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镇江志

    江淹
梁书本传起家南徐州从事
右别驾治中至部郡从事晋宋迄陈系刺史官属是为州佐通典所谓州官理民者是也
  宋迄陈郡丞
   郡丞
宋志郡丞系第八品在诸县令六百石之下今得二人皆佐南徐之侨郡者
    宋江淹
梁书本传建平王景素镇京口淹领南东海郡丞景素与腹心日夜谋议淹知祸机将发乃赠诗十五首以讽会南东海太守陆澄丁艰淹自谓郡丞应行郡事景素用司马柳世隆淹固求之景素大怒言于选部黜为建安吴兴令
    陈徐伯阳
本传新安王伯固刺南徐伯阳带东海郡丞鄱阳王刺江州伯阳奉使造焉王率府僚与伯阳登康岭置宴酒酣命笔赋剧韵二十伯阳与祖孙登前成
右南东海郡治京口丞为郡佐
  齐梁典签文学
   典签
按通典王侯封爵门载亲王府有典签二人主宣传教命今条出者二人意皆以亲刺南徐故有此职
    齐吕承绪
江夏王宝元刺南徐承绪为典签崔慧景举兵宝元密与相应杀承绪 【宝元传】
    梁汤道愍
南康王绩刺南徐道愍为典签昵于王用事府内长史王僧孺每裁抑之 【僧孺传】
   文学
按宋志王国公三卿师友文学品列第六而隋志载梁官制徐勉为吏部尚书定为十八班多者为贵位不登二品者又为七班南徐州文学从事列为七班今条出者一人乃梁时马枢考其传未曾出仕邵陵王方引为学士恐非宋官志所载王公文学疑是隋志所载梁官制位不登二品者耳
    梁马枢
陈书本传字要理邵陵王纶为南徐州刺史素闻其名引为学士
右(缺)
  唐副使行军司马以下
   副使
按通典唐制大总管乃前代专征之任自后改为节度大使置副使判官以为寮佐如前代长使以下官然长使司马是曰官名副使乃为使职有所改易合随府主置大使则有副使又按唐官志刺史领使则置副使诸军各置使一人五千人以上有副使一人万人以上有营田副使一人又按唐会要开成二年中书门下奏诸道节度观察都团练使许奏朝官一人充行军副使推此则副使乃方镇参佐之最尊唐志列行军司马之下通典列行军司马之上通典在前今从通典
    唐房武
以殿中侍御史副丹阳军使吏民思之 【韩昌黎文集】
    潘孟阳
元和初李锜观察浙西孟阳为副使主上都留后 【食货志】
    窦庠
旧唐书本传韩皋镇浙西奏庠为节度副使殿中侍御史
    李位
元和五年薛苹镇浙西位转侍御史为都团练副使加著作郎 【柳子厚集】
    韦齐休
擢进士第为王璠浙西团练副使大和八年卒于润州 【详见纪异】
    五代方讷
南唐燕王宏冀任宣润二州大都督以讷为浙西营田副使 【徐骑省集】
   行军司马
按通典节度使兼都督置行军司马一人在副使下申习法令又唐官志掌弼戎政会要开成四年中书门下奏诸道节度观察使参佐冗长其行军司马望勒停省推此则唐不常置故居是职者无考南唐书得一人
    五代徐玠杨
吴时徐温出镇润升辟玠为行军司马
   幕府幕僚
按通鉴唐书及文集得幕府幕僚五人抑副使而下参佐之通称也
    唐何士干
通鉴韩滉节度镇海欲遣使献绫罗四十檐诣行在士干为幕僚请行滉喜曰君能相为行请今日过江士干许诺归别家则家之薪米储偫已罗门庭矣登舟则资装器用已充舟中矣下至厕筹滉皆手笔纪列无不周备
    李约
勉之子通鉴李锜节度镇海约为幕僚与转运判官卢坦屡谏锜不悛皆去之 【一事见招隐山】
    冯定
新旧唐书本传权德舆掌贡士擢居上第后于润州佐薛苹幕府
    杜审权
新唐书本传第进士辟浙西幕府
    孟迟
尝在浙西幕府后移淮南幕润州类集有寄浙西旧僚诗
   从事
按通典隋开皇十二年诸州司从事为名者并改为参军唐未尝再复从事之职今考新旧唐书传得从事五人始以为疑及考李绅传旧唐书云锜辟绅为从事新唐书则云辟掌书记刘三复传旧唐书云辟为从事管记室新唐书则云表为掌书记而刘禹锡赠三复诗序亦云从弟三复三为浙右从事又按会要开成四年中书门下奏诸道节度使参佐自副使至巡官七员观察使从事在数外又五代南唐郝郎中为浙西判官徐铉送以诗云大藩从事本优贤幕府仍当北固前以数处参考则凡曰从事者亦幕府幕僚之异名判官支使掌书记等之总称尔
    唐房孺复
先为淮南节度陈少游从事少游卒韩滉节度浙西又辟孺复入幕 【房管传】
    杜式方
旧唐书本传为晋陵尉浙西观察王纬辟式方为从事入为太子通事舍人
    郑亚
擢进士第应贤良制科及书判拔萃连中三科李德裕在翰林亚以文干谒深知之德裕出镇浙西辟为从事久之不调会昌初始入朝为监察御史 【新旧唐书郑畋传】
    张中丞
忘其名自浙西从事入台类集有李德裕赠诗杨发尝为润州从事弟假收严因家金陵 【旧唐书杨假传】
   判官
按通典节度使兼都督及采访使有判官二人分判仓兵骑冑四曹事与副使行军司马通佥又唐官志节度观察团练防御使各置判官一人在副使行军司马之下节度使兼招讨使别置判官一人会要开成四年中书门下奏诸道节度判官以一员为定
    唐裴宽
新旧唐书本传景云中为润州参军刺史韦铣兼按察使宽受知于铣自参军引为按察判官举拔萃为河南丞迁长安尉
    顾况
韩滉节度镇海况从滉为判官骤成其磊落大绩 【骤成其磊落大绩○ 【钞本无大字】  案唐文粹所载皇甫湜顾况集序内此句有大字今据以补入】 【文粹皇甫湜顾况集序】
    王澹
新旧唐书本传为浙西镇海节度判官元和二年李锜以澹为留后 【事见刺守】 锜败死赠澹给事中 【以通鉴参定】
    周判官
忘其名类集有张籍送浙西周判官诗
    李判官
忘其名杜牧有寄浙西李判官诗 【樊川集】
    杨假
旧唐书本传为浙西观察判官自浙西入为监察御史 【以新书杨收传参定】
    顾云
干符间高骈节度镇海兼江南行营招讨使云以试秘书省校书郎为行营都招讨判官撰隋故司徒陈杲仁庙碑
    五代高越
南唐用为浙西判官就加检校水部郎中
    袁特
南唐人自洪州判官为浙西判官
    郝郎中
忘其名南唐为浙西判官徐骑省以诗送之 【见集中】
    艾筠
南唐为浙西判官后迁江都少尹
   支使
按通典旧唐书官志并无支使惟新书官志节度观察使有支使一人次于判官
    唐姚南仲
新旧唐书本传韩滉观察浙西南仲自推官奏授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充支使寻召还四迁为御史中丞
    邢羣
牧卢商镇京口羣牧复以大理评事应府命再为浙西观察推官转支使补阙杜牧荐于御史中丞孔温业温业曰愿闻其为人牧具以羣牧京口事对旬日诏下为监察御史 【樊川集】
   掌书记
按通典节度使兼都督掌书记一人掌表奏书檄又唐官志掌朝觐聘问慰荐祀祝之文次于支使
    唐李绅
新旧唐书本传元和初登进士第释褐国子助教不乐辄去东归金陵节度使李锜爱其才辟掌书记 【旧传云辟为从事】 锜浸不法宾客莫敢言绅数谏不入欲去不许会使者召锜称疾即胁使者为众奏天子幸得留锜召绅作疏坐锜前绅阳怖栗至不能为字下笔辄涂去尽数纸锜怒骂曰何敢尔不惮死邪对曰生未尝见金革今得死为幸即注以刃令易纸复然或言许纵能军中书绅不足用召纵至操书如所欲即囚绅狱中将杀绅锜诛乃免或欲以闻绅谢曰本激于义非巿名也乃止久之朝廷嘉之召为右拾遗
    刘三复
新旧唐书本传长庆中李德裕观察浙西三复以所业文诣谒德裕奇其文表为掌书记 【旧传云辟为从事管记室】 三复长于章奏德裕三为浙西凡十年三复皆从之汝州刺史刘禹锡以宗人遇之深重其才尝为诗赠三复序曰从弟三复三为浙右从事往年主公入相荐用登朝中复从公之京口未几而罢昨以尚书员外郎奉使至潞 【未几而罢昨以尚书员外郎奉使至潞○(钞本无而罢二字) 案无此二字则文义不顺今据全唐诗所载刘禹锡赠从弟三复诗序补入】 旋承新命改辕而东三从公皆在旧地证诸故事敻无其比杜牧亦有送浙西刘三复赴阙诗 【以刘禹锡杜牧文集参定】
    五代乔辅舜
南唐时宋齐邱闻辅舜之名辟置门下每为文赋诗咏辄加称赏累迁屯田员外郎从齐邱出藩自洪州掌书记为浙西掌书记 【徐骑省集】
    田书记
忘其名南唐燕王宏冀移镇京口徐铉得浙西郝判官书未及报因寄诗并问方判官消息末云今日京吴建朱邸问君谁共曳长裾 【徐骑省集】
   推官
按唐官志节度观察团练防御使各置推官一人并次于判官书记刺史领使亦置推官
    唐姚南仲
新旧唐书本传擢制科韩滉表为推官
    邢羣牧
王璠观察浙西羣牧为幕府吏璠峭重入幕多贤士转观察推官 【樊川集】
    五代李推官
忘其名类集有僧齐已寄浙西李推官诗 【按李建勋有酬已公见寄诗则李推官乃吴与南唐时人】
    顾彦回
南唐时自丹徒令为浙西推官徐铉尝有诗赠之云盛府宾僚八十余闭门高卧兴无如梁王苑里相逢早润浦城中得信疏 【徐骑省集】
   巡官 【馆驿巡官附】
按唐官志节度观察团练防御使各有巡官一人在推官之下衙推之上节度使兼度支使别置度支巡官一人而节度使又自有馆驿巡官隶于巡官衙推同节度副使之下则是巡官与馆驿巡官又自有等级润得四人内二人为团练度支巡官二人为馆驿巡官
    唐邢羣牧
王璠镇浙西羣牧为团练巡官京口繁要游客所聚易生讥议璠行事有不合理言者不入羣牧必能夺之同舍以为智不以为颛璠以为贤不以为僭公事宴欢羣牧口未言足未至阙若不圆再迁度支巡官 【樊川集】
    杜顗
新旧唐书本传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李德裕奏为浙西团练使巡官德裕贵盛宾客无敢忤旨惟顗数谏正及德裕责袁州言于亲吏曹居实曰如杜巡宫爱我之言若门下人尽能出之吾无今日德裕在袁州顗客居淮南牛僧孺欲辟顗为吏顗谢曰李公在困未愿仕宦僧孺叹美始顗仕浙西兄牧以诗送 【樊川集】
    姚颋
为浙西馆驿巡官 【宰相世系表】
    尚悫
为润州馆驿巡官 【徐骑省集】
   随军
按通典节度使兼都督置随军四人分使出入唐官志巡官之下又有府院法直官要籍逐要亲事各一人然后随军次之
    唐韩滉
故人子滉久在二浙所辟僚佐各随其长无不得人有故人子谒之一无所长滉与之宴竟席未尝左右视后数日置为随军使监库门其人终日危坐吏卒无敢妄出入者 【通鉴】
右自副使至随军是为幕府参佐因节度观察团练防御招讨等使置
嘉定镇江志卷十六
参佐〔二〕
总目(缺)
  唐别驾长史司马 【司马○(钞本无此二字) 案自邢长史以上皆官长史者也自薛讷以下皆官司马者也若不标此二字则混而不分今从严氏说补入】 以下
   别驾
按唐六典通典官志会要武德元年改郡丞曰别驾永徽二年改别驾为长史 【旧纪会要系贞观二十三年】 上元二年诸州复置别驾永隆元年省永淳元年复天宝八年省至德中复德宗时省文宗时用宰相韦处厚议复中都督府别驾一人正四品下上州别驾一人从四品下在长史司马之上掌贰府州之事纪纲众务通判列曹岁终与长史司马更入奏计
    唐李洁
为润州别驾 【宗室世系表】
    司马贞
开元间为润州别驾有史记索隐三十卷 【艺文志】 归崇敬新旧唐书本传治礼家学历润州别驾未几有事桥陵建陵召还参掌仪典改主客员外郎兼史馆修撰
按新书本传作别驾旧本传作长史然旧书礼仪志亦载崇敬为润州别驾当是别驾也
   长史
隋为郡官唐初无永徽二年改别驾为之其后二职并置王府都督府诸州皆有长史一员掌统官僚纪纲职务中都督府长史正五品上州长史从五品上次于别驾
    唐姜皎
新唐书本传中宗时为润州长史元宗即位召拜殿中少监
    颜元孙
先天中为润州长史本州岛岛汉荆王庙碑云旧德名家鸿才硕学端右一州羽仪当代
    高绍
开元七年自长安令左迁润州长史为季子碑阴记
    邢长史
忘其名润州类集有僧皎然赠润州长史邢端公诗
   司马
叙(缺)
    唐薛讷
为润州司马 【事见先天荆王庙碑】
    李峤
新旧唐书本传高宗时为给事中酷吏来俊臣陷狄仁杰峤覆其狱列其枉状忤旨出为润州司马诏入转凤阁舍人
    刘延嗣
文明初为润州司马属徐敬业作乱率众攻润州延嗣与刺史李思文固守不降俄而城陷敬业执延嗣邀之令降辞曰延嗣世蒙国恩当思效命州城不守多负朝廷终不能苟免偷生以累宗族岂以一身之故为千载之辱今日之事得死为幸敬业大怒将斩之其党魏思温救之获免囚于江都狱敬业败录忠当叙竟以裴炎近亲不得叙功迁梓州长史 【以新书刘升传旧书刘得威传参定】 成敬荷为润州司马先天中修本州岛岛荆王神祠州人孙处元为撰碑
    李元纮
新旧唐书本传为好畤令迁润州司马以办治得名
    令狐滔
为丹阳郡司马 【宰相世系表】
    陶司马
忘其名润州类集有薛据题丹阳陶司马厅诗王司马忘其名类集有郎士元送王司马赴润州诗
    武就
为润州司马 【宰相世系表】
    郑微
为润州司马 【白氏长庆集】
    云朝霞
教坊乐工自左骁卫将军宣授兼扬州司马宰臣奏扬府司马品高不可授贱工补阙魏谟亦累疏乃改授朝霞润州司马 【以新旧唐书魏谟传及会要参定】
    五代陈彦谦
通鉴后梁贞明二年杨吴用为润州司马五月徐温爱升州繁富彦谦劝温徙镇海军治所于升温从之以彦谦为镇海节度判官温但举大纲细务悉委彦谦江淮称治
   郡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