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宁国府志
宁国府志
吴尚灏忠臣景后。父母俱亡,既葬,庐墓三年不归。知县杨必达、训导汤原清尝庐次访之,旌曰“忠孝名门”。
吴一开年十五父病,谨视汤药,不解衣寝者两月。病剧,疗之以股,霍然起。越十二年乃卒。
何士阀笃于孝义。康熙初,族人何满盗葬其祖母冢,士阀讼之官,三年不得直。抚宪檄南、繁两邑令会勘,满健讼,仍未白。士阀大恸,触碑而死。两邑令义之,勒满起棺,题曰“义士何士阀墓”。
张裕明经,忠义仲子。生有夙慧,祖良浩病亟,忠义吁天求代。裕始八岁,闻之泣曰:“父不可死,儿愿代。”父以代祖,随向天密祷,未几果病,家人强以药,吐弗咽,曰:“祖病未痊,吾何药为?且吾业已告天矣。”病七日垂死,嘱人曰:“毋令吾祖知。”遂卒。知县康五瑞表其闾,学使张公廷枢书“孺孝型俗”旌之。
陶达郡庠生。十五岁时,母陈病笃,与兄成忠百求医治不效,乃各股和药以进,病果痊。兄弟终身友爱无间,族党称之。
陶性字躬仁,邑廪生。孝友性成,砥行饬躬,一以古人为法。父病,晨夕吁神减己算以益亲年,病旋愈。居丧哀毁,杖不能起,茹素三年,绝迹内室。叔辉祖年最幼,事之如成人,不敢稍忽。友爱兄弟,析产推美让腴,人谓薜包薜包系薛苞之误。不是过也。岁戊子大饥,鬻田籴谷以周族党。邻有鬻妻者,出馆金留之。工诗善书,耻事干谒,键户一编,吟哦自适。辛丑预修邑志。寻以疾卒。
汪炳字瑶仙,邑武举。襁褓失怙,事孀母王,曲得欢心。母病剧,股煮粥进之,立愈。会仇家以农民充役报其幼弟,炳往自充。母没,弟求析箸,田庐惟弟便者听。已而弟亡,侄贫甚,仍分己田与之。康熙戊子岁大,赈谷数百石,不足,籴于外江以继焉。
徐强雍正十三年以孝旌。
汪元霄乾隆二年以孝旌。
何继淳字孺初,庠生。居家孝友,岁大,出廪谷以活饥者。乡人俞二曹满坐冤狱,妻子将离析,继淳出资力白之,全其家。乾隆四年以孝旌。
朱懋升年十三母病,辄号泣不食。后父病,隆冬思食鲜鱼,懋升不避风雪,百方求之。数日果遇一人持双鲫至,喜而归,予之值,其人忽不见,众异之。及殁,寝苫不离墓侧,族人怜之,为结茅以居,服阕强之始归。继母性严,晚得疯疾,懋升与妇奉事惟谨。严寒酷暑,每夜数起,如是者二十余年。巡抚赵给额旌之。
叶大雯附贡生。母早丧,号泣灭性。父疾数月,昼夜侍汤药弗怠。及卒,哀毁如母丧。有庶弟二俱幼,大雯笃爱之,鞠之不啻同乳。弟圣功早世,抚其岁遗孤,逾于己子。尝捐修明伦堂,费至三千余金。藩司拟咨部优叙,大雯力辞曰:“此吾父志也,敢以己沽名哉?”制府尹以“义敦孝德”四字旌之。父又尝助家庙基建飨堂,大雯不忘先志,复加缮葺,以溃于成。两遇岁饥,捐赈减粜皆千余石。他若筑堰、建桥、路诸义举,不惜倾橐为之。临没,犹捡券自焚,戒其子曰:“我先人世传忠厚,若等宜恪守之。”
王元超监生。天性纯笃,父母并登大耋,曲意承欢,有老莱风。父没,昼夜依侍母所,不入私寝。先母卒,嘱家人曰,善事吾母,无他语。兄弟并业儒,元超佐父治家,及析产让丰受约。尝遇岁腊,有过客失资,啼于路,即出己资周之,父喜甚。族人瀛彦任海盐令,亏帑,为助补五百金。又族有枯骸毁,买地易以瘗。
秦炳邑庠生。七岁失恃,一恸昏绝,柩厝宅畔,每就塾归,必往哭。父年七十患膈症,不能食,炳亦不忍食,及没,庐墓。父在时命析箸,已而兄卒,遗子女各二,俱幼,复合爨,抚育成立。笃念从子单寒,为之授田完室。葬无后者五丧。戊子大,鬻贷以给赈。总理祠事,一族服其公正。
章有才字猷吉。八世同居,三岁时,人与以果饵,必与群儿均之。父没,悲恸绝,复苏者三。其家众,虽各年老,皆如孺慕之初。弟患疾,一夜十往,汤药必亲。子侄繁衍,各视其质之所近,授以四民之业。家贫,服食常患不周,少者每让其长者。内外九十余口,略无闲言。家畜骡牛同栏,不相蹄啮,人以为义所感。邑令段旌之。
杨思通家贫,力耕以养亲。父染痢,侍奉数十昼夜。值暑月蚊嘬,体成不自知。后患痰症,卧蓐六载,躬濯垢污。卒不起,厝柩舍旁,晨夕依恋号泣。母老而病,承奉益至。没后与父合殡,号泣亦如之。事二兄友爱,有事悉以身任,弟抱羸病,已析复合,变产以供药饵无吝容。身后无嗣,弟妇苦志,推次子祧之。尝捐己地建家祠,尤克成父志云。邑令宋廷佐以额旌之。以上《乾隆府志》
施斌三子。生有至性,父疾奉汤药,寝食俱废。父殁,事母加谨,逮丧,寝苫枕块,不入私室。结庐守墓三载。凡建祠修桥,悉遵父志。乾隆三十六年旌。
王郁林字龙标。邑庠生,候选卫千总。七岁丧父,恸哭几绝。及壮,嫡母刘病疽,口吮脓血。生母何患痰疾,喘吁危急,吁天求代。及殁,哀毁尽礼。乾隆三十七年旌。
朱玉成家贫,百计谋生,以供亲膳。母殁,泣血苫次。父殁,庐墓。三年后,以勤俭稍积资,尝叹曰:“昔不足而今有余,无补也。”乾隆己卯岁荒,出金数百两给散贫乏。邑令额奖之。寿至九十八岁。乾隆三十七年旌。
秦永芳字恒士,循子。职敦人伦,承欢不懈,终亦尽礼。乾隆三十七年旌。
张灿明采樵供亲,甘旨必备。父母没,躬负土营葬。墓旁忽蛟发,迅赴洪涛,卒保无恙。乾隆四十二年旌。以上据《采访册》增
何孝定家故贫,佣耕以养父母。父殁,恸哭欲绝。以母在节哀,自是跬步不忍离。宁簿值簿值,据文意应为薄值。,佣近地,便定省焉。主人馈稍美,必袖以遗母。主人怜其孝,辄多予之。及母病,百计医祷,卒不起,日夜号泣,水浆不入口。既葬,庐墓三年,族人挽之归,犹日诣墓所,瞻恋不去。年逾八十如孺慕云。
张永达字孚公。邑诸生,早丧母,哀痛如成人。父朝旭鳏居,且病足,扶掖者数十年。父殁合葬,庐墓。学博张曾为之传,司训汪庆赞之。
柯学韬性诚孝,生母王卧病两载,亲尝汤药,不假他手。母殁,哀毁尽礼。事继母汪,一如生母,能得其欢心。及父殁,庐墓三载。时有碧鸡黄鹿驯扰墓前,人以为诚孝所感。县令马国雄以“仁孝可风”,学师陆成岑以“孝思不匮”匾奖之。以上据《事实册》增
泾县
〔唐〕万晏以孝弟称,数世同居,诏表门,赐束帛。有司岁时存问,并复其家。
〔明〕朱庆福母萧氏,生母董氏。萧病笃,福伤贫甚,惟股肉不须钱,即左臂和糜进之,寻愈。时年十六。祀郡孝子祠。
徐贤字思圣。以岁贡领弘治壬子乡荐。母寝疾,焚香告天,请以身代,后母痊。家贫,就教职,以养母告归。母年九十九卒,卒之日,贤亦卒。祀郡孝子祠。其家传三月卒。
赵宠邑庠生,岁贡入胄监。父昌为布政使,卒于官,迎榇入门。族人信巫觋,沮之,宠哭争如礼。事母胡,晨夕侍侧,以终其身。祀郡孝子祠。
王字镇之,知府达子。尝侍父北上,路遇盗,以身蔽父,善言晓谕,盗引去。武昌藩王聘为仪宾,以违亲,弗应。邑令欲置民兵数百,正言止之,得寝。
徐士杰母周氏病危,割左股和药,病愈。及父卒,庐墓终制。巡按杨公鳌奖之,祀郡孝子祠。
翟质侍孀母疾,经岁,衣不解带,割股救治,不令妻孥知之。
洪希一岁而孤,母他适,伯汝钜抚之成立。伯病剧,股和药以进。越十载伯卒,哀毁,同从兄庐墓三年。祀郡孝子祠。
赵桂枝年十三丙戌春避乱,游兵执其父,露刃索金。桂枝出丛薄间抱父,兵以刃挥之,号泣不肯释,俱被害。祀郡孝子祠。
成蛟字子潜,弱冠与兄虬为郡诸生,最友爱。明末叔兄游宦客死,兵乱道梗。蛟备历艰险,入闽扶榇,挈孤寡以归。长兄贫老无子,又多方力佐之。
汪廷杲孝事寡母,樵采以给。年十三母病,股以进。及卒,殡送尽礼,并归葬父祖。终身哀慕,年逾八十卒。
赵梦鳞监生,事祖父极孝,尝股疗祖疾。又为父士礼输谷二千石。事闻,建坊旌之。
程荣字好信,御使富兄。父彦民疾剧,医云须得阴阳血和丸服方愈。荣与妻凌氏夜焚香祝天,各持刀取股血烹进,父病果愈。
陈伯父年八十,患喘疾。伯夜穴其左胁出肝,熟而进之,父病渐痊,创亦寻愈。邑令李鸾勒石志其事。
王守恭年十二,割股救母。府县旌之。
刘际祥增生,家贫,事继母尽孝。
沈万宰字坤元。父暴疾,尝秽,知其苦,以告医者,父病竟痊。父母继卒,咸庐墓。事闻被旌,祀孝子祠。
〔国朝〕赵名耀诸生。年十岁,母疾潜,吁天求代。母觉有神扶之,病果痊。父故,庐墓三年,不避虎豹,母故亦如之。于兄弟族党存亡继绝,于乡里戚友尚义好施。卒年六十三。乾隆十八年旌。
胡龄一苞孙,附贡生。父以应试卒于江宁,时年十四,两昼夜奔丧所,扶柩归。竭诚养母,年六十居母丧,孺慕愈笃,哀毁成疾。庐墓侧,昼夜呼号。尝梦大水浸棺,觉而移葬高处,不一月其原葬处蛟起,诸墓漂没,龄亲墓独完。又两年以哀感卒。雍正七年旌。
洪守伸字屈若。父兄俱早世,善事母及孀嫂,抚侄士茂、士萃如子。茂亦事伸如父。伸母病,股肉以进,母尝之甘,病愈。有贼劫其家,伸当门泣诉,丐勿惊母,愿罄所藏。仍令婢挈资遗之,贼感动,不忍窃而去。母卒,号恸三年。雍正六年祀孝子祠。
赵敬字子修。八岁丧父,事母孝。自少壮至颁白,敬爱如一日。先意承志,凡助赈、掩骸、修学宫、置祭器、养孀嫂孀妹、为立孤成家,皆体母意为之。母性严,稍有厉色,即长跪引咎,俟色怡乃已。母与嫂并以节旌,敬亦以孝于乾隆十年旌。人叹为一门孝节。
左兄弟同爨,季弟早世,遗一幼侄,有以人命诬其侄者,匿侄挺身任之,数被拷掠。亲属咸谓侄终不得庇,曰:“吾已有子,弟正一孤,我死以代侄可也。”会死,事大白,侄得免。
施云攀年十二,股疗母。邑令旌之。
汪尚镜年十二,股救父,不效。又十年镜卒。
汪九玺父卒,孝事嫡庶两母,抚教三弟成立。邑令钟鼎旌之。尝山行遇虎,弗伤。三人并坐树下,适雷发,殛死二人,玺独无恙。两邻并火焚,玺庐独完。人以为孝感所致。
翟时邦少贫,初刺舟,后业农,衣食不给,奉亲必备甘旨。其孺慕之诚,定省之礼,虽读书知礼者弗逮。父母反目,誓不共食。邦再三谏,父欲挞邦,乃请自挝,父终不听,即设两爨,竭力奉养。父母继逝,自初丧迄禅祭,哀感路人。守令闻之,咸加旌异。子四人,天性纯笃,并有父风。
赵善彩字白生,庠生。少丧父,哀毁如成人。事母孝,终身孺慕如一日。事孀嫂以礼,教幼弟成立,分爨推肥取瘠,周恤族党,有求必应。康熙三年巡抚张朝珍给匾旌之。
郑乾祥庠生。年八岁,父患痿痹,手不能举,每食必以箸进之。亲涤溺器,冬更温之于怀。父亡,恐触母悲,独之野外痛哭。母嗜鱼,课徒之暇,自钓作羹以进,自啖粗粝。隆冬身无厚衣,而奉母备甘旨。岁时祭品必丰洁,上食时痛哭如初丧。
凤天佑监生。父病十七年,日侍汤药,不避污秽。父没,哀毁骨立。
章元祀父母少亡,祖母病蹩不能行,左右扶掖,跬父不离者二十余年。及卒,庐于墓。
马三锡字怀侯,岁贡生,家世以孝义闻。自幼苦读。事继母曹,每事必咨,出入必告,时戒其妇勿逆勿怠。一日母侄来谒,衣衫敝甚,询知以贫迫鬻身,母含泪隐忍。三锡为转贷赎归,并厚恤之。母染目疾几盲,三锡偕妇每夜虔祷达旦,母目渐明,年八十余卒。邑人公请入水西书院,从祀先儒。
汪子杞字少泉。年十五父卒,结茅庐墓侧,晚捧父所授书,焚松脂照读,迨夜分就苫块。鸡鸣而起,跪墓前哭。天晓归,具薪水供母,如是者三年,母毁其庐乃归。舆弟析爨,择腴者畀之,以瘠自予。为邑乡宾,卒年八十有二。
包大典家贫授徒。孝友,父早殁,母盲,竭诚虔祷,母目复明。
郑一左、一右业樵。父远贾疫死,兄弟间关觅骸荒山,伏乱冢号泣八昼夜,梦神告以柩处,得携骸归。
郑槐鬻妻赡母,以半为母置寿棺。己疾危,或议母棺敛,槐曰:“宁倮葬,勿用母棺。”遂从之。
郑孝业磨腐。父嗜酒,孝于腐担悬一瓶,每卖腐得钱,必沽酒归饷父。此虽细民一节之孝,录之以愧富而不养志者。
王佩字衷度,庠生。性至孝,年十二母病笃,割左股疗之愈。逾两年,母又病,又割右股疗之愈。淹贯五经,尤精于《易》。
胡尚策、尚简母病剧,策年十三,简方十岁,各股以进,竟不治。兄弟哀毁过甚,相继而亡。邑令萧表之曰“兄弟纯孝”。
查先登字于岸,贡生。父疾,与妻翟氏各股以进,随愈。又尝让腴产于兄,乡党推其孝友。
王世耀尝剖心,救母愈。《旧县志》又有王秉政字以德、郑守缙、郑守志、查志第崇祯间诸生、胡天楝字维、洪有、洪一景字觐公、洪苞字仪生、叶兆恩字君予,诸生、徐采、徐、徐、徐元首、徐文芳、徐铎、胡允忠妻郑氏,以节孝著、汪尚绘、赵廷擢、马廷珍、江天训,皆以股闻。庐墓者又有郑键字藏我、赵懋贞、梅辂、赵汝泽、查本固五人。他事实无征,附录于此。以上《乾隆府志》
文世震字东山。父居讲得瘫痪疾,震方八龄。母迫饥寒他适,震哀留不得。日采樵以养,己茹野蔬,而父食必酒肉。抱持便溺,不避垢秽者二十三年。尝入庙为父祷神,庙侧有虎蹲,隔溪人望见惊号,震不知也。又一日入山,心动奔归,火焚其庐,震突入,负父出,得无恙。父卒,哀毁丧毕。族人醵金劝之娶,震佯诺之,乃以其金托族侄三俊,择地葬其父祖以上凡七棺。乾隆四十五年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