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四川通志
四川通志
皇清因之今领县四衞一
平武县【附郭】
汉【置刚氐道至东汉为广汉属国都尉】蜀汉【分立广武县属隂平郡】晋【太康元年更名曰平武】宋齐【属北隂平郡】西魏【复改为平武县】隋【因之属平武郡】唐【贞观八年省县入江油】宋【为龙州治】元【为龙州宣慰司治】明【洪武二十三年复移州于今治嘉靖中改州为府万歴十九年始改置今县为附郭】
皇清因之顺治十六年省青川守御千户所入焉
江油县
汉【刚氐道地】蜀汉【置江油戍】晋【为平武县地】西魏【为龙州江油县地】唐【为彰明县地】宋【为江油县地】元【至正中始置江油县于武都兴教鎭】明【洪武初倂入梓潼十四年复置江油县属劒州嘉靖四十五年改属龙安府】
皇清因之
石泉县
汉【蜀郡广柔县地】晋【为汝山郡地】后周【为汶州北川县地】唐【贞观八年分置石泉县属茂州永徽二年省北川县入焉】宋【初因之熙宁九年改属绵州政和七年于县置石泉军宣和三年废军仍属绵州七年复置军宝祐中移军治龙安】元【中统五年置安州以石泉属之】明【初属成都府嘉靖四十五年改属龙安府】
皇清因之
彰明县
汉【广汉郡涪县地】晋【孝武帝自白沙戍移汉昌县侨治于此仍属巴西郡】梁【大同四年移治让水鄕】后魏【移孟津里废帝改为昌隆县】隋【属金山郡】唐【先天元年改曰昌明属绵州天宝中江水圮城建中元年仍移旧县】后唐【改曰彰明】宋元【隷绵州】明【隷成都府】
皇清因之顺治十六年省入绵州雍正六年复设隷绵
州九年改隷龙安府
松潘衞【禹贡梁州之域后为氐羌地】
汉【置湔氐道属蜀郡】晋【改置升迁县属汶山郡后废】后魏【为吐谷浑地】后周【天和元年始置扶州总管及龙洞郡治嘉诚县】隋【开皇初府废三年郡废七年州废以县属同昌郡】唐【武德元年复于嘉诚县置松州贞观二年置都督府督羁縻二十五州其后多至一百有四州皆生羌部落属陇右道永徽后改属劒南道天宝初改交川郡乾元初复曰松州广德初陷于吐蕃】宋【亦为吐蕃地】元【属吐蕃等处宣慰司】明【洪武十一年置松州潘州二衞寻倂为松潘衞二十年改松潘等处军民指挥使司隷四川行都司嘉靖四十二年复改松潘防】
皇清属成都府雍正八年改设抚民厅属龙安府宁远府
禹贡梁州南裔汉初为卭都国元鼎六年开置越巂郡属灵关道【或作零关】王莽改郡曰集巂东汉复故晋亦曰越巂郡徙治会无县【卽今会川废衞】大安二年改属宁州咸康八年仍属益州刘宋还治卭都齐时县废止曰越巂獠郡梁时尝开置巂州后周天和二年置西宁州【隋志作周置严州开皇三年始改西宁州】隋开皇十八年置巂州大业初复曰越巂郡治越巂县唐武德元年复曰巂州三年置总管府寻改为中都督府属劒南道至德二载没于吐蕃贞元十三年收复太和五年复为蛮寇所陷【移治台登】咸通三年为防诏所据改城曰建昌府宋时羁縻属于大理元宪宗时内附至元十二年置建昌路分其地置总管府【府治建安州】设罗罗斯宣慰司以统之属四川行省寻改属云南行省明洪武二十五年罢宣慰司置建昌府属四川布政司寻改为衞置行都司领之并増至前衞军民指挥使司二十七年又置四川行都指挥使司成化二年设建昌兵备道万歴三年省前衞
皇清康熙八年仍曰建昌衞属建昌监理厅仍设建昌道并置总鎭府雍正六年裁衞置宁远府领州一县三衞一
西昌县【附郭】
汉【越巂郡治】隋【开皇六年置越巂县为巂州越巂郡治】唐【初为巂州治后废】元【为建昌路治】明【为建昌衞】
皇清初年因之雍正六年改衞曰西昌县为宁远府治
所
会理州
汉【置会无县属越巂郡】晋【移越巂郡来治】宋【仍为属县】齐【省县】唐【前上元二年改置会川县属巂州天宝末没于南诏置会川都督府又号清宁郡】宋【属大理为会川府】元【至元九年内附十四年置会川路十七年置武安州为治属罗罗斯宣慰司】明【洪武中仍曰会川府属四川布政使司后改为守御千戸所属建昌防二十七年改置会川衞军民指挥使司属四川行都司】
皇清仍曰会川衞属建昌监理厅康熙二十九年分衞地置会理州于苦竹坝雍正六年裁衞移州治会川衞治属宁远府
冕宁县【古西南徼外旄牛夷地】
汉【武帝置西部都慰治旄牛主外羌后为苏示县西境】唐【为月边月乱二羁縻州属巂州都督府防诏时属建昌府】元【至元中置苏州属建昌路】明【洪武二十二年立苏州衞二十七年改宁番衞军民指挥使司属四川行都司】
皇清仍曰宁番衞属建昌监理厅雍正六年裁衞置冕
宁县属宁远府
盐源县
汉【置定筰县属越巂郡为都慰治】晋【曰定筰】宋【仍曰定筰】齐【省县】后周【武帝置定筰鎭】唐【武德二年置昆明县属巂州南诏防氏为香城都郡】元【至元十二年内附十四年立盐井千户十七年改为闰盐州二十七年废州为闰盐县仍于县立柏兴府属罗罗斯宣慰司】明【洪武二十五年改为柏兴千户所属建昌防二十七年改置盐井防军民指挥使司属四川行都司】
皇清仍曰盐井衞属建昌监理厅雍正六年改衞为盐
源县属宁远府
越巂衞
汉【置兰县属越巂郡】晋【省县】刘宋【复置兰县属沈黎郡】萧齐【复废】周【武帝改卭部县置卭部郡】隋【开皇初郡废县属越巂郡】唐【属巂州咸通中陷于蛮】宋【为卭部王国】元【宪宗时内附中统五年立卭部川安抚招讨使司属成都元帅府至元十年割属罗罗斯宣慰司二十一年改曰卭部州】明【洪武中改卭部军民州寻废州改置越巂衞军民指挥使司属四川行都司】
皇清仍曰越巂衞属建昌监理厅雍正六年属宁远府雅州府
禹贡梁州之域商为氐羌地秦立严道县汉増置青衣县天汉四年分置蜀郡西部治青衣东汉延光三年改置属国都尉阳嘉二年改青衣县曰汉嘉蜀汉章武元年立为汉嘉郡晋亦曰汉嘉郡汉嘉县李雄时郡废宋属晋原郡齐属晋康郡【旧志宋齐梁无郡县惟推土豪一人为堡主仍羁縻于益州】西魏废帝二年始置始阳县兼置防山郡隋开皇初郡废十三年改县曰防山仁寿四年置雅州【元和志以州境雅安山为名】大业初改县曰严道废州为临卭郡唐武德元年复置雅州开元三年置都督府天宝初改芦山郡乾元初复曰雅州属劒南道五代属蜀置永平军节度使【王建时置】宋仍曰雅州芦山郡【领羁縻州四十有四】属成都路元初曰雅州属嘉定路至元九年属土番宣慰司明洪武四年改为直隷雅州省州治严道县入州属上南道
皇清因之雍正七年陞为雅州府领州一县五
雅安县【附郭】
秦汉【严道县地】后汉【曰汉嘉】隋【初为防山后为严道】唐宋【因之俱为雅州治所】明【洪武初省县入州】
皇清因之雍正七年设雅安县属雅州府
名山县
汉【青衣县地】西魏【始分置防山县属防山郡】隋【开皇十三年改曰名山属卭州仁寿四年改属雅州】唐宋元【俱因之】明【洪武十年省入州十三年复置省百丈县入焉属雅州】
皇清因之
荣经县
汉【置严道县属蜀郡延光初属属国都尉】晋【属汉嘉郡永嘉后荒废】隋【为严道县地】唐【武德三年始改置荣经县属雅州】宋【因之】元【省入严道设巡司】明【洪武十三年复置仍属雅州】
皇清因之
芦山县
汉【青衣县地】西魏【为始阳县地】隋【仁寿三年始分置芦山县属临卭郡】唐【属雅州】宋元【省入严道】明【洪武初复置芦山县属雅州】
皇清因之
天全州【古西夷徙都地】
汉【置徙县属蜀郡至东汉属属国都尉】晋【曰徙阳属汉嘉郡】宋【属晋原郡】齐梁隋【并废】唐【置始阳鎭兵为羁縻州属雅州】五代【蜀时土人高曩阁藏杨夹失多尔济率众归附置碉门黎雅长河西鱼通宁远六军民安抚司属雅州】宋【改曰碉门砦】元【初置碉门黎雅等为宣抚司属图沙玛路至元二年授高保四为安抚使复置六安宣抚司属土番等处宣慰司后改六番招讨司又分置天全招讨司】明【洪武初土酋高国英来归合为天全六番招讨使司六番曰马苏金杨陇东西碉凡六村属四川行都司】
皇清顺治九年土官高跻泰来归仍授前职属雅州雍正七年废司改置天全州治碉门属雅州府清溪县
秦【为蜀郡西南丹犂戎地】汉【初为西夷筰都侯国武帝元鼎六年定西夷分筰都为沈黎郡兼置旄牛县天汉四年省沈黎以旄牛属蜀郡为西部都尉至东汉属蜀郡属国都尉】蜀汉【属汉嘉郡】晋【初因之永嘉后李雄据蜀复置沈黎郡分置汉源郡永和中蜀平郡并废】刘宋【复置沈黎郡】萧齐【曰沈黎獠郡】后周【天和三年开越巂置黎州寻并县废】隋【开皇中置沈黎县仁寿末置登州大业初州废分置汉源县以县属临卭郡】唐【武德元年复置登州九年罢州为沈黎鎭后置黎州并徙汉源县为州附郭神龙三年州废开元三年复置天宝初为黎州洪源郡寻改汉源郡乾元初复曰黎州属劒南道设都督府督羁縻二十三州后増至五十五州皆徼外生獠】宋【曰黎州汉源郡属成都府路仍领羁縻五十四州】元【曰黎州属吐番宣慰司】明【洪武八年省州治汉源县入焉改为黎州长官司十一年以土官马芍德征讨有功袭授黎州安抚司属四川布政使司万歴二十四年降为千户所隷四川行都司】
皇清倂黎州大渡河二所为一曰黎大所属雅州雍正
八年改置清溪县属雅州府
嘉定府【旧设直隷嘉定州雍正十二年陞为嘉定府设乐山县为附郭】
禹贡梁州之域秦为蜀郡地汉为犍为郡南安县地【旧志武帝置犍为郡永初六年改嘉定光武改汉嘉晋复为犍为郡】梁普通中改置青州西魏改眉州后周复为青州置县曰峩眉【元和志作隋开皇三年改】属平羌郡宣帝二年改嘉州隋开皇九年改为青衣县【别置峩眉县于峩眉山下】十年又改为龙游县大业二年复曰眉州置眉山郡唐武德元年复曰嘉州天宝元年改犍为郡乾元初复曰嘉州属劒南道宋宣和元年改为嘉祥后复故熙宁五年省平羌入焉庆元元年以宁宗潜邸升为嘉定府开禧元年又置嘉庆军节度使属成都府元至元十三年置嘉定路总管府明洪武四年仍为嘉定府九年以府治龙游县省入降为嘉定州隷四川布政司
皇清因之雍正十二年陞为嘉定府领县七
峩眉县
汉【南安县地】后周【为平羌县地】隋【开皇初为青衣县地十三年始别置峩眉县属眉山郡】唐【属嘉州】宋【属嘉定府】元【属嘉定路】明【属嘉定州】
皇清因之
洪雅县
汉【南安县地】隋【开皇十三年始分置洪雅县属眉山郡】唐【武德九年于县置犍州贞观元年州废属眉州开元七年复于县置义州八年州废仍属眉州】宋【初因之淳化四年改属嘉州】元【至元二十年省入夹江县】明【成化十八年复置属嘉定州】
皇清因之
夹江县
汉【置南安县属犍为郡】晋宋齐【皆因之】后周【为峩眉平羌二县地】隋【开皇十三年始分置夹江县属眉山郡】唐【属嘉州】宋【属嘉定府】元【属嘉定路】明【属嘉定州】
皇清因之
犍为县
汉【犍为郡南安县地】后周【置沈犀郡幷置武阳县】隋【开皇三年郡废改县曰犍为属犍为郡】唐【初属戎州前上元二年割属嘉州】宋【属嘉定府】元【属嘉定路】明【属嘉定州】
皇清因之
荣 县
汉【犍为郡南安江阳二县地】隋【开皇十三年始分置太牢县属资州】唐【武德元年析资州置荣州并置公井县为州治六年徙治太牢贞观元年又分置旭川县永徽二年移荣州治之天宝初改和义郡乾元初复曰荣州属劒南道】宋【改属潼川路治平四年改州治旭川县曰荣德熙宁四年省公井县入焉绍熙中升为绍熙府端平三年择地侨治宝祐后废】元【复为荣州属嘉定路】明【洪武九年降州为荣县属嘉定州】
皇清因之
威远县
汉【资中县地】隋【开皇二年于此置威远戍十一年改戍为县属资阳郡】唐【武德元年改属荣州】宋【因之】元【省县后复置】明【洪武四年省入荣县九年复置属嘉定州】
皇清因之康熙六年倂入荣县雍正六年复设仍隷嘉
定州
直隷眉州
禹贡梁州之域秦为蜀郡地汉为犍为郡武阳县地萧齐建武三年始析置齐通郡梁太清二年置青州西魏为眉州周复曰青州寻又改嘉州隋开皇初改齐通为县曰广通仁寿元年改曰通义大业二年复曰眉州寻废以县属眉山郡唐武德二年析嘉州始于通义县置眉州天宝初改通义郡乾元初复曰眉州属劒南道宋亦曰眉州通义郡属成都路太平兴国初改县为眉山元曰眉州至元十四年属嘉定路二十年以州治眉山县省入明洪武九年降为眉县十三年升为直隷眉州属上南道
皇清因之今领县三
丹棱县
汉【犍为郡南安县地】后周【明帝始分置齐乐县武帝改曰洪雅】隋【开皇十二年又改曰丹棱属眉山郡】唐【属眉州】宋【因之】元【省入州】明【洪武十三年复置仍属眉州】
皇清因之
青神县
汉【犍为郡南安县地】西魏【置青衣县取蚕丛氏青衣劝农桑为名】后周【置青神县幷置青神郡】隋【开皇初罢郡以县属嘉州】唐【武德八年移今治属眉州】宋元【因之】明【洪武九年倂入眉州十三年复置隷眉州】
皇清康熙六年倂县入州雍正六年复设仍隷眉州
彭山县
汉晋【犍为郡武阳县地】梁【置灵石县】西魏【置江州】周【置隆山郡】隋【开皇初郡废改县属陵州】唐【贞观元年省入通义二年复置割属眉州先天元年避讳改曰彭山】宋元【因之】明【洪武九年省十三年复置仍属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