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姑苏志
姑苏志
辛庄 下庄 东下市【在二十四都】
哮塘 陈庄 辛舎 黄庄
九里 薛庄 官琏 郑庄
瞿舎 东顾 西顾 雉浦桥三村 西曹庄【在二十五都】
菰里 陶泾 李村 东漕庄马及 笋村 胜法寺前【在二十六都】
杨塘 真门 长濠 北舎
沈塔 施村 均村 寺泾
徐凤坊前【在二十七都】
东李墓 西李墓 南港 李渭桥北港【在二十八都】
罗浊 包糜 逆上 白荡桥贺衫桥【在二十九都】
新庄 五浦 黄泥 徐六泾朱堰 官竹园 翰村【在三十都】
髙浦 金泾 白艾 海头
宫庄 凌庄 黄沙【在三十一都】
五瞿 过庄 祐村 斜桥
青亭 吕舎 张港 于沾【四十四都】陈市 瞿市 茅市 钱市
太步 塔下 兴福寺前 观庄
瞿家垫【在四十五都】
惠洞泾 南塘 斜桥下塘 金市
藕荡 柴泾 时村 戈市
下庄【在四十六都】
尚湖村西 下庄 秦塘桥 诸岸
邹黄墓 胥磨【在四十七都】
陈埭 朱巷 东顾庄 蔡姑
平市 荻村 石灰渭 钱舎
蒋垫 陶舎 顾泾 吴塔
界程【在四十八都】
前周 西顾庄 李祁 东祁
惠舎 韩庄 西蔡姑 宛山
鹳窠 乌啄【在四十九都】
杨尖市南 钱塘 瞿里 蒲陂
西舎 东舎 马渎 惠市【在五十都】
吴江县乡六都二十九
范隅上乡在县东南管都五【第一至四二十三】
震泽乡在县东南管都七【第五至十一】
澄源上乡在县南及西南管都六【十二十八至二十二】
澄源下乡在县西南管都五【十三至十七】
范隅下乡在县东管都三【二十四至二十六】
久咏乡在县东南管都三【二十七至二十九】
市三
县市【在吴淞江西滨太湖号江上旧经云城无十里市无千家今民生富庶倍于徃昔】江南【出东门过长桥爲市】 新杭【在二十一都民居城市其南接嘉兴王江泾】
镇四
同里【去县东十六里在二十六都有巡检司税课局倪瓒诗一水东西云窈窕几家杨栁木芙蓉斋居幽閴无人到屐齿经行破藓封竹院窓虚秋半雨枫林寺逺日沉钟寄诗爲道长相忆想亦依依念去
踪】 黎里【去县东南二十里在二十三都】
平望【去县东南四十里在二十四都有平望驿巡检司唐顔真卿诗登楼试长望望极与天平际海蒹葭色终朝鳬鴈声近山犹髣髴逺水忽微明更览诸公作知髙题柱名杨万里望中不着一山遮四顾平田接水涯栁树行中分港竹林多处聚人家风将春色归沙草天放晴光入浪花午睡觉来情绪恶急呼蟹眼瀹龙牙陈基下田不忧旱髙田亦宜雨四野已足霖三吴复无暑盂酒及豚蹄盘羞共鸡黍击
鼔乐社翁烧灯御田祖】 震泽【去县西南九十里在十都有巡检司王元村市萧条数十家扁舟夜泊傍芦花江空嵗晩归心切水远山长去路賖带雨野田鸣落鴈连云烟树绕昏鸦劳生徒负灯窓志只合西园学种】
村一百五十九
莫舎【一名绮川】 陆巷 邵塔 谭塔
邵巷【张士诚筑土城于此今废】 鱼城 盛庄
前朱 后朱 白洋湾 张墓
王山 蒲圩【鮎鱼口东】 明墟【在一都】
黄墓 顾墟 朴泽 卓墓
马墓 栁胥【有铺】 石里【有港】 梅里
湖墓 简村 木浦 乌步【在二都】八赤 直路 青石 唐塔
韭溪 包家 富墓 下谢【在三都】充浦 直渎【在四都】
合路 东陵 西陵 车溪
姚田 桑盘 黎泾 黄家溪洪里【在二十三都】
凌家庄 清泽 六里舎 范渎
横路【在二十四都】
庞山【在江茶浜】 谢里 富墓 夏家
上坞 丁家 牛路【在二十五都】
九里 麋塔 宋墓 半墩
吴村 张塔 三朱【在二十六都】
蠡泽 前庄【在十二都】
檀丘 西钱【在十八都】
梅堰 秋泽 南麻 北麻
前庄 茅塔 盛泽 郑塔【在二十都】程林 李墩 下姚 前姚【二十一都】吴泾 施塔 章塔 市泾
吕塔 上沈【在二十二都】
后防 南马 北马 倚投
扶罡【在十三都】
桃墩 顾庄 西桃【在十四都】
雷村 西宫 竹里 后宫
歜村 章奥 前蒜 后蒜【在十五都】新陈 歜墩 集贤 前宫
后宫 胡店【在十六都】
戴港 夏港 小坊 堽头
严墓【在十七都】
荒浦 丘洚 赵洚 石塔【在五都】儒林 宋墓 吴溇 华溇
因渎 倪林 丁溇 殷溇
薛步 汤溇
虞保 孙保 成村【在七都】
东洚 西洚【在八都】
曹村 八马【在九都】
黄家 朴家【在十都】
双杨 东杨 斜路【在十二都】
葛家湾 浦塔 前后庉村 小厢
小龙港【北入陈湖】韩墅 陆道判庄【在二十七都】
南印 北印 梅墩 江泽
南周庄 金迳【在二十八都】
陈思 芦墟 分港 莘塔
东顾 西顾 华冢【在二十九都】
嘉定县乡三都二十一
守信乡【旧名春申】管都六 依仁乡【旧名临江】管都八
服礼乡【旧名安亭】管都七
市九
州桥【县治前东南登龙桥又名东市】 新泾【去县东六里】
广福【去县东南二十四里】 真如【去县东南五十里十一都】
娄塘桥【去县北十二里】 封家浜【去县南一十四里】
纪王庙【去县西南三十六里】 钱门塘【去县西北二十里】
瓦浦【去县西北三十里俱二十二都】
镇六
罗店【去县东十八里】 南翔【去县南二十四里】
大场【去县东南四十八里属十一都】 黄渡【去县西南三十六里】
江湾【去县东南六十里有巡检司】 清浦【去县东南八十里属八都南接上海县境】
村二
马陆【在六都】 白鹤【在七都】
太仓州乡五都二十九
中乡管都二【旧昆山惠安乡分置】东乡管都八【旧昆山湖川新安惠安常熟双
鳯等乡分置】 西乡管都五【旧新安惠安双鳯等乡分置】南乡管都五【旧嘉定循义乐智二乡分置】
北乡管都九【旧昆山湖川新安常熟双凤等乡分置】
市十
诸泾【去州东十里】 半泾【去州南十五里】
新市【去州东北三十里○已上昆山分置】璜泾【去州东北五十里】
隆市【去州东六十里】 甘草【去州东七十里旧名甘树又名甘林东临大洋
有巡检司】 直塘【去州北三十里水无曲折故名○已上常熟分置】吴公【去州南十五里小娄塘嘉定知县吴克明剏】
涂松【去州东北三十五里傍七浦塘宋元丰间置张士诚曽筑城营兵于此】
陆河【去州北七十里内有陆家河○已上嘉定分置】
镇四
双凤【去州北二十四里又曰双林居民稠密市物旁午亦多科第晋成帝时耕者斵土皆五色中有石函二化爲双凤而去故以名乡镇亦因之】沙头【去州东北三十六里】
新安【与沙头近○已上俱常熟分置】 茜泾【去州东北四十五里地出茜草故名有巡检司税课子局即宋杨林寨也 昆山分置】
村五十二
赵巷 双庙 沈童巷【原昆山湖川乡二十一保二十
二保】 南洲 龚巷【新安乡二十三保至二十六保】泗村 后罗 赵庄 东阳庄
陈村 胡村 孔巷 洪庄
胡浦 百家 何村 泗里
董村 霍严【惠安乡二十七保至三十保】
上钱泾 东顾庄 黄泾 撑脚浦下钱泾【原常熟双鳯乡三十四都】
彭李堰头 □湖 成村 陈穆【三十五都】髙芦 大浦 陈严舎【在三十六都】
穿山 石堰【在三十七都】
东丫泾 桂村 漕湖 徐凤
芦荻 八赤 南港 北港【三十八都】西丫泾 眉泾桥 曹庄 六庄【三十九都】直塘 瞿泾 斗门 朱巷
任阳【在四十都】
黄姑【原嘉定乐智乡二十五都至二十七都】
崇明县乡六
东仁乡在三沙 西义乡在三沙
道安乡在三沙 德宁乡
仁义乡 新乡【已上三乡俱废】
腹内沙段符围
上团【在东沙去县北四十里】 下团【在东沙去县北五十里】
秦家沙 沈珦荡 欧阳荡 滑南大片
范家沙上截 小尖荡 六名头
八名头 范家沙中段 四合荡
六名头中段 小团沙 大团沙第五段 第六段 八分界 大尖符福厚沙 福胜沙 安民沙 横河
老人涂 王明涂 秦亭涂 新沙
施家沙 含珠沙 婆婆沙 永兴沙防鱼沙 东洪沙 黄家符 新兴符朱孙符 长兴段 永安段 常熟段严叶符 富兴符 秦阳符 于逢符秦家符 陆臻符 张赵符 胡姚符
长春段 弓和围 烂套段 兴安围
永丰符 平安符 茂兴符 兴丰符
庆丰符 朱信沙 陈家沙 黄辰沙【已上东沙
三沙】 陆石符 顾殊符 俞家符
新兴符 永安符 庆丰围 福寿围
黄中涂 赵奎涂 丁圭涂 秦祥涂
刘恭涂【已上西沙】
【按旧志东沙无乡名以郭外爲乡崇明初涨之时沙场分列皆爲芦场后开荒作田民皆争据正统间巡抚周公量给小民以祛其躬歴量度既而处分已定用大方甓刻佃者姓名亩数四止埋于坵段之端仍画以图俾藏官库以爲永乆之证也】
姑苏志卷十八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姑苏志>
钦定四库全书
姑苏志卷十九 明 王鏊 撰
桥梁上
苏为泽国环城内外皆水也故桥多乐天诗云红阑三百九十桥唐则然矣自宋以来始甃以石而増建益繁今举郡县舆梁之大者书之而不甚著者畧焉
郡城卧龙街南北桥十【卧龙街横亘呉城中东为长洲界西为吴县界】
乐桥【吴赤乌二年建元至正六年李道宁重修会稽杨维祯记】
饮马桥【宋淳祐丙午建郡守魏庠记】鱼行桥【宋绍兴四年重建】
黄土塔桥【有黄土曲故名】
周太保桥【宋庆厯三年建】 禅兴寺后桥
张马步桥 祥符寺桥【宋嘉祐四年建】
西章家桥【宋祥符二年重建】 香花桥【在报恩寺前一名永安桥】
东南隅桥七十二
乗鱼桥【子城西北昔琴高乗鲤升僊之地或云宋子英乗鲤升天故吴中门戸皆作神鱼非琴髙也至和元年僧达本重建桥序乗鱼桥当姑苏之要津茂苑之灵迹按吴地志云古者贤士丁法海琴髙于此地见大鲤鱼长可丈余有角有足鼓二翼而舞琴髙见其异遂乗鱼腾飞宛转驾空上升因立桥云高啓诗桥上西游人桥下东流水游人如水流朝莫何时已谁知有飞僊赤脚踏神鲤波警风萧萧渡海秋万里左招骑龙君右携采鸾子笑飱紫云英同歌珠宫里归来旧城郭千载一日耳下看桥上人还随鸡鸣起去者已如灰来者犹如蚁不觧养谷神纷纷自生死】
竹槅桥【乗鱼桥侧】 金母桥【天王堂西】
夏侯桥【相传唐夏侯司空建或云桥旁有夏侯庙因名宋潘梦旂记六飞驻浙吴为辅藩地望崇重视昔有加井邑阜繁于今为最郡治稍西桥曰夏侯以地冇夏侯庙得名缔创于皇祐壬辰重修于绍兴辛未刻于壁记于志可攷仅此他无闻焉水环楼堞陆带阛阓左奉台府旁聨宫寺右亘苏舘间列津糟丘级其首鹾庾濵其腹人物辐辏使客旁午飞毂驰鞯曵裾蹑履交徃迭来必繇斯桥晓鼔未作声迹嘈杂夜漏未半暂止复动歳久而弊非两马力将持厥危非一木支寳庆初元邦人相率出力改作使守加其志悉捐金以助逺近翕尔而应廼命工师课员程具木石以仲秋癸丑撤其故而新之下则叠石为址剡内直外如植半圭获以连楹两岸对起而合以梁上则铺石甃面穹中偃端如浮修眉翼以扶栏两厢互应而接于逵明年七月工以讫告大容九轨髙纳巨舶不峻而隆不削而垂逺而望之巍巍乎其崇近而即之坦坦然其夷厥材孔良厥砌孔坚足以阅千禩而不朽矣夫自行都抵京口渡维扬直都梁临中原咸有通沟贯城以行运舰长虹跨水以便徒趋然其源泉并为一川架波取道无几惟吴呼吸具区灌注五门曲河旁达防派且有飞梁错峙与岐俱多舆辔经隧楼帆过肆左赋美之夜市菱藕春船绮罗韦诗诧之其流所以聚故民愿而富其水清且泚故俗粹而美桥梁道路责在有司吴人尚义多出我私闾里兴修厯厯可举兹桥底绩其有自哉防生于吴举于吴随牒四方三十年未尝一日忘父母国甫入都故老贻书述斯役俾作记忻然诺之庶几登名于碑他日归老尚能从容乎其所若劝施位名金谷品目列之左不复书寳庆二年七月朝散郎郡人潘梦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