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嘉泰吴兴志
嘉泰吴兴志
吴兴倅厅题名记 【嘉佑六年秘书省秘书郎通判军州章衡撰】
销暑楼记碑 【在楼南宋朝元佑五年吕升卿撰并书】
浮玉亭记 【在亭中天圣四年承事郎太常寺奉礼郎签书宁国军节度判官厅公事郑戬撰中大夫行国子博士知安吉县事尹希古书】
迎春桥记 【在今骆驼桥下大中祥符五年将仕郎守大理评事通判军州胥偃撰】
仪凤桥记 【在桥上天圣三年承奉郎守太常寺奉礼郎签书宣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郑戬撰】
厅梁题字记 【元佑二年林希题在郡治】
修造仓库桥梁记 【治平二年徐仲谋撰在郡治】
会景楼记 【治平二年徐仲谋撰在郡治】
秦篆峄山记 【在墨妙亭庆历戊子摹刻参知政事宋庠跋】
宝章法帖一部 【在墨妙亭元佑中刘焘被旨摹刻】
梁太守柳恽并寇准江南曲 【在墨妙亭至和二年刻】
唐太守杨汉公杜牧诗 【在墨妙亭天圣四年王秩刻】
张逸碧澜堂陈尧佐芳菲园诗 【在墨妙亭天圣九年凌景阳八分书】
东坡六客词 【在墨妙亭元佑六年撰】
东坡墨妙亭记 【绍兴丁卯蒋灿书重刻】
陈吏部修城记 【在墨妙亭绍兴十年陕之茂撰】
舞绡堂记 【在墨妙亭干道八年齐庆曾撰】
书记厅集虚堂记 【元丰三年将仕郎试校书郎权掌书记陈师锡撰】
重修开元观碑 【在今天庆观淳化四年登仕郎国子博士知婺州事刁衎撰】
吴兴灵鹤赞 【在天庆观唐白居易之作也宋朝雍熙四年知州事郑建为之序始刻石焉】
三住铭 【在天庆观唐施肩吾撰宋庆历四年左著作郎叶纲书】
广化寺严华一分塔铭 【碑在寺庆历二年宣德郎守太常博士集贤校理知州军事胡宿撰】
广化寺瑞阁记 【碑在寺政和五年缙云叶梦得撰并书信安程俱题额】
颜鲁公祠堂记 【在庙中嘉佑七年尚书屯田员外郎知州事张田撰】
郭尚书庙记 【在庙中端拱元年太常博士权知州事郑建撰】
曹王庙记 【在庙中】
灵济王庙记 【在庙中】
通灵王庙记 【在庙中】
项王庙记 【在庙中】
贡院记 【在贡院中】
商税务记 【在务内以上六记年月撰书人名氏各见逐处下】
石曼卿经史阁三字 【在州学】
石曼卿敕建州学四字 【在州学】 刘焘稽古阁三字 【在州学】
重建学田记 【在州学顾临撰大观元年重刻】
重绘三礼图记 【在州学绍兴中刘一止撰关注书】
米元章鲁公仙传 【在鲁公堂元佑三年立】
程舍人鲁公堂怀忠堂记 【在鲁公堂隆兴元年立】
王状元鲁公堂三诗 【在鲁公堂干道四年立】
赵直阁祠堂记 【在鲁公堂干道中江都仲并撰唐琢立】
东坡先生祠堂记 【在鲁公堂淳熙八年萧德藻撰胡南逢立】
乌程县
唐大光和尚神异碑 【在法华寺干宁中丞相李绅撰见旧经】
唐大光和尚道迹碑 【在法华寺秘书郎陈文在撰见旧经】
唐丞相李绅墓碑 【在里山干宁三年立见旧经】
唐吴兴邱氏墓碑 【在县西霅水乡麻谷元和四年立见旧编】
唐古山索靖庙碑 【在本庙以后并见旧经】
吴越回文绶带连环诗碑 【在法华寺镇国军节度使钱惟治作九十首】
宋道场山千圣殿碑 【在本寺太平兴国三年安德军安抚使知湖州钱信记】
瑞现禅院大圣碑 【在喜宥院端拱二年祠部外郎郑偡记】
西余山弄雪亭碑 【在大觉寺庆历中胡宿记】
何山定化院碑 【在本院熙宁八年朱临记】
卞山龙王庙碑 【在本庙熙宁六年朱临记】
何氏读书堂碑 【在何山寺汪藻记】
葛仙翁祠堂碑 【在普照院葛立方记】
真武画像碑 【在佑圣宫丞相沈该赞】
归安县
唐重置兴国寺碑 【在无为寺见旧编】
唐永兴寺僧伽和尚碑 【在鹿苑寺元和九年十月二日立前左武卫兵曹参军裴述撰费涛书胡季良篆额和尚姓何】
唐永兴寺冥道记 【在鹿苑寺咸通四年沙门简章述并书】
县令戴公生祠记 【在鹿苑寺乡贡进士张先述】 唐东林土地庙记
南园记碑 【南园在郡定安门内横塘隶本县界向来沮洳敻隔仅有慈感寺吏部侍郎万锺家世钱塘有为司农卿时卜宅于其傍开拓浸广号曰南园台阁亭榭四时花卉俱富为诸园冠庆元二年焕章阁学士洪迈为之记】
长兴县
陈周宏正报德寺碑 【在大雄寺内】
陈徐陵撰报德寺塔铭 【在大雄寺子院】
唐沙门灵皎城山寺碑 【在慈氏院元和中撰】
唐沙门清昼鱼陂明禅师塔铭 【在空隐院】
晋谢太傅塘碑 【旧在谢公乡至唐天宝盗起碑刻不存大历中刺史颜真卿取旧史遗文刊石而书其阴今碑尚在墨妙亭】
宋朝县令新厅事碑 【在县治】
县令许秘丞长兴利便事碑 【在县治】
墓田碑 【大观三年立在谢太傅庙】
杜概长兴杂咏 【子希为郡守刻字墨妙亭】
修谢太傅庙碑 【治平四年知县吴涛作在本庙】
武康县
唐大慈寺钟记 【在本寺唐县令韩章撰】
吴越大安禅寺佛殿记 【在本寺】
吴越风山灵德王庙记 【在本寺】
宋重建县学记 【在县学淳熙十五年郡人萧德藻作】
敕赐渊应庙碑 【在本庙建中靖国闲毛滂作】
德清县
梁沈氏述祖德碑 【按颜鲁公集南齐征士沈麟士制立于金鹅山岁久残阙干元中为盗火所(上蓺下火)碑首毁裂嵚然将堕过江二十叶孙御史中丞震移牒郡国请葺属兵凶旷而莫修忽有仆树生于龟腹盘根抱趾耸干夹碑嶷如工造郁若神化欹者复正危者再坚号庆树碑其后碑为十六段在县狱中鲁公大书其阴元佑中太守林希刻石记其事云以颜集补其阙凡百有十四字不可补者十字旧碑今不知所在林公石刻在墨妙亭】
大唐兴禅寺碑 【旧二板六字字皆径三尺体势壮逸相传燕公张说书寺在德清三巿镇今号觉海故令陈之方爱此字龛于干元寺壁闲元佑三年取置墨妙亭之东楹书板不存今止有临本小字石刻】
唐李该灵泉记 【景佑四年县令窦充重刻】
罗汉禅院记 【在明因院】
八圣寺记 【在本寺】
重修至圣文宣王庙碑 【在县学】
重修孔子庙碑
法鉴讲师塔铭 【在觉海寺】
葛清孝公仙潭杂咏碑 【在墨妙亭】
重修县宇记 【在县小厅】 赵知县生祠记 【在干元寺】
唐大慈寺钟记 【在本寺唐县令韩章撰】
吴越大安禅寺佛殿记 【在本寺】
安吉县
唐施明侯记 【在本庙】
历年图碑昼锦堂碑 【并在县学韩磊刻】
食用故事
酒 顾长生三吴土地记云乌程县旧有程林氏乌巾氏秦时二家能酿美酒遂名县汉梁孝王兔园会招邹枚司马之徒赋乌乡酒故张景阳七命云酒则荆南乌程注荆溪之南非江陵之荆南也按吴兴有荆溪源出荆山旧编云即此溪也又白居易有钱湖州寄箬下酒诗云劳将箬下忘忧物寄与江城爱酒翁按长兴有上箬有下箬溪舆地志夹岸悉生箭箬南岸曰上箬北岸曰下箬酿酒醇美俗称下箬酒韦昭吴兴录云乌程箬下酒有名吴兴记云上箬下箬村并出美酒刘梦得诗云鹦鹉杯中箬下春艺苑雌黄云说者以荆南为荆州非也即乌程荆溪之南耳渔隐丛话曰艺苑雌黄以箬下酒为乌程酒误矣
茶 陆羽茶经曰浙西以湖州上常州次湖州生长兴县顾渚山中常州义兴县生君山悬脚岭北峰下唐义兴县重修茶舍记云义兴贡茶非旧也前此故御史大夫李栖筠典是邦僧有献佳茗者会客尝之野人陆羽以为芬香甘辣冠于他境可荐于上栖筠从之始进万两此其滥觞也厥后因之征献浸广遂为任土之贡故玉川子诗云天子顷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旧编云顾渚与宜兴接唐代宗以其岁造数多遂命长兴均贡自大历五年始分山析造岁有客额鬻有禁令诸乡茶芽置焙于顾渚以刺史主之观察使总之裴文茶录云顾渚蕲阳蒙山最上其次寿州阳羡李肇国史补云蒙顶第一顾渚第二宜兴第三郡国志云顾渚中者与夹州同生桑獳狮二坞白苎山悬脚岭者与襄荆申三州同生凤亭山伏翼涧飞云曲水二寺青岘啄木二岭与寿州同贞元五年置合溪焙乔冲焙岁贡凡五等第一陆递限清明到京谓之急程茶张文规有诗云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李郢诗曰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其余并水路进限以四月到贞元初刺史袁高茶山诗曰黎甿轻耕农采掇实苦辛一夫且当役尽室皆同臻扪葛上欹壁蓬头入荒榛终朝不盈掬手足皆鳞皴悲嗟遍空山草木为不春阴岭芽未吐使曹牒已频可见当时之害民亦不少又与毘陵交界争耀先期或诡出柳车或宵驰传驿争先万里以要一时之泽贞元八年刺史于(由页)始贻书毘陵请各缓数日俾遂滋长开成三年刺史杨汉公表奏乞于旧限特展三五日敕从之先是两州析造时供进五百串稍加至二千串会昌中至一万八千四百斤每造茶时两州刺史亲至其处故白居易有诗曰盘上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统记云长兴有贡茶院在虎头岩后曰顾渚右所射而左悬臼或耕为园或伐为炭惟官山独深秀旧于顾渚源建草舍三十余闲自大历五年至正元十六年于此造茶急程递进取清明到京袁高于(由页)李吉甫各有述至正元十七年刺史李词以院宇隘陋造寺一所移武康吉祥额置焉以东廊三十闲为贡茶院两行置茶碓又焙百余所工匠千余人引顾渚泉亘其闲烹烝涤濯皆用之非此水不能制也刺史常以立春后四十五日入山暨谷雨还
盐 郡去海远土不产盐旧人户计口纳丁盐钱计四万三百三十贯有奇岁给盐一万四千五百余石续图经云今不给盐钱又捐折
饭 旧图经云稻米有名十里香师姑(禾亢)炊饭以师姑(禾亢)一斗杂以十里香一升自是芬香发越
乌饭 统记云夏至日以南烛草染糯作乌饭僧道尤高此食南烛草即今黑饭叶也今俗四月八日造以供佛因相馈送
鲙 吴兴记云唐昭德操刀运砧翼从风随红综素缕纷纷霏霏好事者嘲之曰鲙若值吴缕细花铺若非遇吴费醋及葫江东呼蒜曰葫苏东坡云吴兴庖人斫松江鲈鲙亦足以一笑乡土以鲙为盛馔每遇上客新姻庆贺燕集必设此盘饤罗列更无别味鲙匠十数为曹凌晨立鱼肆视所买多寡而往裁红缕白铺成花草鸾凤或诗句词章殊得其妙造齑亦甚得法所谓金齑玉鲙又有骨淡羹每斫鲙悉以骨熬羹味极淡薄自有真味食鲙已各一杯本草谓凡物脑能消肉正以食之必多用此羹也长兴所造尤薄仅如蝉翼他处所不及
鱼羹 吴兴记云平望车溪出美鱼谚云曲阿不食平望不羹为失味今乡闲鱼肥而鲜为羹甚美不特车溪也
鲊 唐张文规郡斋书情云食有吴兴鲊蔡宽夫诗话云吴中作鲊多就溪池中莲叶包为之后数日取食比瓶中者气味特妙白居易诗曰就荷叶上包鱼鲊当石渠中浸酒尊昔人已有此法乡闲取大鱼切作片用(鬲刍)米屑荷叶三数重包之谓之荷包可以致远非就荷上作也闲用精肉旋鲊就池荷包褁数刻可供盖荷叶性恶肥腻多作能害荷
水菜 旧编云合溪芦菔极脆美水亦甘洁土人就以水涤渍入盐为水菜甚有名(土昙)置以馈送
蒸尝菜 统记云土人以苹为蒸尝菜
酥 俗称乌戊乳酥最佳又为花果鱼鸟之属以为盘饤之华可用寄远大抵乡闲畜牛之家例能为酥及乳
漆器 安吉长兴武康山多漆巿行漆器旧颇有名元丰闲尝供三十事今器不迨昔不充贡
陶器 括地志云德清巿亭山陶器大瓮容三十石小者二十石名之曰(石聂)余处无此大器也
铜镜 大宁寺有章后镜一面郡旧有铜坑工人铸造得诀小大方员照鉴若一官禁铜镜渐难得工价廉器亦不迨昔
沙盆 山溪沙有细者贞元十五年进沙盆一百枚
鱼脯 旧编仪凤桥南有鱼脯楼吴越钱氏于此曝鱼脯修贡上国今乡土鱼脯甚美春月尤多作以供盘饤
事物杂志
州治
圣火 南史纪齐永明十一年有沙门赍赤火以疗疾贵贱争取之多得其验都下咸曰圣火诏禁之不止火灸至七炷而疾愈吴兴丘国宾密以还乡邑人杨道庆虚疾二十年依法灸即瘥
潮 吴均吴兴假还山夜发南亭诗曰浮舟听潮上李宗谔图经云荆溪至吴山下每日潮高二尺倒流七十里云是吴王送女潮今考吴江太湖俱无潮不知荆溪之潮何道而至今无之
香 卞山在湖州山下有无价香有老母拾得一大石光彩可玩偶坠火中异香闻于远近收而宝之每投火中异香如初出洪(艼去丁改刍)香后谱
歌舞 于竞大唐传云德清县西前溪村则南朝集乐之处今尚有数百家习音乐江南声妓多自此出所谓舞出前溪也复斋漫录云陈刘删诗云山边歌落日池上舞前溪唐崔灏诗云舞爱前溪妙歌怜子夜长按古今乐录晋车骑将军沈作前溪歌而非舞也盖复斋不曾见于竞大唐舞出处耳
水嬉 统记清明日桡彩舟于溪上为竞渡之戏谓宜田蚕按艺苑雌黄云南方竞渡治其舟使轻利谓之飞凫又曰水车又曰水马相传以为始于越王句践盖断发文身之俗习水而好战古有其风而荆楚岁时记则曰五月五日为屈原投汩罗人伤其死并将舟楫拯之至今为俗乡土止是寒食日为之至清明日止又古集载太和末杜牧自御史出佐沈传师宣城幕闻湖州为淛西名郡风物妍好且多丽色往游之刺史崔君喻其意悉致籍妓牧殊不惬牧曰愿得张水嬉使州人毕观俟其云合冀忽有阅史君如其言至暮两岸观者如堵云云
舟 郡为泽国动须舟楫之利大者至数百千斛轻槛华丽率用撑驾小者仅进三五人人用一楫出没波涛最为轻快旧编云安吉水多湍濑舟皆刳木为之有太古制长兴之舟皆短后又有贩鲜鱼小舟不及百斛用四五橹者顷年过客及郡官和顾舟船率下两邑吏或拦捉民闲船只应副而航户计嘱牙侩避免庆元中知州事李景和括责在城应管航船载户将张二等共一百八十五只置籍在官遇有差顾照籍以次轮差行之年余尚未差遍既得均当且免逐时拦捉搔扰
钟 诗眼云南史载丘仲孚乌程人少好学读书常以中宵钟鸣为限又阮景仲为吴兴太守禁半夜钟唐诗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半夜钟吴中旧事也今乡中诸寺至四更五点皆鸣钟钟声绝则转五更未知此即中宵钟否也
吴歌 唐刘禹锡竹枝歌云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也有情苕溪渔隐曰余尝舟行苕溪夜闻人唱吴歌歌中有此后两句余杂以俚语今之舟人樵子往往能歌俗谓之山歌即吴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