林文 【 金溪县丞】
韩轮
韩辂
张世忠 【 余姚主簿】
杨玺 【 湖州府经历】
朱洪 【 鸿胪寺序班】
刘贵 【 磁州判官】
于玺 【 按察司经历】
张完 【 良乡知县改昌黎】
刘达 【 介休县丞】
蔡祯 【 南城县丞】
邓伟 【 榆次县丞】
樊缟 【 滑县县丞】
吴瑄 【 按察司经历】
正德年
黄镇
金章 【 武城中卫经历】
陈记 【 万全都司训导】
程文 【 深州学正】
史傧
李桂 【 永年训导】
汤全
李树 【 宁乡教谕】
丘銮
陈佐 【 金县知县】
武忠 【 沧州判官】
唐孟显 【 西安府照磨】
韩钦 【 磁州判官】
周忠 【 博野主簿】
施端 【 安庆府照磨】
宫谊 【 伊府奉祀正】
丘德彰 【 太仆寺丞】
嘉靖年
宁云
沈英 【 孟津训导】
范希纯 【 抚宁训导】
田秀
施恩 【 复州训导】
张佾
王宾
张锐 【 行唐县丞】
曹斌
黄璋
张钰
谢朝宣
施纪
崇祯年
宫家弼 【 前屯人苏松道】
国朝
康熙十四年
张焕
康熙十八年
张瑗
康熙二十二年
薛琨
○武阶
将材
明
范广 【 都督同知见宦迹】
袁东旸 【 指挥使】
李真 【 指挥佥事】
薛镛 【 指挥佥事】
张凤 【 都指挥同知】
盛锺 【 都指挥佥事】
刘溥 【 都指挥使】
李宁 【 都指挥佥事掌司事】
张洪 【 左军都督府都督】
张大经 【 都督】
杨镇 【 都督同知】
何亮 【 都指挥佥书】
张斌 【 都指挥佥事掌都司事】
叶广 【 都指挥佥事】
张文翰 【 指挥佥事】
张玉 【 都指挥使】
邓得宏 【 都指挥使】
俞俊 【 都指挥同知】
毕高
俞谦
于珤 【 俱指挥佥事】
俞龙 【 俱都指挥佥事】
○武科
进士
明
董志学 【 嘉靖己丑所镇抚】
刘承武 【 嘉靖癸丑百户】
范瑜 【 嘉靖庚戌副千户】
武举
明
董志学 【 见进士】
范瑜 【 见进士】
刘承武 【 见进士】
○忠节
明
绵补衮宁前左参将嘉靖间战于小团山面中流矢卒都御史御史交章上其事立祠祀之
杨照前屯卫人辽东总兵官都督同知嘉靖间战死遣官谕祭赠少保谥忠壮
杨维藩照叔为中路游击将军嘉靖间广宁镇武堡战死追赠都督佥事立祠
杨伦前屯卫人副总兵崇祯三年阵亡佥宪题旌祠祀
李鸣凤总兵守前屯卫城陷刎颈死
罗文耀副总兵守前屯卫城陷与凤 【 凤:在第十五字鸣下】 鸣刎颈死
○孝行
宫守礼前屯卫生员性端谨好古执礼父思问病笃守礼衣不解带药必亲尝及卒哀号累日庐墓三年有白雀巢于庐事继母甚孝朝夕率妻拜问母初欲更适感其孝遂已与乡人饮无少长咸肃然守臣上其事旌表其门
朱国祯中前所人官金吾指挥父殁遵礼不入内室罄赀冶 【 冶:治】 茔松楸郁然皆手植也葬毕结庐墓侧朝夕哭奠如初丧制终瘠羸死
○宦迹
金
虞仲文宁远人七岁记千言由进士累任知县以廉能称举贤良方正对策优等宰相荐文行第一历翰林侍讲学士谥文正赠特进濮国公
元
刘润瑞州人木华黎举为都统使军旅之事多与谋焉子秉忠避难邢台从浮屠后仕为太保参中书省事
明
陈寿宁远卫人由进士历升户科给事中成化末极言法王佛寺乱政历升都御史巡抚延绥累升南京副都御史后忤逆瑾罢官以南京刑部尚书致仕
毕恭前屯卫人有文武才由百户历官指挥佥事图上方略官署都指挥佥事掌都司印抚士卒革奸弊广屯田兴学校政平讼理所至称之着有边城吟稿
李荣宁远卫指挥使正统间守备塔山遇警选精骑追至和州大战被围长坡自午抵暮不少挫敌遂去翰林学士仇谦使朝鲜闻而嘉之为赋塔山李将军歌
范广宁远卫指挥佥事原籍丹徒人有胆力善骑射正统间以功升指挥同知后累立战功升都督同知赏金帛赐玉带蟒衣
○流寓
明
夏良胜江西南城人由进士吏部文选司郎中升南京太常寺少卿嘉靖十年谪戍三万卫卒于宁远邸舍
张逵浙江余姚人由进士刑科给事中嘉靖七年谪戍铁岭卫卒于宁远邸舍
○列女
刘氏指挥朱国桢妻桢死刘年尚少守志抚五岁孤儿成立年踰八十犹视听不衰
宁远州志卷七
●宁远州志卷八
艺文志
人文成化炳若星云煌煌碑版珍若玙璠才如八达学贯三君诗成陶柳书满羊裙温泉流液首山斜曛敲金戛玉锦口绣心请裁斑管爰志艺文
记
叙
诗
○记
重修宁远卫儒学记
贞女祠记
曾公生祠记
杨将军祠记
圆通庵记
新建州署记
大士庵法像记
重修宁远卫儒学记
明都御史王翱
景泰四年秋八月朔辽东总兵都督焦公礼建卫学先是公守宁远尝欲重修庙学乃白镇守太监宋公文毅总兵曹公义副将施公聚参蒋刘公端各捐俸金助之至是始成走书京师征予记宁远在山海之东广宁之西当要冲之地宣德五年太监王彦总兵巫凯都指挥刘斌始剏卫治庙学虽设于卫治东南不过茅屋数间而已历岁滋久寝用倾圮不称瞻仰公来守此尝注意焉庀材鸠工辇石陶甓者非一日矣景泰改元二月之望始庀事兴工自礼殿门庑以至讲堂斋舍悉撤其旧而增新之加丹垩于坊墁饰金碧于栋宇高明亢爽足称心力是以圣贤之像采章炳焕而德容俨然讲习有所周旋进退而礼文秩秩藏书有阁馆师有廨与夫笾豆簠簋之洁修庖湢库庾之完具杰然壮观乎辽海之间官僚卫士子弟得有所瞻仰而依归者公之力也夫学校之设所以聚人才而教育之似无与于庙也然世必致隆于庙者盖吾夫子之上传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颜曾思孟以及羣弟子则皆传其道也今焉衿佩济济诵其书求其道而道德之光辉不可得而亲见也必有圣贤栖止之地以萃其景仰之心为成德达材之助周谕士于学与士初入学必释菜先师者以此也天下郡邑之学系有司之事武臣握兵者不与焉间有能知所重而留心于此若公者几人哉古所谓箕子东而三韩化裳衮南而闽风更斯学也其于化行俗美得效浅深不于诸公望而奚望焉
贞女祠记
明副使蔡可贤
贞女孟姜姓许氏陕西同官人其夫久赴秦长城之役姜制衣觅送万里间关天鉴贞烈排岸颓城诸异载在诸志传中或以夫为范郎又云杞梁杞梁在檀弓春秋时人其为误无疑皆不足论惟是山海关外八里铺东南有望夫山又东南二十里海中有孟姜坟就之则石土人相传迤北大边即长城旧迹所谓起陕西临洮至辽东者姜寻夫至此曾登此山望之死后或瘗于此然坟以从土则岿然一石谓何矣大都乾坤正气如水行地中无处不有凿之斯见孟姜之节之心人所同然无亦因海中石似坟因此山高可望且以近长城而思孟姜因指为迹将令同此心同此节者登山望坟望坟吊姜尚论其世以启人之贞烈欤此迹不必真而姜则实有其事君子直求之心已矣甲午春余企而登焉北眺山麓南望海涛环山面水岭有巨石倚徙孤松如人息其下盖胜地也因命夏千总恢复旧祠三月告成嗟嗟孟姜一妇耳一念之贞千古不朽至今荒徼绝塞人犹祠而思之吾侪丈夫戴天履地为妇人纲肩君臣父子之伦视此当何如也
曾公生祠记
明浮梁卢琼
君子之道有三正志定略仁及众也书曰艰大考翼不可征定乱难也而况仓卒之变乎维忠以正志耳又曰倚乃身迂乃心安民难也而况远迩一致乎维智以定略耳又曰式敷民德永肩一心民怀难也而况久思乎维仁以及众耳三者有一焉皆足以树勋建名而况兼之乎此辽之人所以生祀曾公也公代巡兹土辽阳戍卒以抚臣革之贞厉穷凶者猬集为乱登陴闭门涣无统纪公时自南卫闻变单骑入城谕之祸福众心以定盖示包荒用冯河缓穷追之噬散吠声之党焉耳上疏曰羣凶干纪保无他志愿宽斧钺以开其悔制曰可既而广宁抚顺相继以逞公密布而阴侦之无测识者三城首恶同日而俘盖释壮鸠受濡愠将欲刑故宥过始终无咎焉耳复上疏曰倡为乱略止此数夫愿宥其余以安反侧制曰可夫以数百里之乱起于一旦声色不动而东顾之忧以舒非忠以正志乎先是羽檄旁午朝议咸咈或谓此而不讨恐酿藩镇之乱公曰否非淮西泽潞比也或谓遣使招安且觇竞絿公曰否非淳化西州比也以是锋镝之祸息而疆境赖以全活者不啻千万计供亿之费省而公私赖以不困者亦不啻千万计以东人震惊仰望之私谈笑而挥之使背帖于席非智以定略乎宁远辽之咽喉东西络绎昼夜不息苟举措一失受祸比他卫尤剧征讨则有毁体裂腹逃山逾海之患遣使则有负曳鞭挞鬻产市婴之忧今耕而食者曰公食之也织而衣者曰公衣之也父指其子祖指其孙曰公活之也非仁以及众乎其师生父老相率而吁于守备陆继宗备御袁东旸鸠木砻石立祠于学宫之西偏貌公之像而征文于琼或问曰生祠古欤曰古也礼也义也公悯无辜之民横罹斮斫不计生死祸福以身任之力请于朝而得免议民受公之恩非直欲旦暮见公之容而又欲使其子若孙皆知所自礼以义起古之道也昔文潞公泽及天下洛人生祀于资圣院张文定弭盗一方蜀人图像于益辽之祸起于仓卒深浅成败不可测而文定自外入又得伸缩自由公视之大难也而公才望日隆安知不为潞公乎公名铣扬州人石塘其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