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嘉定赤城志
嘉定赤城志
净严院
在县西七里旧名延寿王院治平三年改今额
真空院
在县西南九里旧名仁王般若一名迭石庆历中建【李熙辅题云栝苍山上云山好云亦好可怜山下僧看云不知老】
延福院
在县西南七里旧名重元建隆四年建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显教报慈院
在县西北一十二里旧名报国唐时建国朝治平三年改觉仁庆元四年谢丞相深甫家乞为香灯院遂改今额【何观文澹为之记】
净乐院
在县东一十五里旧名奥真晋开运三年李敬之舍宅建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瑞相院
在县西南一十四里旧名松岩庆历中改今额
多福院
在县西北一十五里旧名集福俗号西茶院唐武德元年建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正道院
在县西南一十九里宣和中毁于寇绍兴二年重建
万安院
在县东一十九里旧名安福梁太清元年建国朝大中祥符三年改今额
楞伽院
在县东南二十里唐干符元年僧道悦建先是悦卓庵有两瑞竹生其前赐名干符菩提国朝景德四年改今额【院有杨杰施文】
延丰院
在县东南二十二里旧名朝迁唐光启三年僧师俸建国朝大中祥符中改今额
定光院
在县南二十三里旧名胜光塔院又名香岩晋会同元年建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禅宗院
在县东北二十里梁天监二年建国朝大中祥符元年赐额
崇福院
在县东二十五里旧名菩提乃古侃村道场唐咸通七年建干佑二年改宝庆国朝大中祥符七年改今额
定业院
在县南二十五里唐光启四年建景福二年名白岩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慧门院
在县西北二十五里旧名灵五代时建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慈云院
在县东北二十五里旧名兴寿周显德三年建国朝淳化中改名云溪治平三年改今额
净土院
在县西三十二里旧名丹山五代时建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法轮院
在县东三十五里西溪旧在院左半里梁大同中建国朝崇宁五年改今额宣和四年徙今地
普明院
在县西北四十里旧名护明晋开运二年建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安福院
在县西北四十五里旧名云水庵建隆中建治平三年赐今额
法慧院
在县东南五十里旧名灵峰大中祥符七年建后改今额
定明院
在县东五十里周显德三年建国朝治平三年赐额
治平院
在县西五十里旧名招贤梁普通元年建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安禅院
在县西五十五里旧名禅师庵周广顺中建国朝治平三年赐今额
澄灵院
在县东南六十里旧名甘泉晋开运中建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大仁院
在县东南六十九里旧名安仁唐景福二年建国朝至道元年改今额
惠安院
在县东南一百里旧名普安唐咸通中建国朝大中祥符二年改今额
净觉院
在县东南一百九里旧名永宁大中祥符二年建后有九出盘松蔽其上号九盘松治平三年改今额
多福院
在县东北一百八里唐长兴四年僧德韶建国朝宣和中毁于寇干道二年重建
清修院
在县东南一百一十五里旧名塔庵宝元元年建治平三年赐今额
崇相院
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旧名育王塔院吴越时僧师拱建国朝治平三年赐今额
精进院
在县东一百二十里旧名保安梁正明五年建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法云院
在县东一百三十里旧名仙岩晋开运四年建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智显院
在县西北六十五里
无垢院
在县东一十二里旧名鹫峰大中祥符元年建后改今额今废【张景修题云禅房闭深花锡杖生古藓秋山翡翠寒春水玻璃软无嫌墙太低但恐路不远何人坐长松令我思常偃 石公弼题云沿磴穿岚造竹扉一轩幽敞坐忘机池镵琼骨容清泚凭槛时看翡翠飞又云净界曾无一点尘风疏松竹响天真从来此意少人会只道林间无至人】
兴教院
在县南五里旧名遇明兴国治平三年改今额今废
清心院
在县西南四十里旧名法华忏院治平三年赐今额今废
光相院
在县东南六十里僧光相道场干德四年建咸平四年赐额今废
保真院
在县东一百三十里梁干化中建国朝治平三年赐额今废
仁济院
在县南一里小固山上今废
景德院
在县北三里望海尖山上今废
福寿院
在县东四十五里今废
尼院三
妙相院
在县东南一百三十里宣和中尼德基舍庵建建炎巡幸询高僧或以住持惠定对遂赐今额【石公孺为之记】
宝积院
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后唐时建国朝建炎四年赐今额
寿昌院
在县西北五十五里后废嘉定十五年重建十六年齐守硕请改为尼
赤城志卷第二十八
寺观门〔二〕
寺院〔二〕
黄岩
禅院三十有三
庆善寺
在县东南五十步旧名安宁晋永和二年建国朝绍兴三十一年改今额有二阁一奉太宗御书一号金光明又放生池在焉
瑞岩净土寺
在县西北四十五里唐景福初僧师彦建【或云唐大顺二年或又云文德初建】其山石皆紫色干宁二年赐名瑞岩僧怀玉智顗皆尝栖焉国朝祥符元年改今额干道中钱参政端礼家乞为香灯院赐名移忠昭庆后其孙丞相象祖还诸朝复今额【杨杰诗云岩谷连天岭杉松彻象山路从云外入人自海边还禅榻红尘断经窗白昼闲玉莲生有处香满翠微间 符大廉诗云流水元依涧孤云不恋山万绿机虑断一点净明还立雪人何在衔花鸟自闲群昏疑网破雄论落人间又云白莲开绿水佛子旧家山净境无南北尘心有去还林深天籁远风定水云闲何日逢征骑重来翠巘间【世荦按以上三诗复见宁海净土院】】
教忠崇报寺
在县西五十里东晋隆安二年建旧传有僧诵仁王经而甘露降遂名露山后以寇孙恩屯兵其处忽有飞石击之退遂改名灵石有隋智顗翻经台唐李义山著书堂又有飞来石或传自西北飘坠于此一钟颇巨云自海门浮至镌西度钟三字国朝绍兴初谢参政克家家乞为香灯院遂改今额【旧传昔有异人塑殿中佛像期以十旬启门僧怪之未及期而启忽有双鹤飞出视所塑纔二像珠髻荧然故寺旧名耀珠殿前有浮图二藏舍利及贝叶等书云】
鸿福寺
在县西八十里东晋永和中建旧有永和堂相传菩提引尊者所基至唐咸通中新之按五代石刻山有独峰望之若紫云覆顶芒采注射山若浮动故号浮山后有胡僧结庐诵经其动遂止国朝大中祥符四年赐额
香积寺
在县西南二十里晋元兴二年建国朝大中祥符元年赐额按苏仲昌殿记即古三童寺也
东禅护国院
在县东南二里唐咸通二年建国朝太平兴国五年重建
瑞相院
在县东南七里方山上唐大中六年建国朝治平三年赐额有辟支佛牙
正等院
在县南二十里唐干符五年建治平三年赐额旧有竹轩【吴亶诗云虚室潜心近竹开雪中无事共徘徊不须翠柏亭前见自有清风座上来林小未宜轻瘦节岁寒方可看高材支公适好诚何在岂谓香严击后雷 黄远诗云隐隐招提地幽轩无点埃惟栽紫竹种相伴白云堆疏影月移转清声风送来居常稀俗客贝叶此勤开 张景修诗云种竹纔添十数竿题诗已仅百余篇有时碎影摇金地尽日清风伴玉泉不与爱鱼人把钓肯教骑马客求鞭平生最喜此君子一洒何当听雨眠 左纬诗云山色重重锁碧萝更栽修竹在山阿老僧不识春头面但见阶前新笋多】
广化院
在县南二十五里吴赤乌中建国朝政和中斸地获大古镜背上有灵二字赐号曰灵治平三年改今额
善法院
在县南三十里大中祥符元年建仍赐额
证法院
在县西三十里旧在方山东唐大顺中守杜雄徙今地因名资福即僧稠木道场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按康定元年长吉忏堂记云堂立西南隅至祥符纪号之初募众广之观此则徙建岁月当在淳化之后祥符之前未详孰是】
慈德院
在县南五十里旧名善德唐中和二年建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善住院
在县西五十五里唐大和七年建国朝大中祥符元年赐额
崇福院
在县西六十里治平三年建仍赐额
净应院
在县东南六十里旧名感应晋天福八年建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金仙院
在县南六十里旧名仙岩唐天宝九年僧子鸿建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演教院
在县西六十里双鱼峰吴赤乌二年建仍赐额
广孝院
在县西南六十里吴赤乌中建国朝治平三年赐额
般若院
在县西七十里大中祥符元年建仍赐额
禅定院
在县南七十里旧名神禄禅师塔院晋天福七年建国朝大中祥符三年赐今额
惠众院
在县南七十里旧名灵泉开宝元年建治平元年改今额
祗园院
在县南七十里旧名瑞峰即神禄禅师道场晋天福中建吴越宝正六年改今额
法会院
在县东南七十五里旧名龙华吴越宝正三年建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崇国院
在县南七十里旧名普光晋咸和中建国朝景德中改今额
西安国院
在县西七十里唐清泰三年建国朝治平三年赐额
明觉院
在县南八十里旧名应龙唐大中二年建昔僧智顗尝飞锡于此所指处泉自石出号智者泉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吉祥院
在县东南八十里旧名应祥晋天福八年建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觉慈院
在县西南八十里唐大中五年建国朝大中祥符元年赐额
庆恩院
在县东南一百里旧名修福晋天福三年建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大明因院
在县东南一百里泉村旧名修福唐大中二年建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治平院
在县南一百二十里治平三年建仍赐额
天真院
在县东南二百里海中干德四年建仍赐额
悟空院
在县东南三百里海中东镇山上晋天福六年建国朝治平三年赐额【旧传有金钟一寨官胁而取之登舟人钟俱溺今水际时现金光云】
教院二十
兴善院
在县东南三里旧名瑞隆感应塔院本僧德韶建国朝大中祥符元年赐今额俗呼山奥寺宣和中毁于寇绍兴二十八年僧文巳廾新之其后令孙挺之以旱祷观音立应乃审天竺梵相建殿以奉之【彭殿撰椿年为之记汪内翰藻题云已怯惊潮渡还忧复岭登逢人多问数投宿只寻僧野饭农夫怪山行稚子能胡来剎得尔诸将解飞腾时闻虏入四明故云】
崇善院
在县东南八十里干德五年建太平兴国七年赐额兴善治平元年改今额并寺有巨麓曰紫高产异茶佛殿后有泉出岩窦人以煮药多验
威神院
在县南四十五里旧名灵湫唐干宁三年建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寺后崖壁峭立有瀑布及郑公台
国宁院
在县南二十里唐咸通三年建治平三年赐额内有元佑间题梁曰金门散吏杜盖祁公族也
小妙智院
在县西南一里内干德五年建仍赐额
天长院
在县南四里旧名无量寿塔院大中祥符元年赐今额
宝相院
在县东七里旧名归依唐干符中建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常乐院
在县东南二十里唐大中六年建国朝治平三年赐额
报恩院
在县北二十五里唐清泰三年建国朝嘉佑六年赐额
寿安院
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唐中和二年建国朝景德中赐额
普信院
在县南三十里治平三年建仍赐额
多福院
在县西三十里旧名兴福吴赤乌中建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安国院
在县东南五十里旧名圣水唐大中间建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慈云院
在县西五十里晋隆安二年建国朝大中祥符元年赐额
慧力院
在县南四十五里唐咸通三年建国朝治平三年赐额
流庆院
在县南五十里旧名塔院晋天福三年建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澄照院
在县东南七十里旧名龙潭天圣元年建治平三年改今额
资圣院
在县南八十里温岭旧名报国干德五年建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
显慈院
在县南一百里旧名报国唐大和七年建后改今额
资圣院
在县东南一百里旧名国兴唐元和元年建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额
律院二
普泽院
在县东三里隋开皇中建旧在新安庙南国朝治平三年赐额干道九年僧彦琚徙今地
胜果院
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治平三年建仍赐额前有小屿名金屏山
右二院嘉定十六年齐守硕请以禅为律
甲乙院三十有四
妙智院
在县东南三十里旧号灵感观音建隆元年僧南慧建初慧自蜀舆观音像至此少憩且舁行不动少顷彩云绚霞环匝纷拥且现其相焉阖境尊异遂留慧营殿其后如吉继主之有王羲之墨池内照庵涤虑轩【陆农师佃记云佛出西方不知几千万里其书之契理会道与中国圣人之言一又其神灵之寓光影着见若今峨眉天台感触之异非独中州之人闻而趋之虽西域其徒亦累译而至也与道家之说蓬莱方丈乃在烟海渺茫荒忽不考之外异矣黄岩远邑也以邻天台其俗无贵贱大抵乡佛虽屠羊履豨牛医马走浆奴酒保洴澼之家亦望佛剎辄式遇其象且拜也以故学佛之徒饰宫宇为庄严则吝者施财惰者输力伛者献涂眇者效准聋者与之磨砻而士木之工苍黈赭垩之饰殆无遗巧然其最佳曰妙智寺盖建隆中僧南慧之所造迨今百年继者非一而卒成者如吉也余闻之也夫所谓妙智者佛之所知是也疏观泛救无适而非真可得而不可求可知而不可授虽毋欲以与季不能也盖智难口传妙须心解如此今以名其寺如吉与其徒托而居之矣当知是也彶世之人舍是弗图而逐逐于外以事庄严则虽缔以金银络以珠玉譬犹蜃嘘成楼半出霄汉其彩五色终非实相如吉善住持置田数百亩延十方众以为无穷永久之赖邑人多之而余兄尝宰是邑言其善故与为记因附以所闻使刻诸石焉 赵抃题内照庵云山老榜庵名内照掩扉默坐徒观妙欲知毕竟事如何无量寿光踰两曜 岑象求题涤虑轩云圣人重洗心君子贵浴德清心是道场金仙有遗则人言我虑不须涤我谓几人能涤得以此息万缘以此消六贼君不见水观月观成道人尽向此门生妙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