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淳临安志

     仙洞
在县南二十五里太平乡洞口如屋宇至一二百步渐下有隔石似木横道人不得入父老相传通桐庐县界
     灵隐洞
在县西六十里新安乡高一十丈阔五丈其深莫测中有涧水四时不竭相传云昔有人游洞中逾二日忽坐洞门前石上云见神人叱之不觉身出到此
     蜕龙洞
在县西十八里新登乡相传云初开此洞石门九里深不可极得牙骨一斛皆谓龙蟠蜕而去石闲尚有鳞爪痕自首至尾宛然龙形也稍深入为二径游人至此不敢复入
题咏【许广渊诗山远洞难穷相传旧隐龙蟠泥知几载穿石见遗踪灵骨岩中换阴云日下从乡人祈旱岁歌舞尚虔恭 又云往昔开锄古洞存神龙曾隐穴山峦灵踪何日青天去云气无时白昼寒穿石分明印鳞爪履泉惊惧作波澜于今霖雨均方国来客休疑尚此蟠○司马槱诗雷雨何时起蛰龙苍痕夭矫石岩空不缘嗜好寻刘累定向人闲试叶公 还憩池亭名其池曰濯龙一首云梅萼春前破松髯雨后滋石崖鸣野鹤竹坞窜香狸山脚重重转溪流泯泯迟殷懃窥洞府又得濯龙池○徐评诗荟蔚苍岩下灵踪此暂蟠云雷一夜起风雨满山寒骨腐苔方绿涎余石未干试凭图画去聊羡叶公看○李处全诗龙化当年去不回空余古洞出崔嵬苍苍野色连天远脉脉泉音穴地来壁上梭飞三尺雨匣中剑跃一声雷红云六月炎蒸处应作商霖泽九垓○陈(王玉)诗潜虬成穴古危岑曾为编氓霈旱霖石怪自留千载迹泥蟠难驻九天心老松犹学拏云势群籁浑惊动地吟潇洒禅关连胜概追游谁不快烦襟】
     罗宅洞
在县西五十里新安乡地名罗宅
咸淳临安志卷之三十
 志〔十五〕
  山川九
   石
    城内外
落星石
在钱塘门外巨石山南岭谓之青山顶有二圆石湖中望之若星坠焉郡国志云古塔山北有落星二石
石龙
在嘉会门外龙华山后下石龙净胜院山有石突出宛似龙首故名又有上石龙永寿院
排衙石
石衕【已上二处详具凤凰山】
新妇石
祥符志云在钱塘县东南
罗剎石【详具秦望山】
王子高石
在北郭税务侧驿亭上
云根石
上有天亭记
秦王缆船石
在钱塘门外相传秦始皇东游泛海舣舟于此陆羽武林山记云自钱塘门至秦王缆船石俗呼西石头北关僧思净刻大石佛于此旧传西湖本通海东至沙河塘向南一岸皆大江也故始皇缆舟于此
灵固石
在方家峪水月寺慈云岭两路口道堂后
灵石
在放马场侧按 祥符志有灵石在崇因报德院山旧尝有祥光现又古迹事实灵石山在南山栖真院之上晋开运二年建院号兴福山水环列松竹扶疏有灵石西庵后为左丞薛昂功德院半山有庵泉石尢美皆以灵名
石屏风
在保叔塔崇寿院山
卧龙石
在石门涧或云在下天竺寺草堂前慈云法师诗梅有和羹实龙无为雨心石上产梅故云
石桥
在武林山中【详见武林山】
石姥石
在乌头山之东高五十余丈有岭南接运河塘
石鱼
石笋
在仁和县超山古迹有石鱼石笋钱塘无垢院亦有石笋
    临安县
龙口石
在县北高陆乡临溪有石如龙饮水
石屏【详见天目山】
    富阳县
三官下马石
在紫霄宫前
    盐官县
秦王磨剑石
在县东六十里审山之巅
    于潜县
围碁石
在县北五十五里千秋岭泗洲庵阅武山前其石屹立高峻上平如砥乡老传尝有神仙围碁于此
道士石
在县东二十五里落云坞之东其石特立山巅宛如衣羽衣而立又有石洞可环坐数人
徐仙姑石庵
石城
石门
石屋
石仓
石鼓
石柱
石板
石屏
新郎新妇石
望江石
钟楼石
围碁石
石巷
石庵
洪氏可庵山石
已上并详见天目山
仙人台
一在县北四十五里天目山云封庵北
一在县西岝(上山下咢)山跨虚亭下数步
一在县西七里山有石坛古传徐五二仙修真之地上极平旷
一在县东二十五里落云山之巅四面壁峙上有石碁盘枰路如新下有石室广十余丈石室之前列石屏风高数十仞又有走马坛
一在县北乌省溪去县三十五里有滩半里上有人马足迹大小数百深八寸许明净可数前有山名天王墓高百余丈四面皆石垒圆正如墓形其巅平地数亩常有泉流亢旱不竭世传为会葬人马迹
    新城县
仙人石
在县西六十里新安乡上有万年松状如柏与山之石俱以怪得名
    昌化县
石门
在狮子岩西五里两石壁立如门其中回环三五里水(汀去丁改虢)(汀去丁改虢)循门而出俗传神仙所栖
挂帘石
在县南五十里有潘山峻拔松林二十里山耸片石如空中垂帘下有石碁局松闲有置(上穴下)造墨处亦神仙所栖
金牛迹石
在县南金山二十八里旧传古有金牛从洪下山透出经行下余村备峰直山腰过外有石坛阔三丈金牛憩石上留十数迹又有牧童卧及笠杖迹
石镜
在龙髯岭庙后莹彻可鉴毛发明则霁昏则雨邑人以为候
   峪
方家峪
在钱湖门外路通慈云岭梯子岭有刘娘子寺陈淑妃寺
冷水峪
在嘉会门外御马院侧夹山多桃花中有流水为城南胜概旧呼桃源游人多集焉
毛湫峪
在龙山之南六和塔之北
   衕
石衕
在殿司山上【详具凤凰山】
东山衕
在耿家步之北内有仙姑山
唐家衕
在九里松慕容妃墓之西
马家衕
在九里松步司前军寨后
塔衕
在雷峰之后
桃花衕
在精进寺侧
筱衕
在钱塘县钦贤乡
盛家衕
在浙江亭下
   坞
    城外
扫帚坞
在钱塘门外黄山桥
杨梅坞
古迹事实在南山近瑞峰石坞内有一老妪姓金其家杨梅甚盛俗称杨梅坞所谓金婆杨梅是也
题咏【杨蟠诗云夏日红相照天晴坞自开襄阳多椎子摘赠故人来○郭祥正诗云红实缀青枝烂漫照前坞不及杏繁时林闲有仙虎】
锦坞
在钱塘门外上智杲院前宝云庵下旧多花卉故以名之
葛坞
在灵隐山吴方士葛元字孝先居焉东晋大著作葛洪字稚川亦隐于此
题咏【郭祥正诗云二葛既成仙犹存炼丹处有时化鹤来徘徊不知去】
枫木坞
在中下竺之闲今为吴荣王坟旧多枫木故名
题咏【杨蟠诗云太平云外客行采老山中莫叹秋霜早君看世上枫○郭祥正诗云一坞藏深林枫叶翻蜀锦寄语别家人路遥霜露凛】
水竹坞
在九里松行春桥南旧有水竹之胜今为步司军寨
青枝坞
在九里松石板巷玉泉后山
灵石坞
在杨梅坞后山
真珠坞
在石姥山岭之西北
石人坞
在灵隐寺西石人岭下
龙驹坞
在钱塘县西溪中有秀邸坟
法华坞
在钱塘县西溪中有岳祠
木坞
在钱塘县西溪中有沈侍郎坟
新城县太师坞
在县西十里折桂乡袁村杜太师棱墓在其闲乡人不敢樵牧遂以是名
   塍田埂
    东西马塍
在余杭门外土细宜花卉园人工于种接都城之花皆取焉或云塍当为城盖钱王旧城余杭门外元自有北关门今夹城巷乃故基也地与此相接
题咏【叶水心美赵振文游马塍诗马塍东西花百里锦云绣雾参差起长安大车喧广陌问以马塍云未识酴醾缚篱金沙墙薜荔楼阁山茶房高花何啻千金直着价不到宜深藏青(革奚)翩翩乌鹤袖严劳引前金蒋后随园摘蕊煎冻酥小分移床献春酒陈通苗傅昔弄兵此地寂寞狐狸行圣人有道贲草木我辈栽花乐太平知君已于苕水住尽日橹声摇上渚无际沧波蓼自分有情碧落鸥偏聚追逐风光天漫许抛掷身世人应怒君不见南宫载宝回何如赵子穿花去】
【 ○赵蹈中为赵振文赋马塍歌旧闻城北有马塍聚花成锦常留春我家苕水近来到输他年少寻芳人相夸此地百金惜闲出奇花万钱直接贴翻腾费工巧拣构移将颜色园翁爱花如子孙寸生尺长勤培根南邻北邻贫富改独守养性经凉温兄今已得闲居趣扁舟暂向官塘路攀条摘蕊娱性情对月看云想风度歌长词逸不可当鬓发垂白吟沧浪 和叶水心马塍歌昔年家住长安里春风尽日香尘起纷纷车马过绮陌买花人多少人识王侯第宅连苑墙粲若琼蕊敷丹房花窠近取马塍本曲栏高槛深迷藏主欢对客小举袖击鼓吹箫满前后真珠一斛聘国姝琥珀千杯酌天酒几年农器不铸兵雨耕云获歌且行种花土腴无水旱园税十倍田租平挐音来近菰蒲住演漾回溪通杜渚霜晴沙浅橘林明日暮水浑鱼网聚东门故侯应自许灞陵醉尉宁须怒何当学稼随老农荷锄驱犊田中去】
【 ○刘后村次水心马塍歌韵洛阳牡丹隔万里棘荒姚魏扶不起马塍近在杭州陌野人只向诗中识匀朱傅粉初窥墙海棠为屋辛夷房千林春色已呈露一株国艳犹閟藏多情荀令香透袖俊游恐落都人后摇鞭深入红云乡解衣旋贳黄藤酒淮南芍药初过兵人生何必塞上行坠裀委壤各有命肯学冻士鸣不平移家欲傍园翁住手开芜地通苹渚寻芳栩栩趁蝶飞逐臭纷纷怜蚋聚君不见元都吟笔妙燕许诗人却遗世人怒君若拏舟独往时我亦荷锄相随去○张芝田马塍诗水拍田塍路半斜悄无人迹过农家春风自谓专桃李也有工夫到菜花】
    鲍家田
在钱塘门外东山衕之北有玉泉水灌溉吴越相鲍君福赐田于钱塘至今名焉【详见人物门】
题咏【吴廉静鲍家田诗摇旆家家酒扶犁处处村草深迷井口槿密拥篱根绿水明秧本青山失烧痕多应忌蚕事畏客掩柴门】
    羊角埂
在钱塘门外溜水桥之北自柴场至乳台渡口延袤十余里介于东西马塍之闲其形弯曲如羊角然
   关
    桃花关
在嘉会门外包家山名桃花关门上旧有蒸霞二字
    剑门关
在钱塘门外栖霞岭上旧曰剑门关亦名剑门岭
咸淳临安志卷之三十一
 志〔十六〕
  山川十
   江
    浙江
在郡之东南东汉郡国志会稽郡有浙江注引郭璞所注山海经云出歙县玉山又丹阳郡歙县注引山海经云三天子都在闽西海北郭璞曰在县东谓之玉山其水过今建德合婺溪至富春为浙江入于海虞喜志林云今钱塘江口浙山正居江中潮水投山下折而曲一云江有反涛水势折归故云浙江史记云水至会稽山阴为浙江卢肇曰浙者折也盖取其潮出海屈折而倒流也一名淛河山海经云禹治水至于淛河庄周亦曰淛河之水每日昼夜潮再上常以月十日二十五日最小月三日十七日最大小则水渐涨不过数尺大则涛山浪屋雷击霆砰有吞天沃日之势吴越春秋夫差内传载吴王赐伍子胥死乃取其尸盛以鸱夷之革浮之江中子胥因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堤岸又越王外传越王赐大夫种死葬于西山之下一年伍子胥从海上穿山胁而持种去与之俱浮于海故前潮水审候者伍子胥也后重水者大夫种也其说荒诞无稽【辩论见祠祀门忠清庙】 诸家所论惟姚宽西溪残语及徐明叔传高丽录有可载者西溪云旧于会稽得一石碑论海潮依附阴阳时刻极有理疑是国初燕肃所为云观古今诸家海潮之说多矣或谓天河激涌【葛洪】 亦云地机翕张【洞真正一经】 卢肇以日激水而潮生封演云月周天而潮应挺空入汉山涌而涛随【施师谓僧隐之之言】 析木大梁月行而水大【窦叔蒙涛志】 源殊派异无所适从索隐探微宜伸确论大率元气嘘吸天随气而涨敛溟渤往来潮随天而进退者也以日者重阳之母阴生于阳故潮附之于日也月者太阴之精水者阴故潮依之于月也是故随日而应月依阴而附阳盈于朔望消于朏魄随于上下弦息于辉肭【女六切○朔而月见东方】 故潮有大小焉今起月朔夜半子时潮平于地之子位四刻一十六分半月离于日在地之辰次日移三刻七十二分对月到之位以日临之次潮必应之过月望复东行潮附日而又西应之至后朔子时四刻一十六分半日月潮水亦俱复会于子位于是知潮当附日而右旋以月临子午潮必平矣月至卯酉汐必尽矣或迟速消息又小异而进退盈虚终不失于时期或曰四海潮平来皆有渐唯浙江涛至则亘如山岳奋如雷霆水岸横飞雪崖傍射澎腾奋激吁可畏也或云夹岸有山南曰龛北曰赭谓之海门岸狭势逼涌而为涛【卢肇潮论所谓夹群山而远入射一带以中投者是也】 若言狭逼则东溟自定海吞余姚奉化二江侔之浙江尢甚逼狭潮来不闻有声今观浙江之口起自纂风亭【属会稽】 北望嘉兴大山水阔二百余里故海商舶船怖于上潬【水中沙为潬徒旱切】 惟泛余姚小江易舟而浮运河达于杭越盖以下有沙潬南北亘之隔碍洪波蹙遏潮势夫月离震兑他潮已生惟浙江水未洎月径潮巽转来已半浊浪推滞后水益来于是溢于沙潬猛怒顿涌声势激射故起而为涛耳非江山浅逼使之然也高丽录云潮汐往来应期不爽为天地之至信古人尝论之在山海经以为海(鱼酋)出入之度浮屠书以为神龙之变化窦叔蒙海峤志以为水随月之盈亏卢肇海潮赋以谓日出于海冲击而成王充论衡以为水者地之血脉随气进退率未之尽大抵天包水水承地而一元之气升降于太空之中地乘水力以自持且与元气升降互为抑扬而人不觉亦犹坐于船中而不知船之自运也方其气升而地沈则海水溢上而为潮及其气降而地浮则海水缩而为汐计日十二辰由子至巳其气为阳而阳之气又自有升降以运乎昼由午至亥其气为阴而阴之气又自有升降以运乎夜一昼一夜合阴阳之气凡再升再降故一日之闲潮汐皆再焉然昼夜之晷系乎月升降之数应乎月日临于子则阳气始升月临于午则阴气始升故夜潮之期日皆临子昼潮之期月皆临午焉又日行迟月行速以速应迟每二十九度过半而月行及之日月之会谓之合朔故月朔之夜潮日亦临子月朔之昼潮日亦临午焉且昼即天上而言之天体西转日月东行自朔而往月速渐东至于渐迟而潮亦应之以迟于昼故昼潮自朔后迭差而入于夜此所以一日午时二日午末三日未时四日未末五日申时六日申末七日酉时八日酉末也至夜即海下而言之天体东转日月西行自朔而往月速渐西至于渐迟而潮亦应之以迟于夜故夜潮自朔后迭复而入于昼此所以一日子时二日子末三日丑时四日丑末五日寅时六日寅末七日卯时八日卯末加以时有交变气有盛衰而潮之所至亦因之为大小当卯酉之月则阴阳之交也气以交而盛故潮之大也独异于余月当朔望之后则天地之变也气以变而盛故潮之大也独异于余日今海中有鱼兽杀取皮而干之至潮时则毛皆起岂非气感而类应之自然欤每仲秋既望潮怒特甚杭人执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潮之戏盖始于此往往有沉没者 治平中郡守蔡端明作戒弄潮文【斗牛之分吴越之中唯江涛之最雄乘秋风而益怒乃其俗习于此观游厥有善泅之徒竞作弄潮之戏以父母所生之遗体投鱼龙不测之深渊自为矜夸时或沈溺精魄永沦于泉下妻孥望哭于水滨生也有涯盍终于天命死而不吊重弃于人伦推子不忍之心伸尔无穷之戒所有今年观潮并依常例其军人百姓辄敢弄潮必行科罚】 熙宁中两浙察访使李承之 奏请禁止然终不能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