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嘉定赤城志
嘉定赤城志
玉溪院 三百六十二亩 四十六亩 一千七百亩
丹邱院 一百五十亩 四十亩 二百七十六亩
多宝院 一百七十六亩 四十八亩 一百三十六亩
集福院 一百一十二亩 二百亩 三千亩
兴教院 二百四十一亩 四百三十七亩 九百三十七亩
崇福院 二百八十九亩 无 一千二百亩
吉祥院 八十四亩 五十一亩 五百一十三亩
慈云院 一百九亩 无 一千二百五亩
妙相寺 一百二十亩 五十亩 无
福兴院 五亩 无 五十二亩
广修院 无 四十五亩 无
明智院 一百四十亩 七十亩 九十亩
大智院 三十亩 五十一亩 无
瑞相院 一百二十亩 一十亩 六十五亩
求福院 一百六十三亩 无 一千二百亩
普福院 七十五亩 九亩 一千亩
明恩院 十六亩 二十亩 无
保宁院 一百三十二亩 二十五亩 九十五亩
大宁院 三亩 八亩 二十亩
福圣院 一百一十二亩 三十三亩 二十一亩
明因院 二百一亩 二百二十五亩 一百九十亩
安住院 二百四十二亩 一百九十亩 无
护法院 三十三亩 一亩 无
天真院 六十一亩 八亩 五亩
宫观
州
天庆观 八百三十七亩 五百九十丈 三十四亩
栖霞宫 四百六十九亩 一百一十五亩又基二百四十七丈 四百五十亩
临海县
栖真观 一百九亩 九亩 一千亩
丹山观 一十三亩 二亩 四十七亩
黄岩县
定光观 二百四十四亩 二十二亩 四十三亩
天台县
崇道观 一千六百一十八亩 无 一千三百四十五亩
福圣观 九百七十四亩 四百九十一亩 一千六百九十五亩
昌寿观 【附崇道观】
洞天宫 九百三亩 四十四亩 一千一百六十亩
元明宫 三百四十七亩 七十四亩 四百一十亩
昭庆院 八百三十二亩 一百七十八亩 六百六十九亩
法轮院 一十五亩 二亩 二十亩
妙乐院 一百二十四亩 一十三亩 六十八亩
法莲院 七十亩 三十亩 四百二十一亩
圣寿院 二十五亩 五亩 六十亩
僊居县
纯熙观 六百四十一亩 二百七十五亩 一百一十一亩
隐真宫 五十二亩 二十亩 无
凝真宫 一千一百六十九亩 一千二百七十六亩 一千八百五十八亩
宁海县
天庆观 二百八十亩 一百七亩 八十亩
赤城志卷第十五
版籍门三
户口
古者献民数于王王拜受之重邦本也譬如草木风霆雨露之滋长岂不日蕃月盛也哉按地志诸书晋不满二万户至唐武德始及八万三千八百六十自是至干宁末又蹙耗矣盖遭世乱离且刳于兵其变故可胜道哉宋兴天下平积而至熙丰间户口浸衍咸可考见而余不复着独断自大观之己丑迄于嘉定之壬午昔之为户者二十四万三千而今则二十六万六千矣昔之为口者四十八万九千而今则五十四万八千矣僧道离于民者也略附见之亦以验其消长云
大观三年以来 嘉定十五年
五县总数
主客户 二十四万三千五百六户 二十六万六千一十四户
人丁 主客户二十四万三千二百四丁 主客户三十一万八千二百一十九丁
幼丁【废疾】 主客户二十四万六千六百四十人 主客户二十二万九千九百九十人
临海县
主户 五万一千八百四十户 五万四千一百六十七户
客户 一万八千七百八十六户 一万九千八百三十户
人丁 主户五万八千七百六十七丁 主户六万九千四百八十六丁
客户一万一千七百六十三丁 客户二万一百六十四丁
幼丁【废疾】 主户五万七千五十一人 主户五万一千九百一十七人
客户一万四千二百二十二人 客户一万四千一百七十七人
黄岩县
主户 四万六千四百七十六户 四万九千二百一十三户
客户 一万六千八百四十二户 一万九千六百八十五户
人丁 主户五万二千六百八十五丁 主户六万八千三百一十五丁
客户一万五百四十六丁 客户九千九百八十五丁
幼丁【废疾】 主户五万一千一百四十九人 主户四万八千八百六十一人
客户一万二千七百五十人 客户一万三千五百八十二人
天台县
主户 三万三百五十八户 三万一千五百九十户
客户 一万一千一十三户 一万二千二百五十一户
人丁 主户三万四千四百四十九丁 主户四万四千二百四十丁
客户六千八百九十五丁 客户六千三百五十七七丁
幼丁【废疾】 主户三万三千四百四十四人 主户三万四百三十六人
客户八千三百三十六人 客户八千三百一十四人
僊居县
主户 二万六千八百一十四户 二万七千九百一十户
客户 九千七百一十七户 一万八百五十户
人丁 主户三万三百九十六丁 主户三万五百一十丁
客户六千八十四丁 客户五千七百一十一丁
幼丁【废疾】 主户二万九千五百九人 主户二万七千二百五十四人
客户七千三百五十五人 客户七千四百二十人
宁海县
主户 二万三千二百三十九户 二万一千八百四十户
客户 八千四百二十一户 一万三千六百七十八户
人丁 主户二万六千三百四十六丁 主户四万二千八百六十七丁
客户五千二百七十三丁 客户二万五百八十四丁
幼丁【废疾】 主户二万五千五百七十三人 主户一万九千二人
客户六千三百七十四人 客户九千一百二十七人
僧道
五县总数
僧一千九百三十二人 尼三百二十人 道一百二十四人
临海县
僧六百二十人 尼一百四十九人 道三十人
黄岩县
僧五百七十九人 尼一百四十三人 道九人
天台县
僧三百五十八人 尼无 道五十七人
僊居县
僧一百四十五人 尼二十八人 道二十五人
宁海县
僧二百三十人 尼无
赤城志卷第十六
财赋门
赋自一孔以上皆民力也力不可穷而又义不可废嘉其义而宽其力则上之责焉国初制赋最平与天下更始自钱氏纳土疏烦涤苛毕公士元遂乞用旧籍以辑新民民赖之安矣自熙宁变法至建炎用兵洪焰所焮供亿无艺民则不竞而上亦莫之支焉盖自近世和戎始时有蠲弛而宿窠痼额固未易以骤轻之也民输州县州县输朝廷今输朝廷者既不轻则输州县者亦安得而省耶而况输朝廷之外群用百出又不可不讲也以故昔号羡余今称寡匮余遂稽其所出之数且备载之使来者有考焉
上供
紬二千五百三十五匹【以诸县第一等户资钱家活钱起纳夏税和买内科折起发纳左藏库】
绢一万一千一百一十二匹【以诸县第二等第三等户资钱家活钱起纳夏税和买内起发上件纳左藏库余绢桩支本州岛官兵衣赐等用】
折绢钱一万一千四百三十四匹为钱四万五千七百三十六贯文【以诸县第四止末等户资钱起纳夏税等钱内起发旧例全发本色嘉定十三年正月准转运司备准都省札子据户部申窃见左藏库岁币之绢停积已久恐致陈腐欲权将一年折纳一半价钱每匹折官会四贯文是年本州岛起发一半绢钱计上件自后每年准户部牒照嘉定十三年例起发纳左藏库】
绵二万八千九百一十四两一钱【以诸县第一等户资钱科折纳左藏库】
折帛钱二十二万六千九百九十八贯二十八文【以诸县第一止第四等户资钱起纳夏税和买内科折一半起发祖额二十四万二千二百三十九贯四百文除积年减豁及开禧元年奉御笔永除人户身丁计减钱一万五千二百四十一贯三百七十二文外今计上件纳左藏库】
经总制钱一十五万六千五十四贯三百四十四文【以本州岛与诸县酒税及二税分拨头合并牙契等钱起发下项窠名祖额二十万六千二百三十六贯一百七十六文干道四年沈运使□行部住催诸县二税畸零计无收经总制钱九千七百八十二贯四百五十二文淳熙六年转运司奉旨住罢临海章安税场计无收经总制钱二百贯六百五十八文九年朱提举熹行部将人户身丁税绢照建炎三年指挥减半计无收经总制钱五千二百六十七贯八百七十三文十六年颜尚书度奏言经总制钱立额太重乞减钱二万贯文并开禧元年御笔永除人户身丁计无收经总制钱一万四千九百三十贯八百四十九文通减放钱五万一百八十一贯八百三十二文外实发上件内一万九千五百贯文全会拨充降本钱纳丰储仓和籴场其余一十三万六千五十四贯三百四十四文银会中半纳左藏库】
经制钱七万二千九百五十三贯三百七十二文
总制钱六万八千三百九贯四十文
无额钱一千七百五十八贯四百七十文
添收头子钱六千一百六十贯五十七文
增收勘合钱九百二十五贯八百六十文
州用一半牙契钱二千八百九十七贯六百文
买银收回头子钱三千四十九贯九百四十五文
上供钱七千六十七贯文【以诸县二税等钱起发半钱收买银子半会纳左藏库】
籴本钱九万贯文【以诸县二税等钱起发祖额一十万贯文淳熙十六年颜尚书度奏陈诸州军籴本钱立额太重乞行减豁内本州岛减一万贯实发上件每月七千五百贯文遇闰月年分增发六百贯文纳左藏库】
坊场正名钱一万五千贯文【祖额三万贯文绍兴间曹侍郎□奏陈于内拨一万五千贯发纳内库外余钱以十分为率七分作宽剩起解三分充州用后因坊场税铺废阙收趁不及虽曰管催近二千贯不无拖欠而每岁所发内库上件官钱未之有减庆元间叶守籈措置于酒税务大田场每日收到钱内各拨五贯文并于中津桥每日开桥钱内椿拨三之一添(□奏)起解亦秖及七千余贯不能及额也】
七分宽剩钱一万三千三百四十二贯二百七十二文【以正名钱拨充旧发上件后因坊场税铺废阙无所从出干道六年四月准户部符令本州岛据见干当实数起解至今四十余年实无可催累蒙都督委官核实除豁别无起发】
坊场五分净利钱一千五百八十七贯一百二十四文【祖额管一万四千六百二十五贯四百二十文先因坊场税铺废阙绍兴间有旨不问着价多少并行给卖仍与免纳增收五分净利钱及干道六年四月准户部符令本州岛据见干酒坊实催钱数起解嘉泰二年九月临海县准提举司备御史台牒据进士民庶邬开等状诉州县折纳行下本州岛县住催即无窠名本州岛惧违朝廷比较遂自嘉泰三年以后那拨州库官会一千贯径赴左藏库抵纳后有复兴坊场实管催钱五百八十七贯一百二十四文通发上件余钱一万三千三十八贯二百九十六文即系虚额每年申省部除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