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淳毗陵志

归山在县西北闾江风土记云夫差杀伍子胥褁以鸱革浮江国人登此望其归故名
胥山在县西北闾江侧子胥被杀吴人哀之为立祠
夫椒山一名湫山在县西太湖滨九域志云县有大湫山左氏春秋及史记吴夫差败越于夫椒杜预注太湖中山也
胶山在县东四十里有兴化寺九域志及宋书云山岭路南有宋中书令王僧达墓又有梁萧侍郎故宅其二泉一曰涤砚一曰窦乳卒葬于此地产蓣药尝备贡 国朝天圣中宰苏内翰绅诗云汲泉岩畔惊(仁去二改员)饮载笔池边引鹭翔
夏阴山在县西三十五里吴地记云麓周十五里高七十五丈与柯山相接西临太湖
璨山在县西南七里有明阳观
北龙山在县西十八里 山北麓越绝书云县西有龙尾陵道春申君所筑风土记云山有三峰有白龙潭
横山在县西南二十里
孔山在县西南二十里
华(山卢)山在县西南十八里
管社山在县西南二十五里
章山在县西南三十五里有华藏寺
石盆山在县西北二十五里
西顾山在县西北三十五里
长腰山在县西北四十五里
贾山在县西北四十五里
苦奄山在县西四十五里
天穹山在县西北四十五里
白射山一名白石在县西五十里有白射庙面太湖
胡山在县西北四十五里有胡山庙
广长山
平塔山
鸡笼山并在县西北闾江
独山在县南十八里与锡山连中断为大湖舟行其中号独山阿
充山在县西与独山相接
朱山在县南与充山相接
漆塘山在县南二十五里
大浮山在县南二十八里
石塘山一名广塘在县南二十五里枕长广溪有徐偃王庙近有僧刱庵名宝庆
庙山在县南近偃王庙
路耿山在县南亦枕长广溪
过山在县南四十五里
南山在县南五十里
南横山又名许舍在县南四十里有尤氏华严庵
沙头山在县南面太湖
吴塘山在县南
长春山在县南五十里有普宁寺
竹山在县南四十五里
军将山在县西南五十里近太湖有龙潭南唐兵败于此以备吴越旁有号甲仗
里山在县南四十五里
顾罗汉山在县南四十五里
羊祁山在县南四十里
白茅山在县南五十里临太湖
芙蓉山在县南三十里麓周八里高三十丈有龙井
候山在县东四十里吴地记云周回七里高三十丈南徐记云北有白石岘
七云山一名马迹在县东四十三里南徐记云山东十里有马迹山寰宇记云七云山高九十仞
东顾山一名香山在县东六十五里有寺及子胥庙又有龙潭寰宇记云山东属苏州西属常州
白檐山在县东四十五里
松山在县东五十里南徐记云一名小孤
晶山在县东四十里
石室山在县南前连漆塘
琴山在县南青相村
马鞍山在县西二十里
   宜兴
君山在县西南三十里旧名荆南山高二百三十仞麓周八十五里风土记云东汉袁为阳羡长逆知水旱每言殁当为神后无疾而终一夕风雨晦冥亡其棺邑人夜闻此山有数千人声旦亟往视棺在焉走白县吏民群至则棺已瘗藏惟见石冢石檀旁有石板如马鬣摇拂坛冢遂神之为立祠俗号铜棺山或传之亡天降铜棺与叶令事相类舆地志云山巅有池池有三足六目龟尔雅云三足曰能郭璞注阳羡君山有之今池尚存唐陆希声有君山苍翠接青冥之句上有龙潭
国山在县西南五十里延袤三十六里高百二十五仞一名离墨山旧传仙人锺离墨得道于此吴五凤二年阳羡离墨山大石自立天玺元年阳羡山有石裂十余丈名曰石室皓以为大瑞遣司徒董朝等行封禅礼吴志载遣司徒董朝兼太常周处至阳羡封禅国山 【旧志云碑有大司徒朝无处名】 刻石颂德圜碑犹存其形如鼓俗呼囤碑又瘗玉璧银龙铜马于碑下字寖漫灭不可读或称董山以朝至此故名
静乐山在县南三十里君山之东麓唐湛然禅师道场
横山一名大芦山在县西南四十里君山之西麓唐末有灵峰院
芙蓉山在县西南三十里君山之南麓唐大毓禅师道场
南岳山在县西南二十里君山之北麓有胜果寺 【孙皓既封禅国山遂禅北山为南岳汉武移衡山之祭于鬵霍皓取其义】
章山一名黄山在县西南七十里周广六十八里有畸风土记云即芳岩也有沸泉山武花山连入宁国界通典云阳羡有君山国山章山也
计山在县东北二十五里计亭东山巅有池秃角白龙穴其中将雨则见蔡肇诗云南山冬冬天作鼓号召诸龙尽行雨唯有秃角最先到泼墨云中雪鳞舞近筑祠于上
金鹅山在计山西峰郡国志云昔有金鹅集山唐尝以名州
琅玕山在县西北七十里俗号良干有龙湫
甑山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其形如甑云气腾涌若炊然梁萧子云赠海清师还山诗云忽闻甑僊侣万里自相亲寂寞晚霖霁重迭晴云新唐僧清塞宿画上人房诗云别来松顶宿知在甑山禅积雾沈斜月孤灯照落泉
唐贡山在县东南三十五里临罨画溪以唐朝贡茶故名
穿石山在县东南二十里一名蛟山十道志云晋有大蛟孕子人得其卵可容三斛嵌空成穴受许陂长流溉民田有石刻唐人卢肇崔光义题名
颐山在县东南三十五里陆希声退隐于此谓东走震泽震为雷鱼龙之所蓄有颐之象故名著二十有七咏记台池泉石林木之胜载颐山录 嘉佑中令赵文昌刻石县圃
蜀山在县东南三十八里一峰屹立水环其麓亦名独山颐山录云颐山东连洞灵诸峰属于蜀山苏文忠因其名而登览焉有东坡祠今不存
烟山在县西南三十里诸峰环峙西曰碧云山南曰罗汉山北曰鸡笼山西北曰紫云山上有渔矶临深谷旧传孙坚钓于此西南曰圣山下有泓潭岁旱不涸
神山在县西北九十里洮湖上与大坏山对峙多巨石林木不产延袤三四里下瞰湖风起水涌溅沫如雪
小坏山 【音浮】 一名长塘在洮湖中舆地记云长塘湖中有小坏山水 有石室亦有虎迹涸则见
大坏山在洮湖中与小坏山相望南徐志云二山居洮湖水环四面视之若浮故名
渐山在洮湖中峰峦奇怪以诗有渐渐之石故名之
周山在洮湖西旧传博士周生烈葬此按论语疏烈炖煌人仕魏三国区宇岂越境终于是邑邪一云尝获断碑乃烈所作未知孰是
函山在县西北八十五里入溧阳界旧有亭址风土记云昔山姥于此得道汉建武中尝封蒋澄为函亭乡侯
都山在县西北四十五里有蒋澄墓
箬山在县西南二十里
蒿山在县西南三十里多产茶
小心山在县西南二十五里一名敷金岭即君山西峰寰宇记云金硎承小心盖下有金沙泉也
独山在张渚镇北近章溪
下山在县南三十五里有相公墓或以谓戚孙鸿庆舣舟有诗云萝牵篱幕翠叶陨砌堆红宿鸟来还去微泉咽复通
虞山在县东北二十里多连理木
阳山在县东北二十五里
李山在县东北三十五里有禅寂寺
安乐山在县西北八十里与函山对峙
竹山在县东北六十里太湖滨仅一小草阜
柯山在县北三十里有云阳乡侯蒋默墓
保安山在县东北二十里
龙山在县南五十里下有武陵洞
兰山在县东南五十里麓周二十五里舆地志云石兰山旁入太湖晋李颙涉湖诗云旋经义兴境弭棹石兰渚二山连亘南曰大兰山北曰小兰山多产兰花
香山在县南三十五里与兰山相接旧传有人游此闻其香故名
分界山在县西南百里入广德州界
义山在县东八十里东临太湖西抵垂脚岭有义乡县城尚存南入长兴县界
  峰
   无锡
东天井峰
西天井峰在县西四十五里皆近闾江有井故名
天一峰在县西北四十六里
龙井峰在县东三十里芙容山
  岩
   宜兴
会仙岩在县东南三十五里张公洞侧百余步孤峰壁立若雕琢然 绍圣间有老姥见二叟倚石回睨已遯故名详见王殿中瞻所记
白云岩在县东南五十里罨画溪西峻踰百仞上有龙湫云气蒸绕祷雨辄应
  岭
   无锡
长腰岭
苍岘岭并在县西北四十五里俗号苍颉岭
杨村岭在县南四十八里
赤石岭在县南四十五里
许舍岭在县南四十五里
山门岭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前经漆塘后接塘山
   宜兴
下马岭在县南十五里山蹊巇险过者解鞍
筱岭在县东南五里有三坞前后连亘
□□岭在县东南十里
县岭在县东南八里
垂脚岭在县南六十里入长兴忻溪界十道志云行人陟岭多重趼云
啄木岭在县东南七十里唐湖常二守贡茶相会之地
使岭在君山东旧以此山最高而岭 前有使承其君之义故名
槲岭在君山东多榛栗
山花岭在君山西
杨梅岭在君山西昔产蜜杨梅郡府多苛政守任昉以戕人于险禁绝之
箬岭在县西南八十里
偃月岭在颐山陆希声诗云山岭依稀偃月形数层奇石迭空青几回雪夜寒光积直似金光照户庭
松岭在颐山陆希声诗云岭上春松手自栽已能苍翠映莓苔岁寒本是君家事好送清风月下来
  洞
   无锡
若冰洞亦名北岩洞在县西慧山陆子泉之上面面寻泉深不可测吴地记云惠山有洞通阳羡张公洞唐诗僧若冰驻锡故名独孤剌史为制碑今存王武陵有意刻山泉解功深造化疑之句杨无咎尝为书扁云
古洞在惠山西陆羽云洞阳观梁天监中建旧有洞潜通包山岁久迹湮
   宜兴
张公洞在县东南五十五里高六十仞麓周五里三面皆飞崖绝壁不可跻攀惟北向一窦广踰四寻嵌空可入观者秉炬历百磴至烧香台 【台 淳熙初尉赵伯津所筑】 石色碧绿如抹乳髓滴沥有仙人房元武石奇怪万状时有石燕相飞击行约三里南望小洞通彻于外径此而出南唐韩熙载记洞灵观援白龟经曰天下福地七十有二此居五十八道书亦云第五十八福地庚桑公治之即庚桑楚也风土记云汉天师道陵得道之地 元符间逸士王绎来游谓洞以张公名者非道陵乃第四代辅光也且有诗云高士宸居隔紫烟洞中金阙暗相连辅光灶冷留香壤太素渊清涌玉泉后夜云归雪浪湿未明人起月华鲜秋光不老岩前麓到此偷闲亦自贤俗传以为张果果唐武后时人按东汉郡国志阳羡属吴郡郭璞注云县有张公山洞密有二室晋已有此名非果明矣唐李栖筠皇甫冉南唐潘佑皆有诗留石壁间 国朝苏后湖云铜棺之南山复山扪萝绝壁藓苔斑只今何处可容足乞我石房云一间
善权洞在县西南五十里洞门广二十尺周幽王二十四年洞忽自裂奇形怪状若追琢入者廪然侧足行二十步极夷旷可坐千人镵石作石像有石笋高十有三尺号玉柱故张佑诗云金函崇宝藏玉柱閟灵根十道志云产丹砂锺乳洞凡有三曰干洞乃石室曰大小水洞泉深无底虽旱不枯唐司空李蠙少肄业山中尝见白龙腾骧而出 熙宁二年僧若与其徒秉燧褁粮以入行约三十里有石碓石床石羊石马天然精巧忽大声震众惧而反 国朝陈古灵为郡以公事至赋诗 【见词翰门】 权当作卷即诗卷阿之义张正素处士举有纪行石刻在大中宫作卷
大城洞在湖洑渚西八里门极逼窄仅容一人中渐平旷耸石如雪号泉米堆又有泉流萦绕焉
武陵洞在龙山下石乳凝结若幡幢羽盖状雪瀑飞注榛蔓蒙密人迹罕至
白鹤洞在张公洞北二里旧传有白鹤飞翔故名
飞盖洞在会仙岩颠深踰三丈洞陜人莫进步仰视如飞盖然
佛窟洞在张公洞西南三里玉女潭西深可数丈有泉流入罨画溪
天井洞在芙容寺前深峻如井
君阳洞在县东南三十六里当君山之阳故名陆希声号君阳遯叟
白马洞在张公洞后金井潭西旧传白马见于此水流东注经洞灵观门南与岩水合溉田百余顷
鱼洞在湖洑金沙寺亦曰金沙洞 【详见泉类】
川步洞在县东南二十五里令赵与悊筑堂于旁
  坞
   无锡
碧桃坞在县西北四十八里
西桃花坞在县西二十里
南桃花坞在县南四十五里
盘坞在县西北五十一里
黄坞在县南二十八里
甲仗坞在县西南五十里军将山侧南唐藏兵仗于此
   宜兴
青坞在湖洑镇南五里
围坞在县西南十五里四围皆山中有泉石可爱
张相坞在凤川沈南书积中尝留诗
梅花坞在颐山陆希声诗云冻蕊凝香雪艳新小山深坞伴幽人知君有意 寒色羞共千花一样春
蔷薇坞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地多此花故名
赵坞在县南六十里
  江
   晋陵武进宜兴
扬子江在县北五十里西接丹阳界东抵江阴中流西北入泰州涉江东北为三河前汉地里志注云吴为南江在南东入海毗陵为北江在北东入海芜湖为中江出西南东至阳羡入海故云三江郦元注桑钦水经云中江在丹阳芜湖东至阳羡入海郡与平江居下流患易漂溺后筑银林堰以断之自是中江无复东流矣
   无锡
闾江在县西五十里太湖滨以阖闾筑城于此故名夫差杀伍员浮尸其中今有庙云
  湖
   晋陵
太湖在县东南百里源自安吉州长兴县入宜兴又八十里入晋陵又十八里入无锡由晋陵无锡四十八里百五十步南入平江府吴县乌山北湖堤环郡境总百四十八里五十步亦名五湖周礼职方氏云扬州其浸五湖注湖在吴南浸可以为陂灌溉者越绝云湖周三万六千顷史记河渠书云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韦昭注五湖湖名耳实一湖今太湖是也在吴西南通典注云五湖在吴郡吴兴晋陵三郡郦元则谓长塘湖射贵湖上湖滆南通嘉兴韭溪陆龟蒙云太湖上禀咸池之气一水而五名二家之说为近故其诗云尝闻咸池气下注作清质至今涵清霄尚且浴白日
芙容湖在县东五十五里南北八十里南入无锡县北入江阴军东南入平江府 北入扬子江越绝及吴地记云无锡湖万五千三百顷其千三百顷为晋陵上湖又云射贵湖寰宇记云东南流为五泻水南徐记云横山北曰上湖南曰芙容湖陆羽云惠山东北九里有上湖南控长洲东洞江阴北掩晋陵苍苍渺渺迫于轩户故惠山有望湖阁李绅诗云丹树村边烟火微碧波深处雁初飞萧条落叶垂杨岸隔水寥寥闻捣衣湖面百里一望皆菰蒲荷芰为江南烟水伟观皮日休陆龟蒙与毗陵魏不琢载酒赋诗由此经震泽穿松陵抵杭越目其舟曰五泻胡文恭宿诗云小湖香艳战芙容碧叶田田拥钓蓬岚气欲飞山隔岸秋光不定水摇空岁久湮废今多成圩矣
阳湖在县东五十里东西八里南北三十二里中与无锡分派北通茭沼 【本日蛟涛后人讹之】 临津总为三湖南徐记云宋元嘉修废成良畴数百顷俗号宋建又云长渠南有小五湖南通阳湖以近阳山故名
   武进
滆湖 【音核】 在县西南三十五里东西三十五里南北百里中与宜兴分派郭璞江赋云具区洮滆是矣舆地志云太湖射贵与此亦谓三湖祥符经云湖多白鱼南连沙子昔有滆姓龙壳归地遂陷今烟霭中蜃楼常见焉沙子即湖觜风浪掀涌亦一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