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泰会稽志

张枃淳熙十五年二月以朝散郎集英殿修撰知五月召赴行在
王希吕淳熙十五年六月以龙图阁学士太中大夫知
洪迈绍熙元年二月以焕章阁学士宣奉大夫知
王信绍熙元年十二月以朝议大夫集英殿修撰知三年正月除焕章阁待制
赵不流绍熙三年三月以太中大夫秘阁修撰知绍熙五年五月召赴行在
叶翥绍熙五年七月以显谟阁学士中大夫知庆元元年正月应办 孝宗皇帝梓宫有劳除龙图阁学士五月召赴行在
葛邲庆元元年七月以特进观文殿学士判庆元二年三月改判福州
单夔庆元二年五月以太中大夫显谟阁待制知三年五月除华文阁直学士是年 月罢
刘颖庆元三年九月以朝议大夫充集英殿修撰知是年十一月移知平江府
张伯垓庆元三年十一月以朝请大夫除直华文阁知十二月除右司郎中
耿延年庆元四年正月自江东运副知是年三月应办 宪圣慈烈皇后梓宫有劳转中奉大夫六月丁母忧
汪义端庆元四年八月以朝奉大夫充集英殿修撰知宁国府除华文阁待制知庆元五年八月职事修举升徽猷阁待制是月丁母忧
沈作宾庆元五年十一月以朝请大夫试太府卿淮东总领除直龙图阁知六年二月转朝议大夫三月除两浙路转运副使
赵不迹庆元六年五月以朝议大夫司农少卿湖广总领除直宝文阁知嘉泰元年正月应办光宗梓宫有劳除华文阁待制是年三月移知潭州
袁说友嘉泰元年四月六日以宝文阁学士通奉大夫知是年十一月三日召赴行在
李大性嘉泰元年十二月三日以中大夫试尚书户部侍郎华文阁待制知十二月廿三日到任二年正月一日转太中大夫三年三月十六日准 省札□奉 圣旨召赴行在以后并见续志
 守乡郡
汉自严助朱买臣以邦人守郡见于史至后汉时又有陈业晋则孔愉愉子安国愉孙靖谢輶虞潭宋以后孔(上山下土)(上山下土)弟灵符等皆是也至
本朝康定元年六月工部郎中充集贤校理陆公轸来知州事朝士柳公植以下三十一人赋诗饯之于都门今刻石府学而宋景文公亭余内史流觞水路入僊人取箭山之句传天下公将终自草遗表有云乃睠明越之壤实控东南之隅特奉咨俞洊专牧守仍赐金紫顿生光辉盖公又尝守明也后九十二年建炎四年二月朝奉郎直龙图阁傅公崧卿来知州事及移婺州谢表有云病免帅藩恩移支郡是也距今七十年未有继者
会稽志卷第三
 节度使
唐节度使之名本起于西北用武之地如安西北庭河阳三城卢龙范阳凤翔河中朔方之类以地名也河东河西淮南剑南东川剑南西川山南东道山南西道总数州为名也淄青泽潞之类合两州为名也护国天雄宣武横海昭德镇西大同之类特创美名以宠其军也然大抵多在中原耳自唐末五代以来渐及东南为姑息割据之术于是节镇不胜其繁然犹各有支郡其后四方僭窃则又擅置名号不录于职方独钱氏擅有两浙犹尊事中朝凡大事皆请命而中朝亦曲从之故境内节镇尤多用以命其子弟若杭之为宁海越之为镇东最其大镇也久之自尊但为国王而以宁海镇东两节授其子至其纳土越州犹领镇东军节度而
朝廷以宠亲王将相或外戚无归镇者
 安抚使
初钱氏国除杭守带钤辖提举两浙路州军兵甲贼盗而浙东限涛江议者以为非杭所能兼领皇佑三年十二月始分两浙为东西两路杭越守臣各兼两路屯驻驻泊兵马钤辖而越守自魏瓘始历
五朝皆因之至宣和二年有方腊之变五月己亥臣寮言睦贼猖獗已见平靖虑班师之后余孽尚在乞以杭越知州并兼本路安抚使镇抚一方 诏杭越州江宁府守臣并带安抚使此浙东安抚使之始也【国朝初止以安抚使命河北雄州守河东代州守其后陕西沿边亦有之寖及内地帅臣皆兼领】
 都总管
国初节度使领马步军都部署掌屯戍边要训练之政令以肃清所部
英宗皇帝即位避 御名改都总管其后守臣兼一路安抚使者皆带马步军都总管浙东亦其一也
 提刑司
宋兴使者止有转运使副使淳化二年置诸路提点刑狱以朝官充此提刑之始也景德四年又置同提点刑狱事以合门祗候以上充皆察所部疑留狱讼劝课农桑按其官吏之不法别其廉良以达于朝其后再尝省提刑然旋即复置而同提刑则屡废不补虽置犹带同字故武臣常居文臣之次及干道以后复置遂去同字故武臣之权益重淳熙以后寖不复命矣【祖宗时又尝以提刑兼劝农使武臣提刑兼劝农副使后皆省去】元佑初罢提举常平以其事来属建炎初亦如之绍兴中复置提举常平司乃复其故浙东提刑司治所在府治之东二百三十七步前临运河与蓬莱馆相望而武臣提刑则以添差通判厅为之其后武臣提刑既久不除乃复为通判东厅
 提举司
熙宁二年闰十一月壬子制置三司条例司言差官提举诸路常平广惠仓兼管句农田水利差役事河东梁端谢卿材江西张次山湖南吴审礼乔叙湖北田君平成都路李元瑜梓路吴师孟田佑利路王直温张吉甫夔路韩正彦张援广东游烈广西关(木巳)福建严君贶 诏从之皆召对遣行或赐绯章服此提举常平之始也元佑初废其官绍圣初复推行而设官亦如初方是时立法甚严专以讲补助之政秋毫不许他用上下共守之至崇宁中始取以充学校养士之费也而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至于花石应奉皆于此取以有执奏之法乃降
御笔免执奏提举江东常平王瞻以为言
朝廷为降 诏戒敕然终亡益也侵蠹之余至建炎初四方所积犹以亿万计会复罢提举司所积颇为诸司侵取孙尚书觌时为给事中奏疏请复专置一司言路论击孙公坐去国然议者终以为不当废乃特置常平主管官一员隶提刑司实使之行常平司事但避提举官之名久之乃并提举茶盐司【提举茶盐司崇宁中所创置】为提举常平茶盐司其名始正初置使合两浙为一路治苏州中徙杭州宣和末厘为东西二路东路使者定治于越见毛平仲所譔题名记司治旧在府衙东一里绍兴末尝以 赐皇侄恩平郡王璩而迁提举司于镇东门外颇宏壮已而复以新提举
赐恩平而司复还其旧今治所是也
 通判廨舍
唐刺史虽有上佐然皆佐贰及方镇权益重则佐贰尤卑屈故大历中杜子美至云治中实弃捐也
艺祖有天下首置诸州通判以朝官以上充实使之督察方镇非复唐上佐比故当时谓之监州典郡者至有欲求无通判处建隆中初复湖南未逾月即命贾玭等分通判诸州其委任之急如此太平既久其任稍削矣然着令犹不许知州荐举通判盖
祖宗遗意也越州旧止通判一员及经
驻跸又为辅藩增至三四员亦尝有不厘务者往时谓三司副使为簉通判为倅簉倅皆副贰之名然惟此两官则称之它虽副贰不可用矣谓通判为倅至今犹然而三司副使废巳久世或不知簉之名故并记之
通判北厅在府东六十步
通判南厅在府南六十四步
通判东厅在府东南八十五步
 路钤辖廨舍
国朝置马步军副都部署观察使以上充兵马部署及副部署皆横班【今右武郎以上】诸司使【今武翼大夫以上】及刺史充都钤辖诸司使充都监【以兵马都监名□皆称为路分】合门祗候以上充凡此诸职
国初亦有以文臣充者后乃专命武臣宣和三年五月己亥 诏两浙东路钤辖皆视三路选差时初平方腊也
路钤辖廨舍在府东北一里二百五十五步
 正副将
元丰四年诏诸路团练结军马各置将副于东南置十三将淮南东路第一西路第二两浙西路第三东路第四江南东路第五西路第六湖北路第七南路潭州第八全邵永州第九福建第十广东路第十一西路桂州第十二邕州第十三各以兵隶之给虎符为验其兵不满三千人惟置单将【熙宁七年诏总开封府畿京东西河北路兵分置将副自河北始自第一将以下十七将在河北四路第十八将以下七将在府畿自第二十五将以下九将在京东第三十四将以下四将在京西合三十七而鄜延环庆泾原秦凤熙河又各列将合四十二总天下为九十二将至是始定其制后 诏诸路兵以本军才武为三等及置部将队将押队训练次诸将佐春秋都试择武力士千人内选十人皆以名闻待 旨解发其愿留乡里者勿强遣也】凡正副将皆选内殿崇班以上尝历战阵亲民者充之仍许监司奏举职制令将副训练约束措置兵政军情不便违法听州县长吏觉察以
闻今府将兵额三千人东南第四正副将各一员【蔡氏官制旧典云王荆公建言分籍诸路兵通一路团结今东南将乃其遗制元丰中将兵法行荆公巳罢相矣时北虏求忻代地富郑公言因刱置将兵遂生边隙宜罢之便张文定公又言使敌人有以测知中国之兵数也后竟不果罢今百余年盖制军之良法也】
 都监
都监自府州军监至县镇城寨关堡并以合门祗候以上充亦参用三班使臣监押则专用使臣而巳都监监押悉充在城巡检始其任颇重后寖衰削矣
 三司属官
  安抚司
旧制都部署都总管司有参谋官兵马钤辖司有机宜文字走马承受公事或不常置后罢承受公事置管勾官中兴后创置参议准□差遣准□差使管勾改为干办机宜有主管有书写一路多至十余员而书写一员例辟其子弟亲属为之后议者以诸司属官员多宜省寻废参谋官准□差遣差使乃罢辟差书写惟存参议主管机宜干办公事员外置各二员而添差参议官独不厘务
  提刑司
部使者之属旧有勾当官然不常置今干办公事乃其职也浙东路提刑司干办公事一员或双员检法官一员铨注试中明法或曾历法曹掾人
  提举司
熙宁初置诸路提举常平农田水利差役崇宁中置提举茶盐事绍兴中并二司为一旧有勾当公事一员于文臣通判幕职内选差如一路十州军许差双员后改干办公事今茶盐常平司各一员
 职官曹官廨舍
国朝大都督府官属之制有长史左司马右司马录事参军司户参军司法参军司士参军司理参军大都督阙则置知府一人通判一人而长史司马皆省节度兼观察处置等使官属之制有行军司马节度副使节度判官节度掌书记节度推官观察判官观察支使【有掌书记则省】观察推官其实大都督节度观察使职务悉归知州通判兼总之此越州州官旧制之大略也若防团州以下其制杀减不同矣崇宁四年始命诸州分六案以仿尚书省六曹然官名犹未改也政和二年乃议分曹建掾犹修改久之乃定有司录事有司士曹事司户曹事司仪曹事司刑曹事司工曹事【以上为曹官】有士曹掾户曹掾兵曹掾刑曹掾【以上为掾官】司录曹官承务郎以上掾官并差将仕郎建炎元年九月 诏州郡曹掾官改从旧制司录依旧为签判曹掾依旧为推判官支使书记录事参军司理参军司户司法参军先是曹掾比旧既增员吏额亦从而增至是又 诏人吏亦减三之一择不才多过犯者罢之
签书节度判官厅公事廨舍在府治之西南二百七十步
观察判官廨舍在府治之南二百六十六步
观察推官廨舍在府治之东北一里二百十步
录事参军廨舍在府治之西南 宣诏亭下府院在焉
司理参军廨舍在府治之南狱在焉
司户参军廨舍在府治之东南一里一百十步
司法参军廨舍在府治之东南二里一十步
 县令长
  会稽
唐李俊之开元中为会稽令县东北有防海塘自上虞江抵山阴百余里以潴水溉田俊之增修焉民赖其利其后令李左次又增修之
李左次【见上】
窦伯元河南洛阳人会稽令
李尧年常山人会稽令
王潀字瀑源临沂人会稽令
孙孝哲清河人会稽令【巳上四人见宰相世系表】
吴镣干宁初为会稽令威胜军节度使董昌反召镣问策镣曰王真诸侯遗荣子孙而不为乃自取灭亡昌怒叱出斩之并族其家
本朝曾公亮字明仲泉州人举进士第五人以太常寺奉礼郎知会稽县事初试吏听狱决讼吏莫敢欺县有镜湖溉民田湖溢反为田病公亮即曹娥江堤疏为斗门泄湖水入江田不病后相
三朝官至太傅鲁国公赠太师中书令谥宣靖配飨
英宗庙庭
  山阴
吴朱然为余姚长迁山阴令加折冲校尉督五县孙权奇其能以为临川太守
吾粲字孔休吴郡乌程人与同郡陆逊齐名为山阴令后至会稽太守
晋沈叔任吴兴武康人少有干质为山阴令大有治声后为益州刺史
王镇之字伯重琅邪临沂人历剡上虞令颇有能名会稽内史谢輶请为山阴令复着殊绩
魏顗字长齐会稽人世称四族之隽仕至山阴令
徐豁字万同东莞姑幕人元嘉初为尚书左丞山阴令精练法理为时所推后为始兴太守广州刺史卒
傅僧佑北地灵州人有吏才再为山阴令在县有能称子琰
琰字季珪迁山阴令尤以明察著名迁尚书左丞及齐太祖辅政以山阴狱讼烦积复以琰为令有卖针卖糖二姥争团丝诣琰琰缚团丝于柱鞭之密视有铁屑乃罚卖糖者又二野父争鸡琰各问何以饲鸡一人云豆一人云粟破鸡得粟罪言豆者县内称其神明琰父子并着奇绩江左鲜有世云傅氏有治县谱子孙相传不以示人后为庐陵王长史南郡内史行荆州事
孔佥会稽山阴人自五经博士为山阴令
齐沈宪吴兴武康人少有干局历乌程令太祖以山阴户众难治欲分为二县世祖启曰县岂不可治顾用不得人尔乃以宪带山阴令治声大振孔稚圭请假东归谓人曰沈令断事特有天才后为散骑常侍孙浚
浚字叔源博学有才干仕梁历山阴吴建康三县并有能名累迁御史中丞
周颙字彦伦汝南安城人建元中为山阴令
刘玄明临淮人有吏能为山阴令大着声绩傅琰子翙代之
傅翙【见上】
王询永泰初为山阴令太守王敬则将举兵反召询问吾欲发丁丁可得几人傅库物钱有几询答县丁卒不可得傅库物多未输入敬则怒将出斩之乃起兵过浙江
丘仲孚字公信吴兴乌程人王敬则反以拒守有功迁山阴令居职甚有声称百姓为之谣曰二傅沈刘不如一丘前世傅琰父子沈宪刘玄明继宰山阴并有政绩言仲孚皆过之也梁武帝即位着令小县有能迁大县大县有能迁二千石仲孚于是擢为长沙内史
梁谢岐会稽山阴人为尚书金部郎山阴令侯景乱岐寓东阳景平依张彪彪在吴郡及会稽庶事一以委之
沈僧昭吴兴武康人为山阴令
刘爽东莞莒人为山阴令
土准之字符曾琅邪临沂人为山阴令有能名预讨卢循以功封都亭侯
江统字应元陈留圉人山阴令
十宝字令升新蔡人领国史补山阴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