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府志


恩威并用,瑶人慑服解散,省台深倚重之。以老乞归,卒年八十。同上


太平县

〔宋〕
李回


崇正崇正二年,据《乾隆府志》应为崇宁二年。二年进士,建炎四年拜端明

殿学士。绍兴元年参知政事。自太子卒,高宗未有后。

会右仆射范宗尹造膝以请,帝悟,诏选太宗后。回曰:“艺祖不以天下私其子,发于至诚。

陛下

为天下远虑,合于艺祖,可以昭格天命。”参知政事张守亦继请帝,遂育太祖后子尔之子伯

琮于后宫,国本乃定,是为孝宗。《宋史》


章炎字子美,宝庆丙戌进士,历官镇江通判,有治声。差知常

州,还拜殿中侍御史。弹劾无所避,寻出为江西安抚使,知江州。以忤丁大全解职。再召

,辞不起。《大清一统志》


焦炳炎字济浦。弱冠通经,善属文。嘉定庚辰赐武举出身,授承

节郎。调蕲水令。再登淳元年进士,除直秘阁,知袁州。新喻尉栖大明尝虐嫠妇,炳炎

奏,窜之,豪吏慑息。后除右正言,以言事忤当辅,作诗贻知旧云:“事至谏官言不得,

身为

宰相有何荣。”遂拂衣归。弟焕炎,字昭甫,绍定二年擢武科第一。除阁门舍人,兼淮西制



计议,拊督有恩,差知池州。奉省札逐流民,焕抗疏止之,因陈安集之策。仕终武功大夫,

知镇江府。与兄并祀乡贤。《乾隆府志》


李材字逵才。宣和末金围太原,材以太学生上书言:“三关四

镇,国家根本,宜速遣偏师倍道趋雁门,入定襄复忻代,截石头关,绝其归路,俾腹背受敌

。”朝议是之,命陈淬、武汉英等将兵径收忻代。材布衣参幕,谋划居多。仕终蕲州通判。

《江南通志》


王三益嘉定间,以文学特授固始县主簿。凡遇催科,酌轻重,权

缓急,呼不扰而事自集。人爱之如父母。《县志》


〔元〕
陈舜甫字虞卿,幼习儒兼通武事。元

末与孙雷荣同以捕盗功,舜甫授石埭尉。《乾隆府志》



杜信牧豪勇好义。元季乱,自称安土主簿,率义勇三千人保卫

乡里。至正壬辰,红巾贼犯境,追战于龙门岭,却之。及卒,尚书汪泽民奉谕赐葬。《县志》



孙雷荣元末,乡人称乱,仗义收捕,境内以宁。事闻,授本县尹

。同上


〔明〕
陈铨永乐间岁贡,任广东潮州府照

磨,慈而能断。府城外有妖出大石下,每年祀以人,不则有大灾。铨闻之怒,命积薪石旁,

请府印封石,虔祷良久,火发石裂,震死一巨蟒,妖遂绝。民为立祠。《乾隆府

志》


邵道宗字师鲁。弘治戊午举人,知山东乐陵县。暴客出没县境,

道宗立保甲保马法,境内以宁。世宗南巡,供顿有程,民不病扰。调郯城,修筑沂河马耳湾

诸堤障。先是,马耳湾下有汇渚,神蛟据之,屡筑屡圮,乃备牲祭告,有“以身死民”之语

,风雾

中有物飞腾去,工遂成。沂州矿发盗,贼继起,监司檄郯令率士兵平之。以病乞归。同上


谭潜字见之。正德己卯举人,知嵊县,惠而能断,令行政举。

大吏有不便其所为者,即谢事归。以古道约乡人,人皆敬信。与邹东廓、王龙溪互相切磋,

虚己集善。湛甘泉、周讷溪并称之。同上


赵象字惟贤。正德辛酉拔贡,知庆云县,多善政。时章圣太后

梓宫经邑,调度适宜,民以不扰。宪使闻其贤,至署省视图书外无余物,叹为天下清吏。秩

满,擢桂阳知州,治声弥著。报政将迁,以年老致仕归。邑令刘元凯高其清节,数造请,答

曰:“秩俸外,锱铢皆是赃私。”刘嗟服为格言。祀乡贤。同上


焦煜字伯升。嘉靖癸未进士,授刑部主事,谳决明慎,无敢干

以私。历迁浙江按察佥事,分巡杭、严、金、衢、嘉、湖,所属多白役肆虐,煜痛加裁抑

。一日偕僚佐出,有瞽妇赴诉,大呼孰为焦青天者,同官有愧色。海盐地濒海患潮,檄守令

筑石堤七百余丈,立陡门四,以时潴泄,至今赖之。事载《石塘纪略》。寻参议福建,杭人

罢市追送祀。煜子陵,祠中。著有《鼓缶集》。同上


崔锦号莲塘。嘉靖丁酉举人,任汝州知州。汝地平衍,水泉散

漫无潴蓄。锦为通沟渠,筑堤堰,招南人教以耕耨,开田数万亩,俗用饶富。今州前有碑,

诸乡祠祀不绝。同上


孙镐号西涯。嘉靖丁酉举人,知临颍县。贼师尚诏叛,絷缚良

民,黔“师”字于面。州县遇黔者,即指为贼众,料无生理,势益固。镐独下令曰:“归农

者民,抗斗者贼,‘师’字有无勿问也。”遂不烦兵而解,擢知简州。土司杨氏嫡庶相争,

拥兵阋斗,再戕官长。时朝廷不乐用兵,命镐往。镐以数骑行,若未尝有诏者,曰
:“某

来询所宜,立以闻。”嫡庶各承状,留镐晏,镐随报之。由是宾王宾王疑为宾主之

误。迭晏,嫡庶必俱,猜疑

两忘。驯至九月九日,镐指北山曰:“此最高,宜登之。”嫡庶欣然单骑从,至巅布席,命

酌。忽一吏曰诏至,二人仓皇莫为计。镐跪,二人亦跪,众急持庶下斩之,而王命以行。盖

镐先伺其地,伏兵以待也。其他恤灶丁,集流亡,善政甚多,民为立生祠。晋瑞州府同知,

致政归。同上


周怿字信之。少师邹守益讲明理学,即移书从弟怡,使俱请业

,邑中理学自此始。嘉靖辛亥,岁荐授易州同知,性勤敏。设釜甑于厅事外,讼者裹半日粮

,晨炊食竟,即为剖决发遣。尝出一冤狱,其人德之,豕馈中,实以金,怿叱遣之。后

以赵藩审理致仕。家居益励清节。著有《居易俟命篇》。祀乡贤。同上


崔惟植号宏庵,侍御涯次子。嘉靖戊午举人,任永州府司理。民

有冤狱坐重辟,植为雪之。宁远萧斗山倡乱,植招吴瑚等千余人复业,而罪首遂获。黄、蕲



卫军士侵用月粮,经植搜剔,奸弊顿革。剿除长沙巨盗葛缙,民得安枕。摄道州,捐俸修濂

溪祠,重刊其文集,并置祀田。先是,州有水患,植招辑流亡凡数百家。广西有豪民唐廷相

,聚众争湖广零陵界,几为乱。植静以理之,事遂解。癸酉分校,所得李宗鲁、蔡清献皆国

士。迁汝宁府同知归。同上


陈宣字汝化。嘉靖乙丑进士,知德清县。恤民教士,建北门外

石桥,万民以济。秩满,升南户部主事。艰归服阕,转北户部主事,监收通州漕仓,随至随

收,旗丁便之。督粮苏州,与王元美等唱和,诗篇甚富。还部,以谗谪清源,寻徙判汀州,

卒官。同上


周恪字有之,与兄怡俱受学于王龙溪。怡以直言廷杖系狱,恪

远省兄内忧母,南北奔走无虚岁。怡诗云:“鸽飞已急,鸿雁去远来。”盖纪实也。嘉靖

乙卯举人,知浙江遂安县,多惠政。邑有瀛山书院,为朱子与詹仪之讲学处,旧址仅存。恪

重构之,延龙溪讲学。又修丽泽书院,振兴文教。去之日,合邑请祀于瀛山书院。升应天府

司理,复调顺天。清声懋著。迁滨州牧,致仕归。置义田赡族。初怡以

直显,有避人焚草之意。恪梓其兄集行世,卒,祀遂安名宦。同上


焦鉴字仲明。隆庆戊辰进士,授户部主事。改职方,巡九门,

诸羽林材官无敢犯者。会新郑相专恣,将以铨曹处鉴,急告归。同上


胡笃卿字培元。万历癸未进士,历守汉阳、云南、抚州三郡,

所至有政绩。在云南时,统驭有方,黔国荐其才可大用。莅抚奖拔士类,号称得人,如邱兆

麟、蔡国用并出其门。致仕归,性谨厚,居乡卑牧。著有《徐于轩诗草》、《续自警编》。
同上


崔廷健字孟乾,万历壬辰进士,官行人,分校顺天,得士十人,

登第者五。奉使朝鲜,赐锦衣宝带,以宠其行。言论风采为属国所敬惮。比归,以方物珍货

为赆,悉却谢。督杭州抽分,商旅称便。寻乞养疴白下,与焦、朱之蕃往来砥砺,擢四川

分守道,兼摄七篆,以劳卒。著有《皇华集》。《乾隆府邑志》同


崔师训字惟承。少贫,喜读书,深明易理,受知于沈蛟门。万历



戌进士,授户部主事,监崇文门,税吏不敢上下其手。再监税易州,岁额外溢金近万,悉簿

留公帑。一时清誉腾藉。癸卯典蜀试,所取士皆醇正尔雅。擢山东济南道副使,清介自持如

易州时。迁福建参政,巡视海防,必亲历其境。巡抚材其廉敏,檄左布政事,卒官。遗裹仅

数十金。有《龙山遗稿》数十卷。

按:师训著有《大成易旨》上下经,见朱彝尊《经义考》。今其家已刊行,而康熙、乾隆

府志皆未载。


方立诚字豫之。万历丁酉举人,知绛州,多善政。辅国中尉朱光

霁作诗颂之。《县志》


李元调字劬云,万历戊戍进士,知奉新县。劝农兴学,惩猾恤贫

,一时翕然称贤父母。寻告归,推升户部主事,终不起。同上


王纲字象乾。万历庚子举人,知宁乡县。俗悍好讼,纲以平

易化之。值岁凶多逋赋,纲抚循有术,民乐输不病。奏最,升晋州牧,置学田赡士,多方课

校,人文以振,民祠祀之。历汉阳知府,未仕卒,年八十余。《乾隆府志》


王参字惟赞。万历己酉举人,由霍邱教谕擢知费县。

兵燹后,民流亡,捐资易牛种,垦荒芜,民渐复业,游惰不轨者立惩之。三年中荐剡,十三

上偶因搜贼山谷,冒雨撄疾卒。士民立祠祀之。《县志》


孙正气由国子生授宁远卫经历。新提川兵粮乏鼓噪,正气单骑谕

以利害,遂各还营伍。流寇来攻,城中围困,督民炊爨以供军,凡数万人饮食皆如期,守陴

者得尽死力。贼穴地以避火炮,正气用被裹硝黄,铁绳缚而缒之,攻者不能避,遂退。一日



大雪寒甚,粮草火发,急过海扑之,存一万三千余石。综理粮务,支放严明,军无扣克,而

每年仍余粮二千七百有奇,以功擢宁远通判。同上


程言字伯,崇祯癸未进士。初秉铎当涂,适郡有兵躏,划策

捍御,与守令分当一面,弥月甫缉。年饥,捐赈为巨姓倡。以公车去任,士民刻石颂德,立

碑于学宫。释褐后,观政兵部,出知弋阳。以母老辞归旌邑。征粮旧佥民解,胥保侵蚀,民

多赔累。言力请于邑令鹿兆图,上告两台,改为官解。里民即其宅前叶岭建纪德亭,以志

不朽。孙绳武,国朝康熙庚辰进士,知文安县,以廉敏称。著有《还读斋文集》。同上


胡廷字秉弦,贡生。任平原教谕,甫阅月,县令催衿逋过峻

,诸生哓哓几酿事。廷竭力调剂,令与士均感其诚,事遂释。令重酬之,却不受。《县志》


胡天锡号圣泉。以郡掾选山东单县尉,刚方清敏。上官皆知其

能,檄令治河,河溃决不常,且越境运石,费不赀。锡易以土筑之坚厚,岁省费若干,而河

澜晏如。时万众猬集,酷暑疫作,锡本知医,和药散给,全活无数。擢管河同知。单人祀之

名宦。《乾隆府志》


赵必迁父文昌,以岁贡两任兰溪县,佐暑县事,多惠政。必迁以

选贡知四川兴文县,清介不畏强御。初赴任,邑有大憝赵侍于中途馈千金,却弗受。廉得其

积恶,立收之并其家属十八人,悉置之法,民心大快。擢荆府审理正,寻告归。

同上


项如皋字孟凯。崇祯丙子举人,庚辰以特用授北刑部福建司主事

。时黄道周忤旨,上震怒,皋疏救之。寻卒官。雷祚、刘理顺经纪其丧,检笥中惟白金五

两,敝衣一袭,书数卷而已。为之醵赙以殓。祀乡贤。同上


〔国朝〕
焦鹏字扶九。七岁能作隶书大字

,长

益工,人皆宝之。由恩贡知新城县,地当孔道,军兴旁午,供亿浩繁,鹏多方支应,百姓不

扰。以劳卒。囊萧然,邑人赙殓其丧归。同上


崔瑶字玉及。顺治甲午举人,知襄阳县。革宿弊,惩吏胥,减

耗息讼,兴学劝农,治绩称最。邑有妖祟驱之不得,诉于县,瑶移牒城隍,自责责神。是夕

妖绝,咸谓正直所感。同上


谭启运字翼兹。岁贡生,任宁波通判。奉檄修象县城蛟门。置破

台,责里甲营之。豪有力者多方乞免,启运峻绝之,力役维均,刻日蒇事。两摄鄞篆,当羽

书旁午,应付裕如。于是方伯推启运总十一郡饷事,事无不治。仕终茶陵知州。
《县志》


周光启字旭上。博学工书法,性至孝,亲疾祈以身代。顺治丁酉

举人,知遂安县。裁革溢额,柜枰一遵部法,岁减羡余银五千两,民困以苏。光启曾叔祖恪

,尝令是邑,多惠政,启能接武焉。以疾卒官,民号泣罢市,敛赙助殡。与恪同祀瀛山书院

。著有《鸣竹轩集》。《乾隆府县志》同


焦鼎字玉屏。以明经选沂州州同。地震城中房屋倾塌,死伤万

计。首议捐俸赈之,沂人感泣。改任泰州,值戎事倥偬,悉力捍卫,军悉无缺。两府以其



干,并加优奖。未几,谢病归。孝事继母,年虽迈,偕妻谭氏定省以礼。鼎病,谭割股以救

,亦足见刑于之化云。同上



陈兆升字尔旭。受业沈寿民。沈蒙难,走数千里迎之归,施润章



方之、马时中之于程伊川。康熙甲辰,以明经知云南嘉县。士朴民悍,兆升恩法并用,



凌潜革。民间多竹篱篷户,风雨不蔽,兆升教以版筑,并垦辟荒土,利益甚宏。未几,卒。

同上



崔铣字凫先。康熙丁巳举人,知福建建安县。除蓄牛税,革编

审私派,民便之,纪德于碑。邑有朱子家庙,久圮,铣葺之。莅官六载,以母艰归。越三年

,铣寿,建

安绅士制锦走数千里来祝。初铣母病于家,铣常梦寐悲号,未几,讣至。服除,应补官,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