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淳临安志

   台谏宅
在油车巷为厅五又有厅为会茶议事之所
   省院官宅
在开元宫前
   百官宅
卿监郎官宅
在俞家园 咸淳七年创
七官宅
在郭婆井
五官宅
在仁美坊
三官宅
在潘阆巷
十官宅
在旧睦亲坊
咸淳临安志卷之十一
 行在所录
  学校
   诸王宫大小学
   宗学
在睦亲坊按 国朝宗子分为六宅宅各有学学皆有官 中兴后惟睦亲一宅 绍兴四年始置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各一员专以训迪南班子弟隆兴闲省其一 嘉定九年始改宫学为宗学即其地更创凡在属籍者皆以三载一试补弟子员如太学法改教授为博士又置谕一员隶宗正寺十四年四月因臣寮之请复存教授一员与博士谕轮莅讲课若沂府诸近属则别置教授为清望官兼职不在此列宗学扁
理宗皇帝御书
大成殿
御书阁
旧在明伦堂之上 咸淳六年守臣潜说友奉朝旨重建而别创明伦堂于阁之前
明伦堂
    立教堂
理宗皇帝御书扁金华应镛记建学学官题名【皇上清静在御百度撙约惟是官府之关于礼乐政教者是整是饬焕然一新顾慈训迪天枝培植化本之地自 南渡草刱为屋数楹(帛系)(社去土改异)几百沿简袭陋独未能有加于昔乃 更化之十载规敞废宇增辟黉舍益聚四方之宗英而追琢之揭名复旧颛隶宗寺以卿总其要而置博士及谕莅其几越二年四明罗君仲舒范君楷为是职慨然有感于盛举之不常见而念壮观之不可狭也乃条其事以告有 旨迁睦亲近属之居于他所而尽拓故基以为学凡 赐缗钱三万有奇二君相与献图禀画程功董事缩蠹积赢费简工倍殿堂斋馆靓深砻密耸动群目复增补员定试格凡升黜进退之制概视太学昔之所以聚而教之者惟及其近而族属之疏不与也昔之所谓掌教者不过讲授而课试之法无有也惠笃有叙程督有经于是 嘉佑之略者详 崇 观之废者举其立爱愈周而为法亦密矣学既成具释菜之礼以妥之笾豆旅陈绅緌序列有喟于傍者曰虞典乐之教周师氏之诏邈矣今一旦兴久旷之盛典睹承平之盛仪何幸欤既又有跃而奋者曰唐宗室子与天下士杂进于科举文章事业彬班踵出鲜由学校自见者凡我宗姓蒙被教育月书季考与俊造齿敢不勉二君则进而诲之曰学非既其华既其实教非务其末务其本三代之学皆明人伦而周南之化必以信厚终焉昔楚元王遣其子郢客肄业长安授诗浮丘伯渊源所渐流浃数世若辟强之清静更生之直谅溯其端绪一浮丘实发之汉初未能为宗族立学也区区私相传授犹能耀名青史吾侪幸周旋于轮奂之区沐浴乎休明之泽盍餐和饮粹上有以追麟趾之风下毋愧浮丘师生可也听者曰唯会方斲石纪建学以来历任者名氏乃次其词书之于首 嘉定庚辰腊月望日】
大小学教授王执中记教授题名【有司失其传不足证武之音诸侯去其籍莫能详周之爵题名名氏之有阙虽非有以去之其诸失其传欤宫庠教授虽肇建于 景佑之三(社去土改异)实权舆于 至道之改元执政谓环卫之官非亲王比当有降杀请以教授为名孙蠙始为之 咸平初 命诸王府官分兼南北宅教授朱昂张蔚辈尝为之然而族居散漫无所统一文靖吕公有建睦亲宫置教授官之请遂刱潞王而下第宅锡名睦亲宅睦亲宅教授于此乎取之 治平建元本支寖盛教授六员不足于授业有 诏增置五员三十以上置讲书四员十四以下别置小学教授十有二员以分教之其后睦亲广亲二位谓子孙众多所居湫隘请焉复建睦亲广亲北宅于芳林园分诸王居而教授不废 崇宁初以宗学聚而为一往来者惮之虽有教授名存实废请令各宫置大小二学增教授二员不置讲书教授于是分讲五经矣越四年改教授为宗子博士班序冑子博士上云 一马化龙庶事草创有请置宫学大小教授各二员者赵忠简公当轴惟置诸王宫大小学教授二员 隆兴省官复废其一所讲者诗书论孟焉耳六七十载之闲获膺兹选不为少矣载诸百官题名十纔七八散在其它题名九人而已或数载阙官亡繇诠次或(句去口改亡)外无传不知其人非以昔无壁记耶往者不可及来者犹可为因锲诸石久其传其为丞郎入馆阁往往而是由是而除台官余十人既而持荷橐贰鼎铉亦各数人班班可观焉嗟乎选预文学之馆时所倾慕名载滕王之阁私窃以为喜诸王宫学虽非文学馆比爰视滕阁夫岂多逊居是官也盍思遴选于 朝如此其严擢用夫人如彼其非次勉旃职业期于远者大者异时(目氐)此足以自尉他人亦歆艳之其子若孙与有荣焉不然者反是义不在兹乎班资崇庳云乎哉除授年月云乎哉】
大小学教授周直方记登科题名【国家受命于天克昌厥后本支蕃盛英才辈出 列圣以义制恩命属籍毋与科目之士竞进虽有才能郁而弗施 神宗皇帝立贤无方不以亲废乃 诏未命者应举已命者锁厅而同姓擢科始与寒素等 崇 观闲继兴舍法追琢帝冑月书季考如贤关俊造之选比二者皆国之巨典也 渡江以来三岁应诏公族之荐于春官者惟旧而舍法未复先是置学宫邸以诲近亲屋仅数楹(帛系)蕞特甚儒官虽设课试未备无以示劝 皇上慨然撤宫学而鼎新之更其名曰宗学盖宫止于近亲而宗则属之戚疏咸预焉岁校行艺以次而升悉视太武学之制三舍规模至是尽复矣猗欤盛哉学建于 嘉定九年至十五年始得 旨试上舍生汝是与谘首预兹选会 宝玺恩阖学之士免秋荐者百二十人次年春奏名南宫者十有八并升舍二士 赐第于 廷者合二十人盛事创见昔所未有汝是等来谂曰诸生叨被 圣化获玷科级将刻名以侈 上赐讵可无以识之敢请因告之曰子之请美矣亦尝思所以报菁莪乐育之恩乎昔周设四教首及于王之支庶故明伦之义着维城之志笃子孙千亿屏卫宗社周用以强唐之天派虽罕繇监学显而进士一科多宗室子名公巨卿彬彬可纪为唐光华今 上初建学而子辈联登盍自奋厉无愧于周唐同姓以称明时作成之意庶乎足以仰酬万一也诸生咸应曰敢不勉乃次其词俾刊诸石 嘉定十六年六月】
大小学教授蔡抗记登科续题名【淳佑甲辰之冬 皇上奋发英断更新大化又明年以麟庠之冑苦隳肝胆力扶纲常于是赫奕 奎文诞扬黉宇 赐之束帛试之春官优之升擢意气激昂多士兴起至 临轩之日擢第者凡三十三人稽之壁记未有盛于斯者诸生以记石已溢别斲而续之请记焉抗闻之君臣上下之大伦天之经地之义所谓民彝也士君子当 国家之急陈义慷慨词气激烈如惊湍怒涛万折而必东者岂有所为而为之哉亦出于秉彝好德之不可遏焉尔虽然此未仕时者也今仕矣如之何呜呼士生斯世其未达也孰不以直道自任一旦儋人之爵立人之朝富贵饵于前患难怵于后志昏于气义夺于利鲜有不易正为邪而失其素履者是则诸君今日既仕之后益当自勉于学问以培植气节之根本且知夫士之所当为者不止于是也不然壁记之续自我始后之人历指其名而数之曰是人也始于正终于正是人也始于正终于邪可不惧哉 淳佑丁未八月朔日】
博士胡泓记两优释褐题名【士专以文进非古也然知言知人圣有成训言心声也声成文有可观者观其文知其人矣我宁宗皇帝在位二十有二年始追旧典建宗学置博士弟子员凡隶玉牒无闲戚疏于此试焉于此校行艺焉月书季考循式惟谨又六年昉置上舍生凡内舍行艺之校曰优曰平者咸试之视其等之次第以升偕南宫进士对策 大廷累举得人班班可纪独内舍优校中上舍优等则阅十余岁未之有也 嘉熙改元陛夫始中是选被恩解褐士忻荣之 淳佑癸卯崇淌复以行艺校优试入上舍优等第一人纔六稔尔两优解褐之士再见可谓盛矣太武学进士题名两优释褐别表于碑宗庠不容旷也诸生砻石以请识于上方而第列其名既大书之特书之固将屡书不一书而足也于戏休兹宗英以文进以行成以贤且能擢岂直科目云虖哉勋名志节光我邦家列选举得人之盛昭学校作人之功上追古昔吾将有望焉是岁十有一月朔吉】
四明袁肃记前廊题名【宁皇更化九年复建宗学越四年大辟黉宇而列职以表倡诸生者其员有五举录总要直学治凡曰讲曰课经谕三人参掌之非行艺兼优不在此位也 今天子御极六年广开来学之路天支之肄业者日益多端矩矱于前庑者任加重而联事其闲曾未有纪岁月滋久惧寖湮微题名之立其容已乎惟宗庠分职与冑监两学略同而所以任职者则异矩天下之士教育于两学而拔其行能之尢者为之领袖其律人也一于义若夫宗庠则负笈来游皆同姓之秀而列职以率先之亦同姓之英也凡我兄弟伯叔之懿亲亲相与虽以义纠正而实主乎恩然则处恩议之闲欲两得之厥惟难哉外严而内宽本乎忠厚而济以法度使相观而善之中不失所以观然亲睦之意庶几爱敬交感而能胜其任乎故因兹刻之始略举训齐宗室之要笔诸上方以谂于庀职者 绍定三年岁在庚寅九月既望】
    汲古堂
在立教堂后为学官直舍丞相文清李宗勉书扁 咸淳六年守潜说友奉 朝命增修又自殿门学门以至前廊位次仓库吏舍皆葺新之
   宗学
斋舍六
贵仁  立爱  大雅  明贤  怀德 升俊
按宫学元有四斋曰贵仁信厚大雅明贤
   太学
在前洋街
理宗皇帝御书二字为扁 绍兴十二年 诏礼部讨论太学养士法仍令临安府权于府学措置增广遂置祭酒司业博士正录定养士额十三年六月临安守臣王(日奂)即岳飞宅建学成【互见国子监】  诏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王赏为记【今不存赏集中亦逸】 又括民闲冒占白地钱为养士费【国朝会要云月得二千八百余贯朝野杂记云岁入十二万缗有奇】 给监学生绫纸监帖【知颍州熊彦诗言嘉佑 治不太学中选者人给监帖画以 中旨右以赞辞告戒丁宁待之甚厚当时士人宝藏其帖传之子孙以为荣遇近于周绾得其父为监生时帖写以文绫迭以监印如告身制度乞下国子监依仿以给诸生以示 国家待士之意 旨从之】 十四年司业高闶等请 车驾临幸 诏从之遂以三月己巳祗谒 先圣 止辇 大成殿门外礼毕 御敦化堂 命高闶讲易泰卦 赐诸生席于庑下啜茶而退遂 幸养正持志二斋学官生员 恩数各有差越六日 内出 御制 御书 宣圣赞 命揭置 大成殿【今释奠则乐工数人歌之】 二十五年又 制七十二贤赞 亲札付临安府刻石
孝宗皇帝以 淳熙四年十月乙亥
宁宗皇帝以 嘉泰三年正月戊戌 临幸如 绍兴礼 淳佑元年正月
理宗皇帝将 视学首降 御笔降周颐等五臣从祀而削王安石曰 朕惟孔子之道自孟轲后不得其传至 我朝周颐张载程颢程颐真见力践深探圣域千载绝学始有指归 中兴以来又得朱熹精思明辨表里混融使中庸大学语孟之书本末洞彻孔子之道益以大明于世 朕每观五臣论著启沃良多今 视学有日宜令学宫列诸从祀以示 朕崇奖儒先之意又曰王安石谓天变不足畏 祖 宗不足法人言不足信此三语为万世之罪人岂宜从祀孔子庙庭合与削去于正人心息邪说关系不小令国子监日下施行乃以戊申行礼颁 御制伏牺以下道统十三赞宣示诸生七年三月 御书朱熹白鹿洞规以赐景定元年 内出 手札更定学令二年
今上皇帝在 东宫奉 命谒 先圣遂具 奏曰恭准 圣旨择用正月十五日令臣谒拜 先圣文宣王于太学臣仰体 圣心祗承 严训区区愚衷因有感发焉盖 先圣之道至 我朝盛时运际文明真儒迭起而后有以续夫孟氏之传然其时群说并驾未知统一迨 干 淳闲文公臣朱熹与宣公臣张栻成公臣吕祖谦志同道合切偲讲磨如义利之辨如近思录之书择精语详开牖后学忱有功于圣门中闲邪说又几晦蚀 陛下盛德龙兴罢斥邪诐表章正学然后人心一正圣道大明天下学士得以沿河洛而溯洙泗实万世无疆之休熹等三臣尝俱被 诏追褒特加恤惠盛典兼准 御笔秩熹于从祀如祖谦栻谓宜同升体例臣愚欲望 圣慈特降 睿旨并以臣栻臣祖谦秩于从祀益以昭 圣明崇儒重道之盛美所有封爵未审合与不合照典故检举施行有 旨封栻华阳伯祖谦开封伯并列从祀迨圣上践 大宝当 咸淳三年正月既 郊见即举行 淳佑故事益搜讲阙典先升侑曾子子思诏曰惟孔子独称颜回好学固非三千之徒所同也而其学不传得圣传者独曾子传子思子思传孟轲忠恕两语深契一贯之旨中庸一篇丕阐前圣之蕴而孔子之道益着向非颜曾思孟相继演绎著书垂训中更管商杨墨佛老几何其不遂泯哉今大成殿惟颜孟侑食曾思不与尚为阙典 先皇帝推迹道统之传自伏羲以来着十三赞孔子而下颜曾思孟昭然具在其非以遗 我后人乎令礼官学官议其可如曾子升侑并议可升十哲者以闻又从祀邵雍司马光 诏曰邵雍天挺人豪英迈盖世司马光有德有言有功有烈朱熹赞之与周张二程俱雍述经世书发先天奥旨而内圣外王之学实关吾道光着通鉴贻后世治法而真履实践之美为时儒宗岂与前代诸儒或以章句文词得祀于学者比 朕将临雍因思朱熹所赞已祀其四而尚遗雍光非阙欤其令学官列诸从祀以示崇奖至是褒表儒先典礼大备自 淳熙以来皆于礼毕降 诏训勉诸生 圣化涵濡闻者兴起 绍兴额三百人后数增置一千人淳熙 开禧闲各有增今为额一千七百十有六【上舍三十人内舍二百六人外舍一千四百人国子生八十人】 若 累朝缮修之役不具载
    大成殿
【先圣冕十二旒服九章按洪天锡通祀辑略云今上庠 先圣之像有日月而无星辰有山龙华虫火彝而无藻与粉米有两黻而无黼非虞非周殊不可晓则有司之失也参稽礼典以订服章之误必有任斯责者】
    大成殿门
【建隆三年 诏立十六戟 政和元年立二十四戟 绍兴建学司业高闶等请依 政和之数从之】
    首善阁
高宗皇帝御书三扁各有石刻又有 累朝
御札 御制并刻寘阁下
     绍兴十四年 幸学荅诏
宣王复古采芑着咏于新田世祖纬文建武肇兴于太学既抚绍开之运咸推乐育之心 朕寅奉基图敦崇教化稽前王之轨范遵 列圣之规模兹偃革以息民仍恢儒而建学声明丕阐输奂一新尔等摅望 幸之诚述诸儒之志远继桥门之盛愿观云罕之临请既方坚理宜从欲将 款谒于 先圣仍备举于旧章深谅忠勤实增嘉叹【跋语漫灭】