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淳毗陵志

承福禅寺在县西七十里梁天监中建后废 国朝淳熙中重建
法性禅院在县北五十里梁普通二年建名白塔一云唐干元初建名圣像光启二年改今额
显忠彰孝禅院在县东北四十里名隐仁建炎三年郭枢密三益请为坟剎改赐今额
崇报禅寺在县东南四十五里嘉泰中袁参政说友请为坟剎今额
清修禅院在县东南九十步比丘尼普达建
重修毗陵志卷第二十六
 陵墓
怀士会于九京之地敬仲舒于下马之陵思其人也昔贤墟垄在毗陵者不一若周之泰伯吴之季子则尤表表焉至今樵夫牧孺过者必敬彼乌知其人已去之千载耶况表碣岿然圣人之笔犹在然则是邦丘墓之可纪者讵容略而不书
  晋陵
   吴
公子札墓在县北七十里通典注晋陵申浦有季子墓 【详见祠庙】
   晋
曹将军横墓在横山冲虚观后曩因乱离盗发冢圹令潘洞得巨砖有咸康八年右将军散骑常侍字 【详见山水】
刘刺史繇墓在县北江滨水经云尝为扬州刺史
   唐
吴刺史丹墓在仁和卿北原按长庆集刺史字真存阶至中大夫终饶州刺史铭曰汉中大夫东方曼倩夏侯湛高之作庙貌赞中大夫真存先生白乐天知之作神道铭呜呼二大夫异代而同符其皆达者乎
   国朝
郡守李国博余庆墓在横山葬后二十三年为至和元年王金陵铭其墓沈括笔谈谓公强政疾恶墓土可以疗疟
胡文恭宿墓在万安乡隆亭欧阳公为墓志铭
邹忠公浩墓在德泽卿林庄崇宁归自岭表政和初卒葬此嘉定间胡守卫命赵教授綝即坟筑庵给公田赡祠事叶水心适为记嗣是郡与学校岁遣祭淳佑八年春李守迪偕里寓郡僚修谒墓礼云
蔡阁学戡墓在新塘乡壶公山
张侍郎涛墓在新塘乡许墓
  武进
   汉
蔡伯喈墓在尚宜乡互村大冢岿然按本传邕尝在吴中积二十年意殁后来葬此尔
   齐
泰安陵在彭山南齐高帝所葬按南齐书高帝纪云建安四年窆武进泰安陵即其地也今隶丹阳县境在武进之西
   国朝
钱兵部治墓在遵教乡北原里欧阳文忠公为墓表文王金陵铭永安县太君蒋氏云宜兴人此其配也
王逢原合墓在 【怀德南德】 薛村王金陵为墓表
张参政守墓在怀德南乡黄林
霍侍郎端友墓在怀德南乡千墩孙鸿庆为志
丁正言骘墓在广化门外一里
薛枢使极墓在滆湖西
  无锡
   周
泰伯墓在梅李乡冢高一丈四尺周三十五步皇览云泰伯冢在会稽吴城梅李墟刘昭云县东皇山有泰伯冢南徐记云晋殷帅为晋陵太守尝表其墓复一户护守云
   吴
荆州刺史顾容墓在县南十八里冢高一丈八尺周百二十步人呼为顾墓今县郭有顾墓巷
   宋
新建侯王华墓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冢高一丈八尺周百二十步本传云字子陵琅邪临沂人大保弘从祖弟卒于元嘉四年
王中令僧达墓在胶山南岭下路北冢高一丈六尺周二百步本传云孝武帝时为右仆射累迁中书令终义兴太守
萧侍郎墓在胶山寺门又云寺即旧宅
   齐
王光禄琨墓在县北二十五里冢高一丈八尺周百十二步九域志云光禄大夫琅邪王琨墓在无锡 【详见守长】
   唐
滕刺史迈墓在新桥门外半里荒 【莽间】 有二石兽刻云唐尚书刑部郎官睦州刺史滕公之墓按苏文忠志滕达道墓云十一代祖令琛为唐国子司业生太慱翼翼生赠户部侍郎抗抗生礼部侍郎盖盖生户部尚书(王向)(王向)生太中大夫睦州刺史即达道六世祖也
   国朝
秦龙学墓在慧山其长子湛倅常日迁葬后产紫藤一本围盈尺缠错古松状如偃或以为醉卧藤下词谶云
秦少章觏墓在大坏山
张循王俊墓在青山弯 【详见观寺门】
孟郡王忠厚墓在惠山西北
唐郎中作求墓在开化乡象山先是访婺女许史君德之语曰明年永别知我莫若君愿识吾墓卒如其言
尤尚书袤墓在孔山
冯 卿多福墓在开元乡石步
蒋侍郎重珍墓在湖埭
  宜兴
   汉
袁府君玘墓在君山 【详见山水】
蒋云阳乡侯默墓在竹山唐秘书少监齐光乂为墓碑裔孙监察御史晁复立石道傍
蒋函亭乡侯澄墓在都山南唐天宝十五载给事中蒋涣撰湖东枝墓茔志云默十八代孙绘以上皆葬此山挺以下多葬洛阳曰从吴者存乎旧归洛者不悉乎本
许太尉(有彧)墓在周渎西(有彧)尝历司农洪氏隶纂有司农刘夫人碑谓其配也
许氏先墓在函亭乡潘墅冢甚高广有石刻云许氏先君墓表
   晋
周将军处墓在荆溪英烈庙侧唐权德舆题其墓云壮志清风在荒城白日愁幽泉那复晓乔木不知秋
   陈
蒋湘阴侯 政墓在白塔村函亭裔孙仕为散骑常侍安远将军
   唐
高丞相智周墓在葛墟村 【详见历代人物】
卫将军逖墓在许墅临大溪 【详见祠庙】
   国朝
郡守陈密学襄墓在箬山去郡后卒葬此孙莘老志其墓邦人德之州县岁时遣祭淳佑八年李守迪为文属令丞修上冢礼云
贺通判铸墓在筱岭字方回号鉴湖居士尝造石塔刻所作铭今在墓傍
蒋枢密之奇墓在沧浦
胡枢密松年墓在默林
孙尚书觌墓在龟潭
余舍人中墓在杏花村龙潭山前
汪内翰藻墓在杨蔡
墓容尚书彦逢墓在筱岭
庄待制徽墓在蒿山
郭枢密三益墓在横涧
沈尚书积中墓在西坑
苏待制峤墓在芙蓉山
董待制弅墓在 山
成开府闵墓在横涧
王枢密渊墓在紫云罗汉山
蒋丞相芾墓在孙墓
单大谏时墓在大芦
周参政葵墓在默林
王太尉琪墓在筱岭
王侍郎居正墓在金竹坞
傅待制楫墓在祝陵 【详见观寺门】
袁参政说友墓在青坞
胡忠献世将墓在横山
刘侍郎应起墓在台庄
重修毗陵志卷第二十七
 古迹
泝桐江而想子陵泛赤壁而怀公瑾地以人胜自昔固然郡介吴门朱方人物风流遗迹如昨六朝盖多焉备载不遗亦历览周游之一助
  州
毗陵地在天禧桥南旧传地方丈余盛雪不积岂一郡温厚之气所聚欤或云在丁氏园
卧冰池一在郡城太平桥南一在武进县滆湖西曰孝感渎旧以为王祥卧冰得鱼之所又宅在尚宜乡为母舍建道观按本传祥琅邪人汉末扶母携弟览避乱庐江三十年至晋拜太保未尝至毗陵但其孙俊尝封永世侯永世县尝属毗陵览孙导显于江左子孙往往居此追慕祖德故以卧冰名池孝感名渎尔
东山亭在荆溪对河大历中独孤及守建正元八年韦守夏卿为记略云有唐良二千石独孤公之莅是邦人安俗阜有仁知山水之乐于传舍东得胜地筑亭号东山今废 【记见词翰门】
天庆观画龙在寥阳殿壁题曰姑苏道士李怀仁笔世传怀仁酒豪尝呼龙松江上狎而观之以此画入神品一日大醉睨殿壁索墨汁数斗曳帚裂袂号呼奋掷双龙立就观者辟易惧将攫焉胡苍梧有诗 【见词翰门】
太平寺画水在弥陀殿壁郡人徐友画清济贯河一笔起西北隅萦绕数十丈却立缔视疑若飞涛之腾涌杨诚齐有诗 【见词翰门】
独孤公桧有三皆其手植距几五百载人比之甘棠一在郡后圃一在古紫虚宫旧址今为丁氏球川亭一在忠佑庙尤为郁茂
  晋陵
九里在县西北青山门外宋明帝时孔觊自会稽谋逆遣贼将孙昙瓘顿军干此命齐高帝率军东讨与张永等对垒结营摧破贼栅昙瓘败走
小井 【见山水】
离宫隋大业十三年敕郡通守路道德集十郡兵匠数万人于郡东南创宫苑周围十二里有凉殿四一曰圆基二曰结绮三飞宇四漏景环以清流荫以佳木又仿洛阳西苑环十有六宫于夏池左曰丽光流英紫芝凝华景瑶浮彩舒芳懿乐右曰采璧椒房明霞朱明翼仙翠微层城千金回廊复阁飞觞激水工技精巧丹碧绚丽未及临幸寻以盗起莽为丘虚今夏城遗迹隐然尚存
古城二并在县东北二里一方一圆东西对峙或云虎城亦云鼓城
郭坡在县北三十里晋郭璞葬母于暨阳去水百步或以濒流告璞曰即为陆矣其后沙涨环墓数十里悉成桑田暨阳今属江阴与县接境
胥城在县东南二十里四蕃志云子胥所筑
茶山路在县西南广化门外唐湖常二守会阳羡造茶修贡繇此往返故名
淹城在县东南二十里与武进接界越绝云吴地有淹君城是已其城三重周广十五里壕堑深阔旧传水涸斸得朽木可宿火近岁尚有之或云古毘陵城
韩城在县北德泽乡四围方正南有阙门北近诸庙皆谓韩王旧传五季乱离尝筑城堡卫乡里
  武进
兰陵城在县北八十里千秋乡万岁镇西南齐四世祖淮阴令萧整侨居之地按万岁寺旧有伪吴天祚中石刻云寺西去萧梁帝祖宅三十里东城村初名皇基更曰皇业寺后百七十五步即其城也
东城天子路在县北万岁镇西或谓秦皇所游或云孙氏旧迹宋明帝时讹言天子出及齐高帝受禅盖尝居此言乃验
傅落城祥符经云傅落按丹阳记季子北庙在城西
大姑城小姑城潘令经云在县西南六十里
禄城在县北五十里
(酉寿)城潘令经云在县北三十里
青城在县西北六十里万岁镇南有圆坛高丈余广十亩西有方坛高不盈尺广七八丈旧传为圆丘方泽又有东郭门今酒务东巷南有两石龟莫详所自
金牛台在县西三十五里连奔牛镇舆地志云汉时有金牛出山东石池到曲阿人栅断其道牛因骤奔故名又四蕃志云万策湖中有铜牛人逐之上东山入土掘走至此栅今栅口及堰皆以此号宋元嘉末竟陵王诞遣参军刘季之与顾彬之败元凶劭将华钦等于曲阿之奔牛塘泰始二年建威将军沈怀明东讨孔觊至奔牛大破之齐高帝尝与萧顺之共登金牛台见枯(骨咨)横道曰文王以来几年矣当复有掩此者乎言之凛然动色
庱亭在县西五十里与丹阳分界韵书注吴中亭名孙权射虎伤马地晋顾众与兰陵太守季闳于此拒守逆击贼将张健卒平之
灵石在县南占石村古祠前形如柱微露于地旧传有取之者风霆大震遂止或云詹石二姓卜居讹为此名
  无锡
太伯城在县东南四十里吴越春秋云太伯当之末恐中国使至兵及其竟筑城周三里二百步外郭三百余里在吴西北隅至王僚二十三君皆都此寰宇记云城去县四十里高三丈吴地记云吴筑城梅李平墟城内有宅旧址及井犹存或名吴城
阖闾城在县西四十五里越绝云伍员取利浦黄渎土筑此城吴地记云周敬王六年伍员伐楚曲运润州浰湖土筑之不足又取吴地黄渎土为大小二城无锡志云大城在姑苏小城在富安乡是也若尔则自苏取土于润不亦远乎今县东梅李乡自有浰浦及黄渎非润州浰湖明矣
黄城在县西十二里史记云楚徙封春申君黄歇于江东因城故吴墟为都邑
范蠡城在县西十里吴地记云在古历山西今谓斗城犹存
鸭城在县东二十五里舆地志云吴王于此聚凫鸭故名
麋城在县东二十里以鸭城观之亦吴王豢麋鹿之所
龙尾道在县西越绝云春申君徙封开此道以属本邑云
西施庄在县东四十里吴地记云范蠡献西施于吴故有是庄
望亭旧名御亭在县南四十五里与平江分界舆地志云御亭吴大帝立晋顾扬尝监晋陵军事筑垒于此进讨贼将张健梁肩吾有御亭一回望风尘千里昏之句寰宇记云随开皇九年置为驿唐李袭誉易今名后废
王右军庄在县西北三十五里洛社镇风土记云晋王右军别墅一夕闻众喧阗如市声潜窥之状皆鬼神因立镇市今开利寺址是
萧庄在县东宅仁卿梁萧侍郎别墅今胶山寺址是
梨花庄在县北天授乡
湛长史草堂在县西七里今慧山寺址是文选有刘铄过草堂诗十三代孙贲赋诗云祖德今发扬还同书史册盖谓史逸其传也 【详见历山】
李相书堂在慧山寺唐李公垂绅肄业于此居松竹中泉极甘爽有诗云上家山家山依旧好昔知松桧长今来容鬓老又云故山一别光阴改秋露寒蝉岁月多
长生桧在慧山寺殿东偏 国朝天圣中苏内相绅宰县时手植后人立石以此名
  宜兴
阳羡城汉许荆传注云阳羡故城在义兴县南十道图志云荆溪一名阳泉其音与阳羡相近秦改荆邑为阳羡岂俗传之伪耶
临津城在县西北五十里周广二百九十步旧址犹存南临荆溪故名
国山城在县西南五十里周广二百九十步有濠西临漳溪寰宇记云晋初置于离墨山西后徙夷旷处
义乡城在县东南八十里今属长兴
永世城在县西北今属丹阳
绥安城在县西南粱升为陈留郡今属宣城
平陵城在县西北六十里五贤乡皇甫冉诗云旧国想平陵春山满阳羡
任公钓台在县北一里临荆溪任昉为守尝垂钓于此赋诗云道遇垂纶叟聊访问津惑长泛沧浪水平明至曛黑旧传台高二丈今荆莽中荒址尚存
南岳
国山碣 【并见山水】
到氏查林田舍在县东二十里旧传到洽兄弟所居任昉过之曰此子日下无双且申拜亲之礼蒋颖叔诗云六朝冠盖俱尘土到氏今无苗裔存当时任昉过田舍野老犹记查林村
离群在县西南十八里任昉汛溪诗云绝物甘离群长怀思去国地临荆溪疑后人取是句以名近世金陵李 赋阳羡百吟有云好风吹句落烟村便作棠阴记史君渠有平生绝尘到群居那得是离群
函亭在县西六十五里汉封蒋澄为侯其后因家焉
漳浦亭在县西二十五里洴浰浦中近章溪有土隆起俗号张虎墩疑其音相近传者伪焉晋以此亭为周札封邑
射虎亭在县南徐铉送冯侍郎诗云斩蛟桥下溪烟碧射虎亭边路草青
余皮在县东十二里旧传子隐断蛟曝余皮于此余当作余李坚诗云小试屠龙技已成遗踪千载詟英灵舳舻不骇风波恶烟雨时闻草木腥
祝陵在善权山岩前有巨石刻云祝英台读书处号碧鲜庵昔有诗云胡蝶满园飞不见碧鲜空有读书坛俗传英台本女子幼与梁山伯共学后化为蝶其说类诞然考寺记谓齐武帝赎英台旧产建意必有人第恐非女子耳今此地善酿陈克有祝陵沽酒清若空之句
杜牧之水榭在荆溪北漘旧传邑人王公辅治地得巨横木亘其中云是牧之筑榭故址按牧之集有寄歙州刺史邢郡诗云一壑风烟阳羡里解龟归去路非赊寄李侍郎云终南山下抛泉石阳羡溪头买钓舟赠许七侍御云他年雪中棹阳羡访吾庐自注于宜兴近有水榭其后徐铉送义兴赵合云杜牧旧居凭买取它年藜杖愿同归
李司空山房 【详见寺院】
陆相山房在颐山唐陆希声解相印尝隐居焉自号君阳遁叟着颐山录穷幽极深间得其胜辄命以名如鸿盘云磴伏龟台腾螭石讲易座观妙庵之类凡二十有七皆以绝句纪之嘉佑中令赵文昌刻石县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