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嘉定镇江志
嘉定镇江志
王国清
通鉴长庆二年为浙西大将作乱观察使窦易直讨擒之伏诛并杀其党二百余人
凌茂正
王克容
并为浙西衙将通鉴咸通中贼裘甫乱浙东观察使郑祇德求救于浙西 【语见杂录武事】 王式代祇德使茂正率同宣歙将白琮等解象山之围又命克容将水军巡海澨遇贼将刘简于宁海东贼弃船走
张潾
梁缵
干符闲高骈节度镇海潾缵为大将骈使潾缵分兵讨贼累捷降其首领数十人贼南趋岭表 【新旧唐书高骈传】
张郁
通鉴光启二年正月镇海牙将张郁作乱攻陷常州六月节度使周宝遣牙将丁从实袭常州逐郁奔海陵宝遂以从实为常州刺史
刘浩
为润州衙将光启三年二月帅其党作乱攻府舍杀僚佐十二月钱镠命阮结克润州浩亡不知所在 【详见刺守】
吴秦师权
陈佑
通鉴后梁贞明二年皆为润州大将秋七月衙将周郊作乱入府杀师权佑讨斩之
右都头兵马使以下是为将佐因镇海军置
宋都统制以下
叙
都统制 【都统制○ (钞本此下一页余在元志卷十七) 案都统制之官设于绍兴十一年终南宋之世未尝或废故冯榯以上到任在嘉定九年以前者宋志之所载也刘琸以下到任在嘉定十年以后者元志之所续也今移其前半于宋志庶宋之将佐不致全缺(都统制之下尚有计议等官然元志既言其为嘉定志所无则不得移至此处矣)】
绍兴十一年南北修好缘边诸军始置都统制领之其在京口者曰镇江府驻札御前诸军都统制旧都统司厅有壁记前记真州守鄱阳左昌时文续记司业袁燮文今不存
解元 【镇江军承宣使】 王胜 【昭化军承宣使主管侍卫马军号王黑龙绍兴中镇江籍民丁以警夜人苦暴露而盗不息胜以诸军部分伺察于是奸偷屏迹居人安堵时户部侍郎蒋璨为书此事】 刘宝 【武泰军承宣使主管侍卫马军绍兴三十年言补置制胜军三十一年以军律不严责散官安置张子葢后仍兼淮东招抚使再至】 刘锜 成闵 【庆远军节度使主管侍卫马军京西河北等路制置招讨使召拜太尉为殿师王友直后再至】 张子葢 【安德军为节度使绍兴三十二年解海州围】 郭振 【奉国军承宣使主管侍卫步军】 戚方 【宁武军承宣使主管侍卫步军】 王友直 【宜州观察使召为步帅】 李川 【武功大夫果州团练使主管侍卫步军司公事干道九年三月至】 郭棣 【武功大夫荣州刺史主管侍卫步军司公事淳熙二年正月至】 李思齐 【武功大夫英州刺史金州副都统制淳熙六年二月至】 雷世方 【武夷大夫池州副都统制淳熙八年七月至】 翟方道 【训武郎侍卫步军都虞候兼权侍卫马军司职事淳熙十一年闰十一月至】 张诏 【武经大夫池州都统制淳熙十三年三月至】 刘超 【武经郎带御器械淳熙十四年八月差充镇江副都统十五年四月至】 阎世雄 【武节大夫鄂州江陵军副都统制就任改镇江都统制淳熙十六年九月至】 王瑛 【武功大夫侍卫步军都虞候兼权侍卫马军司职事庆元六年十月至】 李爽 【武德郎江州都统制嘉泰三年三月至】 李郁 【武夷大夫忠州刺史侍卫步军司都虞候权侍卫马军司职事嘉泰四年四月至】 李奕 【武德郎鄂州江陵府副都统制开禧元年四月改为镇江都统制五月至】 郭倪 【金州观察使殿前副都指挥使改除镇江都统制兼知扬州淮东安抚开禧元年八月至】 毕再遇 【忠州团练使右骁卫将军镇江副都统制开禧三年正月至扬州置司兼知扬州】 彭辂 【忠州刺史主管侍卫步军司公事兼权侍卫马军司职事除镇江都统制开禧四年正月至】 卢彦 【武修郎嘉定四年转武翼郎差充镇江副都统制扬州屯驻兼权都统制职事】 刘元鼎 【武德大夫吉州刺史江州副都统制改除镇江都统制嘉定五年六月至】 冯榯 【武功大夫开州刺史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改除镇江都统制嘉定七年十月至】
右都统制(缺)
嘉定镇江志卷十七
总目(缺) 【宰贰○(钞本无此二字) 案元志内宰贰与参佐分为二门此志宋通判以下叙中亦但言参佐不言宰贰则此卷之首必当补此二字无疑】
宰贰
叙(缺)
丹徒县令〔丞佐附〕 【丹徒县令 (丞佐附) ○(钞本此下二页余在元志卷十六) 案钞本宋志内本无丹徒县今必移元志之前半为宋志者其证盖有四焉丹徒丹阳金坛三县皆属于镇江府而丹徒独为附郭之邑今丹阳金坛之令丞簿尉皆载于此志之中而丹徒独缺断无外县尚能采访而本城反遗之理且丹阳县令终于吴符(注云嘉定六年到)金坛县令终于王概(注云嘉定八年十二月到任)皆与卢宪同时而丹徒县令内之莫焕 (注云嘉定八年十一月十九日到)亦与卢宪同时然则陆肃以下莫焕以上俱是宋志而非元志矣此一证也张氏鉴论元志宋太守条云所记宋太守通判皆踵嘉定志作已见彼志者不重出今按张氏之说最为精确太守通判既不与宋志重复则县令亦必不与宋志重复矣夫元志所载丹阳县令始于朱天锡(注云嘉定九年至不言何月今考卢宪之去任在是年七月则天锡之到任必在七月以后矣)金坛县令始于厉思明(注云嘉定十二年至)皆在卢宪以后而丹徒县令内之倪祖义(注云嘉定十一年十二月三日至)亦在卢宪以后然则倪祖义以下始为元志而莫焕以上皆非元志矣此二证也元志之例惟姓名是大字其官阶年月无不小字而丹徒县令一段除壁记外其余皆是大字实与元志之例不同而与宋志之例相合王宏道传注云宰相世系表王纪传注云见徐骑省集侯道济传注云见伊川先生集虞丹徒季丹徒温丹徒等传皆引诗文为证陆肃及徐摛传后又有按语其例皆宋志宰贰门所有而元志宰贰门所无则非元志明矣此三证也下文丹阳金坛二县令下皆注云丞佐附此处丹徒县令下亦然故唐项斯为丹徒尉即列于唐丹徒令后宋陆安民为丹徒丞王深陈沂为丹徒簿叶梦得为丹徒尉即列于宋丹徒令之后皆宋志之例若是元志则丞佐等各为一门不得附于县令后矣金坛县令壁记前云今宰政壁记自咸平段备始其姓名比二邑为详者云云所谓二邑即指丹徒丹阳而言据此则宋志本有丹徒壁记无疑若壁记归于元志则是语为无着矣此四证也有此四证则钞本为传写者之误固显然矣】
汉陆肃
历丹徒令
按唐宰相世系表肃之父名稠稠之弟名逢逢之孙名穰犹为汉海盐县令于肃为侄行则知肃为东汉人也
宋贾渊
齐书本传自太学博士出为丹徒令升明中萧道成刺南徐嘉渊世学取为骠骑参军
齐沈巑之
为丹徒令以廉自守不事左右浸润日至遂锁系尚方叹曰一见天子足矣上召问之巑之曰臣坐清所以获罪上曰清何以获罪曰无以奉要人上曰要人为谁巑之以手板四面指曰此赤衣诸贤皆是上知其无罪复除丹徒令入县界吏候之谓曰我今重来当以人肝代米不然清名不立
梁虞
丹徒忘其名润州类集有何逊答虞丹徒歌
徐摛
本传晋安王移镇京口摛随府转带郯令
按宋齐志郯县侨治丹徒
唐王宏道
历丹徒令 【宰相世系表】
季丹徒
忘其名类集宋之问有酬季丹徒见赠诗
温丹徒
忘其名类集皇甫冉与之同登万岁楼有诗
彭彦规
太和中为丹徒令建云腾庙
项斯
会昌中擢进士第为丹徒尉杨敬之爱斯为诗所至称之诗云平生不会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五代段明府
忘其名南唐用为丹徒令类集有李建勋有赠丹徒段明府二诗
顾彦回
南唐时为丹徒令
宋王纪
太平兴国五年历丹徒令 【见徐骑省集】
李韶
长编太平兴国八年以殿中丞知丹徒县
陈之奇
字虞卿庆历闲为丹徒令其为政主于爱而民亦爱之故相王岐公珪志其墓
王国为丹徒令 【王国为丹徒令○ (钞本无国字) 案乾隆镇江府志嘉庆丹徒县志所载丹徒县令宋王纪李绍陈知奇之后皆有王国与此志次第正同今据以补入】
改著作佐郎
丹徒黄令
忘其名官满归王庄定存相遇于泗上以诗别之
侯道济
明道先生程颢伊川先生程颐之外祖以儒学中科第为丹徒县令 【见伊川先生集】
陈安止
元佑四年为丹徒令
陆安民
为丹徒丞尝咏江际沙田有爱民之意类集有陆仲高送行诗
王深
熙宁闲丹徒主簿有文行南丰先生铭其父墓
陈沂
御史里行洙之弟殿中侍御史师锡之叔丹徒主簿
叶梦得
崇宁闲丹徒尉有所赋诗词在石林集中
宰政旧无壁记前志自苏行冲始
苏行冲 【右宣教郎绍兴元年到】 钱觉 【右奉议郎绍兴三年到】 向渡 【右奉议郎绍兴九年到】 刘觉民 【右通直郎绍兴十二年到】 柳材 【右宣教郎绍兴十三年到】 赵学老 【右通直郎绍兴十六年到】 窦公迈 【右承议郎绍兴十八年到】 郭堂老 【右承议郎绍兴二十一年到】 魏之基 【右宣教郎绍兴二十四年到】 欧阳并 【右通直郎绍兴二十七年到】 徐宅 【右承议郎绍兴三十一年到】 吕广 【右通直郎隆兴二年到】 谢杰 【右宣义郎干道二年到】 韩元老 【右宣教郎干道五年到】 何健 【右宣教郎干道九年到】 周珝 【宣教郎淳熙二年到】 高畯 【宣教郎淳熙四年到】 孟致康 【宣教郎淳熙七年到】 蔡戬 【通直郎淳熙十年到】 田橡 【朝散郎淳熙十四年到】 仲庆远 【宣教郎绍兴元年到】 高得居 【承议郎绍兴四年到】 张思忠 【承议郎庆元二年闲到】 李时升 【奉议郎庆元四年到】 王若水 【宣教郎庆元六年到】 史宜之 【奉议郎嘉泰二年到】 强向 【奉议郎泰四年】 林昌 【通直郎开禧三年到】 赵善涟 【奉议郎嘉定三年到】 高惟月 【奉议郎嘉定五年到】 莫焕 【通直郎嘉定八年十一月十九日到】
丹阳县令〔丞佐附〕
宋到
撝齐书本传试守延陵令非所乐去官
齐戴景度
世祖建元元年延陵令上季子庙涌井事 【见齐志祥瑞】
梁褚澐
本传先曲阿令又延陵令
刘之遴
本传延陵令
王僧恕
延陵令撰季子庙碑文
唐迈之
延陵令有集十一卷 【未详何时人见隋经籍志注姑附于此】
唐师贤
延陵令有集十五卷 【未详何时人见隋经籍志注亦姑附于此】
唐杜羔
延陵令 【见宰相世系表】
沈琰
吴兴人开元十年延陵令与长史高绍同谒季子庙 【见季子碑阴记】
李令从
永泰元年延陵令刺史韦损开练湖李华作颂载其能如韦公之爱人
邵挚
类集有刘长卿送挚赴延陵令诗
卢少卿
延陵令忘其名类集有李颀送卢少卿赴延陵诗
李延陵
忘其名类集有刘长卿同游紫阳观至华阳洞诗
延陵张宰
忘其名类集有陆龟蒙赠诗
锺重渐
试大理司直兼延陵令类集有重渐题季子庙诗曾旼疑其南唐人
李韶
延陵丞 【见宰相世系表】
韦少府尉
延陵忘其名附见于此
宋朝仍唐为延陵县非古延陵也古延陵今常之晋陵是已熙宁五年废县为镇隶丹阳析其地属三县后百余年镇官周松年得县令壁记于土中其序文治平四年县令掌文纪撰附于左
刘赟 【淳化元年至】 张德方 【至道元年】 王在和 【咸平二年】 王继明 【咸平五年】 郑思齐 【景德二年】 姜固 【祥符元年】 黄宗望 【祥符三年】 崔思齐 【祥符六年】 方仲弓 【祥符九年】 管昭文 【天禧四年】 乐成象 【干兴元年】 吴纪 【天圣二年】 杨仪 【天圣三年】 裴谅 【天圣六年】 郑崇 【天圣九年】 张文震 【景佑四年】 赵永 【景佑四年】 卫登 【宝元二年】 孙佐 【康定二年】 孟应之 【庆历二年】 王琮 【庆历五年】 陈锐 【皇佑元年】 牛自诚 【皇佑四年】 王颐 【至和元年】 王夷直 【嘉佑二年】 秦道 【嘉佑五年】 高大明 【嘉佑八年】 掌文纪 【治平三年】
吴顾雍
弱冠自合肥长转曲阿有治迹
吾粲 【吾粲○(钞本吾作吴) 案三国志吴人有吾粲而无吴粲传写者因吾为罕有之姓遂改吾为吴而上文顾雍上复脱去吴字文义遂不可通(张氏鉴谓当作吴吾粲说亦可通然上文尚有顾雍则吴字当在顾雍之上不当在吾粲之上矣)今皆改正(顾雍传云弱冠自合肥长转曲阿有治迹钞本脱冠字今亦据三国志补入)】
本传字孔休孙河为将军得自选长吏表粲为曲阿丞迁长史治有名迹
孙助
河之子为曲阿长 【见孙桓传注】
宋孔曲阿
忘其名类集有谢惠连与孔曲阿别诗
齐周洽
汝南人曲阿令廉约无私卒于都水使者无以殡吏人为买棺器武帝闻而罪之曰洽累历名邑而居处不理遂坐无车宅死令吏衣棺之此宜罪贬无论褒恤乃敕不给赠赙 【见傅琰传】
邱仲孚
梁书本传曲阿令仲孚以拒王敬则功迁山阴令 【详见攻守形势】
梁褚澐
本传为曲阿令清谨可纪
臧仲博
曲阿令 【见臧质传后】
江子一
本传曲阿令着美绩
司马寿
曲阿令 【见司马筠传】
胡颍
陈书本传曲阿令寻领马军
陈拟
本传陈霸先镇朱方拟除步兵校尉曲阿令
周宏贞
本传曲阿令
唐尹元贞
本传文明元年曲阿令徐敬业攻陷润州元贞率兵赴援及战败被擒敬业临以白刃胁令附已元贞词色慷慨竟不屈寻遇害敬业平赠润州刺史谥曰壮
柳尚素
曲阿令 【见柳子厚文集】
韩晕
丹阳令 【见宰相世系表】
杜孟寅
永泰元年丹阳令刺史韦损开练湖李华作练塘颂载其能秉韦公之清白
王琼
贞元初丹阳令三年调集皆黜落甚惋愤乃赉百千诣茅山道士叶虚中求奏章以问吉凶虚中年九十余强为奏之其章随香烟飞上缥缈不见食顷复坠地有朱书其末云受金百两折禄三年枉杀二人死后处分后一岁琼暴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