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宁国府志
宁国府志
归,服阕仍命往云南,以道员用。既至,即署藩司篆,旋补驿盐副使。卒官,年四十七。
同上
叶居仁字存叔。雍正甲辰进士,知云梦县。邑常患水,居仁浚大
小漏罐,自刘胡船至城隍港,凡三十里,按地纠工,民不苦役,沮洳尽为沃壤。治狱平恕,
囹圄为空。升武康知州,俗顽悍,苗瑶杂处。居仁谕苗长守法,
供租有争讼,即委处分;不服,则由巡司上之州,平其曲直,咸奉约束。州饥,详请发谷平
粜。抚臣上其事,著为令。因病请解官,上台重其才,弗许,竟卒,年三十七。州人庙祀之
。异母兄,诸生梦笔,性友爱,居仁尝从受学。同上
赵必诜字文振。由例贡任黟县教谕,升广西广灵知县。以外艰归
,补唐山。捐修文庙,建北麓书院以造士。居心宽厚而信赏必罚,三年狱几空。以内艰归,
补广东龙川。岁赈恤,民沾实惠。调博罗,又以生母忧,归卒。家素饶,四任县令,遂日
落。同上
赵知希字太音。康熙庚子举人,考取中书,出知馆陶县。时连岁
旱涝,请于上官,得借赈缓征。阅岁例征借谷,知希以民气未复,捐资代偿,民甚德之。历
晋州知州,艰归遂老。据新县志增
吴兆龙康熙辛卯举人,考取中书,出知汉阴县。辛酉岁歉,捐俸
赈饥。上官察其能,调摄兴安州事,卒官。同上
胡之字元驭。由岁贡历天长、安庆教职,擢知新安县。有命犯
,
仇诬数十人,廉得其情,尽释之。时有“胡青天,不要钱”之谣。卒官,年七十。同上
胡承殿字廷扬,进士。知襄陵县,迁知平度州。州境滨海,为开
渠蓄泄,民无水患。历重庆、辰州知府,摄沅辰永靖道,苗瑶咸畏服之。年七十五乞归。同上
吴字晓升。仕建宁府同知,旋摄府事。有奸民杜奇等,潜
谋煽诱,密捕就擒,民用安戢。上官交重之。寻引疾归。同上
郑景字曦南。雍正戊午举人,知富民县。时严缉白莲教,株累
甚众。景虚心推鞫,多所全宥。历知路南高唐州,左迁通判归。同上
胡择先字慎于。雍正丙午举人,知武城县,调荷泽。邑多盗,练
捕悬赏,尽获之。辛巳河决,徙灾民于城内,并力筑堤。复请发粟抚恤,民以大安。引疾归
,卒年七十二。同上
萧学书字麟玉。雍正癸卯举人,知肤施县。能以德化,未期卒。
太守怜其清贫,捐俸赙助,始得归。同上
翟思字汉升。仕南昌府同知。时修丰城圩堤,日役数千人,捐
资廪给,三月告竣,人称翟公堤。卒官。同上
赵青藜字然乙。乾隆丙辰会元,官编修。戊午辛酉典试浙江,擢
江西道御史。丁内艰,服阕补山东道御史。丁卯主湖南史,三掌文衡,所得士皆英髦。前后
居谏垣,多所建白,风采隐然。引疾归卒,年八十二。同上
胡粤生字南屏,举人。由教谕擢知汤溪县,调黄岩。邑滨海,逻
卒误以商船为盗,鞫治得平反,全活甚众。升知宾州,卒官。同上
胡筠字谷。乾隆癸酉举人,由教谕擢知郓城县,移青溪,调
内黄,兼摄卫辉通判事。时仪封口溢,民多漂荡,捐俸拯救,全活甚众。引疾归,卒年八十
六。同上
郑居中字心初。乾隆庚午举人,由教谕擢知府谷县。向无志乘,
居中创辑之。摄永寿县,地苦乏水,搜得宋吕大防惠民泉故迹,浚复如旧,士民德之。同上
叶逢时字行可。例贡生,授黄州府通判,摄随州篆。州向征规例
银,岁逾数千,民苦之。逢时抵任,悉裁革。复任后,引疾归。黄人至今思之。
同上
胡世科字希哲。进士,知始兴县。遇岁,饥民聚哄几变,世科
反复开导,始泣散。历任三载,介洁不阿,大吏甚严弹之。同上
赵望龄字秀南。知邓州,邓俗商贾交易,权衡斗量,必纳
规例于官,酌定后始通行。望龄至,革之。州人立永助碑志其德。同上
翟礼字孔问。知陆丰县,县自雍正十八年分海丰置,草创未备
。莅任十载,修圣庙,建义学,立社仓,教种植,凿井筑城,规制井井。告归日,绅士条刊
善政,名《集爱录》。同上
朱梓字维恭。乾隆己卯举人,知彭山县。时征缅甸,以转饷功
转资阳,历摄茂州、天全州杂谷厅兼理番府同知。所至有循称。艰归,服阕补黄安,历汉
阳、监利,调直隶保定,卒官。同上
翟槐字公树。乾隆乙未进士,官编修,充国史馆纂修。修《兵
典》书成,擢御史,巡北城。出守楚雄,值旱疫,积精虔祷,雨沛消。郡人呼为活佛。捐
葺凤山书院,延师督课,科第鹊起。维西傈傈啸聚,制府琅公赴剿,槐仿义仓法,劝输饷军
不乏。以功当迁,会疾卒。同上
沈寅字芝珊。乾隆辛卯举人,知望都县。首捐资设立书院,文
教以兴。寻调邯郸,升知蔚州,卒官。同上
潘成章字达夫。乾隆丁酉举人,知金乡县,摄莱州同知。有夜携
金嘱事者,峻却之,曰:“吾不敢忘杨氏‘四知’之戒也。”乞归日,囊萧然。同上
左晖字鸣九。乾隆丙午举人,知东阿县。城西苏家桥当南北孔
道,山水冲毁,倡修复建,人免病涉。又尝捐修明伦堂。卒官。士民惜之。同上
胡振字鹏九,贡生。由当涂教谕内升京卫武学教授,充律历渊
源缮修官。擢知福泉县,摄青浦事。所至著称。卒官。同上
胡林模字范周,贡生。授湖北布政司理问,署宜昌同知。协办金
川军饷,有劳绩,摄嘉鱼县事。值岁饥,请发帑赈济,嘉民感之。调摄南漳令,逾年告归。
同上
胡承梅字庾南。任定番州、罗斛州判,五摄县事,左迁永康州吏
目
。嘉庆二年,泗州苗乱,委办站务。寻调入大营督办船筏,劳绩甚著。染瘴疾,卒于营。事
闻,奉旨赐恤。同上
宁国县
〔唐〕
梅知岩东山人。隋季兵乱,知岩部伍
乡里,帅众保障,与泾人左难当相犄角,盗不能犯。武德初,归附,封南鲁王。乡人立庙祀
之,至今勿替。《江南通志》
〔杨吴〕
方从训父虔,为太祖守将总兵,戍
宁国以备两浙,已而为吴越所擒。从训遂代虔守国,以捍御著功。子孙世为宁国人。据《十国春秋》增
〔宋〕
王平字裔中。熙宁九年进士,宁国
以制科举者自平始。补韬略尉,邑民与寺僧争水利不决,州以委平。平曰:“水源出于寺,
寺所
利者碾耳,民所资者畎浍。”竟予民。尝验殴死者曰:“尚可生。”救
之果苏。其莅事精明多类此。移盱眙、江宁,召试教官,未行卒。《江南通志》
章夏字彦明。入太学,预开封府荐第一,登大观三年进士。调
宿州司户参军,历潭州通判。并有惠爱,然不事表暴,故人少知者。性至孝,习《礼记》,
嗜《西汉书》,著有《湘潭集》一十九卷。弟复,字季常。力学好修,宣和六年登第,擢上
元簿,调丹阳令。修练湖,躬为督役,民不告劳。转运使蒋灿称其能,历御史中丞。绍兴中
,以端明殿学士签书枢蜜系密之误。
密院,起知太平婺州。奉祠,卒。夏所至,以廉谨称。曾孙一桂,
亦登第,除太平州司理。与守争囚是非,拂衣归。终余杭丞。《康熙府志》
虞俦字寿老。父,隐居西山称高士。俦隆兴初举进士,历知
绩溪,与本邑邻,食饮服用悉取于家。诸司列其治状,除主管官诰院,历监察御史。排击
贵近,纲纪肃然。出为浙东提刑,知湖州。力行荒政,多所全活。迁淮东副运,入为太常少
卿,克金使,累官兵部侍郎。奉祠,卒。俦孤介不苟,仕久于外,未尝介意。著有《尊白堂
集》二十四卷。弟佃,钦天监丞,亦能诗。子衢、衡、术,并仕。同上
奚士达字必达。淳熙乙未进士,教授复州,改知绩溪。除提辖左
藏库签书,淮南判官致仕。初,达与同舍郎沈涣讲习礼经,相勉曰:“曲礼母不敬,大学毋
自欺
,当终身行之。”后能不渝其言。弟士逊,与达同登进士,累官至大理卿。会韩胄死,
史弥远
议起大狱。士逊曰:“廷尉天下之平,胄诚奸,若加以大逆,非所敢知。”遂忤旨。子,
举进士,佐郡邑有声;次概,累官常德守。孙,房陵尉。《江南通志》
饶虎臣字宗召。嘉定七年进士,官将作监主簿,差知徽州。迁秘
书省著作郎,历司农卿兼国史编修实录检校,直龙图阁,福建转运判官,浙东提点刑狱,拜
大府卿兼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以秘阁修撰两浙转运使权礼部侍郎。宝六年,兼同修国
史实录院同修撰,摄吏部尚书,拜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开庆六年,兼权参知政事
。景定元年,拜参知政事殿中侍御史。何梦然谕罢之,以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梦然再
效效,据文意应作劾。
之,职罢祠。四年叙复原官,提举太平兴国宫卒。德元年,礼部郎王应麟、右史徐宗
仁乞追复原官。《宋史》
按:《万历志》云,虎臣历沣州推官。魏丁翁
一见奇之,荐于荆阃,辟京西安抚司幕,累迁司农卿兼知建宁府。被命就道,大雨弥旬。虎
臣忧曰:“民其鱼乎?”分遣官吏抚辑之,全活数万人。在郡勤心庶务,兴学校,增城堡,
节冗
费,府藏积至五十余万两“府藏积至五十余万两”,《乾隆府志》作“府藏积
至十余万”。。
累官执政,皆以廉洁称。卒之日,无长物,至鬻赐器营葬。史失载。
胡伯虎字用之,以诗赋应科有声。从吕东莱游,两预乡
荐,推恩授迪功郎,白鹿山长。登淳丁未进士,除和州防御判官。弟季虎、用虎,先三年
同登进士。季虎官徽州,权发遣桂阳军。初,被旨奏事行在,疏陈大学之旨、董仲舒正心
之策。上赐嘉奖。用虎仕至太府少卿。《乾隆府志》
仙立字绍初,宣州佥判柏龄子。故居河南汤阴,建炎初,扈
驾南渡,以功授殿前都虞侯,寻转武毅郎。屡立战功,平杨幺,破戚方,上将以宝币赉之,
固辞。先是,岳忠武拜表使柏龄起居,二帝嘉之,赐姓仙氏。及是,上益称赏曰:“尔父忠
勤,
朕心识之。尔今劳谦如此,其以赐姓,授尔玺敕,俾尔子孙世守之。”仕至右武大夫惠州刺
史,食邑七百户,殿前司统制。卒于杭,葬九里松。子仲友,由武举出身,破灭逆贼刘猊,
仕至武经大夫,宣、歙、广德三郡都巡检使,遂家宁国。卒,谕葬县南。事详《
宋史》
于鹏东山人。秉性忠义,为岳忠武幕属。秦桧、万俟谋陷忠
武
,逼鹏、张宪等为左证,严刑拷掠,狱不成。忠武死大理寺,鹏同幕六人俱从坐死。采《宋史·高宗本纪》及《岳忠武传》合纂
万文胜字彬叔。倜傥有大志,身长六尺五寸,须髯如戟。从军不
十年,以功累官福州观察使,总殿前诸军。理宗飞白书“忠实”二字赐之。卒赠开府义同三
司,武安节度使。子迈,力学好修,虽将家子,雅静胜儒生。《乾隆府志》
仙源字士宾。樊襄失陷后,督师江上。保蜀之功甚伟。理宗下
诏褒之。《宋史》
〔元〕
饶贵字礼之。至正壬辰盗起,贵与
子忠、仁等募乡兵拒战,且出米饷官军,里井以安。事闻,命忠摄绩溪令,旌表其门。《乾隆府志》
葛拱辰字宗极。大德六年,以皇太后宿卫士授本路总管府治中,
改歙县丞,绰有能誉。仕终常山县尹。《县志》
〔明〕
洪秉字叔亮,文甫子。刚毅有器识
,洪武初应求贤诏,除河北都司断事,旋授登州卫经历。永乐二年,车驾过海征辽,秉分管
御舰,以功除浙江道监察御史。不阿权贵,指陈弊政。后以边扰,议迁金陵,秉力持定都燕
京,朝议从之。擢江西布政兼摄学校。威望日隆,郡县整肃。后痛父殒于贼,母老乞归终养
。恩赉甚渥。母卒,补旧任,寻致仕归。《乾隆府志》
许万相字一夔,入胄监。授汉州佐,迁巫山尹。巫界楚、蜀,邮
传
络绎,万相一处以礼。榷茶为民病,白当事除之。致仕归,于江中拾遗金一簏,曰:“是非
吾有。”谒邑令,付之而行。后居乡,行谊多类此。同上
许汝骥字德卿,万相子。嘉靖癸丑进士,授户部郎中。适景王之
国部委治舟潞河,疏请限以千艘,民得不扰。畿辅大饥,请发太仓出赈,全活数万人。转职
方,相臣严嵩私仇鸾,欲越次叙功,坚执不可。奉敕监视蓟镇军实,单车诣按,核实无所隐
。镇帅张承勋恃援作势。骥却其重馈,上言其贪黩不法状,并劾督抚诸臣,不任节制,上为
动容。仕终河南副使。生平检身窒欲,常若不及,书座右曰:“居处常严帝鉴,行藏可对人
言。”著有《筹边奏议》、《近勇轩存稿》。采《一统志》及《江南通志》合纂
朱一柏字应真。嘉靖壬子举人,知浙江嵊县,惩役以法,谳狱平
允。邑旧有溪环治若抱,代多科名。溪后南徙,襄息者且三十年,柏乃循故道,计日兴工
,凿渠增,引而归之。又建亭星子峰上,新学校于慈湖精舍。立经史铅椠局课士,月凡三
试,亲为甲乙,是科隽者三人。时推循良第一,升广信府同知,改广州。海氛犯境,躬先士
卒捍御,岭表以安。转长芦盐运同,迁知广西庆远府。所至以廉节称,后忤权贵罢职。著
有《考亭遗训》及《落花溪》、《庄径》诸编。详《嵊志》。《康熙府志》
郭忠信字希曾。与兄忠贞并宁国诸生,从罗汝芳讲学。耿恭简督
学南畿,求实学笃行之士,合十四郡得十一人,忠信兄弟与焉。隆庆三年以恩贡判泉州,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