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镇江志

    都仓
在府治之东南即学宫故址也旧敖八岁久倾摧所贮无几守臣待制史弥坚增创仓宇并葺其旧而新之越数月始毕记曰直子城东南隅是为都仓岁久弗葺椽桷朽蠹垣壁隤缺上雨旁风储峙弗严庾氏司出纳无一席地以莅事执笔循除而坐俛首尘秕中尚何望会计当耶西成既秩民租麇至旧敖褊隘不足以受所委则假他司空廪而寄藏焉发敛无定所输受者始交病矣嘉定癸酉九月余来守是邦怪而问之属秋入方殷黾勉故态明年夏因稍给之隙始先葺新而规广之筑土增高使绝浸润疏剔芜壅以去流潦甃砖级石累堑层庋砻密刚壮俾利永久列为十有二敖因旧而增葺者半之官厅神祠门关之制向所阙典今悉备具肇工于次年四月二十八日断手于十月二十二日屋以闲计合六十费羡余之泉凡千二十万米一百五十五石民不知役而仓已新夫积贮有邦之先务葢藏有司之常职靳小费苟岁月而恃假寓以为安是隳常职而慢先务也余为郡不能自闲补罅疏壅扶僵植坏政条稍稍举乃以余力而营斯仓仓成会岁大稔复斥公帑籴粟实之以备不虞于积贮先务讵能补万分一庶其不废有司之职云尔
    户部大军三仓
南仓在范公桥东北仓在子城西西仓在江津岁久弗葺嘉定壬申总领钱仲彪次第修葢阅再期而三仓一新积贮充牣
   丹阳县
    常平仓
在县东北一里普宁寺北
   金坛县
    常平仓
在县治东南五十步
  库
叙(缺)
   丹徒县
    户部大军库
在榷货务之北
    甲仗库
在丹徒县东绍兴十二年建以封桩御前甲仗库名嘉定壬申总领钱仲彪重修官沟界至旧为民冒占者复归于官矣
    四酒库
中库在长桥之北西库在果子巷内西上库在渌水桥之西江口库在京口闸之西
    寄桩库
在府治西旧为新仓
    効士上酒库
在军资库南
    効士下酒库
在南山亭之东守臣待制史弥坚创
    公使钱库
在架阁库前
    户部赡军库
在竹竿巷西
    酒库
八仙库在大围桥之东八角楼在小围桥之西眉寿中山二库在县桥南清和楼在刁家巷双望库在仁和门里酒海在朱方门外诸楼亦各有库
   丹阳县
    常平库
在县衙内
   金坛县(缺)
  驿传
按唐宰相世系表 【按唐宰相表○(钞本此下一段在丹阳县后) 案下文言浙西馆驿又言润州馆驿则此段乃驿传之叙不应附于丹阳县之下今改正】 姚颋浙西馆驿巡检徐铉集尚悫润州馆驿巡官又知丹阳县吕延正兼检点馆驿迎送公事 【南唐知丹阳县镇兼检点馆驿迎送公事○(钞本作文粹有李华练塘颂南唐知丹阳县镇事) 案戴氏守梧云上文但言练湖有唐刘晏南唐吕延祯奏状及延祯序铭而未言文粹有李华练塘颂不应于刘晏奏状之后吕延祯奏状之前忽以此八字横隔之其为衍文无疑上文述刘晏之官阶云唐东都河南江淮等道转运使检校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其词最为详备而此处述吕延祯之官阶但云南唐知丹阳县镇事未免太略据丹阳县令内吕延祯传当作南唐知丹阳县镇兼点检馆驿迎送公事方为前后一例其说最为有见今皆从之(上文云今并备载使来者有考钞本今并下有以圣朝淳熙闲记文八字戴氏云上句言古刻漫漶鲜有传者盖指刘晏吕延祯之记而言至于淳熙间之记虽见于下文然此处不应牵涉当删去八字今亦从之)】 是则前代亦尝名官矣
   丹徒县
    高资馆
在义里乡高资村离城三十里升润往来之冲淳熙十二年八月文惠钱良臣建
    丹徒驿
在州治西与丹阳馆相近旧呼为西行衙后为添差倅厅
    丹阳馆
在千秋楼之侧 【丹阳馆在千秋桥之西○(钞本此下一段在丹阳县后) 案元志卷十三丹阳驿条下云旧名丹阳馆在千秋桥之西舆地纪胜镇江府景物下及此志卷二桥梁类云千秋桥在府治之西则其地属丹徒县不属丹阳县矣传写者不知馆号丹阳由于镇江府之本名丹阳郡非由于属邑之丹阳县故有此误 (元志卷十三并同此误今亦改正)下文秦潭驿条下云在丹阳馆北亦当属丹徒县钞本误在丹阳县后兹并改正惟使馆条下云令苏忠规建考卷十七宰贰门丹阳县令内有苏忠规而丹徒县令内无之其为丹阳之使馆无疑今仍从其旧焉】 绍兴甲子守臣显学郑滋被旨建南为中门东西列二馆皆向南每北使往来朝廷遣接伴送伴使至此则主居东馆客居西馆时弗启若泛命使指及监司按部亦憇于此
    秦潭驿
在丹阳馆北面临漕渠即萧闲堂之故基 【按茅山洞中有萧闲居堂名取此陆龟蒙京口与友生话别诗云荷径遶秦潭注秦潭始皇所开】
   丹阳县
    使馆
在县东五里面临漕渠绍兴丁卯令苏忠规建
   金坛县
    华阳馆
旧有华阳馆在县南三十里唐贞观中建
延陵馆
在县治西五十步唐圣历中建后废今馆驿在县治东南一百三十步
  邮传
叙(缺)
   丹徒县
县一十四铺三百二十四人登云门外西接建康界首六铺 【施水坊铺离城下铺六里半铺兵一十六人下鼻铺离城十里半铺兵二十六人乐亭铺离城一十七里铺兵二十六人洪信铺离城三十三里半铺兵一十六人高资铺离城三十里铺兵二十六人炭渚铺系界首离城四十五里铺兵二十六人】 江口西津东至丹阳县界计八铺 【西津铺至城下铺六里半铺兵二十六人城下铺至城内千秋桥西□□□铺兵二十六人南门铺在南水门外六里半铺兵二十六人张家山铺离城六里半铺兵一十六人丹徒铺离城一十三里铺兵二十六人涧壁铺离城二十五里铺兵二十六人陶庄铺离城二十八里半铺兵一十六人新丰铺离城三十五里铺兵二十六人】
   丹阳县
本县额管七铺计一百八十二人 【坝头铺离城四十四里铺兵二十六人石羊子铺离城五十三里铺兵二十六人斜桥铺离城六十二里铺兵二十六人青阳铺离城七十五里半铺兵二十六人凌口铺离城八十九里铺兵二十六人栅口铺离城一百八里半铺兵二十六人吕城铺离城一百二十二里铺兵二十六人】
   金坛县
本县额管三铺计一十五人 【横塘铺离城九十三里铺兵五人张庄铺离城一百一十三里铺兵五人城下铺离城一百四十里铺兵五人】
  务
叙(缺)
   丹徒县
    织罗务
润州造罗务旧课十二日成一匹王子舆制置江浙匹减一日自后功课不及岁终颇以鞭棰督促真宗闻之谓左右曰如此之事朝廷何由得知葢贪功邀进之人为国生事当诏悉如旧制因察在京诸司有此类者悉革之绍兴二年镇江织造务岁贡御服花罗数千疋兵兴罢贡至是内藏库举行守臣胡世将奏民力凋弊无所从出有司劾世将违旨府寮皆惧世将曰以身任诸无忧戊寅诏罢之上曰军兴匮乏岂可以御服之物为先且省七万缗以助刘光世军在塘塠山知录兼管
    都商税务
在丹阳馆南
    江口税务
在还京门外
    都酒务
    比较东务
在道冲观相对
    比较西务
在洗马桥西
    榷货务都茶场
在嘉定桥之北隶总所提领开禧以来两创外辖嘉定甲戌复归总所今废
   丹阳县
    酒税务
在县东四里一百步
    吕城酒务
在镇内
   金坛县(缺)
  场
叙(缺)
   丹徒县
    造船场
在江下
    草场
在常平仓东北
   丹阳县(缺)
   金坛县(缺)
嘉定镇江志卷十三 【嘉定镇江志卷十三○(钞本此下一卷在元志卷十四内) 案此下一卷本系宋志传写者混入元志以本书核之其证盖有十焉郄鉴传注云鉴治迹具攻守形势蔡谟传注云谟治迹具攻守形势今考宋志卷二有攻守形势门郄鉴蔡谟二条并在其内元志则无此门其证一也晋晋陵郡太守叙云晋陵郡始末具地理类今所书太守乃晋怀帝永嘉五年以后安帝义熙九年以前考宋志地理门寄治类详述晋陵郡始末而元志地理门内绝不言及晋陵郡且晋怀帝以下二语与元志刺守叙中所言全同若此卷果是元志岂有不言于地理类而复言于刺守类者乎其证二也张闿传注云详见新丰塘今考张闿创新丰湖塘以溉田宋元二志俱载其事但宋志载于塘类新丰塘条而湖类不载元志载于湖类新丰湖条而塘类不载若是元志则当云详见新丰湖不当云详见新丰塘矣其证三也王蕴传注云以孝武王皇后传参定萧谌传注云以本传参定晋安王纲传注云以梁武帝简文帝纪参定沈文季传注云以宋明帝纪休佑传齐书本传参定陆澄传注云以齐书本传梁江淹传及润州类集参定柳世隆传注云以梁江淹传参定谢朏传注云以齐高祖纪参定王元邈传王广之传注俱云以晃传参定江谧传注云以子良传参定褚球传注云以武帝纪庐陵王续传参定今考宋志刺守参佐将佐等门言以某书参定者难更仆数而元志诸卷则无此例其证四也桓温桓冲桓修传内桓字及庾希郄愔王恭刘牢之等传内桓字钞本皆作亘避宋钦宗讳也永嘉王彦正传南海王虔传皆引后主纪祯明二年钞本两祯字皆作祥避宋仁宗讳也元人既不应避宋讳而至顺志内他卷又皆不避宋讳岂有此卷独避之理乎其证五也地理门叙郡类云北府事详见郄超王恭刘牢之传参佐类督护徐龛注云详见刺守褚裒之下今考郄超王恭刘牢之褚裒各传皆在此卷之中而宋志他卷内别无诸人之传其证六也参佐门长史沈昙庆注云自昙庆至齐刘绘并详见行事南东海太守范岫注云自岫而下至梁张缵并详见行事南东海南兰陵太守司马萧道成注云详见行事柳世隆注云详见南东海太守王广之注云并详见南东海太守今考行事及南东海太守南兰陵太守并见于此卷沈昙庆等人亦并在其中而宋志他卷皆无之其证七也卞耽传后按语载庾希作乱事与杂录人物门曲阿宏戎条同(谓元志杂录非谓宋志杂录后皆仿此)江夏王义恭传载太祖诫义恭事与杂录郡事类事系安危条同江夏王锋传载王文和作诗事与杂录文事类善变素丝条同南康王绩传载诘主者洗改解书事与杂录郡事类萧绩诘吏条同邵陵王纶传载破侯景事与杂录武事类萧纶赴难条同萧藻传载遣长子彧入援事与杂录武事类萧藻遣子条同李安民传载斩参军王回素事与杂录刑罚类流涕行法条同胡谐之传载荐江革事与杂录郡事类谐之举才条同萧惠开传载逢蔡兴宗事与杂录拾遗类相逢曲阿条同陆澄传载江淹焦山诗与杂录考古类焦山瘗鹤条同今考元志杂录门内四字一句者其事皆他卷所未载(说详卷二十二恤刑条下)若此卷果是元志则杂录门内不应复见矣其证八也张氏鉴云此卷详六朝宦迹足补宋志之缺今考宋志人物门内纪晋宋齐梁陈之人物最为详悉不应独缺其职官且参佐门内既备列南朝诸人何反略于刺守况唐五代之刺守皆博引旁征补其缺佚岂有梁陈以前之刺守竟不载一人而待元志补之乎其证九也严氏元照云此卷缺唐五代刺史今考元志之述职官皆续宋志之所未载凡宋志所已载者概不阑入(说详元志卷十七儒学条下)故唐五代之刺守宋志既一一登纪元志自不重述未可以为缺文也夫唐五代之刺守元志尚不复见焉肯远纪南朝刺守之名乎其证十也有此十证则非元志无疑今定为宋志卷十三以复其旧焉(钞本卷十四述唐五代刺守今改为卷十五下卷以次递推)】
 刺守〔一〕
总目(缺)
叙(缺)
  晋徐州刺史〔兖州附〕
   纪瞻
本传元帝为安东将军引为军谘祭酒石勒入寇加扬威将军都督京口以南至芜湖诸军事
   祖逖
本传避地淮泗达泗口元帝遂用为徐州刺史
   周顗
本传元帝初镇江左顗刺荆州召为扬威将军兖州刺史时兖州寄居京口
   蔡豹
元帝纪太兴二年秋七月徐龛寇东莞羊览行征虏将军统徐州刺史蔡豹讨之本传豹避乱南渡元帝以为徐州刺史初祖逖为徐州豹为司马素易豹至逖为豫州而豹为徐州俱受征讨之寄逖甚愧之
   王邃
明帝纪太宁二年六月召平北将军徐州刺史王邃还卫京师 【邃无传】
   庾亮
明帝纪太宁二年十月以徐州刺史庾亮为护军将军 【本传无刺徐州之文】
   刘遐
本传为兖州刺史以功迁散骑常侍监淮北军事北军中郎将徐州刺史假节成帝纪咸和元年徐州刺史刘遐卒
   郗鉴
成帝纪咸和元年刘遐卒以车骑将军郗鉴领徐州刺史 【本传载鉴治迹具攻守形势】
   蔡谟
通鉴咸康五年八月辛酉郗鉴薨即以蔡谟为征北将军都督徐兖青三州诸军事领徐州刺史假节本传都督徐兖青三州扬州之晋陵豫州之沛郡诸军事领徐州刺史 【谟治迹具攻守形势】 先是郗鉴上部下有勋劳者一百八十人当酬其功未卒而鉴薨靳不复与谟上疏以为鉴所上者皆积年勋校不可不报诏听之
按成帝纪咸康五年止载太尉郗鉴薨不载谟为都督领徐州刺史
   何充
本传建元初自尚书令左将军出为骠骑将军都督徐州扬州之晋陵诸军事假节领徐州刺史镇京口庾冰出镇江州召充入为都督扬豫徐州之琅邪诸军事扬州刺史
按康帝纪建元元年冬止载充为中书监都督扬豫二州诸军事扬州刺史不载充先领徐州考羡传亦云骠骑将军何充镇京口请羡为参军见得纪多疏略
   桓温
康帝纪建元元年以琅邪内史桓温都督青徐兖三州诸军事徐州刺史穆帝纪永和元年八月以辅国将军徐州刺史桓温为荆州刺史孝武纪宁康元年秋七月大司马扬州牧平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桓温薨褚裒本传裒为兖州刺史拜侍中卫将军录尚书事裒固请归藩改授都督徐兖青扬州之晋陵吴国诸军事卫将军徐兖二州刺史假节镇京口永和初复召裒将以为扬州录尚书事又固辞归藩进号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及石季龙死裒上表请伐之即日戒严直指泗口朝议以裒事任贵重不宜深入裒重陈宜速发以成声势于是除征讨大都督徐兖青扬豫五州诸军事裒率众三万径进彭城河朔士庶归降者以千计裒抚纳之甚得其欢心鲁郡有五百余家亦见义请援裒遣督护徐龛领锐卒三千迎之龛违裒节度军次代陂 【军次代陂○(钞本代作伐) 案下文云代陂之役也钞本亦作伐注云监书作伐陂今考晋书及通鉴俱作伐陂此志之例多以通鉴与正史参定则正文当作代夹注始作伐耳严氏元照反欲改夹注为代非也至于所引监书当即宋时之监本卷十四来敬业传注云诸本皆作润州惟监本作虔州恐监本错盖监本错处亦多(今本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来敬业下正作历润州刺史)卷十五到彦之传注云宋书监本缺本传今用李延寿史(今本宋书亦缺到彦之传) 范云徐崧传注并云李延寿史本传监本不载(张氏鉴云范云为竟陵王主簿迁改等事南史本传详之此云监本不载似宋时监本与今本不同徐崧充南徐选首今本南史徐勉传亦未载此事云据本传未知是何本也)据此志所云则当日国学所校刊者固不甚精也】 为石遵将李菟所败龛执节不挠被害死伤大半裒上疏自贬以征北大将军行事求留镇广陵诏以方镇任重不宜贬降使还镇京口解征讨都督裒以远图不就忧慨发疾及至京口闻哭声甚众裒问何哭之多左右曰代陂之役也裒益惭恨永和五年卒吏士哀慕之 【监书作伐陂】 穆帝纪永和五年十二月持节都督徐兖二州诸军事徐州刺史褚裒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