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嘉定镇江志
嘉定镇江志
蔡卞
龙图阁待制守润俞木后再以观文殿学士守润州
王觌
直龙图阁元佑三年五月自谏官除职守润建中靖国元年再自翰林学士除职守润
林希
元佑四年以集贤殿修撰守润后进职龙图阁待制
张耒
直龙图阁元佑末罢右史除职守润集中有谢执政启
崔公度
朝请大夫守润张耒后再以朝议大夫守润
王悆
朝请大夫
龚原
集贤殿修撰元符己卯守润
王古
元符三年二月以集贤殿修撰守润
傅燮
中大夫
曾布
崇宁元年六月以观文殿大学士守润
葛蘩
朝请大夫
范致虚
崇宁三年十二月以枢密学士守润
虞策
崇宁五年十二月以吏部尚书为龙图学士守润周穜直秘阁
叶□
朝请大夫
卢航
直龙图阁
刘拯
龙图阁直学士大观四年召为吏部尚书
俞木
显谟阁待制大观四年自给事中除职守润
林虡希
之子朝奉郎政和三年守润宣和中毛友后再以秘阁修撰守镇江
韩跂
朝请大夫
李图南
述古殿直学士
林震
朝奉大夫
蔡居厚
显谟阁待制
毛友
宣和二年自翰林学士除龙图阁待制守镇江烂柯集有毛友到任谢表后进职显谟阁直学士林虡后再以龙图阁学士守镇江烂柯集有谢表
沈纯诚
虞奕
龙图阁学士
张汝舟
直秘阁
李尧文
直秘阁
柳庭俊
述古殿学士
赵亿
右文殿修撰浮溪集有代作谢表后除广南东路转运使
梅执礼
显谟阁待制宣和初为给事中与时相王黼论事不合改礼部侍郎黜守蕲守滁王黼罢相复职知镇江靖康初以翰林学士召
蔡翛
资政殿学士
李皓
显谟阁待制
赵子崧
延康殿学士建炎元年
钱伯言
枢密直学士建炎二年
叶焕
朝散大夫充徽猷阁待制知镇江府充浙西路安抚使后落职提举亳州明道宫北海集有叶焕诰词
陈邦光
徽猷阁直学士
胡唐老
自衢州除徽猷阁待制知镇江府浙西路安抚使北海集有胡唐老制词
刘光世
建炎四年六月丙戌以刘光世为浙西安抚大使知镇江府中兴制草有授刘光世开府仪同三司集庆军节度使制
胡世将 【胡世将○ (钞本此条在沈与求沈晦刘宁止李谟之后) 案下文云徽猷阁待制后再以徽猷阁直学士绍兴六年十二月辛酉御笔除世将为给事中卷十学校门载张扶修学记云绍兴三年端明胡世将复取之又五年宝文李谟请于朝盖世将守润前后凡两任皆在李谟之前也沈晦条下云绍兴四年沈与求条下未言年月据乾隆镇江府志卷三十三名宦门所载其守润在绍兴七年是世将初任在晦之前再任在与求之前矣上文之王琪蔡卞林虡毛友等或再任或三任皆以初任之年月定其次序然则世将自当列于晦及与求之前不应反在谟及宁止之后矣至于晦之守润在与求之前而钞本列于与求之后谟之守润在宁止前 (谟传云刘宁止后再以直宝文阁知镇江府是初任在宁止前再任在宁止后也)而钞本列于宁止后均为舛误今亦改正】
徽猷阁待制后再以徽猷阁直学士绍兴六年十二月辛酉御笔除世将为给事中
沈晦
徽猷阁待制绍兴四年
沈与求
龙图阁学士知镇江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
李谟
直宝谟阁知镇江府刘宁止后再以直宝文阁知镇江府
刘宁
止秘阁修撰
曾开
徽猷阁待制
刘岑
徽猷阁待制
程迈
徽猷阁待制
孟忠厚
开府仪同三司京口集有内翰汪藻赠忠厚诗二首
郭仲
绍兴十年十月初淮东宣抚使张俊荐仲有才遂令知镇江
刘子羽
徽猷阁待制绍兴十一年知镇江府兼镇江安抚使襄阳张子微集有代刘润州到任谢表 【襄阳张子微集有代刘润州到任谢表○ (钞本此下有舆地纪胜一段) 案揅经室外集舆地纪胜提要云今考其成书之年在南宋嘉定十四年又宫阙殿门寿康宫下引朝野杂记云宁宗始受禅云云则是作序在嘉定全书之成又在理宗时矣据此则不独作嘉定志之时不及见是书即作嘉定续志时亦不及见是书此必咸淳志之文也严氏元照以为当删今移入附录之内后凡有引舆地纪胜仿此】
鲍琚
直敷文阁
汪藻
显谟阁学士浮溪集有到任谢表并罢除宫观谢表
蒋璨
直龙图阁
郑滋
显谟阁直学士
荣嶷
右朝散大夫
曾湻
右朝请郎
黄穆厚
左朝请大夫绍兴十九年八月到次年改知泰州
张柟
左朝请大夫绍兴二十年七月到二十一年改知衢州
张汇
右中奉大夫直徽猷阁绍兴二十一年九月到寻除两浙转运副使
王循友
右朝散郎绍兴二十一年十月到二十三年改知建康府
张修
左中奉大夫绍兴二十五年三月到七月召赴行在所
蒋及祖
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五年九月到次年宫祠林大声左朝请大夫直秘阁绍兴二十六年七月到十月宫祠
董苹
右朝请大夫金部郎中淮东总领绍兴二十八年三月除直秘阁知府十二月除司农少卿
杨揆
右朝请大夫充敷文阁待制绍兴二十八年到二十九年改知湖州
郑作肃
左朝议大夫直秘阁绍兴二十九年闰六月到三十年七月去
赵公称
左朝奉郎直秘阁绍兴三十年八月到三十二年九月代
方滋
右朝请大夫绍兴三十二年九月到隆兴元年正月代二年八月再以左中奉大夫直敷文阁知府干道元年除两浙转运副使
朱夏卿
右朝散郎直龙图阁隆兴元年二月到二年正月罢
李直
右朝议大夫直宝文阁隆兴元年八月到次年除太府少卿 【次年除太府少卿○ (钞本此下有方滋一段) 案方滋为镇江太守前后两任上文传内已详言之下文但言隆兴二年之后一任不言绍兴三十二年之前一任而其词则与上文无异盖传写者误复之也今删(卷十七宰贰门丹徒县令内云梁褚澐本传先曲阿令又延陵令下文复云梁褚澐本传为曲阿令清谨可纪者盖丹阳县本延陵曲阿之地故分列二邑令长于丹阳令长之首前纪褚澐以延陵为主后纪褚澐以曲阿为主本非重复与此处两言方滋不同)】
吕擢
右朝散大夫直徽猷阁干道元年三月到次年除直龙图阁再任除司农少卿淮东总领
陈天麟
左朝散郎敷文阁待制干道四年七月到六年罢
蔡洸
端明殿学士襄之孙干道庚寅三月以户部郎官总饷淮东纔数日会复置大漕总司之在京口者省之就命为守寻加直秘阁明年总司复旧兼摄五月除司农少卿再领兵饷又明年升正卿再入奏计面赐金带宋贶故相莒公之族孙干道辛卯复右太中大夫集英殿修撰守镇江九月到明年诏赐金带九月被旨奏事既对而罢
黄钧
干道壬辰九月自兵部侍郎除集英殿修撰守镇江十月到次年十二月改知庐州
张津
敷文阁学士右朝议大夫干道九年十二月到
沈复
资政殿大学士中大夫淳熙二年十月到四年六月改知福州
吕正巳
朝请大夫直显谟阁淳熙四年八月到次年闰六月改除浙西提刑依旧权府
司马伋
中奉大夫徽猷阁待制淳熙五年七月到次年三月升宝文阁待制改知平江府
曾逮
朝奉大夫充集英殿修撰淳熙六年四月到八年十一月宫观总领宇文子震暂权
潘纬
朝散郎淳熙八年八月到次年三月改知台州
钱良臣
正奉大夫淳熙九年三月到次年四月除端明殿学士九月改知建康府
耿秉
承议郎直龙图阁淳熙十年十月至十三年闰七月改知明州总领吴琚暂权时三县合催畸零税总为钱三千余贯被扰者数万家秉下令蠲之而代以公帑之赢民至今犹思之
盖经
中大夫淳熙十三年九月到十一月宫观
张枃
朝奉郎淳熙十三年十二月到次年八月被召除权户部侍郎
张子颜
显谟阁直学士通奉大夫淳熙十四年九月到绍熙元年三月被召除户部侍郎
叶翥
焕章阁直学士朝议大夫绍熙元年四月到十二月被召
赵彦逾
朝议大夫集英殿修撰绍熙二年二月到次年十月除户部侍郎
马大同
朝议大夫焕章阁待制绍熙三年十二月到五年九月宫观
陈居仁
通奉大夫焕章阁待制绍熙五年十月到庆元二年五月升宝文阁待制改知福州
杨大灋
朝奉大夫集英殿修撰庆元二年七月到三年八月宫观总领朱晞颜暂权
万钟
中大夫秘阁修撰庆元三年九月到次年十二月除司农卿总领沈作宾暂权
张叔椿
华英阁学士中大夫庆元五年五月到十月致仕总领薛绍暂权
李沐
华文阁学士朝散大夫庆元六年四月到嘉泰元年八月除徽猷阁学士改知潭州
黄由
华文阁直学士通奉大夫嘉泰元年九月到次年十月除宝谟阁学士改知庆元府
张孝伯
华文阁学士朝议大夫嘉泰二年闰十二月到三年九月被召除同知枢密院事总领梁季珌暂权
辛弃疾
朝议大夫宝谟阁待制嘉泰四年三月到开禧元年六月十九日改知隆兴府七月初五日宫观
李大异
朝奉大夫敷文阁待制开禧元年七月十八日到二年六月十九日除徽猷阁待制改知婺州
宇文绍节
中大夫宝文阁待制开禧二年八月十九日到三年二月十六日奉旨令赴行在奏事除兵部尚书沈作宾大中大夫龙图阁待制知平江府兼督视江淮军马行府参赞军事三月二十一日暂权府事三月二十四日改差知镇江府仍旧参赞军事是年六月匄祠二十四日得请总领叶籈暂权
钱廷玉
通直郎直秘阁开禧三年七月二十九日到当年十二月十三日罢总领叶籈暂权
赵师(上睪下廾)
通议大夫嘉定元年正月初五日到当年七月十三日复宝谟阁直学士与宫观总领叶籈暂权八月致仕浙西提刑汪文振被旨权淮东总领兼权镇江府事
俞烈
中奉大夫集英殿修撰嘉定元年十一月初五日到三年二月十五日宫观总领林祖洽暂权
傅伯成
中奉大夫宝谟阁待制嘉定三年六月二十八日到四年七月十五日除焕章阁待制依所乞宫观总领钱仲彪暂权
宇文绍
彭中大夫右文殿修撰嘉定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到六年八月十九日改知汉州总领钱仲彪暂权
史弥坚
中大夫宝文阁待制嘉定六年九月二十八日到八年九月五日除宝谟阁直学士依所乞宫观 【依所乞宫观○ (钞本此下有邱寿儁一段) 案邱寿儁之知镇江府在嘉定八年其时卢宪尚未去任似可列其名于嘉定志中然其末云十二年正月改知扬州则宪已去任恐系嘉定续志之文也今移入附录之内】
参佐〔一〕
总目(缺) 【参佐○(钞本无此二字) 案自此卷大中正以下至下卷都酒务以上皆系参佐(元志官制表参佐之目与此正合)大中正叙末云故以之冠于参佐之首是其明证今特补入(下卷唐别驾前一行亦补此二字)】
叙(缺)
晋宋齐梁陈大小中正以下 【晋宋齐梁陈大小中正以下○(钞本无此十一字) 案下文长史前有晋宋齐梁陈长史司马以下十一字别驾前有晋宋齐梁陈别驾治中以下十一字则此处亦当有此十一字明矣(下文宋迄陈郡丞齐梁典签文学及下卷宋通判以下皆仿此例补入)】
大中正
按通典魏司空陈羣以天台选用不尽人才择州之贤有识鉴者为中正 【择州之贤有识鉴者为中正○ 【钞本贤作优识作昭】 案此叙引通典以证中正之制而优有昭鉴句语句不明今据通典原文改正】 自拔人才铨定九品州郡皆置晋宣帝加置大中正故有大小中正杜佑考究甚明然附于州佐之后却未为允考晋宋齐梁陈大小中正见于南徐州郡者甚多有先为令仆而为之者亦有自中正而为令仆者亦有为令仆而领中正如故者似未可概以州佐目之盖羣建议以吏部不能审核天下士故令郡国各置中正取本土德望浑全才识纯盛者居其任差次人才为九品言行修着则升之上流正议亏缺则降之下列吏部凭以补授百官以五升四以六升五者皆公议之所推美者也有自五退六自六退七者皆公议之所黜戮者也刺史初临州大中正选州里才业高者兼主簿从事迎刺史若吏部注拟必下中正访其爵里及其先世履践本末天下士流进退黜陟之权不专执于选官之成例而定于乡闾之公是公非盖有司徒以律令从事而中正得施笔削于律令之表有司徒以常格选才而中正得以施品藻于常格之外此陈羣所以议立九品中正之官其权甚尊故以之冠于参佐之首
晋伏滔
本传平昌安邱人太元中领本州岛岛岛大中正 【按宋志南平昌郡有安邱县隶南徐州在郡为徐州伏滔事晋孝武时徐州郡县侨立已久则滔为本州岛岛岛大中正是徐州分明矣但平昌郡县治所今不得而详然宋志它州皆无此郡县名惟南徐有之以下侨郡皆类此】
徐邈
本传东莞姑幕人家于京口孝武帝时领本郡大中正 【按宋志徐州南徐州各有东莞郡而徐州之东莞郡则无姑幕县邈所居隶本州岛岛岛分明】
徐广
本传邈之弟义熙六年领徐州大中正
江夷
宋书本传济阳考城人历待中领本州岛岛岛大中正
羊规
刘裕临徐州辟大中正 【梁羊侃传】
檀韶
宋书本传高平金乡人世居京口义熙九年领本州岛岛岛大中正
宋王镇之
本传琅邪临沂人高祖践阼领本州岛岛岛大中正王球本传琅邪临沂人元嘉中领本州岛岛岛大中正
萧思话
本传元嘉二十四年领南徐州大中正
江湛
本传济阳阳城人元嘉二十五年为侍中领本州岛岛岛大中正
齐王延之
本传琅邪临沂人建元四年迁中书领本州岛岛岛大中正转左仆射特进中正如故
梁王份
本传为南徐州大中正
萧琛
本传普通元年领南徐州大中正
萧子云
本传大同二年领南徐州大中正后复为侍中国子祭酒再领大中正
王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