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咸淳临安志
咸淳临安志
崇佑馆
在观之东
祠庙
祚德庙
在车桥西青莲寺南初
神宗皇帝未有 圣嗣吴处厚言程婴杵臼存 赵氏最为忠义乞访墓庙特加封爵【墓在绛州太平县之赵村墓侧有祠】 元丰四年五月遂封婴成信侯杵臼忠智侯仍 赐额载祀典 元符三年臣僚言韩厥之功不在二人下乞与立庙 诏从祀祚德 崇宁三年封厥义成侯【按史记晋文侯始建赵氏于晋国景公之三年大夫屠岸贾欲诛赵氏韩厥告赵朔趣亡朔不肯曰子必不绝赵祀贾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赵朔妻有遗腹走公宫生男公孙杵臼程婴谋取能人儿匿山中程婴谬语诸将遂杀杵臼与孤儿程婴乃与赵氏真孤俱匿山中居十五年景公问赵后韩厥具以实告景公乃与厥谋立赵孤儿召而匿之宫中攻屠岸贾灭其族复与赵氏田邑如故婴遂自杀赵武服齐衰三年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勿绝○左传成公八年韩厥言于晋侯曰成季之勋宣孟之忠而无后为善者其惧矣三代之令王皆数百年保天之禄夫岂无辟王赖前哲以免也乃立武而反其田焉】 绍兴十一年八月中书舍人朱翌言三人者千载之上有功于 我家今绛州沦陷之久庙貌存废不可知乞于 行在所卜地权创祠宇仍下礼官讨论十三年四月遂立庙仍加封婴忠节杵臼通勇厥忠定二十三年侍御史林大鼐又言韩厥既立文子传十世而霸业诸侯其后子孙(帛系)(帛系)真定中山之闲即我 宋僊孕之灵源也今三人者宜爵秩而公王之择爽垲而庙貌之四时遣奉常官以牲币用事时 国嗣犹未建乃 诏两浙运司新其庙仍封公爵秩中祀 庆元初益封 淳佑二年又升婴为忠济王杵臼忠佑王厥忠利王且增辟庙貌益宏整云
苑囿
聚景园
在清波门外
孝宗皇帝致养 此宫拓圃西湖之东又斥浮屠之庐九以附益之【清波门外为南门涌金门外为北门流福坊水口为水门】 亭宇皆
孝宗皇帝御扁尝恭请
两宫临幸
光宗皇帝奉
三宫
宁宗皇帝奉
成肃皇太后亦皆 同幸岁久芜圮今老屋仅存者堂曰(打去丁改监)远亭曰花光又有亭植红梅有桥曰柳浪曰学士皆粗见大概惟夹径老松益婆娑每盛夏芙蓉弥望游人舣舫遶堤外守者培桑莳果有力本之意焉
玉津园
在嘉会门外 绍兴十七年建明年金使萧秉温来贺 天申节遂燕射其中
孝宗皇帝数 临幸命 皇太子宰执亲王使相侍从及管军官讲燕射礼 上亲御射 淳熙元年尝 御制七言诗以赐曰一天秋色破寒烟别(上竹下御)连堤压巨川欣见岁功成万宝因行射礼命群贤腾腾喜气随飞羽袅袅凄风入控弦文武从来资并用酒余端有侍臣篇时
光宗皇帝在 东宫恭和曰秋深欲晓敛轻烟翠木森围万里川阊阖启关传 法驾玉津按武会英贤 皇皇圣父明如日挺挺良臣直似弦蹈舞欢呼称 万寿未饶天保报恩篇右丞相曾怀以下皆有赓载刻之石【曾怀等恭书曰 淳熙元年秋九月壬寅 皇帝幸玉津园行燕射之礼 皇太子宰执使相侍从五品以上咸与焉 皇帝中的者再喜动在列 天颜怡悦赋诗以示臣等且命赓和以 进臣谨拜手稽首而言曰帝王之用文武犹天地之运阴阳咸适厥中乃克有济故阴阳不偏然后可以拟太和文武兼用然后可以隆至化恭惟 皇帝陛下以
上圣之资抚 中兴之治躬持二柄规恢大勋斟酌运平茂建皇极若稽 祖 宗 建隆 太平兴国故事昭举盛礼是岂笾豆孤矢云乎哉 宸章昭回 天语焕发所以示并用久长之意卓然与六经之义同归实垂世不刊之典也臣备位宰司千载一遇蒙冒 恩宠不知所以报塞惟当钦奉 圣谟传之罔极而请刻之石 制曰可怀恭和二首曰名园佳气蔼非烟冠佩朝宗似百川五品并令陪燕射四鍭端欲序宾贤恩涵春意鱼翻藻威入秋声鴈落弦竣事更容窥典雅 宸章应陋柏梁篇 江山秋日冠轻烟别苑风光胜辋川位设虎侯恢盛典技精杨叶校名贤礼均湛露宣飞斝乐奏钧天看发弦 圣主经兼纬武全胜巡幸射蛟篇群臣诗不悉载】 魏王判宁国府亦尝 命宰执于此燕饯盖皆以为讲礼之所【按玉津园乃 东都旧名苏轼尝赋诗有紫坛南峙表连冈之句盖亦密迩圜坛】
富景园
在新门外之东
孝宗皇帝奉
宪圣皇太后尝请 游幸又重于数戒有司故营是园以迩 北宫规置略仿湖山今亦湮废悉隶慈元殿岁收花果之入焉
翠芳园
在钱湖门外南新路口面南屏山故旧名屏山园咸淳四年尽徙材植以相 宗阳宫之役今惟门闳俨然
右 先朝苑囿惟以奉 亲欢修 国典故久弗及缮治虽垣颓栋压益以昭 圣明恭俭无于逸于游之好云
玉壶园
在钱塘门外本鄜王刘光世园后属之临安府守赵(上与下心)筑堂四面 景定闲更隶修内司又为堂曰明秀今隶
慈元殿
咸淳临安志卷之十四
行在所录〔十四〕
禁卫兵
班直
殿前指挥使左班 殿前指挥使右班
长入祗候 御龙直
在保民坊
金鎗班 银鎗班
散员 散指挥
骨朵直 散祗候
招箭班 散都头
在丰禾坊北
东西班 茶酒四班
在艮山门内
殿直 弓箭直
弩直 散直
禁卫
在梅家桥西
右二十四班于皇城司及三衙旧司选补皆隶殿司以中军统制兼指教统领兼同指教
内诸司并宫观等兵士
皇城司
亲从亲事官指挥【亲从官任 大内诸门诸殿宿卫之事亲事官任 皇城内巡铺守把及 景灵宫等处宿卫】
在丰乐桥东【内亲事等五指挥在辇官营北】
院子指挥【黄院子入 宫禁皁院子入 大内】
司圊指挥
在辇官营北
已上诸指挥共三千五百余人
御厨营
在天庆坊 报恩坊
翰林司营
在京畿第二将南
仪鸾司营
在丽正门外 候潮门外
内军器库营
在清波门内沿城之南
内藏库
在三茅山
修内司营
在孝仁坊内石桥头 万松岭
铁冶岭 榷货务东
修内司纲兵营
在平籴仓北 天水院桥东
八作司营
在玉津园前 崇新门外
辇官营
在丰禾坊北
御马院使臣营 教骏营
在嘉会门内外
太庙宫观等兵士
太庙营
在天庆观后山上【见管八十人】
寿慈宫营【俗呼老儿营】
在新门外五柳园 金刚寺北【见存一百六十五人】
太乙宫营
在太学后
西太乙宫营
在葛岭
万寿观营
在杨四姑桥沿河东岸
佑圣观营
在观侧
四圣观营
在葛岭
攒宫营
在南山开化寺巷
殿司寨
旧司六指挥额管二千人【东京卫兵】
捧日 天武
在崇新门外观音寺东
拱圣
在崇新门外旧象院东
骁骑 宁朔 广勇
在崇新门外螺蛳桥东
教场在骁骑营后
诸军额管七万三千人【绍兴刱置 又有分隶外郡韶州摧锋军泉州左翼军嘉兴府澉浦金山水军共一万五千八人不在此数】
选锋马军【教场在马一将下梢】
在太平桥西
选锋步军四寨【教场在圣妃庙东寨内】
在艮山门外
策选锋马军四寨【教场在本军马三将】
在羊坊桥二 昭庆寺侧二
策选锋步军六寨【教场在昭庆寺侧寨内】
在褚家塘三 后洋街 砖街巷 斜桥
前军马步军【教场在本寨内】
在螺蛳桥东
前军步军二寨
在东青门外
右军马步军【教场在本寨门外之东】
在茶槽巡检司北
右军步军三寨
在长明寺南 罗汉寺东 四板桥
中军六寨并步军
在皇城周回 七宝山 钱湖门里
钱湖门外三
护圣马军四寨
在北关门外北郭税务后二【教场在本寨】
新门外四板桥二【教场在本寨】
护圣步军七寨【教场在上椤木桥东最为阔远俗呼椤木教场 孝宗皇帝尝御阅其中】
在候潮门外椤木桥 福田寺后
修江司侧 瓶场湾 盛家衖东南北三
游奕马军
在端平桥东
游奕步军五寨【教场在蒲场巷东横河】
在崇新门外以北
神勇马军二寨【教场在西马塍】
在北关门外新街 西马塍
神勇步军二寨【教场在东马塍】
在湖州市米市桥一带
左军马军三寨【教场在赤山造纸局侧】
在高丽寺前 法雨寺侧 长耳巷
左军步军三寨【教场在行春桥寨内】
在麦岭 行春桥二
后军马军二寨
在无星桥北
后军步军四寨【教场在褚家塘侧】
在褚家塘二 梅家桥 艮山门里
浙江水军
宝佑二年刱招二千八百人 咸淳四年增招七千二百人以一万人为额共十寨
在螺蛳桥东五 太平桥西 端平桥东 无星桥北 龙山二
马军司寨
旧司三指挥额管一千人【今步军帅兼领】
龙卫
在平籴仓北
云骑 武骑
在观桥东
诸军额管三万人【今屯建康】
步军司寨
旧司七指挥额管四千六百人
神卫
在铁冶岭下
左虎翼
在钱湖门外聚景园侧
右虎翼
在铁冶岭上
床子弩 飞山
在钱塘门外王家桥
厢军
在铁冶岭下
御营喝探
在钱湖门外
诸军额管二万三千人【绍兴创置又有真州六合县淮效二千人不在此数】
前军马军
在黄泥岭
前军步军二寨【教场在行春桥】
在曲院 独角门
右军马军二寨【教场在长耳巷】
在小麦岭南 大麦岭南杨寺西
右军步军二寨【教场在本寨东西】
在西湖旌德观后
右军潜火二寨【教场在三茅观后】
在三茅观后 万松岭东
中军马军四寨
在西观音寺南【教场在寨北】
西溪方井一带三【教场在方井北】
中军步军二寨【教场在大寨西北】
在湖州市接待寺西
中军在城将二寨
在钱湖门里白鳝潭 郭婆井山上
左军马军【教场在本寨内】
在武状元坊儿门铺
左军步军二寨【教场在五郎堂寨内】
在钱粮司岭下五郎堂前 双塔儿门前
左军在城将寨
在钱湖门里白鳝潭
后军马步军【教场在本寨一在钱粮司岭上】
在钱粮司岭下
按 中兴初诸将各总重兵禁旅单弱赵鼎以为言 绍兴二年秋 诏三衙措置五年鼎与张浚并相乃以杨沂中所将辛永宗部曲隶殿前司颜渐部曲隶步军司皆益以它军而沂中之众特盛以解潜部曲隶马军司而益以刘锜王彦之军又以都督府库马分隶至是三衙始浸复矣旧司至今存则 东都卫兵之遗也
左右金吾街仗司【不系卫兵姑附于此】
在吴山天明宫侧 内宿唱和更筹并差赴宰执侍从等处役使 绍兴二十六年 诏两司各以一百七十五人为额
省院兵
枢密院亲兵营
在三茅观前 金地山 铁冶岭北 褚家塘
省马院
在钱湖门外
攒宫
后攒
成穆郭皇后
成恭夏皇后
慈懿李皇后
恭淑韩皇后
右并在钱湖门外三里南山之修吉寺各殿为上下宫【上 攒宫下 神御】 每岁春秋太常卿 朝献秋监察御史按视内人内侍各以时诣宫所及官吏职掌兵士守卫皆如会稽 攒陵之仪四后宅许春秋 朝谒
园
庄文太子
在钱湖门外二里宝林院
景献太子
在庄文园之右法因院
诸攒所
贵妃陈氏
贵妃李氏
在慈圣院
贵妃慕容氏
在资德院
贵妃张氏
在永宁崇福院
贵妃蔡氏
在净教院
贵妃黄氏
在西莲瑞相院
惠顺贵妃贾氏
在崇恩演福寺
贵妃阎氏
在显慈集庆寺
皇子保宁军节度使
在六通慈德院
皇子永王
皇子祁王
在崇报显庆院
皇子齐王
在广法院
皇孙冲善广王
在上智果院
皇子雍王
在崇报显庆院
皇姑成国公主
在惠因院
皇女周汉国端孝公主
在崇恩演福寺
皇女润国公主
在开化寺
馆驿
都亭驿〔阙文〕
咸淳临安志卷之十五
行在所录
赋咏
殿廷
紫宸殿 御筵即事七首
魏了翁
珂伞摇心梦不成忽听吏皁放衙声吹灯拨火供晨粥趁到 皇城恰六更
严庄列卫启 宸居百辟滔滔若贯鱼后幄宰臣先奏事犹随郎从立前除
有次鞭鞘陆续鸣 赭袍当殿万簪缨群臣拜舞分行坐十味肴羞酒五行
蹴踘寻橦列广庭吹丝按竹布前荣卿郎朵殿浑无见只听时时 万岁声
再坐犹余四屈卮筋驽肉痹股生胝侍臣醉饱 皇欢洽更看终场角抵嬉
蛾眉班卷戴花回遥望
君王玉色开画楯诸班谢茶酒尻高首下一声雷十七年闲作外臣重来三日齿嘉宾 天颜不减当年泽点检同朝共五人
后殿侍立三首
同前
禁城鼓铎晓逄逄风满衣裾(革华)满霜守得门开骑马入又同承旨步修廊
须臾陛卫俨成行 禁跸声声辇出房【庭中晴干则 七步出内门既 御殿后方引舍人承旨班次引宰执班若有沾湿则先引班就廊头立定报人齐然后皇帝御殿诗谓辇出房其实所见者步出 内门】 (革华)笏趋陪西府拜却更丝履立东厢【东班丞相前立参政次之舍人在后西则枢密与参政对立承旨在后】 奏事臣僚下玉阶【东府奏事讫丞相以兼枢密使留身奏西府事参政先退然后相枢再上奏事先退然后引其余上殿官奏事】 舍人承旨 殿东来【奏事官将下殿然后舍人承旨同知合升殿东柱后立】 一声门外无公事
皇帝还宫侍卫回
记立螭所见三首
同前
晓风鞭袖闯 天关滥缀东西两省班当日入趋东朵殿番休却逐侍臣还【左右各当两日侍立 后殿则俟宰执臣寮奏事下殿即升殿东侍立前后殿则侍立处径退】
记注愆期已来年【且如今年春方修十五年秋冬记注】 濡螭夹案谩云然惟余一事光千古 后殿 前朝听直前 晨将榜子关宾合 辇出房时已 奏知 陛对臣寮才下 殿朱衣丝履上东墀【上未御 殿时先以榜子至合门云具姓名乞直前奏事合门既 奏知讫直前官仍随班如常日起居侍立只候宰执臣寮对毕径至榻前奏事毕回 殿上立位】
射殿引诸班二首
同前
画帘黄幄幕前扉【殿门内设皇帝幄殿】 侠陛浑如 后殿仪只自起居更履后却陪二府立多时
控矢张弓十作朋射余回首列前荣须臾当殿听宣授首下尻高 万岁声
殿试笔记次韵
周必大
帝垂清问切恢图士贡昌言敢导谀高下共知归至鉴考评聊许备先驱【详定所先批分数封送编排所然后定其等甲】 四帷迥隔心常渴【初考覆考详定编排凡四幕皆隔以吏卒欲其声迹不相闻】 三榻横连体叵舒【方丈之地并设三榻】 乌府凛然贤执法紫垣籍甚古通儒【上尝书通儒二字赐钱舍人】 墨朱同异容兼采【初考纯用墨书臣名等第送监封弥官封印送覆考所纯用朱书臣名等第然后详定官启封而酌其中其书臣及等第以朱而书名以墨】 等级从违得细书【考校法第一至第五凡五等每等分上中下至详定所或从初考或从覆考亦或别定】 尚酝时颁缸面酒【日给常酒外三日一赐黄封缸面酒出法书要录】 太官日馔腹前胪【御厨给食颇丰但品味未尝易腹前胪出韦昭辨释名谓肥肉也】 天香谩炷熏常歇【虽赐香而火禁严甚不许炷炉】 贡茗虚沾样顿殊【诸位总赐茶三百斤旧每斤即一红绫袋凡十余团今乃给黄袋拆而分之以一饼为一斤殆典吏移易也】 晨壁摇风愁幕冷【就廊庑设次以幕为壁】 夜窗透月喜帘疏【临阶以帘为窗】 九宾屈指胪连句【唱名比逐举展五日】 千虑倾心智与愚会待诏恩三日沐湖山寻胜任舟舆【给歇泊假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