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增补武林旧事
增补武林旧事
光宗内禅议修泰安宫太上重于趍御太学录汤璹贻书赵汝愚引唐武徳九年八月甲子太宗即位于东宫显徳殿至贞观二年四月乙亥太上皇徙居泰安宫甲午太宗始御太极殿则是聴政于东宫者三年不遽迁髙祖也今日或可仿比别营聴政之所上皇仍居大内事体顺甚汝愚答书称其援据精博深合事宜越九日有防秋暑方隆太上皇帝皇后宜用唐武徳贞观故事仍还宫因名宫以夀康泰安之役遂寝吁璹能引古义以处大事汝愚能用善以安国家璹之学汝愚之徳共可与也夫使无学而不能用善者处此能不失天性之懿乎【姜南蓉塘诗话】
杭城佑圣观宋孝宗邸开元宫宁宗邸后为理宗端孝公主之第龙翔宫理宗潜邸旧在后市街元至元中迁于城西北隅宗阳宫度宗邸【郎瑛七修类稿】淳熈九年八月十五日孝宗过徳夀宫起居上皇钓鱼为乐遂留赏月宴香逺堂堂东有万嵗桥桥皆白玉石雕栏莹彻上作四靣亭皆新罗白朩与桥一色大池十余亩植千叶白莲御榻屛几酒器俱用水晶南岸列女乐北列男乐月上箫韶齐作稍止上皇召小刘妃独吹白玉笙霓裳中序时侍燕官开府曾觌进壶中天词云素颷漾碧看天衢稳送一轮明月翠水瀛壶人不到比似世间秋别玉手瑶笙一时同色小按霓裳叠天津桥上有人偷记新阕当日谁幻银桥阿瞒儿戏一笑成痴絶肯信羣僊髙宴处移下水晶宫阙云海尘清山河影满桂冷吹香雪何劳玉斧金瓯千古无缺上皇大喜曰从来月词不曾用金瓯事可谓新竒赐金束带紫畨罗水晶碗上亦赐宝盏至一更五防还宫是夜西兴亦闻天乐焉
孝宗退居重华宫有净室终日宴坐其间几上惟书籍一部及笔砚楮墨而已近珰尝奏髙宗皇帝留下宝器圗画陛下盍时取观夀皇云先帝中兴功徳盛大故宜享此朕岂敢自比先帝皆鏁闭不开
近珰奏修重华宫旧例须闗朝廷出钱下临安府转运司应办夀皇曰此间无用钱处所积甚多只用重华库钱不必闗闻南内暨役成更不官差一匠一夫
髙宗南渡驻跸临安草剏禁苑为行在所适造一殿无瓦而值雨临安府与漕司皆忧之忽一吏白曰多差兵士以钱镪分俵闗厢铺席赁借楼屋腰檐瓦若干旬月新瓦到照数陪还府司从之殿瓦咄诺而办【以上西湖志】临安玉牒殿灾延及殿门宰臣以门字有勾脚带火笔故招火厄遂撒额投火中乃息后书门额者多不勾脚【马氏日抄】
孤山凉堂规模壮丽下植梅数百株以备防幸堂成中有素壁四堵几三丈髙宗翌日命驾有中贵人相语曰官家所至壁乃素耶宜绘壁亟令御前萧照图绘山水照受命即乞尚方酒四斗昬出孤山毎一鼔即饮一斗尽一斗则一堵已成画若此者四画成萧亦醉驾至周行视壁间为之叹赏知为照画赐以金帛【杭州府志】
增补武林旧事卷四
<史部,地理类,杂记之属,增补武林旧事>
钦定四库全书
増补武林旧事巻五 宋 周 宻 原本
明 朱廷焕 补
干淳教坊乐部【附五条】
杂剧色
徳夀宫
刘景长【使臣】 王喜【保义郎头名都管使臣又名公谨号玩隠老人】茅山重【茅芽头】 盖门贵 盖门庆【末】
侯谅【次末侯大头】 张顺 曹辛
宋兴【燕子头】 李泉现【引兼舞三】
衙前
龚士美【使臣都管】 刘恩深【都管】 陈嘉祥【节级】
吴兴祐【徳夀宫引兼舞三台】 吴赋
金彦升【管干教头】 王青 孙子贵【引】潘郎贤【引兼末部头】王赐恩【引】 吴庆全【蜡烛头】周泰【次】 郭名显【引】 宋定【次徳夀宫蚌蛤头】刘信【副部头】 成贵【副】 陈烟息【副大口】王侯喜【副】 孙子昌【副末节级】 焦色金
杨名髙【末】 宋昌荣【副欢喜头】
前教坊
伊朝新 王道昌
前钧容直
杵谷丰【五味粥】 李外善
和顾
刘庆【次刘衮】 梁师孟 朱和【次贴衙前鳝鱼头】寗贵【宿镢】 蒋宁【次贴衙前利市头】司进【孙瓜儿】郝成【次贴衙前小锹】 髙门兴 髙门显【羔儿头】髙明【灯搭儿】 张舜朝 赵民欢
司政【仙鹤儿】 刘贵 段世昌【段子贵】龚安节 严父训 宋朝清
宋昌荣【二名守衙前】周旺【丈八头】 卞畴
宋吉 伊俊 汪泰
王原全【次贴衙前】 王景 郑乔
王来宣 张显【守阙祗应黒俏】 焦喜【焦梅头】
歌板色
徳夀宫
李行髙【笛兼】
衙前
王信【拍兼】
拍板色【衙前笛色王均觱篥色郑彦周贤良兼拍板】
徳夀宫
刘益【使臣】 谢春泽
衙前
吴兴祖【节级】 赵永【部头】 花成
时世俊【守阙节级】
前钧容直
崔喜
琵琶色【衙前豪师古兼琵琶】
徳夀宫
胡永年【武功大夫】 谢圣泽
衙前
焦进【部头】 赵昌祖 段従容
和顾
吴良辅 豪士英 曹彦国
箫色
衙前
曾延庆【部头】 刘珦 周济【部头】
和顾
朱世昌【兼筝】 王谨 刘宗旺
周亨 陈籥
嵇琴色
徳夀宫
曹友闻【承节郎守阙都管】
衙前
杨春和【人员守阙都管】魏国忠【节级兼舞】 孙良佐
石俊 冯师贤
和顾
刘运成 赵进【杖鼔兼】 恵和
冯师贤 王处仁
筝色
徳夀宫
朱邦直【忠训郎】
衙前
张行福【部头】 豪士良 髙俊
前教坊
聂廷俊
前钧容直
李吉
笙色
徳夀宫
汤士成 孙显祖
衙前
宋世宁【节级】 豪师古【兼琵琶】 傅绍【管干人】邓孝仁 赵福【兼徳夀宫】
前钧容直
吴胜
前教坊
刘永显
和顾
张世宗 康彦和 王兴祖
觱篥色
徳夀宫
田正徳【教坊大使】 鞠思忠 孙庆祖
刘舜俞 陈永良
衙前
李祥【守阙节级】 彦【节级】 王恩【节级】
李和【部头】 时世荣【部头】 王正徳
王道和 慢守恭 李遇
金宗信【兼徳夀宫】 郑彦【兼拍板】 张匀
刘道 曹彦兴 吴良佐
朱贵【管干人】 孟诚 陈祐
丘彦【管干人】 邓孝元 王永
周贤良 陈师授【兼徳夀宫】 陈永良
前教坊
戚兴道 李彦美 郭席珍
前钧容直
王宣 唐政
和顾
于庆【兼舞】 冯宣 王椿
倪润 李祥【守阙节级】 陈继祖
季伦 张彦明 陈良璹
冯异 商翼 时世显
王文信 王延庆 谢润
张荣【第三名守阙衙前】时显祖 费仍裕
任再兴 李乐正 秦邦彦
郑彬 时允恭 金润
王夀 王思斋 于成
孙良辅 崔显 卢茂春
王师忠 宋康宁 张端
顾宣 王仲礼 郭建宗
刘顺【守阙衙前】
笛色
徳夀宫
元守正【忠翊郎】 孙福【使臣】 孙继祖
张行谨
衙前都管
孙福【使臣】 朱榛【人员守阙都管】 张守忠
杨胜【节级】 王喜【节级】 张师孟【部头】岳兴【部头】 李智友 段従礼
朱顺 陈俊 雷兴祖
王仕宁 时寳【部头兼徳夀宫】 孙进
郭彦 杨选【兼徳夀宫】 金仪
赵俊【守阙节级】 赵顺 杨元庆
时定 赵兴祖 隂显祖
丘遇 徐识 孙显
王筠【兼徳夀宫拍板】 张荣 郭亨
元舜道
前教坊
金宗训 俞徳 谢祖良
曽延广 李进
前钧容直
王喜 俞徳 冀恩
和顾
张亿 茆庆 张师顔
刘国臣 赵昌 张广
元舜臣 沈琮【杖鼔】 胡良臣
王师仲 徐亨 张义
林显 郑青 陈士恭
巫彦 朱世荣 朱绍祖
翟义 张孝恭 汪定
费兴 李升 冯士恭
陈寳 杨善 尹师授
张介 贺宣 朱荣
朱元【守阙衙前】 轩定【鼔板】 张成【鼔板】
阎兴【鼓板】 王和【鼓板】 陈焕
张世亨 许珍 张渊
孙显宗 崔成【守阙衙前】
方响色
徳夀宫
齐宣 田世荣
衙前
葛元徳【部头】 于喜 齐宗亮【管干人】
前钧容直
髙福
和顾
马仲荣 尹朝 于通
刘才髙
杖鼓色
徳夀宫
张明髙 孟清
衙前
髙宣【节级】 时思俊【守阙节级部头兼板】
程盛 齐喜 孟文叔【守阙节级】
时和 邓友端 徐宗旺
吴兴福【兼徳夀宫】 邓世荣 张兴禄【管干人】叶喜
前教坊
鞠端
前钧容直
阎兴 邢智
和顾
张士成 张润 张义
张世昌 张世显 孙荣
段锦新 蔡显忠 齐宗景
郭兴祖 时康宁 髙润
张臯 傅良佐 李晋臣
思芸 范琦 段锦
大鼓色
徳夀宫
张佑 李吉
衙前
董福【部头】 李进 周均【小唱】
张佑【兼徳夀宫】
和顾
赵庆【鼓儿】 刘成 孙成【鼓儿习学大鼔】王富【勾般习学大鼓】 尹师聪【鼓儿】 张守道【唱道情】张升【鼓儿】 宋棠【掌仪下书写文字】喻祥【小唱】
钱永【守阙衙前】
舞旋【嵇琴魏国忠琵琶豪士英并兼舞三台】
徳夀宫
刘良佐【武徳郎】
衙前
杜士康
和顾
于庆
杂剧三甲
刘景长一甲八人
戏头李泉现 引戏吴兴佑
次净茆山重侯谅周泰 副末王喜装旦吴子贵
盖门庆进香一甲五人
戏头孙子贵 引戏吴兴佑 次浄侯谅副末王喜
内中祗应一甲五人
戏头孙子贵 引戏潘浪贤 次净刘衮副末刘信
潘浪贤一甲五人
戏头孙子贵 引戏郭名显 次浄周泰副未成贵
筑毬三十二人
左军一十六人
毬头张俊 跷毬王怜 正挟朱选副挟施泽 左竿网丁诠 右竿网张林散立胡椿等
右军一十六人
毬头李正 跷毬朱珍 正挟朱选副挟张宁 左竿网徐賔 右竿网王用散立陈俊等
杂班
双头侯谅 散耍刘衮刘信
小乐器
嵇琴曹友闻 箫管孙福 刘运成拍侯谅
鼔板
衙前一火
笛杨胜张师孟 鼔儿尹师聪拍张顺
和顾二火
笛张成【老僧】 阎俊【望拍】 张喜
皷儿张升 笛王和【小四】 皷儿孙成【换僧】拍张荣【狗儿】
马后乐
拍板吴兴祖 觱篥田正徳 孙庆祖
陈师授 笛孙福 时寳
元守正 提鼓孙子贵 札子孟清
时世俊 髙宣 吴兴福
张兴禄
内中上教博士
王喜 刘景长 曹友闻
朱邦直 孙福 吴永年【各支月银一十两】
杂剧
王喜 侯谅 吴兴福
吴兴佑 刘景长 张顺
拍板
田正徳 谢春泽
琵琶胡永年
舞刘良佐
嵇琴
曹友闻 杨春和
筝
朱邦直
方响
齐宣
笙
杨士成
刘运成
觱篥
孙庆祖
笛
孙福 时寳
掌仪范等合干人
掌仪范
朱邦直 曹友闻 元守正
孙福 朱榛【守阙】
衙前都管
刘思深 孙福 王公谨【守阙】
管干教头
朱贵 张兴禄 丘彦
傅绍 齐宗亮
逐色
刘信 赵永 焦进
周济 杨春和 宋世宁
李和 时世荣 时寳
岳兴 葛元徳 髙宣
董福 时世俊 杜士康
潘浪贤
思陵朝掖庭有菊夫人者善歌舞妙音律为仙韶院之冠宫中号为菊部头然颇以不获际幸为恨既称疾告归宦者陈源以厚礼聘归蓄于西湖之适安园一日徳夀按梁州曲舞屡不称防提举官开礼知上意不乐因従容奏曰此事非菊部头不可上遂令宣唤于是再入九禁陈遂感怅成疾有某士者颇知其事演而为曲名菊花新献之陈大喜酬以田宅金币甚厚其谱则教坊都管王公谨所度也陈每闻歌咏泪下不胜情未防物故【癸辛杂识】
吴郡王及平原郡王皆豪贵以奢侈相髙争华竞靡有崇恺风吴府后翠堂七楹全以石青为饰故得名専为诸姬教习声伎之所一时伶官乐师皆棃园国工吹弹舞拍各有总者号为部头每遇节序生辰则旬日外依月律按试名小排当虽中禁教坊所无也只笙一部二十余人自十月旦至二月终日给焙笙炭五十觔用锦熏笼借笙于上复以四和香熏之盖笙簧必用髙丽铜为之靘以绿蜡簧暖则字正而声清越故必用焙而后可陆天随诗云妾思冷如簧时时望君暖乐府亦有簧暖笙清之语举此一事余可想见【癸辛杂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