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赤城志

帽尖山在县西七十里以其形如帽而锐故名
牛头山在县东二百八十里东北连宁海
碧潭山在县西北一十三里俗呼寿安山
鸣鹤山在县西二十里
西岑山在县东南六十里
寒石山在县西北七十里
十方山在县西八十里
三石山在县东一百二十里
白枫山在县东南一百二十五里
海门山在县东南一百二十六里濒海
堀门山在县东一百五十里海中按郡国志作崛门舆地志云山腹穹窿一穴透顶其中有声则风起水涌且主兵吴时已如此
大雄山在县东二百一十一里海中【旧传晋僧怀玉常伐木于此值风与浪合有光如练导至涌泉寺】
熨头扣山在县东二百一十一里海中西有屿民多居焉
石灶山在县东南七十里海中以有石若灶然故名
鹅鼻山在县东一百五十里海中以其状如鹅鼻吸水故名下有海涂捺为田
轻盈山在县东南一百六十里海中上有沪业者居焉
石佛山在县东南一百七十里海中以其状如佛故名
(山交)巉山在县东南一百八十里海中上多支子且有田及民庐
苍郭山在县东北二百一十一里海中以其西有苍郭村故名
小门山大门山在县东南一百里海中
寿昌山在县东一百五十里海中
莆门山在县东南一百五十七里海中
东麂山在县东一百五十七里海中
西麂山在县东一百六十二里海中
主山在县东南一百七十里海中上多民居
鹿头山在县东南一百八十里海中
虎头山在县东北二百六里海中
泽青山在县东南二百一十九里海中
柽澳山在县东北二百八十里海中
伯达山在县东北二百八十里海中
屿山在县东北二百八十里海中
泽山在县东北二百八十里海中
云峰有二上峰在县西南五里下峰在县西南一十九里
三峰在县东一十五里或云三峰旁有岭亦以是名
中峰在县东六十九里按安仁院记有东接中岳之语
惠峰在县南二十里
灵峰在县东南五十里
双岩在县南一十五里峭峻并峙为江南诸山之冠州治对焉
石船岩在县西一里城山岭以其若船状故名中有小穴旧传白鹰常栖其上
百丈岩在县东北三里法安院侧上有龙湫雨骤则双瀑交垂如玉帘之状章守得象诗所谓千寻练挂双流瀑是也
伎石岩在县南一十里岩尖有巨石横其上着岩仅尺许众举之莫能动
圣岩在县南二十里钱柱山险绝旧传有神跃马于此故名至今有马蹄痕又名马蹄岩
白岩在县南二十四里孤绝秀异林木鳞次以其皆白石故名上有龙湫水如白练云
象鼻岩在县西三十五里以其状似之故名下枕深潭
云岩在县东四十五里以白云常蔽其上故名
狮子岩在县东五十里下里墺口呀然欲躩两足垂前状如狮子踞地故名
猪头岩在县西十里
松岩在县西南一十五里
罗汉岩在县西二十五里
石岩在县东南三十五里
白马隐身岩在县东三十五里
宝藏岩在县西四十五里
桐岩在县东五十里接宁海
禅师岩在县西五十五里
乌岩在县东七十里
仙岩在县东一百二十里
彭公屿在县东一十里【古谣云彭公屿沙涨出宰相破石湖水穿出状元破石湖在县西日山北年沙涨谢钱二公果相继入相今湖水亦渐穿矣】
樊续屿在县东南七里【见临海记详见冢墓门】
新罗屿在县东南三十里昔有新罗贾人舣舟于此故名
腾屿在县东北六十里南有溪清泚出巨蟹焉
屿在县东一十五里
严屿在县东一百二十里
独屿在县东南一百三十五里
行屿在县东一百四十六里海中
马屿在县东一百七十里
城山岭在县西三里以筑城其上故名【世荦按原本作西南】
马岭在县南五里旧传有马氏者凿山为之故名
石姥岭在县西北三十里石有神灵人祭之以祈田蚕凡经从者亦拜焉
新岭在县南三十五里入自大左墺至岭脊分临海黄岩界凡三上三下云
后岭在县北四里
蔡岭在县东八里
平岭在县南一十里
护郭岭在县西南一十里
开浦岭在县西一十七里
八迭岭在县西二十三里
长石岭在县南二十五里
小岭在县西二十五里
大岭在县西三十里
朱沙岭在县东三十里
拗岭在县南三十里
孝慕岭在县南三十里
磨石岭在县西三十五里
大左岭在县南四十里
七孺岭在县西四十里【详见乡里门】
小石岭在县西四十七里
五谨岭在县西北五十里下乃大石墺云
常风岭在县西五十里
长田岭在县南五十里
象坎岭在县西五十五里
天门岭在县西六十里
狼坑岭在县东六十里
宁和岭在县东六十里
童峙岭在县东九十里
龙墺岭在县东南九十里
金溪岭在县东北九十里
二岭在县东南一百五十里
城门岭在县东南一百五十里
芙蓉洞一名石鼓洞在县东一百四十里隆恩寺后洞有二形如石鼓大小相连大可方三丈小仅三之二俗传多怪物其西相距三四里有巨石高十数丈屹立山巅号石柱下亦有石室方二丈(王灵)珑上通俗呼为穿岩云
太平岩洞在县西三十五里因乡得名异峰谽岈上常有云气其旁林木蔽映泉瀑飞垂有石室石枕石床石杵之类
常风洞在县西四十里中极幽邃旧有石栏护之宣和中亦尝驻兵于此
招贤洞在县西六十里因寺得名宣和寇难朝廷遣将锄击以其地据险而守焉
平岩洞在县东八十里旧传仙人所栖有石门石窗石井石床鼎灶之属
金仙洞在县东一百五十里以其下有寺曰金仙故名一又名雉溪洞僻绝萦远盖瞿昙之所家云
石莲洞在县东一百七十里口径六尺深不可入每亭户煎煮土人采捕皆聚其旁焉其下则海涂
金鸡石在皇华亭下濒江根有两足巨潮冲突不动即皇华真人上升处石间有泓水极清与报恩寺前龙井通昔有人浮梗井中自石而出
飞霞石在盖竹山旧传仙人上升于此石迭三层牧孺戏其上以手转之不坠
迭石在县南九里高下罗生如甃迭然
虾(虫麻)石在县东南五十里江侧
石塘在县西三十五里盖以岩穴状如塘故名其上山泉飞注于此
石柱在县东三十里上沙
石仓在县东三十六渡之第四渡
石牛在县东四十里下管洋
赤城志卷第二十
 山水门〔二〕
  山〔二〕
   黄岩
委羽山在县南五里俗号俱依山东北有洞世传仙人刘奉林于此控鹤轻举尝坠翮焉故以为名按登真隐诀真诰皆云委羽山天下第二洞号大有空明之天又十大洞记委羽山大有空明洞在黄岩县南数里即大有真人之所治焉【一云青童君主之】又云笈七签载司马季主携其子女隐兹山鲍叔阳段季正亦于此得解化之道则其为仙窟旧矣地所产石无大小百碎皆方正有棱以煮汤可愈疾其前有道院【上蔡谢伋记云台州黄岩县西五里有山冈阜连属草木茂密其洞曰委羽父老相传数十年前常有青衣童子戏洞口居人以滓秽溷之童因忽不见绍兴中有石城使君李侯端民令斯邑暇日劝课农桑至其处始择道士董大方主之稍给香火瓜华之用大方以符水治疾病辄即愈邑人重之以是二十年间堂殿门庑高明靓净库厨湢浴具体而有始变荆榛为胜地按大洞记瓯粤之间大海之涯地产方石真人刘奉林所居也奉林嵩高逸士避周季世栖焉控鹤轻举坠一大翮人名其山曰委羽伋寓居三童山钟鼓相闻尝一再至及守缙云大方遣书求文记其事复曰我本山林人主郡非其好也盍俟归及使浙右又以书来曰公又渡浙而西矣归其宁可以日月冀哉且洪农寓公重道相悦欲成兹事许列衔石上矣敢固以请乃序而为之铭铭曰昔有仙人卯金刃鸡犬同升记阡陌九皋声闻至今存上天下天曾委翮仙人一去几千载阅世真同驹过隙长官好事经李侯大洞主人亲推择穹窿堂殿复一新照映林峦非夙昔寓公耆德上清都岂有他扬毕兹石碧落侍郎宁复来叶令飞凫尘几隔太乙青藜倘可寻去共研朱点周易 杜光庭诗云窅然灵岫五云深落翮标名振古今芝朮迎风香馥馥松柽蔽日影森森从师只拟寻司马访道终期谒奉林欲问空明奇胜处地藏方石恰如金 左纬诗云委羽不知何处是倩人扶上木兰桡欲寻去路花梢密争认行云酒浪摇流水忽随山脚转洞天疑把杖头挑逡巡不觉东风晚殆有仙人弄玉箫 王十朋诗云山软翠日开屏羽客逍遥此闭扃早起留云闲放鹤夜来伴月静看经岩前方石有多好灶里丹砂且是灵应有赤城鸾凤过一声长啸入青冥】
王城山在县南七十五里石累迭如城本名方城山王羲之游四郡记云临海南界有方城山绝巘壁立越王失国尝保此山天宝六年改今名俗又呼方岩中有渔翁岩石柱峰仙人濯足滩鸡母石石棋盘平霞嶂露台石仙棺岩牛脊陇水帘谷至平旷处可百余亩有力者垦之号仙人田
五龙山在县东南一百里东连大闾山临海记云五龙山脊有石耸立大可百围上有丛木如妇人危坐俗号消夫人父老云昔人渔于海滨不返其妻携七子登此山望焉感而成石下有石人七躯盖其子也今人或曰石夫人山或曰消山盖石夫人在其巅消山在其足其实一山尔又按舆地志消山南下有消夫人寰宇记临海县消山北湖阴萧御史庙有石孤耸如妇人状则御史庙与石夫人不远矣然则二书谓消山消湖而今或谓萧山萧湖不亦误欤
黄岩山在县西一百二十里一名仙石山有路可通郡今废按临海记山上有石驿三面壁立俗传仙人王方平居焉号王公客堂南有石步廊又云山顶有黄石故名
东镇山在县东二百四十里临海记云洋山东百里有东镇大山去岸二百七十里生昆布海藻甲香矾等物又有金漆木用涂器物与黄金不殊永昌元年州司马孟诜以闻中有四墺极险峻山上望海中突出一石舟之往高丽者必视以为准焉
永宁山在县东五里旧志云因古县而名岩壁峻峙四望皆方正故俗号方山旧传僧怀玉于此飞锡落临海任氏家山下有亭夹岸梅花相续十数里不绝
三童山在县西南一十七里旧志云山有三峰各高十余丈远望似童子香积寺记云昔有三童子出没其侧迹之皆化为石故以名山按寰宇记云山在临海今实黄岩也
灵石山在县西五十里与乌岩接以甘露降名甘露山按临海记云山上有寺当孙恩叛毁木为船石从空自坠贼以伤去故号灵石或云此石自西北飞至故名
三嶒山在县西六十里初至下嶒则两山夹一水而入其胜处号云庄风磴俗传仙人奕棋其上至今苔藓不侵次至中嶒二里许两石蹲踞号石门其前巨溪汹激中石柱屹立人谓有龙蟠焉绍兴间一夕大风雨龙见石忽摧折今所余犹数十丈又四里即上嶒有洞空阔尤胜大率三嶒之势高下皆可观而田畴实少居人以造楮为业云
岱石山在县西南一十七里西北角有巨石挺立类人形俗呼为石大人又有一石横前如柜号石柜山今其村号石柜村又号岱石村
鸡笼山在县南二十五里俗传星月晦冥则光彩烛天一日天阴忽晶彩昼见视之则金宝满山竞往取之辄皆灭没故老呼为许公藏
丹崖山在县南四十五里岩石俱赤有金银星焉世传仙人炼丹于此故名有池深可尺余群乌浴其上俗名老鸦井或又曰炼丹井
屏山在县南八十里其东西二石耸立如屏故云东屏挺立无倚有古藤缠络之冬寒不凋西屏因风雨仆为二矣
盘山在县西南四十里【王詹事十朋诗云一岭迢迢十里赊行人半日踏烟霞青山遮莫盘千匝归梦何曾不到家】
乌岩山在县西四十里以中多乌石故名相传其巅有庙云
鸣山在县西二十里旁有龙湫每遇旱致祷必闻飘风骤雨之声
白塔山在县南四十五里旧传上有石塔遇晦则光采旁烛土人怪而撤之
利墟山在县西北五十里其水出利墟浦南入永宁江
阻浪山在县东南五十里其阴距海浪入时藉以为阻故名
夏乌山在县西六十里按旧经山之神名乌人至此称乌字辄为蛇虺所啮旧有龙湫在山腰
于浦镇岩山在县东南六十里中多奇怪有二石壁高广四丈颜真卿姓名刻焉
浮山在县西六十里特起田间四无联属俗传一夕风雨浮至故名
楼山在县南六十里以其巅岩石突起状如楼阁故名
楼崎山在县南七十里极雄峙海舶视为向背下有石米通明如雪相传有异人尝饮啄焉
岩山在县东南七十里以其巅有石如故名下有井泉常白色
狮子山在县东南八十里上有石庵方广五丈高三丈五尺修炼者尝居之旁有道士岩
叶茶寮山在县南八十里昔有隐者于履居之号药林尝开山得楛矢焉
紫高山在县南八十里土膏泉冽中产茶甚奇
峤岭山在县南九十里俗称温岭有东西两峰东大西小故有大小岭之名与乐清分界
西山在县南九十里旧名西原与峤山相望世传仙人炼丹之地绝顶有池尚存【访赵公戴诗云西原仙境即西山流水桃花隔世间自笑重来湖海客红尘惹到白云关】
松门山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按王羲之游四郡记云永宁县界海中有松门鸟山屿上皆生松故名
龙鸣山在县南一百二十里上龙湫旧传有龙鸣其上故名
积谷山在县东南二百五十里上锐下阔如积谷场圃状故名或云则谷者误
尘山在县西南三百里以山多尘(土盍)故名永宁江源出于此
马鞍山在县东北五里以其势奔迸脊如马鞍故名
鸡鸣山在县南六十里旧传有天鸡鸣其上故名
金山在县南七十里上锐下阔宛若金字【王侍郎居安筑堂面之号金山堂】
跘踝山在县东南七十里形如趺坐又名披云山
柔极山在县西南七十里一云牛极
唐门山在县北五里中有将军岩甚巨
净土山在县东北一十五里东接临海杜岐山
望鱼山在县西北一十五里
樟槿山在县西北二十里
三女山在县东南三百里海中有二石如松状号石松潮平则没舟行必避之世传为如来出世山距东镇一港云
盘马山在县东南九十里海中以其形四断盘旋如马故云
赏头山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海中下有石阔寻文窦而得泉居人皆汲之
悟空山在县东南三百里海中以悟空寺在焉故名
岩头山在县东七十里海中
寿门山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海中
赤礁山在县东南二百里海中
饭閟山在县东南三百里海中
九峰山在县东南三里中有庵焉庵前九峰环立下至溪则无所见人指之为胜地今庵不存【左纬诗云入山须判宿不宿漫区区泉脉寻还有兰香嗅却无杉高方见直石怪不成粗若到三潭顶归时路更迂】
白峰在县东南三十五里
灵岩在县北一十里又名鹫峰后有飞瀑垂崖而下石根插水潴为一潭樵人续藤系石测之无极庆元四年令常浚孙亭其上曰擘翠又一石洞在嵚崎间号天风门又名小空明【左纬诗有怪岩摩足力空谷荅人声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